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入園前的能力評估,如何在家進行?

三言兩語說早教


寶寶到了要上幼兒園的年齡了,不少家長都希望寶寶能儘快入園,接受系統的學齡前教育。

作為一個幼兒園中班孩子的家長,我認為寶寶是否附合上幼兒園,需要從年齡、語言表達能力、自理能力、社交能力這幾方面來綜合考慮,然後在入園前還要引導寶寶,做好寶寶入園的心理建設。

1、寶寶上幼兒園的年齡

原則上滿3週歲寶寶就可以上幼兒園,但並沒有規定滿3週歲一定要上幼兒園。同一年出生的寶寶,有的在8月出生,剛滿3歲就能上小班,而有的寶寶9月出生,得推遲一年將近4歲才上小班,這就出現了同班小朋友年齡相差將近一年的情況。所以寶寶正式上幼兒園,必需滿3週歲。

2、語言表達能力

寶寶的一舉一動,家長們會比較瞭解,有時寶寶的一個眼神或者一個動作,家長們都能明白寶寶想幹什麼。進入幼兒園之後,寶寶必需使用語言來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因為老師需要面對的是二、三十個小朋友,自然無法象家長那樣細緻的瞭解每個孩子,都需要用語言來進行溝通。

有的寶寶在家是個小話嘮,出門之後就成了個小悶蛋——不喜歡講話,特別是不熟悉的人。如果以這樣的狀態進入幼兒園,會發生較多的狀況,比如小便急了不敢說,會尿褲子;口渴了不敢主動要求喝水,被別的小朋友欺負了也不告訴老師與家長。

所以寶寶在上幼兒園之前,要學會對家庭以外的人表達自己的意願,大膽地說出自己的需求。

3、自理能力

最基本的是要會自己吃飯,也願意自己吃飯。剛上小班,有些小朋友可能因為到了陌生環境而不適應,所以不願意吃飯,但這種現象會隨著對幼兒園的熟悉而逐漸消失。也有小朋友一直不願意自己吃飯的,那隻好等到小朋友們快吃完的時候,老師才會過來喂孩子,但往往家長會收到老師的善意提醒——全班只有你家孩子要餵飯。

上幼兒園的小朋友,還要學會獨立上廁所,最基本要會穿脫褲子。雖然老師也會幫助小朋友,但是如果孩子們都等著老師幫忙,估計都得尿褲子了。

4、社交能力

寶寶可能是家裡的“小皇帝”,在家裡規矩上比較自由,家裡人都得聽寶寶指揮。到了幼兒園,是一種全新的集體生活,不僅要聽老師指令,也要學會如何與小朋友友好相處。

比如排隊時不能插隊,要學會等待,表現好了得到表揚及獎勵,不認真學本領或不聽老師指令會得到批評;有小朋友對自己作出不友好舉動時要知道馬上報告老師,學會保護自己。

所以寶寶在上幼兒園前,家長就要告訴孩子應如何與小朋友友好相處,在家就制訂一些規矩。如果家庭教育沒做好,寶寶上了幼兒園之後是非常難改變的。

我們孩子班上就有二位小朋友,上學前家庭教育沒做好,到了幼兒園經常在班上打小朋友、搶玩具、不聽老師指令,很難融入到集體生活中。別的小朋友不願意、也不敢與他們成為好朋友。

所以說,寶寶入園前要具備一定的社交能力。

5、給寶寶做好入園的心理建設

幼兒園生活雖然豐富多彩,但對於小朋友來說,要離開熟悉的親人到陌生環境去和陌生的人單獨相處,會產生心理恐懼,家長一定要提前給寶寶做好心理建設。

這時可以利用不同的繪本,從不同的角度來讓寶寶理解幼兒園是什麼,為什麼要去幼兒園,幼兒園的老師是幹什麼的。

一本叫《我愛幼兒園》的繪本,通過描繪寶寶入園的各種真實的心理反應,可以讓家長了解寶寶入園時會產生的情緒,也可以讓孩子對幼兒園有了客觀的認知。我們家小朋友,當初就是用這一本繪本,就解決了入園的各種問題,入學前1~2個月開始閱讀比較理想,因為理解得最透徹,同時寶寶對幼兒園充滿嚮往。

幼兒園是寶寶上班的地方,幼兒園老師是小朋友的好朋友,也是小朋友的老師媽媽,在幼兒園她們會暫時代替媽媽照顧你們。寶寶去上幼兒園就跟爸爸、媽媽上班是一樣的,寶寶在幼兒園裡跟著老師學本領,放學的時候爸爸(媽媽)就會來接你回家了,想想就很有意思,好期待寶寶在幼兒園開始工作呢。

總的來說,寶寶滿3週歲了,如果能輕鬆地與人交流,會自己穿衣、吃飯、上廁所,能與別的小朋友友好相處,那麼小朋友就已經附合上幼兒園的條件了,請做好入園的準備吧。


育兒生活快樂多


寶寶上幼兒園之前,一般要求具備哪些能力?我們在送寶寶去幼兒園之前該如何提前為寶寶做好入園準備?我家寶寶今年也準備上幼兒園了,因此我也通過各種渠道學習了很多寶寶入園前應該具備哪些能力的相關知識,在這裡分享給寶寶即將入園的家長們,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1、語言表達能力

對於即將入園的寶寶,一般幼兒園會要求寶寶具備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

這樣要求是為了能夠在寶寶有需求時,可以及時的跟老師表達。比如寶寶餓了,累了,渴了,困了,想大小便了,感覺哪裡不舒服了等等,只有寶寶自身具備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自主的跟老師表達自己的需求,老師才能夠及時的予以回應,從而更好的照顧每一位幼兒。



2、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幼兒園裡最受歡迎的一類幼兒,就是具備一定生活自理能力的幼兒。如果家長能夠提前鍛鍊寶寶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鍛鍊寶寶獨立吃飯、獨立喝水、獨立上廁所、會自己穿脫褲子、鞋子,自己洗手洗臉刷牙等,那麼你家寶寶在幼兒園會受到很多老師的歡迎。

在幼兒園裡,一般一個老師要照看十多個幼兒,老師的精力畢竟有限,寶寶具備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僅能夠給老師減輕負擔,還可以更好的鍛鍊自己,同時也有利於寶寶樹立開朗自信的性格。

3、基礎的社交能力

寶寶在上幼兒園之前,家長可以多帶寶寶去一些公共場所玩耍,讓寶寶跟其他小朋友多多接觸,在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遊戲的過程中,慢慢培養寶寶的基本社交能力和基本社交禮儀等。



讓寶寶學會謙讓和分享,學會自己跟其他小朋友溝通交流,自己處理矛盾,這樣的寶寶以後上幼兒園了也會比較容易跟其他幼兒打成一片,同時也能夠更好的適應幼兒園生活。

4、基礎認知能力

寶寶在即將上幼兒園之前,家長也可以適當的培養寶寶一定的基礎認知能力,如基礎的交通工具、小動物、生活用品認知,基礎的顏色、形狀、數字0~9的認知等。

基礎的認知能力能夠幫助寶寶更好的融入到幼兒園生活當中,幫助寶寶更快的適應幼兒園。



作為一名寶寶即將上幼兒園的家長,不僅要培養寶寶的入園能力,更要提前疏導寶寶的入園焦慮。因此作為家長,我平時會陪寶寶閱讀一些關於描述幼兒園生活的繪本,會跟寶寶一起玩“我愛上幼兒園”的過家家遊戲,目前還準備帶寶寶去幼兒園提前體驗一下,讓寶寶對幼兒園有一定的認知,不至於過分抗拒幼兒園,同時我還會跟寶寶反覆強調即使寶寶上幼兒園了,爸爸媽媽也會永遠愛他,永遠都不會離開他。

對於即將上幼兒園的寶寶來說,入園能力評估確實也很重要,但是個人認為寶寶的入園焦慮心理更不容忽視,希望家長們都能夠予以重視,並提前通過各種途徑,對寶寶進行一定的心理疏導,從而幫助寶寶們更加順利的適應幼兒園。


若蓮


寶寶入園前的能力評估,如何在家進行?

寶寶入園必須要具備以下能力:

語言表達能力

在寶寶入園前我們就要看寶寶語言表達能力,必須要能夠正常的跟老師交流。如會跟老師問好,會跟老師說要上廁所、喝水、吃飯等。

在家的時候我們可以跟孩子正常的交流,比如要孩子需要幹什麼的時候,儘量引導孩子主動跟我們說出來。比如孩子要喝水,我們不要再像以前一樣提前給他準備,而是要求孩子主動說出來“我要喝水”。只要孩子能夠跟我們正常交流到幼兒園也能夠跟老師正常交流。

簡單的自理能力

會自己上廁所,自己吃飯等簡單的自理能力。幼兒園裡孩子多,老師忙不過來,所以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必須具備一定的自理能力。所以我們在家的時候,就要練習孩子自己上廁所,讓孩子自己吃飯,不要再餵飯。

寶寶入園前只要具備這兩個能力就可以了,最主要的是語言表達能力,必須要能跟老師正常交流。自理能力差一點也沒關係,只要會說就行了。我家二寶上幼兒園的時候自理能力挺差的,去了半個月後,他就能夠自己上廁所、自己吃飯、自己穿鞋子等了。


全職寶媽小包


在家時,很多孩子吃飯,洗手,穿衣,上廁所,上床睡覺等事情都是父母代勞的,寶寶一點都不會到幼兒園後就不一樣了,一個班級幾十個孩子,老師總有看不過來的時候,所以,入園前讓孩子自己學會自己和人際交往的基本能力尤為重要,所以第一就是入園前提前半年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自理能力,如吃飯,穿衣,上廁所等。第二,按照幼兒園的作息調整孩子的習慣,第三就是在平常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時讓孩子學會分享,對於不好的行為要正面引導,讓孩子掌握基本的交往技巧。


憤青無所畏懼


首先要具備表達能力,可以跟老師表達自己的訴求:褲子溼了,想去廁所,口渴了等。也許口齒不清晰,一般入園一個多禮拜老師就能聽懂他說的話了。

其次就是孩子不穿開襠褲,能自己大小便,老師會給擦的。

最後是孩子與人相處的社會經驗,平時多帶孩子出去跟年齡相仿的孩子玩,讓他自己去交流。學會與人友好相處,樂於分享。


魏魏是幼師啊


先要調查要去的幼兒園做那些評估,一般有接種疫苗,視力,聽力,表達能力,獨立吃飯能力。接種疫苗看是否按教育部要求完成,視力,聽力考察孩子生理健全,是否有近視,弱視,聽力擔心偏弱,或左右耳聽力有差異。表達能力是考察基本的對話,等等。


新能源汽車頻道


幼兒園入園小朋友需要準備的東西和學會的技能,榴蓮姐姐告訴你們哦!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4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5c6d4aaa8a344eaae0f2bfecb5f57b2\

榴蓮姐Vlog


1.上廁所能力
2.能不能自己吃到
3能不能自己穿脫鞋子
4聽的懂簡單的指令
5基本的分享意識
6基本的禮儀禮貌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e1c0002d8ee396673bf\

泉州小張


學會簡單的生活自理能力,主要有五個方面:學會自己吃飯,學會自己穿衣,學會自己喝水,自己大小便,還要培養孩子的作息習慣!謝謝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ab76554d13b24c229c3c2801c776bb29\

唐韻31


寶寶入園前一定要具備的的四項能力:會用勺子吃飯用水杯喝水、自己能獨立的上廁所、會穿自己的外套和鞋子、能正確和完整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做為家長我們日常要培養好寶寶的自理能力,寶寶入園後才能更快的融入集體生活。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300650001e2b07b66845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