替父出勤的“編外”白衣衛士

負責晚8點到早8點時間段值班的楊浩森,剛剛從值班崗位撤下來。“後半夜氣溫比較低,但哥哥姐姐們都能克服困難,我也沒問題。”在繞城高速香王收費站,楊浩森和“戰友”們守衛著東大門,而與別人不同的是,他是一名替父出勤的“編外”人員。

95年出生的楊浩森家裡世代行醫,祖母是一名赤腳醫生,父親楊西博、母親郭英都是灞橋區席王街辦南牛寺村衛生室的村醫。從小耳濡目染,楊浩森立志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後來,他順利考取了重慶三峽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並早早在大一就入了黨。

由於疫情防控期間基層任務繁重、人手短缺,楊浩森的父母也按照計劃參與一線檢查和執勤。然而父親身體一直不好、經常感冒,氣管炎也更加嚴重了。看著父親拖著帶病的身體忙碌,楊浩森心裡有點不是滋味,便萌生了代替父母出勤的想法。父親執拗地不願意:“浩森,你還小,爸沒事,別操心。”可他卻勸父親:“我已經不小了,再說我也將成為一名醫生了,這是對我最好的鍛鍊!”。拗不過兒子,經過與席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溝通,2月3日,楊浩森如願上了一線。“娃還是長大了!”父親楊西博望著兒子的背影又欣慰又自豪。

替父出勤的“编外”白衣卫士
替父出勤的“编外”白衣卫士

香王收費站,是楊浩森這20多天堅守的陣地。年富力強、勤學好問的楊浩森很快適應了工作環境,一把額溫槍、一個體溫計,他與其他“戰士”一同堅守著自己的12小時,硬是讓自己成為了守護西安東大門的“編外”衛士。“能用自己學到的醫學知識,為抗擊疫情出一份力,讓更多像我父母一樣的醫務工作者能歇一下、喘口氣,我能做的還有很多。”楊浩森說。

看著兒子在“前線”替自己出勤,楊西博和郭英也坐不住,這些天配合席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健康教育宣傳,為村裡居家隔離人員測體溫、提供醫療保障,配合村委會開展排查等工作,他倆一點也沒有懈怠:“就像兒子說的,他替我們去前線,我倆就在村裡守好大後方。”兩代人用一樣的堅守對抗疫情,“戰場”不分編內編外。

通訊員 賀妍 華商記者 張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