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幾乎耗死了所有勁敵,為什麼依然沒有一統天下?

菩薩我想對你說


三國時期,魏、蜀、吳處於鼎立狀態後,從經濟、軍事、人口等條件來判斷,最有可能一統天下的只有曹魏的曹操,但由於蜀、吳兩國割據一方,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使得最終沒有被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所鯨吞。



1.軍事 上曹魏最為強大!

三國在軍事力量上,魏國最為強大,東吳儘管到孫權已歷三世,卻最弱!如到孫權這輩,東吳士兵善水戰而不善陸地作戰,這與東吳軍事集團盤居江東有關,事實上無論赤壁大戰還是夷陵之戰,東吳的戰略思想都是採取守勢,禦敵於國門之外就算勝利!

孫堅、孫策能建立政權依據長江天險,所以,加強水軍力量,消滅來犯之敵於水面上,是建軍的指導思想!而三國十四州,東吳只佔有二州,要一統天下,必須佔領其它十二州,必須要有精銳的騎兵部隊,水軍到了北方是沒有優勢的!

況且,孫權執政東吳後,孫吳集團的軍事人才又是一代不如一代,自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後,幾乎再無有戰略眼光的軍事人才出現,尤其是孫權後期,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帥才缺失這是孫吳軍事集團的薄弱環節,又加上孫吳的軍隊有限,怎敢北伐中原呢?


2.經濟上曹魏優於東吳。

在漢末的軍閥混戰中,中國人口也大量下降,歷史記載,曹操在世時,曹魏實際控制的人口才“四百萬”,東吳人口“一百二十萬”,蜀漢只有“八十萬”;曹操死後,上面的數據有所變化,但基本上魏國的人口還佔整個三國總人口的三分之二,有這樣的人口紅利,國家擴軍,農耕繳稅曹魏都有巨大優勢。

且,魏國佔有背方十二州,中原地區和關中平原本都是重要的產糧區,而孫吳盤踞的江東一帶,儘管裡險而民富,地區也很廣袤,但是人口少是短板,況且,在東南沿海,南越等少數民族部落對東吳的侵擾是孫權的後顧之憂。


3.孫權比的文治武功比曹丕差一截。

曹操在世時基本統一了中國北方,改革了東漢的許多弊政,打擊豪強,發展農業生產,實行屯田制,還倡導開荒,推行法治,提倡節約儉劣,使遭受戰亂破壞的社會開始穩定、恢復、發展;奠定了魏國一統天下的實力!

曹操的繼任者是曹丕,儘管因殘酷迫害同室宗族、廢后漢獻帝、又淫亂好色,歷史名聲不佳;但他是文武雙全,政績不凡,繼承和發展了曹操的諸多政策,鞏固了魏國的基業;他君臨東吳期間,曾親統百萬大軍征伐吳、蜀,連諸葛亮對他都不敢小覷。何況孫權?


“生子如當孫仲謀”!孫權雖然活了70多歲,極具帝王氣質和智慧,但是他生性多疑、甚至有點剛愎自用,立嗣就是他人生的敗筆,他選定的接班人孫亮比曹操的接班人曹丕差得多!如大將軍陸遜,取得了夷陵之戰後,因功高蓋主,孫權就處心積慮地的打壓他,一度讓他閒賦在家。相比曹操的縱橫捭闔與文治武功,孫權差一截!

孫權在立太子的問題上猶豫不決,左右不定,導致幾個兒子明爭暗鬥、結黨營私、相互傾扎,極大地消耗了國力。而最後,孫權把江山交到了最不合適的人——孫亮手中,又削弱了江東貴族集團對孫吳政權的信心和支持,導致孫權死後,東吳政權混亂,幾乎只有坐以待斃的份!


所以,以政治理想、經濟實力、軍事謀略,孫吳政權只能偏安一隅,孫氏家族幾代的苦心經營,被孫權繼承後能守據基業,就算完成了使命,他的實力是短板!


希望星晨58298869


原因很簡單,因為孫權根本就不想天下一統。

在三分時代的大boss曹操、劉備和孫權三人中,只有孫權是堅決反對統一的。


曹操希望天下一統,他“挾天子以令諸侯”,控制了整個國家將近60%的疆土,勢力強大,兵力雄厚,位高權重,軍政大權掌握在他一人手中,統一天下的條件最為成熟,機率最大。天下統一,對曹操也是有好處的,因為他是事實上的國家權力的掌握者。

劉備也希望天下一統,他是劉姓宗親,“興復漢室”是他遠大的政治抱負,而他生前的弼輔、死後的託孤重臣諸葛亮繼承了他的政治理想,數次北伐,以圖天下歸一。天下統一對劉備也是有好處的,他有充分的理由,也有冠冕堂皇的旗幟獲得國家最高權力。



所以,在天下統一這個目標上,曹魏和蜀漢是完全一致的,矛盾主要在於由誰來統一,由誰來獲得國家的最高權力。

而孫權則是最不願意天下統一的。他統一天下的難度最大,利益最小,慾望最弱。


首先,東吳缺少支持統一的民意基礎。

孫權所統治的區域是漢末三分時代經濟條件最好的地方,這裡地處南方,受到戰亂影響最小,土地肥沃,氣候溫潤,物產豐富,水陸交通便利,商業發達,民眾生活水平較高。

想統一就必須打仗,要打仗就需要錢糧,要錢糧就必然增加老百姓的負擔。而生活在這裡的民眾最不願意看到戰爭,也不願意為天下統一而付出降低自己生活水平的代價。


其次,東吳缺乏天下統一的軍事力量。

東吳的國策是以防禦為主,以江河之險為依憑,軍事建設更偏重於水軍。但要想北伐中原,必須要擁有強大的機動軍事力量――騎兵軍團,而地理位置則限制了東吳的騎兵部隊的發展。

缺少馬匹,想要建設強大的騎兵軍團的難度就很大。而缺少騎兵部隊,在中原廣騖的原野上想戰勝敵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再次,東吳缺少統一天下的政治口號。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以當今皇帝的名義對各方發號施令,征伐“不臣”,旗幟鮮明,口號響亮。劉備以自己是“漢室宗親”為籍口,要除滅奸臣,恢復道統,興復漢家江山,理由也是很充分的,冠冕堂皇。

孫權有什麼藉口統一天下?他既不控制傀儡皇帝,也非劉姓後人,他要統一,唯一的理由就是自己想當皇帝,那不但會遭到外部敵人的反對,對內部都說服不了。


這樣,我們就能解釋東吳的種種行為。

當曹操與袁紹作戰,欲統一北方的時候,孫策意圖襲擊曹操的後路,想使曹操陷入兩面作戰的境地,阻止他發展壯大。

當曹操率重兵南下之時,東吳又與劉備聯手抗擊,阻止曹操統一天下。

當劉備收取西川,奪得漢中,發展形勢一片大好,關羽北征襄樊,鋒芒正盛之際,東吳不惜撕毀盟約,偷襲荊州,擒殺關羽,阻止了劉備的擴張勢頭。


當劉備死後,蜀漢陷入“危急存亡之秋”,國力虛弱,風雨飄搖之際,孫權又迅速與其達成和解,重新恢復聯盟,共同抗擊虎視眈眈的曹魏。

因為不想統一,所以只要發現誰向統一的步伐多邁進一步,孫權就會打誰。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為什麼諸葛亮非常堅決地拒絕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計”。

魏延欲兵行子午谷,奇襲長安,如果失敗,蜀漢的損失將會十分慘重,即使是成功了,吳蜀聯盟將會立即破裂,孫權決不會坐視不理,關羽敗亡的前車之鑑尚且並不久遠啊!蜀漢還經得起再一次的魏吳夾攻嗎?


饞嘴肥貓鏟史官



孫權的勁敵應該是指劉備、曹操、曹丕、諸葛亮等人吧,這些人的確比孫權早亡,可孫權依舊沒有一統天下,這裡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點,在劉備、曹操、曹丕等人死後,孫權也步入了遲暮之年。孫權在定接班人的問題上搖擺不定,以致於政局不穩,搞得朝中大臣們心神不寧。自然也就無暇考慮一統天下的事。


第二點,245年,“社稷之臣”陸遜病亡。陸遜死後,吳國再也找不出一個似他一樣的帥才了,孫權沒了可信賴的依靠,一統天下也就沒有了底氣。


第三點,孫權派使臣去蜀國遞交盟約,和平共處,共同對付曹魏政權。


第四點,孫權多次北伐曹操,均已失敗告終。孫權一統天下的心氣沒了。


第五點,吳軍擅長水戰、不習陸戰,相比於魏、蜀兩方是劣勢。


第六點,吳國國內軍事人才極端匱乏,出現青黃不接的局面。相比於魏有司馬懿父子,蜀國有諸葛亮得意門生——姜維,孫權一方已經遠遠落後了。他們只能憑藉長江之險固守。一統天下的好事只能是做夢。


小司馬講史


孫權視為勁敵只有同為三國之主的曹操、劉備。但他們分別死於公元220年和公元223年。曹丕勉強算一個,但也死於公元226年。劉禪曹睿兩個人,孫權是不放在眼裡的。孫權死於公元252年,這時已經是三國後期了。曹魏、蜀漢的重臣大多死在他前面。曹主弱幼,蜀主闇弱。魏國除了在曹丕時期發動過大規模伐吳,後來也幾乎沒有怎麼打過東吳。公元200魯肅獻上榻上對戰略規劃分三步走:1鼎足江東2趁北方多事之秋,先進攻江夏黃祖奪荊州,佔據長江以南。3稱帝再北上中原統一。後來甘寧、周瑜、呂蒙都獻策,可以視為是榻上對的進一步深化。黃祖部下甘寧來投,並向孫權獻計。也是分三步走:1拿下江夏黃祖2佔據整個荊州3進攻益州。這跟魯肅的榻上對是差不多。甘寧還提出不能讓曹操搶先了。跟諸葛亮隆中對也類似,也都認為劉表守不住基業。公元210年周瑜向孫權獻策:由他跟孫瑜率軍攻打劉璋跟張魯,打下來後留孫瑜守益州,並跟馬超聯合。我返回來跟將軍一起拿下襄陽,然後進軍北方。三國志: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戚操,北方可圖也。孫權同意了此計劃,但周瑜還沒有出發就病死了。公元217年後呂蒙獻策:拿下荊州後讓孫賁守南郡,潘璋據守白帝,蔣欽率水軍萬人在長江佈防,我親率軍攻下襄陽。這樣我們就不用怕曹操,也不用依靠劉備了。魯肅、甘寧、諸葛亮、郭嘉、荀彧、周瑜、呂蒙等都把目光放在荊州。用劉備的話來講就是:天下智謀之士,所見略同耳。魯肅雖然堅決主張聯劉不過是應通權變,有機會的話還是會奪荊州。



公元220年東吳的疆域荊州(除南陽郡、半個南郡、半個江夏郡)楊州(除九江郡、廬江郡一小部分。)交州。東吳人口兩百四十萬,軍隊二十四萬。蜀漢東吳曹魏的人口比是1:2.5:4.7。也就是說東吳人口是蜀漢兩倍,是曹魏的一半。公元229孫權稱帝,在登壇前特意對公卿講:昔魯子敬嘗道此,可謂明於事勢矣。這時東吳已有條件實行當年魯肅所規劃的:建號帝王以圖天下。但東吳雖然頻繁北伐,但都是勞而無功。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內難未弭:

東吳的核心地盤是江東,但越、夷阻兵仗勢。這也是東吳一直未能全力征戰的原因之一。公元200年魯肅獻上榻上對。孫權當時雖然說非我所能及,事實上一直按照榻上對在做。公元203年孫權率軍攻打荊州江夏太守黃祖。當時已經打敗了黃祖的水師。吳軍正準備攻城,這時鄱陽郡、會稽郡皆有叛亂。三國志:(鄱陽郡)山寇復動,還過豫章,使呂範平鄱陽,程普討樂安。(會稽郡)賊洪明、洪進、苑御、吳免、華當等五人,率各萬戶。叛軍規模數萬人,孫權不得不返回豫章郡。派呂範、程普、太史慈、賀齊、黃蓋、韓當、周泰、呂蒙等人平叛。公元204年媯覽、戴員、邊鴻殺害丹陽郡太守孫詡反叛。公元205年派賀齊征討豫章郡上饒叛亂。公元207年再次西征黃祖,俘虜了一些人口,就退軍了。公元208年徵黃祖,此次西征破城並斬殺逃跑的黃祖。但是孫權並沒有繼續西進,只是虜數萬百姓而回。因為越、夷蠢蠢欲動。三國志:賊帥金奇萬戶屯安勒山,毛甘萬戶屯烏聊山,黟帥陳僕、祖山等二萬戶屯林歷山。所以說越夷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東吳,使其不能全力向西。越夷的問題使得東吳一直都未能攻下荊州。所以魯肅才改吞荊為聯荊,聯合劉備抗曹。



從公元203年——公元242年江東吳郡、會稽郡、豫章郡、鄱陽郡、丹陽郡叛亂就有十多次。小規模的數千人,中等規模的萬人,大規模的數萬人。平叛時間短則數月,中則一年,長則數年。三國志:公元203年山寇復動,還過豫章,使呂範平鄱陽,程普討樂安。公元204年賊洪明、洪進、苑御、吳免、華當等五人,率各萬戶,連屯漢興,吳五六千戶別屯大潭,鄒臨六千戶別屯蓋竹,同出餘汗。(豫章郡) 公元205年權使賀齊討上饒,分為建平縣。公元208年而歙賊帥金奇萬戶屯安勒山,毛甘萬戶屯烏聊山,黟帥陳僕、祖山等二萬戶屯林歷山。(豫章郡)公元211年吳郡餘杭民郎稚合宗起賊,複數千人。會稽郡東冶五縣賊呂合、秦狼等為亂。 公元213豫章東部民彭材、李玉、王海等起為賊亂,眾萬餘人。 公元215年鄱陽民尤突受曹公印綬,化民為賊,陵陽、始安、涇縣皆與突相應。公元217年會丹楊賊帥費棧受曹公印綬,扇動山越,為作內應,權遣遜討棧。棧支黨多而往兵少......遂部伍東三郡。221年丹楊、鄱陽山賊蜂起,攻沒城郭,殺略長吏,處處屯聚。(這一年劉備東征)公元225年鄱陽賊彭綺自稱將軍,攻沒諸縣,眾數萬人。 (這一年魏國伐吳)公元228年是時丹楊、吳、會山民復為寇賊,攻沒屬縣。數年平定,招撫萬人。 公元234年廬陵賊李桓、羅厲等為亂。 公元235-237年平山越人。公元236年鄱陽賊彭旦等為亂。 公元242年會建安、鄱陽、新都三郡山民作亂。



江東山越、山民、山賊的叛亂次數比上面所述只多不少,一直到東吳滅亡還有不少叛亂。公元223年曹丕徵吳,孫權上書認錯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三國志:時揚、越蠻夷多未平集,內難未弭,故權卑辭上書,求自改厲。也是孫權迫切想跟蜀漢恢復聯盟的原因。公元223年蜀漢派鄧芝使吳,孫權對鄧芝講:山民作亂,江邊守兵多徹,慮曹丕乘空弄態,而反求和。議者以為內有不暇,幸來求和,於我有利,宜當與通,以自辨定。從孫權這段話可知為防範山民作亂,孫權已經把大量在長江防守魏國的軍隊調回。除了江東越夷叛亂,荊州交州也是有蠻夷叛亂。公元231年東吳動用五萬人花了三年才平定武陵蠻。雖然沒記錄叛亂的規模,可以確定的是規模很大。公元220年桂陽郡賊帥在交州起事,步騭率軍平定,俘獲萬人。公元239年交州數萬人叛亂,一年多才平定。荊、益、楊、交四州是戎、蠻、越、夷等比較多的地方。諸葛亮在隆中對也提到了:西和諸戎,南撫夷越。江東的山越、山民、山賊牽制了東吳相當多的軍事力量。

無荊不立國,無淮則危:

東吳是把江東作為根基地,所以成也江東敗也江東。因為暫時跟劉備聯盟,東吳南下奪下交州。之後把主攻方向放在合肥、新城。所以自公元208年以來東吳大多是從進攻東線皖、新城、合肥。周瑜呂蒙都是主張佔據襄陽北上的。公元210年——公元219年因為荊州在劉備手上,所以周瑜呂蒙的計劃並不能實施。這段時間孫權只能從東線發動進攻。公元209年周瑜攻打南郡,孫權率眾圍合肥,張昭率軍攻打九江郡當塗。孫權攻城一個月,曹操派張喜率軍救援。還沒有到,孫權就退了。公元211年孫權把治所吳郡京口,遷往丹陽郡秣陵縣。營建石頭城,改名為建業。公元214年孫權率軍征討皖城。得數萬人口。自赤壁之戰後曹操屢屢從東線發動進攻。曹操在皖屯田,又引誘江東鄱陽郡賊帥為內應。呂蒙認為不能讓曹操在皖屯田成功。三國志:蒙日:皖田肥美,若一收孰,彼眾必增,如是數歲,操態見矣,宜早除之。曹操也經常從東線進攻東吳。公元210年曹操徵吳,並在楊州芍陂屯田。(曹操佔據楊州江西部分)公元212年、公元214年、公元217年曹操率軍徵吳。後留夏侯惇、曹仁、張遼等率二十軍屯居巢。于禁七軍都三萬多,一軍應該是五千人,二十軍就不下十萬人。東吳壓力倍增,於是孫權向曹操請降。三國志:權令都尉徐詳詣曹公請降,公報使脩好,誓重結婚。曹魏在長江沿線駐軍十五六萬防範東吳。而東線淮南就不下十萬,說明荊州方向兵力最多也就是數萬。關羽北伐圍攻襄陽和樊城時,兩城只有各數千人。徐晃駐宛城,因兵力少不敢去救援。




我在前面也講過了楊州越夷動亂頻繁,東吳不得已調長江守軍回防。這也使得東吳大部分力量用於穩定內部。曹魏主攻方向也是東線。曹操歷次徵吳都是從東線發動進攻。曹魏建立後主攻方向也是放在東線。公元222年曹魏伐吳,兵分三路。一路攻南郡,另外兩路攻洞口、濡須。據三國志:魏使大司馬曹仁步騎數萬向濡須。以曹休為徵東大將軍,假黃鉞,督張遼等及諸州郡二十餘軍。說明東線伐吳大軍十多萬人。公元224年曹丕親率大軍伐吳,大軍行至廣陵。孫權親自率軍在濡須口布防,並派徐盛在石頭城佈防。公元225年曹丕再次率軍進軍至廣陵。公元228年魏國三路伐吳。曹休一路率步騎十萬向皖,賈逵率數萬人攻打東關,司馬懿率軍向江陵。孫權親自皖,陸遜為大都督,朱桓、全琮各率三萬人擊曹休。所以東吳把大部分軍力在東線佈防。既然大部分軍力此,用於進攻也方便。所以說孫權的策略攻守並用。東吳的核心是江東,所以江陰之防尤重。公元211遷都建業,公元212年建石頭城,調集數萬人築濡須塢,臨河設東西兩關。



北方政權要滅南方政權必然要渡江而戰。讀史方與紀要:古來江南有事,從採石度者十之九,從京口渡者十之一。蓋以江面狹於瓜洲也今洲渚紆迴,採石形勢,又復一變矣。跟曹魏合肥隔江相望,這也不難理解孫權為何老是打合肥。襄陽、合肥、皖、新城、廣陵五地是魏國徵吳的前進據點。據讀史方與紀要長江中下游有七個地方最要緊,即公安(當年劉備把公安作為荊州做為治所,東吳奪荊州後讓諸葛瑾守公安)、石首(江陵東邊的長江岸)、岳陽、武昌(公元221年孫權遷都於此,公元229年也在此稱帝,然後遷回建業。留陸遜、太子坐鎮)、宣化(當時屬徐州廣陵郡)、瓜州(即牛渚磯、採石)魏國徵吳東線往往是實,荊州方向往往只是策應。東吳防禦大多也是不怎麼理會荊州方向。



東吳北伐都是以東線為主,主要是進攻合肥、新城、皖、六安等地。目的就是為了奪得江淮之地。魏國伐吳就是從江淮河流船行。讀史方與紀要:淮者,江之蔽也,棄淮不守,是為唇亡齒寒。東吳要鼎足江東,就必然要拿下淮地。因為長江沿線數千裡,防守是十分因難的。東吳歷次北伐都是以東線為主,荊州方向只是配角。公元208年攻合肥、當塗。公元214年攻皖城。公元215年攻合肥。公元219年攻合肥。公元231年九江郡的阜陵縣伏擊。公元233年攻合肥、新城六安。公元234年攻合肥、新城、廣陵、江夏。公元236年攻襄陽,但沒打就退回來了。公元237攻六安,江夏。公元241年兩路攻淮南兩路攻荊州。公元243年攻六安。公元246年攻江夏。公元253年攻新城。北伐主要都是淮南徐州一線。荊州方向雖然也有北伐,但人馬大多是一萬、兩萬,最多的一次五萬。雖然東吳多次從東線進攻,並沒能佔據江淮。但也逼的魏國把防線從長江後撤,數百里的無人區。三國志:青、徐、汝、沛頗來歸附,淮南濱江屯候皆徹兵遠徙,徐、泗、江、淮之地,不居者各數百里。



東吳鼎足江東的國策,不得不重兵防守東線。而把荊州這個用武之地作為西大門。歷來南方政權沒有荊州則不能在東南立國,東南無江淮則危。這也是歷代智謀之士共同的觀點。歷代智謀之士同樣有一個觀點,就是荊州是進取中原的戰略要地。例如南宋名將岳飛就認為襄陽六郡是恢復中原的根基。襄陽六郡指的是襄陽、江陵、唐州、鄧州、信陽、隨州。即東漢的南陽郡南部和南郡。宋史:飛奏:襄陽等六郡為恢復中原基本,今當先取六郡,以除心膂之病。後人的觀點孫權不知道,但周瑜呂蒙的策略是從荊州北上的。公元221年孫權曾都鄂,改名為武昌,併成立武昌郡。鄂縣原來屬江夏郡,處在荊楊兩州交界。公元229年四月孫權在武昌稱帝,九月遷都回建業。但留下太子、皇子及尚書九官留守武昌,陸遜也留下。孫權遷回建業的原因就是因為江東士族反對。江東童謠: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從這段童謠就可知江東人根本不願意在武昌。孫皓就曾短暫遷都武昌,但受到強烈反對。西晉名將杜預認為應儘早滅吳,一旦孫皓遷都於武昌就難以滅吳。晉書:杜預上表曰: 自閏月以來,賊但敕嚴,下無兵上。以埋勢推之,賊之窮計,力不兩完,必保夏口以東以延視息,無緣多兵西上,空其國都。從杜預的話也可得知東吳把兵力集結在東線以保衛江東。南宋名將岳飛認為建都於東南只能偏安,遷都於荊州這個用武之地才是上策。宋史:飛奏:錢塘僻在海隅,非用武地。願陛下建都上游,用漢光武故事,親率六軍,往來督戰。庶將士知聖意所向,人人用命。孫權是清楚的,不然也不會遷都武昌。即使後來遷回建業也留太子坐鎮武昌。

江東士族過於強大:

西周是分封制,即天子把土地分封給諸侯,諸侯—又把士地分封給卿大夫,卿大夫依靠士統治百姓。在卿大夫跟士之間還有一個階層就是大夫。例如秦國先祖就是西陲大夫。自李悝變法開始到商鞅變法。其核心內容就是為了打破世卿世祿制。秦朝實行郡縣制就是為此。漢初是郡縣制跟分封制並存,後來只有郡縣制了。士成為漢代僅存統治階級。士族世代入仕途,形成世族豪門。漢末黃巾之亂,朝廷無力征討。世族豪門依靠財力紛紛招募私人武裝。孫權去世後,司馬師想趁機伐吳。鄧艾勸諫:孫權已沒,大臣未附,吳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勢,足以建命。就是說孫權死了,雖然東吳大臣還沒依附顧命諸葛恪。但江東的大族都有自己的私人武裝,依靠天險足以自保。到了東晉時江東士族依然是非常強大。據世說新語:元帝始過江,謂顧驃騎曰:“寄人國土,心常懷慚。”榮跪對曰:“臣聞王者以天下為家,是以耿、亳無定處,九鼎遷洛邑。願陛下勿以遷都為念。”元帝是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顧驃騎就是江東人顧榮。顧榮是東吳丞相顧雍的孫子。司馬睿講寄人國土,這個人當然是指江東士族。由此也可見江東士族的強大。也意指的江東是江東士,司馬氏只是寄居。



公元195年

孫策帶著不到兩千人準備渡江去江東。三國志:兵財千餘,騎數十匹。賓客願從者數百人。到了楊州九江郡歷陽縣就有五六千人了。應該是孫堅的舊部跟隨。孫策首戰是攻打會稽郡曲阿的楊州刺史劉繇。據三國志劉繇當時有數萬人。三國志:漢命加繇為牧,振武將軍,眾數萬人。劉繇還是敗了,逃跑了。三國志:劉繇棄軍遁逃,諸郡守皆捐城郭奔走。劉繇的軍隊大多投降,於是孫策擁軍兩萬人,佔據了曲阿。孫策趁勝進軍攻吳郡許貢、會稽郡王郎、丹陽郡袁胤周昕、豫章華歆(劉繇躲在這裡)等、順便擊敗盤居在江東各郡的吳人鄒他、錢銅、王晟、嚴白虎、祖郎、焦等豪強。三國志:眾各萬餘人。據後漢書地理志楊州有六個郡,分別是九江、廬江、吳、會稽、丹陽、豫章。九江、廬江部分在曹操那裡,就是壽春、合肥、皖等地,也稱為江西。公元200年孫策佔據了楊州六郡大部分。



孫策帶著淮泗兵進入江東,受到江東士族的激烈反抗。孫策自已擔任會稽太守、吳景為丹楊太守、孫賁為豫章太守、孫輔為廬陵太守、朱治為吳郡太守。朱治雖然是江東人,但他很早就跟著孫堅南征北戰。孫策起用一批從北方避亂到江東的士人,因為他們在江東沒有根基。三國志:彭城張昭、廣陵張紘、秦松、陳端等為謀主。他們都是徐州人,也不是江東人。孫策佔據江東完全是告武力征伐。三國志:孫策在吳,張昭、張紘、秦松為上賓,共論四海未泰,須當用武治而平之。武力並不是說不對,但光靠武力就行的。當年坐在後面的陸績大聲講:今論者不務道德懷取之術,而惟尚武,績雖童蒙,竊所未安也。公元211年龐統勸劉備在劉璋來迎時幹掉他,這樣就能奪下蜀地。劉備拒絕並講:初入他國,恩信未著,此不可也。劉備於是在蜀地厚樹恩德,以收眾心。公元214年劉備奪得蜀地後的人事安排就非常的好。三國志:董和、黃權、李嚴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吳壹、費觀等又璋之婚親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擯也,劉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處之顯任。



孫策在平定江東時誅殺不少英豪。例如吳郡高岱,孫策曾把他下獄,很多人為他求情。孫策以他得人心殺之。殺了很人心的人,那孫策就失去人心。曹操不殺劉備和厚待張繡就是為了爭取人心。吳錄:知交及時人皆露坐為請。策登樓,望見數里中填滿。策惡其收眾心,遂殺之。孫策誅英豪的記錄見於各史料。《會稽典錄》曰:“孫策平定吳會,誅其英豪。《傅子》:孫策轉鬥千里,盡有江南之地,誅其名豪,威行鄰國。《三國志》: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豪雄傑能得人死力者也。孫權也曾誅沈友,據吳錄當時孫權問他有人說你要造反?他知道自己難倖免,於是講:主上在許,有無君之心者,可謂非反乎?孫權接班後跟江東士族有所緩和,招聘大量的江東士族子弟進入政府。但孫權始終是防範、削弱江東士族。孫權在周瑜、魯肅、呂蒙等將領去世後,劉備興師伐吳,不得不起用陸遜。但在此之後只是讓陸遜坐鎮武昌,即使是北伐所率也只是偏師。



孫權當皇帝后一手炮製了呂壹事件和南魯黨爭。炮製這些事件就是因為當年跟江東人緩和起用大批江東人,已經威脅到政權的安危。帝王可不會因為你有沒有反意,而是顧忌有沒有這樣的實力。任中書典校郎,監察中央和地方州郡。曾告丞相顧雍、左將軍朱據、江夏太守刁嘉等人。太子孫登數次諫,孫權不聽。於是大臣都不敢說話。太常潘濬得知太子勸諫都不管用,於是準備在宴會時親自刺殺呂壹。但是可惜的是讓人告密。事情鬧太大後把呂壹下獄後,丞相顧雍前去審理。顧雍對他講:你還有什麼想說的嗎?呂壹只是叩頭不說話。三國志:壹叩頭無言。因為呂壹知道自己是棄子說了也沒用。公元242年孫權立孫和為太子,也封孫霸為魯王。孫權給太子和魯王的待遇幾乎是一樣的。三國志:霸為魯王,寵愛崇特,與和(孫和)無殊。孫權處理了一批太子黨、魯王黨的人,他們都是江東人。陸遜雖然沒處理但逼死了。孫權於是任命諸葛恪為大將軍,步騭為丞相。他們都不是江東人,而是流亡北士。孫權廢掉孫和,賜死魯王。原因不外乎他們跟江東土族過於親近。荊州也有豪強,但孫權對他們也是顧忌。荊州人除了潘濬在三國志有傳,其他人都沒有傳。在三國志連名字都沒有。更別說能進入政權中心。其餘荊州人都不能進入。主要還是因為荊州豪強跟蜀漢有莫大的關係。潘濬就曾讓人密告要投蜀漢,因為蜀漢大將軍蔣琬是他表哥。江東士族已經夠強大了,不可能再讓荊楚士族強大。

志願已滿,利在鼎足:

公元224年蜀漢再次派鄧艾使吳,孫權對鄧芝講:山民作亂,江邊守兵多徹,慮曹丕乘空弄態,而反求和......孤土地邊外,間隙萬端,而長江巨海,皆當防守。丕觀釁而動,惟不見便,寧得忘此,復有他圖。公元229年四月孫權稱帝,派人告知蜀漢希望並尊二帝。蜀漢群臣認為孫權利在鼎足,而且願望已滿足,根本沒有越過長江的打算,應該跟東吳斷交。諸葛亮認為孫權不能越過長江,跟魏國不能渡過漢水。並不是因為力量足夠,有利卻不去取。我的觀點是蜀漢東吳依靠重險之固和三江之阻擋住魏國,同樣也擋住了蜀漢和東吳。公元227年魏明帝想伐蜀,大臣孫資反對。三國志裴注:又武皇帝聖於用兵,察蜀賊棲於山岩,視吳虜竄於江湖,皆撓而避之,不責將士之力,不爭一朝之忿,誠所謂見勝而戰,知難而退也。就是說蜀漢東吳是憑地利阻礙統一。曹操打孫權時,傅幹表示反對。九州春秋:今未承王命者,吳與蜀也,吳有長江之險,蜀有崇山之阻,難以威服,易以德懷。傅幹還表示打東吳,我們的軍隊並不能發揮戰力。九州春秋:今舉十萬之眾,頓之長江之濱,若賊負固深藏,則士馬不能逞其能。曹丕伐吳時正好長江暴漲,不得不退軍。吳錄:帝見波濤洶湧,嘆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遂歸。曹丕認為無功而返就是魏國的軍隊發揮不出戰力。就是沒有一支強大水師。據魏氏春秋曹丕伐吳退軍時嘆曰:"魏雖有武騎千群,無所用也。"東吳同樣是如此,雖然有強大水軍。但舍船就步同樣是無所用也。




曹魏到其亡都末能打造一支強大的水師。只有魏國不能在長江殲滅南方水師,終不能越而戰。南方水師隨時能切斷南北。而越江而戰的魏軍將成為孤軍。進不能撥城,野無資。退路已斷,豈可戰乎?魏國伐吳時,曹休上書要救渡江而戰。曹休一路有十多萬人。三國志:督張遼等及諸州郡二十餘軍。而東吳防守的應在數萬人。三國志:權遣呂範等督五軍,以舟軍拒休等。當時曹丕嚇的立馬派人去阻止。董昭講就算曹休有渡江之志,只有他是不行,誰願意尋死路呀。三國志:何肯乘危自投死地,以求徼倖?曹休還沒有渡江,東吳水師就來了。三國志:軍未時進,賊救船遂至。魏國將領不願意自投死地,難道東吳的將領就願意自投死地嗎?曹仁一路數萬人從濡須進攻,東吳朱桓五千人。曹仁攻入濡須洲中。蔣濟認為不可,那是死路。三國志:濟曰:"賊據西岸,列船上流,而兵入洲中,是為自內地獄,危亡之道也。"仁不從,果敗。後來曹丕親率大軍伐吳,看到東吳水師的陣容和江水暴漲。只能隔江飲恨而回。三國志:文帝到廣陵,望圍愕然,瀰漫數百里,而江水盛長,便引軍退。江水暴漲是對不習水戰的魏軍非常不利的。三國志:若水盛時,賊易為寇,不可安屯。東吳同樣是步騎作戰是遠不如魏國的,一樣是不敢過於深入。



東吳每次北伐時間都非常短,稍有不利即退軍。公元234年東吳蜀漢聯合伐魏。魏明帝給滿寵等人下令堅守,我將親自率大軍前去。魏國援軍還有數百里才到,孫權就跑了。三國志:帝軍未至數百里,權遁走,議、韶等亦退。孫權一跑,其他兩路也就退了。五月北伐,七月就退了。公元241年零陵太守殷禮獻北伐策略:全力動用荊、楊的軍力、物資,徵召所以壯丁拿著武器上陣,老弱負責後勤補給。聯合蜀漢,讓其進攻隴右。我們則三路進軍:諸葛瑾、朱然率大軍進攻襄陽、陸遜、朱桓率大軍進攻壽春、陛下您親率大軍進攻青、徐。襄陽、壽春讓我們圍困,長安以西要防備蜀漢。這樣魏國軍隊四處分散,只要有一處勝利,魏國必然軍心渙散。我們正好全力進軍,平定中原。如果不全力北伐,還是跟以前一樣小打小鬧。則不能達成目的,容易無功而返。國家空耗錢糧,長此以往國家府庫一空。不是好的進兵方略。漢晉春秋:若不悉軍動眾,循前輕舉,則不足大用,易於屢退。民疲威消,時往力竭,非出兵之策也。權弗能用之。



從殷禮的話中可知東吳一直都沒有全力北伐。從東吳歷次北伐來看動用的兵力不多,特別是荊州方向。公元233年孫權率軍攻合肥新城,數目不詳。將軍全琮率五萬人攻打六安。公元234年分三路北伐,孫權號稱十萬攻合肥新城。陸遜率軍一萬屯江夏,孫韶率軍一萬進攻廣陵。公元237年全琮攻打六安,數目不詳。朱然率軍兩萬攻打江夏。公元241年全琮攻淮南、諸葛恪攻六安、大將軍諸葛瑾取柤中。三路軍數目不詳,朱然率軍五萬攻樊城。公元243年諸葛恪率軍徵六安,數目不詳。公元246年朱然出征柤中,數目不詳。東吳每次北伐幾乎都在魏國援軍到達前退軍,前後不過一兩個月。三國志:未至,權退。未至壽春,權退還。魏國防守蜀漢東吳有三個要地,即合肥、襄陽、祁山。孫權只打合肥不打襄陽,就是不願意跟魏國決戰。因為襄陽距離魏國洛陽近,魏國在洛陽的中軍就有十萬。而打合肥,即使戰事不順也能在魏國援軍到達前退軍。



我的認為東吳不能進取中原主要是內難未弭、無淮則危、江東士族過於強大、志願已滿,利在鼎足。還有就是東吳必竟比曹魏弱、孫權不曉軍事、諸賢早世(周瑜、呂蒙、魯肅早世,其餘諸將皆不足擔統帥,陸遜不受信任),這些就不再詳述。


小鴻哥


孫權,公元182年出生,229年稱帝,252年5月去世,在位二十四年。

曹操,公元220年去世;劉備,223年去世。

三足鼎立之勢,應當是從劉備221年稱帝之時算起。曹丕於公元220年稱帝,孫權一直是虛以委蛇,北向曹魏稱臣。直至公元229年,孫權在武昌登基稱帝,國號吳。從此不再向魏國稱臣。

孫權,200年在其兄孫策遇刺身亡後接手江東,動盪之際承父兄基業。我們18歲可以做什麼?孫權18歲統領江東,一方發號施令的諸侯!

小霸王孫策臨終之際,免勵孫權: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軍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羅貫中:紫髯碧眼號英雄,能使臣僚肯盡忠。二十四年興大業,龍盤虎踞在江東。

雖然東吳也有數次北伐,但孫權始終還是處於擴展地盤,以保江東的戰略意圖。

以三國魏、蜀、吳的綜合國力來看,魏國無疑是最強大的。吳國,有一點類似於當今的韓國,而蜀國又與朝鮮差不多。蜀漢地少人稀,但善於征戰,就連司馬懿都每每避而不戰,以拖延而耗盡後勤補給不足的蜀軍,達成勝利。

孫權229年登基,在位24年。曹操死了、劉備死了、曹丕死了。的確是耗死了眾多的勁敵。但其在世之時,三國鼎立之勢並沒有因為蜀漢諸葛亮、魏國曹睿等人的離世而有所削弱。

暮年之孫權,已經完全沒有了年輕時候的清醒了。隨著朝中多位賢臣的相繼離世,孫權開始貪圖享樂。更因立儲之事而遺留無窮後患。

江東基業歷三代而治,孫權最大的想法是“以保江東”!從來都沒有過一統天下的慾望。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感謝您的觀閱,敬請多多留言指教。



上善若水36526


孫權沒有統一天下的原因,實在是太多了!政治方面保守、經濟落後都極大程度的制約了他的發展。但,這都不是我今天要說得,我要說的是軍事方面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東吳的士兵根本稱不上作戰彪悍、英勇、善戰。東吳的士兵戰鬥素質是很差很差勁得。

首先,我們看一段《三國志•曹仁傳》:從平荊州,以仁行徵南將軍,留屯江陵,拒吳將周瑜。瑜將數萬眾來攻,前鋒數千人始至,仁登城望之,乃募得三百人,遣部曲將牛金逆與挑戰。賊多,金眾少,遂為所圍。長史陳矯俱在城上,望見金等垂沒,左右皆失色。仁意氣奮怒甚,謂左右取馬來,矯等共援持之。謂仁曰:“賊眾盛,不可當也。假使棄數百人何苦,而將軍以身赴之!”仁不應,遂被甲上馬,將其麾下壯士數十騎出城。去賊百餘步,迫溝,矯等以為仁當住溝上,為金形勢也,仁徑渡溝直前,衝入賊圍,金等乃得解。餘眾未盡出,仁復直還突之,拔出金兵,亡其數人,賊眾乃退。矯等初見仁出,皆懼,及見仁還,乃嘆曰:“將軍真天人也!”三軍服其勇。太祖益壯之,轉封安平亭侯。

曹仁固然很勇猛,但是,一條城溝,曹仁都能衝殺上去?溝上面的吳兵真是吃乾飯的!居高臨下,人多勢眾,沒用!你要說吳兵怕死躲了,也行,不敢抵擋曹仁,說得過去。怎奈曹仁還殺死數人,而且,牛金的三百機動隊幾乎就沒有損失!須知,這可是周瑜、甘寧帶的精銳部隊,數萬人呀?!可見,東吳的部隊素質差到了何種地步……

我相信,一定有人會說是因為曹仁怎麼這麼偉大了,放屁!不信,咱們再舉一例:《三國志·張遼傳》:於是遼夜募敢從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饗將士,明日大戰。平旦,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陳,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衝壘入,至權麾下。權大驚,眾不知所為,走登高冢,以長戟自守。遼叱權下戰,權不敢動,望見遼所將眾少,乃聚圍遼數重。遼左右麾圍,直前急擊,圍開,遼將麾下數十人得出,餘眾號呼曰:“將軍棄我乎!”遼復還突圍,拔出餘眾。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自旦戰至日中,吳人奪氣,還修守備,眾心乃安,諸將鹹服。

哈哈😄!說曹仁勇猛,說張遼更猛!張遼是殺到了孫權的眼前了,孫權也不含糊!用長戟自守,張遼沒拿下孫權,而且,孫權已經退到了高冢,張遼罵孫權下來戰,孫權不敢下去是一方面,張遼也不敢上去呀!孫權都能上去,你為什麼不上去擒殺孫權?說明,張遼也知道短時間內根本就拿不下孫權。孫權發現張遼人少,就指揮部隊包圍張遼,一圈一圈地包圍了數圈,沒法說了,孫權都無語了😓!連我都拿不下來的張遼,打你們簡直就是砍瓜切菜!就你們這些人圍不圍有什麼用?人家來來回回如入吳(無)人之境,又是淩統又是甘寧,還有孫權,詐稱十萬人,我估計就是十萬頭豬🐷,張遼也不敢這麼猖狂!你可見東吳的部隊有沒有點戰鬥力。

話說,呂布勇猛、關羽勇猛、馬超勇猛,哪一個能敢在曹操的部隊裡這麼“暢通無阻”“飛揚跋扈”!不是投降,就是被擒殺,還有腿長得飛快 往阿富汗跑了……當然,這裡不包括趙雲。

因此,孫權就是有心想統一天下,看看他的士兵們,這點雄心也只能是一瀉千里了……


公明淏


首先孫氏一家有一個致命的政治汙點。孫氏的開創者孫堅,孫策都曾經是袁術的部曲,也就是袁術的部下。袁術的敗亡就是袁術稱帝,公然反對漢室天下,導致當時的士大夫對於袁術十分痛恨,這導致袁術遭到了曹操,呂布的痛打,袁術部下孫策在江東脫離袁術而自立,廣陵太守吳景、將軍孫賁在收到孫策的書信後,棄袁術投孫策。最後在曹操的打擊下袁術敗亡。

袁術雖然滅亡,但同時孫氏家族從此揹負上了袁術部曲的政治包袱,在中原士大夫的眼中,他們的品行極為低下。第二個則是孫權對於曹操決裂和背叛。在赤壁之戰時,孫權以曹操為“漢賊”,與劉備結盟,共同征討曹操,但是是

奪取荊州時,孫權迫於政治軍事壓力,向曹操稱臣。當時的曹操已經建立了魏國(漢朝是天下,魏國如同諸侯國)。孫權在曹操晚年還向曹操勸進。但是在曹操去世的時候,孫權卻派陳邵攻打襄陽,但是被曹仁擊敗。延康元年,曹丕建立魏朝,同年劉備稱帝。孫權因為奪取荊州,面臨劉備的巨大壓力,又被迫向曹魏稱臣。孫氏在中原的政治信用也就到了盡頭。

孫權為了奪取荊州,向曹操稱臣,最後又背叛曹操。迫於劉備的軍事壓力,又臣服曹丕。反覆無常,使得孫權在中原再無號召力。同時孫氏政權對於益州也失去了政治影響力。

孫權奪取荊州,破壞了孫劉聯盟,這使得劉備集團的每個人對於孫權的行為十分痛恨,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後,蜀漢將領黃權的歸路被吳軍截斷,黃權寧可投降曹魏,也不投降孫權。到了蜀漢覆滅的時候,東吳企圖攻打巴東,但是守城的羅憲寧願投降曹魏,也不願意向東吳投降,這就是襲取荊州之後,東吳在巴蜀一代人心盡喪的結果。

孫權襲取荊州之後,直接導致他,向北不能進取中原,向西不能夠攻打巴蜀。這一政治錯誤直接使得東吳政權只能保守江東之地,再也無力發展起來。這就是東吳的政治生命的結束。也是孫權付出的巨大政治代價。


人者仁義也


非常高興回答您的這個問題,我也是一名歷史領域創作者,從事相關歷史領域相關工作也有10多年了,對於各朝代歷史還是比較瞭解的,對這個問題非常感興趣,在這裡發表一點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歡迎大家一起討論,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

孫權的胸襟和氣度實非天下之主。孫權一生坐斷東南,實際上只是偏安一隅的軍閥。

從孫權允許呂蒙背棄孫劉聯盟,偷襲關羽就可知道孫權絕非天下人。若是周瑜,魯肅尚在,絕不會如此行事。

一個清醒的政治家應該始終清楚自己的敵人是誰,盟友是誰。諸葛亮,趙雲在劉備下決心伐吳時仍力諫不可,指出國賊在曹。這才是一個有格局的政治家應該想的事和做的事。

夷陵之戰後,孫劉聯盟實際上已經破裂。從此再無北伐曹魏,爭奪天下的實力。讓司馬氏坐享漁利,收割天下。實在是可惜了孫策與劉備的一生奮鬥,終歸於無用。

以上就是我對這道問題的所有理解和看法,謝謝大家閱覽,如果對小編的回答感興趣可以關注我!大家一起討論研究。

最後祝大家:

心想事成!天天開心!事業有成!

在頭條渡過一段難忘的快樂時光!謝謝!



努努書坊


孫權是三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但是要統一天下,光靠著長壽是遠遠不夠的,根源上是孫吳根本不具備一統天下的實力。

魏、蜀、吳三國處於鼎立狀態,最有機會和可能一統天下的只能是魏國,無論是經濟

軍事、人口等綜合國力方面來看,蜀、吳兩國都不是魏國的對手,在封建王朝更迭時代,只有絕對的實力才能完成統一的大業!

<strong>

經濟

三國中,魏國的經濟是最為雄厚的,主要原因在於魏國的地盤大,人口眾多,魏國的人口幾乎佔了整個三國總人口的三分之二,有這樣的人口基數,無論是徵兵入伍,還是農耕繳稅都有足夠的數量基礎。

魏國佔領的中原地區和關中平原本都是重要產糧區,而孫吳盤踞的江東一帶,地區很廣袤,但是人口實在有限,而且在東南沿海,始終存在著像南越這樣的少數民族部落對東吳時有侵擾。

軍事

魏、蜀、吳三國在軍事力量上,魏最強,吳最弱,這種弱勢幾乎是天生的,如東吳士兵善水戰而不善騎兵,這與東吳集團建立之初的優勢所決定,孫堅、孫策據守江東的本錢是長江天險,要想守住天險,必須加強水軍力量,力圖消滅來犯之敵於水面,有了這樣的軍事指導思想才有了後來的赤壁之戰的勝利。

要想統一天下,強大的軍事實力是必不可少的,而孫吳集團的軍事人才卻是一代不如一代,從孫堅時期開始的猛將如雲,到孫權後期的軍事人才捉襟見肘,搞得幾次北伐曹魏都是孫權御駕親征。

孫吳自周瑜、魯肅、陸遜(呂蒙在位時間太短,而且功績頗有微詞)三代大將軍後,再無其他有戰略,有智慧的的領軍之將出現了。軍事人才的匱乏,是孫吳軍事方面的最大的短板,更何況孫吳的軍隊人數遠遠低於魏、蜀兩國。

君主

孫吳政權基本都是在孫權在位時期,孫權長壽,活了70多歲,孫權極具帝王氣質和智慧,但是他的短板也同樣不小,比如多疑,比如立嗣,都出現了重大的失誤,孫權的多疑遠甚曹操,比如大將軍陸遜,贏得了夷陵之戰後,孫權認為他功高蓋主,刻意的打壓他,甚至讓他閒賦在家也不啟用。

孫權最大的失誤就是在立太子上左右不定,導致幾個兒子因為太子之位而在朝中結黨爭鬥,而最後的結局卻是爭鬥雙方都沒有成功,孫權傳位給了最不合適的人——孫亮。這種做法極大的傷害了江東貴族集團對孫吳政權的信心和支持,導致孫權死後,東吳政權亂成一鍋粥,坐等被滅。

綜上來看,孫吳政權能夠偏安一隅,既是因為孫氏家族幾代的苦心經營,也是因為孫權本身具有很強的能力,但是他的能力也只能是守住江東基業,要讓他一統天下,實力不允許啊!


沉墨I方之城


英雄很重要,英雄活得長也重要,因為活著才有可能幹出震鑠古今的大事情。

做大事,需要時間,特別是一統天下的大事情。

但是,比英雄、比能力更重要的,是形勢。

劉備佔據益州,孫權佔據江東,曹操定鼎整個北方,天下三分之勢已成。

漢末中原從群雄並起、天下大亂,已經進入到了相對穩定的博弈環境。這時候英雄和能力的作用就要降格一級了。

1.已經沒有了低垂的果實

黃巾起義的漢末亂世,就是一個大的自由市場。一眾割據諸侯們就在這裡你爭我奪,弱肉強食、叢林法則,盛行其道。

所以,只有你有武力、有謀略、有狠辣,你就能“富貴險中求”。

你是英雄,就能打下一片大大的江山。

而最典型的就是劉備,從前就是一個賣草鞋的,但抓住了亂世的機遇,他跟孫權聯兵、佔了荊州一塊土地,然後“同室操戈”、再佔了劉璋的益州。

但是,三分天下之後呢?

漢末亂世的自由市場已經充分均衡了,也就沒有王朗、劉璋這種又軟又弱還“封地千里”的低垂果實。

所以,即便你有曹操的謀略、你有孫策的霸氣、你有劉備的口碑,也摘不到低垂的果實。原因就是這個世界已經沒有了。

三分天下,就是一個納什均衡,英雄已無用武之地。

2.英雄不再重要,因為草包也會玩

諸葛亮英雄,但是北伐就是無法成功。

假若以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為起點,往前推10年,諸葛亮的北伐能成功嗎?

成功的可能性極大。

因為除了董卓的西涼勢力之外,很少有人去在意他佔一個隴右四郡。

但是,時過境遷,三分天下的形勢,別說你去拿隴右四郡,你諸葛亮就是佔據關中,曹魏都膽戰心驚。

為什麼他們會如此敏感?

原因是大家都是在打明牌了,你佔一地、我失一地,你強我弱,這是不能允許的。

此時,就是傻子主公、窩囊臣僚,也會拿出全部家當跟你正面死磕。

孫權熬死了諸葛亮,他也進攻不了西蜀,因為劉禪再弱也不會讓孫權佔一寸土地。

孫權熬死了司馬懿,他也佔據不了合肥,因為曹魏再昧也不會讓孫權從中取利。

因為大家都是在打明牌。

3.納什均衡怎麼打破,只能靠硬實力。

在均衡的形勢下,什麼說了算?

那就是均衡中的不均衡,而這不均衡就是曹魏或司馬氏的實力和潛力。

北方殘破,是因為漢末亂世一直在北方打,打成了千里無雞鳴,但是北方已開發的土地和人口數量是碾壓南方的,這就是北方在三國均衡之下的不均衡,它更有潛力。

孫吳和蜀漢,之所以能與北方爭雄,是因為未遭戰火,所以經濟健康、人口增加、實力相對佔優。但是,益州和江東,已開發的土地不及北方,人口基數不如北方,文治武徵的精英也不如北方,這是其不該改變的劣勢。

所以,只要時間允許、只要別出大變故,北方的曹魏和司馬氏一定可以統一南方。

諸葛亮為什麼死命北伐?

原因就是:

而不及今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這句話才是《後出師表》的戰略大智慧。

天下九州,曹魏已獨佔其六,之所以曹魏沒收拾你蜀漢益州,就是因為他沒騰出手來。所以,就得趁現在、用戰爭,打破這種均衡態勢,佔隴右、佔關中,就可以扭轉蜀漢的戰略劣勢。

可是,三分天下的均衡態勢,那容易那麼被打破。

諸葛亮做不到,孫權也做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