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種植怕水多嗎?

用戶8377931823944


種植紅薯水多不好,雨水多的年份適合在高地裡種,雨水特少的年份適合在田裡種。


A01寶寶


大家好,我是來自陝西的60後趙大姐,很高興回答〈紅薯種植怕水多嗎?〉的問題,這是肯定的,紅薯種植怕水多嗎?你好我是農村小廖,紅薯種植肯定是怕水多的,我們這裡三月天氣暖和了就把紅薯種子種到地裡,等到4月下旬到五月就把紅薯枝條再換種到別一塊地裡,首先耕好地,把泥土疏鬆一下,然後再用鋤頭把兩邊的泥土堆成寬40到50公分,高40公分左右就可以了,再在行的中間部位開一條淺溝把紅薯枝條放進去埋好,就0K了,這樣就算下大雨,水也很難淹到紅薯,這樣種紅薯也結的比較多,再有就是好挖,但是種植最好在陰天,如果太陽太大容易枯萎。謝謝,請點關注互相學習!





60後趙大姐


紅薯種植的過程中是非常怕水,怕澇的,選擇種植的紅薯的地方一定不能是窪地,良好的土壤才能產量高,管理少,積水的地方種植紅薯是非常麻煩的。家裡種植紅薯都是這樣種植的,一些小建議。

選苗

可以自己育苗,把紅薯用殺菌劑溶液浸泡半個小時,然後用水沖洗一下,栽到鬆軟的土壤裡,紅薯會長出很多的小苗,這些小苗在長到20-30釐米的時候就可以直接掰下來栽種,成活率很高。也有水培的方法可以育苗,但是如果是種植的面積比較的少,可以選用自己育苗,但是種植面積大,選用苗場的苗,個人育苗可能帶菌,產量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自己栽種之前用殺菌劑浸泡幾分鐘。

底肥

紅薯的產量比較高,離不開肥沃的土地,首選就是有機肥,每畝地建議使用至少300千克的有機肥,20千克的複合肥。紅薯特別怕徒長,紅薯徒長影響的就是產量,化肥的使用不宜太多,尤其是紅薯這一類比較依賴土壤的作物。

栽種

紅薯的栽種一定要起壠,主要就是為了避免積水,方便排水,但是缺水的時候也比較容易灌溉,土壠的高度在30釐米-40釐米,寬度在30釐米左右,種植的間距在25釐米左右。種植密度不宜太近,影響根系的膨大。

追肥

紅薯的種植過程中,是需要追肥一次的,在紅薯膨大期的時候追鉀肥,可以讓紅薯正常的膨大,也便於養分積累和合成,這時候缺少鉀肥,紅薯塊莖不容易成塊,根系不膨大,就會導致根系過於猛長,分生。

管理

紅薯的管理過程中,幾乎很少用到病害的一些藥物,我在種植的過程中,一般情況很少用到殺菌藥,殺蟲藥。紅薯的藤蔓葉子過於密集的時候,就會搶奪養分,影響塊莖的生長,而且葉子過於密集,影響通風,就會導致一些病孩子的發生,管理的過程中一般就兩個,就是摘葉,增加紅薯之間的通風性,促進光合作用的吸收,一個就是提蔓,紅薯的藤蔓落在地上之後,就會生根,如果生根就會導致養分分散,主根的塊莖的養分就被分流,藤蔓上會長小的紅薯,但是不容易成型。

總結

紅薯的種植其實很簡單,在農村種植,重要的就是對於有機肥的使用,紅薯連作病害發生非常嚴重,少用化肥,多用有機肥,可以讓紅薯多種幾年。


陽臺園藝師


紅薯種植怕水多嗎?

答案是肯定的。紅薯屬於耐旱怕澇、喜溫怕冷的作物,積水、過澇、寒冷的田間環境不適宜紅薯植株的生長髮育、開花結實。

紅薯,一些地區也叫它地瓜,由於它含有較高的澱粉,在一些地方有著“一季紅薯半年糧”的說法,也因此而我國廣泛種植。紅薯它本身是一年生的無性繁殖旱地農作物,栽種上一般先用紅薯塊進行育苗,然後將苗藤扦插到壟上栽培。

下面,我就自家(西南地區)的紅薯栽種管理,談談幾點經驗。

一、育苗

一般在3月底左右,將健壯的種薯塊以60釐米x70釐米的行間距,按照“頭朝上”原則,整齊地埋在苗床上後,撒上一層1-2釐米厚的細土,在澆些清水潤溼土壤。如果當地氣溫較低,可以竹拱覆膜,以加快種薯出苗。一般出苗需要25天左右。

出苗後視天氣情況決定要不要揭膜,若晴天溫度升高白天可揭膜、夜間再覆膜,並白天適當噴灑些人糞水。當幼苗生長到25釐米左右長時,及時摘心打頂以促分支生長,並可以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的催苗肥,並適當噴施些清水。

當薯苗分支生長到30釐米左右就可以割苗扦插移栽了。

二、移栽

在扦插移栽前,需要先將苗床上的薯苗割下來。割苗其實也是有講究的,長度多少、節也多少,扦插部位怎麼處理等,都關係到薯苗的成活率。一般來說,移栽的薯苗長度保持在25釐米左右,並保證有6-7節葉。在薯苗的處理方面,需要去掉頂芽,以及基部以上2-3節的葉片。有條件的,可對扦插部位進行滅菌脫毒處理,一般使用40%多菌靈膠懸劑 50 倍液浸泡 10分鐘即可,然後沾上少量的草木灰,最後再進行移植扦插。

在我們這邊,常用斜插法,即將薯苗傾斜45度扦插在壟上。扦插深度一般在5-7釐米即可,壟間距在60釐米,株間距在70釐米。扦插時間一般選在5月底的陰天或晴天傍晚。扦插後7天左右需視天氣情況決定澆水,以保證薯苗的成活率。

田間管理

紅薯產量高度,關鍵要看薯田管理是否合理,細分的話,可將其歸納為紅薯植株生長髮育過程中的幾個生長階段的管理。

1、幼苗期。幼苗期的薯苗管理核心是保證成活率、加快苗株返青定根。此階段的紅薯株苗自身含有充足的養分,在其生長過程中消耗的養分和水份不多。在田間管理時,切忌大水漫灌,容易使扦插部位處於過溼潤的土壤中而出現腐爛。因此,澆水時讓土壤微溼即可,既保障了株苗生根的水分需求,還能提高扦插的成活率。另外,一般在扦插後的半個月裡,需要適時追施適量的人尿糞。

2、莖葉盛長期。這個階段的紅薯植株生長特點為,地上的莖葉生長迅速、地下的薯塊開始膨大、養分開始向薯塊積累。這就決定了莖葉盛長期的紅薯植株需要充分的水肥,並需要抑制地上生長。雖然此時紅薯需水量較大,但同時切忌大水漫灌,因為它怕澇。因此,處於該階段的紅薯植株的田間管理上,需要注意幾點:1、澆水遵循“少量多次”原則,每次澆水保證土壤輕微溼潤即可,若遇雨天還需及時疏溝排水。2、防止地上藤蔓徒長,一方面及時打蔓尖、提蔓,儘量不要翻蔓,另一方面可每畝噴施50%多效唑5000倍液50公斤的低濃度控旺素,以控旺增產。

3、薯塊膨大期。該階段的紅薯生長特點為,地下的塊根澱粉大量積累、薯塊開始膨大、地面根莖附件出現裂痕,地上的莖葉逐漸衰敗。處於膨大期的紅薯,應重視水肥的管理。在追肥方面,需要減少氮肥追施,增加鉀肥的追施量。此時可每畝追施硫酸鉀肥料8-10公斤、尿素2-3公斤,需伴隨清水沿蔸根裂縫處進行衝施,以保障紅薯膨大的鉀肥需求,以及避免地上紅薯藤蔓過早衰老而降低植株的光合作用。另外,有條件的,可以噴施適量的紅薯膨大素1-2次,一般選擇在晴天下午5-6點期間噴灑莖葉背面,間隔10天左右。

結語

紅薯屬於耐旱怕澇的旱性作物,栽種管理時特別要注意水肥管理,澆水應遵循“少量多次”原則,切忌大水漫灌。在紅薯的幾個生長階段裡,除了需注意適量澆水外,還需要合理施肥,掌握了什麼階段施什麼肥、哪些肥多施哪些少施等管理要點後,才有助於紅薯的高產優質。


鄉鑑


大家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紅薯俗稱地瓜,多種植在南方為較多!紅薯葉,可當菜吃,紅薯藤多用來餵豬,當飼料,亦可曬乾,備用。紅薯的薯,廣收農村老少喜歡。一般來說紅薯煮湯,如果數量多則直接曬紅薯幹。那麼種植會怕水嗎?紅薯總體來說種植不宜水分過多,特別是在結薯的時候。如果水份過多會

1. 影響紅薯口感,或粉量不足,

2.水分過多會導致生紅薯蟲,或導致紅薯腐爛

3.在初種植期間,正在的迅速長嫩苗,水份過多影響結薯(開種時要做好排水工作)

感謝大家!多多關照!






中華好陽光


答案是肯定的。紅薯屬於耐旱怕澇、喜溫怕冷的作物,積水、過澇、寒冷的田間環境不適宜紅薯植株的生長髮育、開花結實。

紅薯,一些地區也叫它地瓜,由於它含有較高的澱粉,在一些地方有著“一季紅薯半年糧”的說法,也因此而我國廣泛種植。紅薯它本身是一年生的無性繁殖旱地農作物,栽種上一般先用紅薯塊進行育苗,然後將苗藤扦插到壟上栽培。

下面,我就自家(西南地區)的紅薯栽種管理,談談幾點經驗。

一、育苗

一般在3月底左右,將健壯的種薯塊以60釐米x70釐米的行間距,按照“頭朝上”原則,整齊地埋在苗床上後,撒上一層1-2釐米厚的細土,在澆些清水潤溼土壤。如果當地氣溫較低,可以竹拱覆膜,以加快種薯出苗。一般出苗需要25天左右。

出苗後視天氣情況決定要不要揭膜,若晴天溫度升高白天可揭膜、夜間再覆膜,並白天適當噴灑些人糞水。當幼苗生長到25釐米左右長時,及時摘心打頂以促分支生長,並可以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的催苗肥,並適當噴施些清水。

當薯苗分支生長到30釐米左右就可以割苗扦插移栽了。

二、扦插

在扦插移栽前,需要先將苗床上的薯苗割下來。割苗其實也是有講究的,長度多少、節也多少,扦插部位怎麼處理等,都關係到薯苗的成活率。一般來說,移栽的薯苗長度保持在25釐米左右,並保證有6-7節葉。在薯苗的處理方面,需要去掉頂芽,以及基部以上2-3節的葉片。有條件的,可對扦插部位進行滅菌脫毒處理,一般使用40%多菌靈膠懸劑 50 倍液浸泡 10分鐘即可,然後沾上少量的草木灰,最後再進行移植扦插。

在我們這邊,常用斜插法,即將薯苗傾斜45度扦插在壟上。扦插深度一般在5-7釐米即可,壟間距在60釐米,株間距在70釐米。扦插時間一般選在5月底的陰天或晴天傍晚。扦插後7天左右需視天氣情況決定澆水,以保證薯苗的成活率。

田間管理

紅薯產量高度,關鍵要看薯田管理是否合理,細分的話,可將其歸納為紅薯植株生長髮育過程中的幾個生長階段的管理。

1、幼苗期。幼苗期的薯苗管理核心是保證成活率、加快苗株返青定根。此階段的紅薯株苗自身含有充足的養分,在其生長過程中消耗的養分和水分不多。在田間管理時,切忌大水漫灌,容易使扦插部位處於過溼潤的土壤中而出現腐爛。因此,澆水時讓土壤微溼即可,既保障了株苗生根的水分需求,還能提高扦插的成活率。另外,一般在扦插後的半個月裡,需要適時追施適量的人尿糞。

2、莖葉。這個階段的紅薯植株生長特點為,地上的莖葉生長迅速、地下的薯塊開始膨大、養分開始向薯塊積累。這就決定了莖葉盛長期的紅薯植株需要充分的水肥,並需要抑制地上生長。雖然此時紅薯需水量較大,但同時切忌大水漫灌,因為它怕澇。因此,處於該階段的紅薯植株的田間管理上,需要注意幾點:1、澆水遵循“少量多次”原則,每次澆水保證土壤輕微溼潤即可,若遇雨天還需及時疏溝排水。2、防止地上藤蔓徒長,一方面及時打蔓尖、提蔓,儘量不要翻蔓,另一方面可每畝噴施50%多效唑5000倍液50公斤的低濃度控旺素,以控旺增產。

3、薯塊膨大期。該階段的紅薯生長特點為,地下的塊根澱粉大量積累、薯塊開始膨大、地面根莖附件出現裂痕,地上的莖葉逐漸衰敗。處於膨大期的紅薯,應重視水肥的管理。在追肥方面,需要減少氮肥追施,增加鉀肥的追施量。此時可每畝追施硫酸鉀肥料8-10公斤、尿素2-3公斤,需伴隨清水沿蔸根裂縫處進行衝施,以保障紅薯膨大的鉀肥需求,以及避免地上紅薯藤蔓過早衰老而降低植株的光合作用。另外,有條件的,可以噴施適量的紅薯膨大素1-2次,一般選擇在晴天下午5-6點期間噴灑莖葉背面,間隔10天左右。

紅薯屬於耐旱怕澇的旱性作物,栽種管理時特別要注意水肥管理,澆水應遵循“少量多次”原則,切忌大水漫灌。在紅薯的幾個生長階段裡,除了需注意適量澆水外,還需要合理施肥,掌握了什麼階段施什麼肥、哪些肥多施哪些少施等管理要點後,才有助於紅薯的高產優質。





英子搞養殖


紅薯種植怕水多嗎?你好我是農村小廖,紅薯種植肯定是怕水多的,我們這裡三月天氣暖和了就把紅薯種子種到地裡,等到4月下旬到五月就把紅薯枝條再換種到別一塊地裡,首先耕好地,把泥土疏鬆一下,然後再用鋤頭把兩邊的泥土堆成寬40到50公分,高40公分左右就可以了,再在行的中間部位開一條淺溝把紅薯枝條放進去埋好,就0K了,這樣就算下大雨,水也很難淹到紅薯,這樣種紅薯也結的比較多,再有就是好挖,但是種植最好在陰天,如果太陽太大容易枯萎。以上是我的種植經驗,希望能幫到你。




採藥之農村小廖


答案是肯定的。紅薯屬於耐旱怕澇、喜溫怕冷的作物,積水、過澇、寒冷的田間環境不適宜紅薯植株的生長髮育、開花結實。

紅薯,一些地區也叫它地瓜,由於它含有較高的澱粉,在一些地方有著“一季紅薯半年糧”的說法,也因此而我國廣泛種植。紅薯它本身是一年生的無性繁殖旱地農作物,栽種上一般先用紅薯塊進行育苗,然後將苗藤扦插到壟上栽培。

一、育苗

一般在3月底左右,將健壯的種薯塊以60釐米x70釐米的行間距,按照“頭朝上”原則,整齊地埋在苗床上後,撒上一層1-2釐米厚的細土,在澆些清水潤溼土壤。如果當地氣溫較低,可以竹拱覆膜,以加快種薯出苗。一般出苗需要25天左右。

出苗後視天氣情況決定要不要揭膜,若晴天溫度升高白天可揭膜、夜間再覆膜,並白天適當噴灑些人糞水。當幼苗生長到25釐米左右長時,及時摘心打頂以促分支生長,並可以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的催苗肥,並適當噴施些清水。

當薯苗分支生長到30釐米左右就可以割苗扦插移栽了。

二、扦插

在扦插移栽前,需要先將苗床上的薯苗割下來。割苗其實也是有講究的,長度多少、節也多少,扦插部位怎麼處理等,都關係到薯苗的成活率。一般來說,移栽的薯苗長度保持在25釐米左右,並保證有6-7節葉。在薯苗的處理方面,需要去掉頂芽,以及基部以上2-3節的葉片。有條件的,可對扦插部位進行滅菌脫毒處理,一般使用40%多菌靈膠懸劑 50 倍液浸泡 10分鐘即可,然後沾上少量的草木灰,最後再進行移植扦插。

在我們這邊,常用斜插法,即將薯苗傾斜45度扦插在壟上。扦插深度一般在5-7釐米即可,壟間距在60釐米,株間距在70釐米。扦插時間一般選在5月底的陰天或晴天傍晚。扦插後7天左右需視天氣情況決定澆水,以保證薯苗的成活率。

田間管理

紅薯產量高度,關鍵要看薯田管理是否合理,細分的話,可將其歸納為紅薯植株生長髮育過程中的幾個生長階段的管理。

1、幼苗期。幼苗期的薯苗管理核心是保證成活率、加快苗株返青定根。此階段的紅薯株苗自身含有充足的養分,在其生長過程中消耗的養分和水份不多。在田間管理時,切忌大水漫灌,容易使扦插部位處於過溼潤的土壤中而出現腐爛。因此,澆水時讓土壤微溼即可,既保障了株苗生根的水分需求,還能提高扦插的成活率。另外,一般在扦插後的半個月裡,需要適時追施適量的人尿糞。

2、莖葉盛長期。這個階段的紅薯植株生長特點為,地上的莖葉生長迅速、地下的薯塊開始膨大、養分開始向薯塊積累。這就決定了莖葉盛長期的紅薯植株需要充分的水肥,並需要抑制地上生長。雖然此時紅薯需水量較大,但同時切忌大水漫灌,因為它怕澇。因此,處於該階段的紅薯植株的田間管理上,需要注意幾點:1、澆水遵循“少量多次”原則,每次澆水保證土壤輕微溼潤即可,若遇雨天還需及時疏溝排水。2、防止地上藤蔓徒長,一方面及時打蔓尖、提蔓,儘量不要翻蔓,另一方面可每畝噴施50%多效唑5000倍液50公斤的低濃度控旺素,以控旺增產。

3、薯塊膨大期。該階段的紅薯生長特點為,地下的塊根澱粉大量積累、薯塊開始膨大、地面根莖附件出現裂痕,地上的莖葉逐漸衰敗。處於膨大期的紅薯,應重視水肥的管理。在追肥方面,需要減少氮肥追施,增加鉀肥的追施量。此時可每畝追施硫酸鉀肥料8-10公斤、尿素2-3公斤,需伴隨清水沿蔸根裂縫處進行衝施,以保障紅薯膨大的鉀肥需求,以及避免地上紅薯藤蔓過早衰老而降低植株的光合作用。另外,有條件的,可以噴施適量的紅薯膨大素1-2次,一般選擇在晴天下午5-6點期間噴灑莖葉背面,間隔10天左右。

結語

紅薯屬於耐旱怕澇的旱性作物,栽種管理時特別要注意水肥管理,澆水應遵循“少量多次”原則,切忌大水漫灌。在紅薯的幾個生長階段裡,除了需注意適量澆水外,還需要合理施肥,掌握了什麼階段施什麼肥、哪些肥多施哪些少施等管理要點後,才有助於紅薯的高產優質。

4


村姐寶媽


紅薯屬於耐乾旱怕澇的農作物,紅薯的種植相對其他農作物簡單些,在農村紅薯種植比較廣泛。紅薯不同的生長期所需的水量也不同。

1、紅薯移栽後的一星期要澆透水澆足水

在農村紅薯種植移栽,一般選在晴朗天氣的午後,或者陰雨天氣。紅薯移栽後的一個星期內,要保證足夠的水分使它移栽成活。在農村紅薯在移栽,一般選擇在晴朗午後的避免太陽直曬傷到紅薯苗,或者選擇陰雨天氣。紅薯移栽後要澆定根水,要澆足澆透,如遇連續晴朗乾旱天氣,在一星期之內每天需澆水一次,才能使紅薯移栽成活,增加紅薯的成活率。

2、紅薯移栽成活後,保持土壤溼潤即可

紅薯移栽成活後,連續乾旱的天氣,每三天左右澆一次水就可以。在南方農村,農民種植的紅薯一般很少澆水。紅薯比其他的蔬菜瓜果更耐旱,可以參照蔬菜瓜果的澆水頻次,適當減少澆水次數。

3、紅薯結果期,減少澆水次數甚至要做好排水排澇

紅薯怕澇,一定要做好排水防澇措施,特別是在紅薯結果期。如果雨水過多,嚴重影響紅薯的產量,而且會影響紅薯的品質。紅薯結果期雨水過多會使紅薯出現爛果的現象,在農村叫“爛番薯味”。在紅薯結果期,在農村一般不會去澆水,要及時排澇,才能保證產量和品質。



漂流者波仔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紅薯是怕水多的,以下內容希望能幫到您!

在冬天的時候,街上會出現許多烤紅薯的攤子,上班的人或者學生去買一個熱乎乎的烤紅薯,咬上一口,感覺身上的寒氣都被驅散了。紅薯又名地瓜,除了在冬天受歡迎以外,在平時也是菜市場上的熱銷蔬菜。因為味道香甜,營養也很豐富,受到了全國各地人們的歡迎。而南北方都有很多種紅薯的,還有一些地區的紅薯產量特別高。在種植紅薯的時候,如果注意到這幾點,那麼種出來的紅薯不但數量多,質量也高。

一:溫度

其實溫度對紅薯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本身紅薯就不適合在低溫下種植,然後耐寒性也不是很好。所以在種植的時候,首先要控制溫度,不能讓紅薯在低溫的下發育。這裡建議是將紅薯處於20攝氏度左右,這樣發育的速度就會更快一些。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置於25-27攝氏度,在這個溫度區間內,紅薯的生長速率是最快的。如果到了後面的生長時期,可以將溫度提高至30攝氏度左右,這樣能夠促進莖葉的生長。當然如果溫度過高,反而會起到反作用,所以在種植的時候要注意把控溫度的合適程度。當然高溫適宜生長,但也要把控程度,這就需要種植戶根據當地的氣候以及所處的節氣,進行溫度的調控。而且一定要細心,例如如果有寒流就要提前做好防凍措施,不可讓紅薯處於低溫或者過高的溫度之下,這樣才能保證作物不會因為溫度而受到影響。

二:水分問題

1、對於水分這一問題,要考慮到的是紅薯的需水量。紅薯的需水量並不高,所以這一點要注意,澆水量並不需要過多。而且還因為這種作物怕澇,所以每次不但澆水量要少,澆水週期也要儘量長一點,這樣能夠防止根系被淹而導致生長停滯,造成不必要的影響。而紅薯的水分問題上,不僅僅要注意水量和週期的控制,還要注意要保持土壤溼度的穩定。

2、因為這種作物雖然怕水多,但是也怕幹,是一種比較“敏感”的 作物,那麼在種植的時候一定要讓土壤整體的乾溼度保持穩定,這樣在種植的時候就會不受乾溼度不定而造成影響。最後還要注意的是,雖然減少了澆水量以及增加了澆水週期,但還是要經常去看紅薯的土壤情況。因為這樣的澆水策略,如果某天溫度上升或者日照過強,那麼很容易土壤就會出現乾旱的現象,那麼此時應該及時的補澆一次水,這樣才能避免因為乾旱而出現狀況。

三:培土問題

1、許多作物在種植的過程中,因為生長原因或者是本身作物的一些特點,一部分新長出來的芽苗會因為生長的原因,暴露在土壤的表面。那麼這個時候就需要種植戶進行一定的保護措施,也就是培土了。給紅薯培土,需要把控好時機。在生長過程中,一般進行兩次培土就可以了,如果是遇到了其他天氣狀況,導致培起來的土被雨沖掉或者其他等狀況,可以再培一次。

2、具體可以在苗長到100mm左右的時候進行培土,而且還要注意一點的是培土的天氣最好選擇比較好的天氣。儘量不要在陰天下雨天等天氣不好的時候去做這個工作。因為如果遇到下雨,那麼土就會因為浸溼而影響到培土的效果,同時讓土壤的透氣性也會大打折扣。

四:防治病害

除了上面說到的那些種植中的一些環節以外,還要注意到病害的防治問題。因為病害對紅薯的影響是很大的,不單單是會影響長勢,而且也會影響果實的質量,甚至直接導致作物壞死。在病害的防治上,首先要從作物的生長環境因素下手,因為良好的生長環境,能夠讓作物避免掉大多數的病害。有許多病害都是因為種植戶沒有給作物提供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例如在密植的時候沒有注意到作物之間的間隙,間隙過小,那麼會影響通風性,同方不好就會導致作物患上許多病害。還有就是用相關的殺菌藥劑等,去預防病害。在一些比較容易得病的季節,給紅薯噴灑一些滅菌靈等藥劑,也能起到一個很好的防治效果。

五:紅薯種植技術

1、苗床育苗

催芽育苗是整個反季節栽培的重要環節,育苗時間適當提早於2月中旬把種薯,移入保護地苗床育苗。苗床使用雙層薄膜保護,種薯整齊排列,蓋一層細土後平鋪一層地膜,再拱架蓋一層薄膜,以提高苗床地溫。及時在平鋪地膜上打孔引苗,以免晴天高溫燒壞嫩苗。苗床第1個月每7天噴1次水,l個月後每星期噴2次水肥加新高脂膜,防止病菌侵染,保護幼苗茁壯成長。(株高達15釐米時)每7-10天剪一批,自第1次剪菌開始每星期噴2次水肥,濃度適當加大,保證再生幼苗養分供給。

2、施足基肥

選壤土擇沙地塊,早春結合耕翻畝施農家肥2-3噸,尿素15公斤,磷肥20公斤。

3、地膜覆蓋

地膜覆蓋可以起到增溫保墒作用,同時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增加土壤的晝夜溫差,種植紅薯一般可採用高壟覆蓋雙行交錯栽插方式,整距60釐米,覆蓋面50釐米,小行40釐米,株間交錯,株距33釐米,畝留4000株左右,壟高適中,如栽植期間過於乾旱,可採用平蓋平栽,以利幼苗生長。

4、適時早栽

(1)適時早插,合理密植:4月中旬是幼苗插植適期,此時常年早春氣溫回暖基本穩定,栽秧適期是晚霜結束後10釐米地溫達15℃以上時即可開始栽秧,上年冬或當年初提早翻耕曬白,種植時再起壟整畦。畦帶為寬50cm,4月上、中旬根據苗床出苗速度陸續剪苗插植,採用線平插方式,增加薯苗入土節數以提高結薯數。每畝插3500-4000株,株距33cm左右。插植時間不宜超過4月20日,否則收穫時間推遲,將影響連作晚稻的插秧季節

(2)適時早栽是紅薯增產的關鍵,在適宜的條件下,栽秧越早,生長期越長,結薯早,結薯多,塊根膨大時間長,產量高,品質好;栽秧過晚,生長期縮短,紅薯少而小,產量低品質差,栽秧適期是晚霜結束後10釐米地溫達15℃以上時,(4月中旬左右)地膜覆蓋可適當提早、即可開始栽秧,為提高栽秧質理確保苗旺,栽秧時要剔除“老硬苗”和弱病苗,選用壯苗栽插,栽時最好將大小苗進行分級,分別栽插,使其均衡生長,為防治紅薯黑班病,可用50%的甲基託布津1000倍液浸秧苗基部2-3寸、10分鐘。紅薯應在保證成活的基礎上爭取淺栽,栽插深度一般以5-6釐米為宜,栽插時要求封土嚴密,深淺一致,使葉片露出地面,澆水時不沾泥漿,秧苗露頭要直,秧不宜露的過長,以防大風甩苗影響成活。

5、田間管理

(1)紮根緩苗階段是從栽後長出新根到塊根開始形成,歷時1個月左右。紅薯定栽後要及時查苗補苗,以保證全苗,栽秧後,如遇大旱,應及時澆緩苗水,以利紮根成活。一般在栽插後,要澆一次,以後每隔10-15天中耕一次以鬆土,提溫,消除雜草,適時噴灑新高脂膜促進植株迅速生長利於根形成。

(2)分枝結薯階段管理

栽插後30-40天隨著溫度升高,莖葉生長加快,塊根繼續形成膨大應及時加強水肥管理,如遇天旱可隨水畝追5-8斤尿素,澆後要及早中耕鬆土保墒。

(3)莖葉盛長塊根膨大階段的管理

7月上半旬至8月下旬此期莖葉盛長塊根膨大,葉面積係數達到最大,一般在這一時期,要做到促中有控控中有促。此期正值雨季,溫度高,植株生長快,為防止徒長,可用50PPM的多效唑液加地果壯蒂靈在田間均勻噴打,以葉面沾滿藥液而不流為佳,可促進果實發育,使紅薯優質高產。在此期,地下部塊根迅速膨大,如遇伏旱,需澆水,但水量不宜過大,為促進薯塊膨大,可畝用膨大素一袋(12)克兌水15公斤隔7-10天噴一次,連噴兩次。

(4)莖葉衰退塊根膨大階段的管理

8月中下旬後,紅薯生長後期,莖葉由緩慢生長直至停滯;養分輸向塊根,生長中心由地上轉到地下,管理上要保護莖葉維持正常生理功能,促進塊根迅速膨大。管理措施,保證土壤含水量,以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70%,如天氣久旱無雨,土壤乾旱,會使莖葉早衰影響碳水化物的形成、積累,造成減產,因此要及時澆小水,但在紅薯收刨前20天內不宜澆水,若遇秋澇,要及時排水,以防硬心與腐爛,在處暑前後紅薯葉進入回秧期。為防止早衰,延長和增強葉中的光合作用,促進薯塊肥大,進行葉面噴肥,畝用磷酸二氫鉀半斤兌水30-40公斤加新高脂膜800倍液進行噴打,每隔15天噴一次共噴兩次,如配合使用膨大素效果更好。

6、摘頂

當紅薯主莖長至50釐米時,選晴好天氣上午摘去頂芽;分枝長至35釐米時繼續把頂芽摘除。此法可抑制莖蔓徒長,避免養分消耗,促進根塊膨大,可增產20%-30%。

7、裂縫灌肥

紅薯進入塊根膨大期,表土層會出現裂縫。此時,每畝用清水糞肥750-1000公斤,對磷酸二氫鉀500克(也可用過磷酸鈣5公斤、草木灰50公斤,分別用水浸泡過濾),混合在糞肥中,早晨或傍晚沿裂縫灌施,灌後用土填塞裂縫,同時噴灑地果壯蒂靈防畸形果、裂果,可增產20%-30%。

8、適時收穫

紅薯的塊根是無性營養體,沒有明顯的成熟標準和收穫期,但收穫的早晚對紅薯產量、留種、貯藏、加工利用,輪作倒茬都有密切的關係,收穫過早會降低產量,收穫過晚會受低溫冷害的影響,紅薯的收穫適期,一般是在氣溫下降到15℃時開始收刨,氣溫在10℃以上或地溫在 12℃以上即在枯霜前收刨完畢,一般在寒露前後收刨完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