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几乎耗死了所有劲敌,为什么依然没有一统天下?

菩萨我想对你说


三国时期,魏、蜀、吴处于鼎立状态后,从经济、军事、人口等条件来判断,最有可能一统天下的只有曹魏的曹操,但由于蜀、吴两国割据一方,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使得最终没有被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所鲸吞。



1.军事 上曹魏最为强大!

三国在军事力量上,魏国最为强大,东吴尽管到孙权已历三世,却最弱!如到孙权这辈,东吴士兵善水战而不善陆地作战,这与东吴军事集团盘居江东有关,事实上无论赤壁大战还是夷陵之战,东吴的战略思想都是采取守势,御敌于国门之外就算胜利!

孙坚、孙策能建立政权依据长江天险,所以,加强水军力量,消灭来犯之敌于水面上,是建军的指导思想!而三国十四州,东吴只占有二州,要一统天下,必须占领其它十二州,必须要有精锐的骑兵部队,水军到了北方是没有优势的!

况且,孙权执政东吴后,孙吴集团的军事人才又是一代不如一代,自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后,几乎再无有战略眼光的军事人才出现,尤其是孙权后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帅才缺失这是孙吴军事集团的薄弱环节,又加上孙吴的军队有限,怎敢北伐中原呢?


2.经济上曹魏优于东吴。

在汉末的军阀混战中,中国人口也大量下降,历史记载,曹操在世时,曹魏实际控制的人口才“四百万”,东吴人口“一百二十万”,蜀汉只有“八十万”;曹操死后,上面的数据有所变化,但基本上魏国的人口还占整个三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有这样的人口红利,国家扩军,农耕缴税曹魏都有巨大优势。

且,魏国占有背方十二州,中原地区和关中平原本都是重要的产粮区,而孙吴盘踞的江东一带,尽管里险而民富,地区也很广袤,但是人口少是短板,况且,在东南沿海,南越等少数民族部落对东吴的侵扰是孙权的后顾之忧。


3.孙权比的文治武功比曹丕差一截。

曹操在世时基本统一了中国北方,改革了东汉的许多弊政,打击豪强,发展农业生产,实行屯田制,还倡导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约俭劣,使遭受战乱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奠定了魏国一统天下的实力!

曹操的继任者是曹丕,尽管因残酷迫害同室宗族、废后汉献帝、又淫乱好色,历史名声不佳;但他是文武双全,政绩不凡,继承和发展了曹操的诸多政策,巩固了魏国的基业;他君临东吴期间,曾亲统百万大军征伐吴、蜀,连诸葛亮对他都不敢小觑。何况孙权?


“生子如当孙仲谋”!孙权虽然活了70多岁,极具帝王气质和智慧,但是他生性多疑、甚至有点刚愎自用,立嗣就是他人生的败笔,他选定的接班人孙亮比曹操的接班人曹丕差得多!如大将军陆逊,取得了夷陵之战后,因功高盖主,孙权就处心积虑地的打压他,一度让他闲赋在家。相比曹操的纵横捭阖与文治武功,孙权差一截!

孙权在立太子的问题上犹豫不决,左右不定,导致几个儿子明争暗斗、结党营私、相互倾扎,极大地消耗了国力。而最后,孙权把江山交到了最不合适的人——孙亮手中,又削弱了江东贵族集团对孙吴政权的信心和支持,导致孙权死后,东吴政权混乱,几乎只有坐以待毙的份!


所以,以政治理想、经济实力、军事谋略,孙吴政权只能偏安一隅,孙氏家族几代的苦心经营,被孙权继承后能守据基业,就算完成了使命,他的实力是短板!


希望星晨58298869


原因很简单,因为孙权根本就不想天下一统。

在三分时代的大boss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人中,只有孙权是坚决反对统一的。


曹操希望天下一统,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控制了整个国家将近60%的疆土,势力强大,兵力雄厚,位高权重,军政大权掌握在他一人手中,统一天下的条件最为成熟,机率最大。天下统一,对曹操也是有好处的,因为他是事实上的国家权力的掌握者。

刘备也希望天下一统,他是刘姓宗亲,“兴复汉室”是他远大的政治抱负,而他生前的弼辅、死后的托孤重臣诸葛亮继承了他的政治理想,数次北伐,以图天下归一。天下统一对刘备也是有好处的,他有充分的理由,也有冠冕堂皇的旗帜获得国家最高权力。



所以,在天下统一这个目标上,曹魏和蜀汉是完全一致的,矛盾主要在于由谁来统一,由谁来获得国家的最高权力。

而孙权则是最不愿意天下统一的。他统一天下的难度最大,利益最小,欲望最弱。


首先,东吴缺少支持统一的民意基础。

孙权所统治的区域是汉末三分时代经济条件最好的地方,这里地处南方,受到战乱影响最小,土地肥沃,气候温润,物产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商业发达,民众生活水平较高。

想统一就必须打仗,要打仗就需要钱粮,要钱粮就必然增加老百姓的负担。而生活在这里的民众最不愿意看到战争,也不愿意为天下统一而付出降低自己生活水平的代价。


其次,东吴缺乏天下统一的军事力量。

东吴的国策是以防御为主,以江河之险为依凭,军事建设更偏重于水军。但要想北伐中原,必须要拥有强大的机动军事力量――骑兵军团,而地理位置则限制了东吴的骑兵部队的发展。

缺少马匹,想要建设强大的骑兵军团的难度就很大。而缺少骑兵部队,在中原广骛的原野上想战胜敌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再次,东吴缺少统一天下的政治口号。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当今皇帝的名义对各方发号施令,征伐“不臣”,旗帜鲜明,口号响亮。刘备以自己是“汉室宗亲”为籍口,要除灭奸臣,恢复道统,兴复汉家江山,理由也是很充分的,冠冕堂皇。

孙权有什么借口统一天下?他既不控制傀儡皇帝,也非刘姓后人,他要统一,唯一的理由就是自己想当皇帝,那不但会遭到外部敌人的反对,对内部都说服不了。


这样,我们就能解释东吴的种种行为。

当曹操与袁绍作战,欲统一北方的时候,孙策意图袭击曹操的后路,想使曹操陷入两面作战的境地,阻止他发展壮大。

当曹操率重兵南下之时,东吴又与刘备联手抗击,阻止曹操统一天下。

当刘备收取西川,夺得汉中,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关羽北征襄樊,锋芒正盛之际,东吴不惜撕毁盟约,偷袭荆州,擒杀关羽,阻止了刘备的扩张势头。


当刘备死后,蜀汉陷入“危急存亡之秋”,国力虚弱,风雨飘摇之际,孙权又迅速与其达成和解,重新恢复联盟,共同抗击虎视眈眈的曹魏。

因为不想统一,所以只要发现谁向统一的步伐多迈进一步,孙权就会打谁。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为什么诸葛亮非常坚决地拒绝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计”。

魏延欲兵行子午谷,奇袭长安,如果失败,蜀汉的损失将会十分惨重,即使是成功了,吴蜀联盟将会立即破裂,孙权决不会坐视不理,关羽败亡的前车之鉴尚且并不久远啊!蜀汉还经得起再一次的魏吴夹攻吗?


馋嘴肥猫铲史官



孙权的劲敌应该是指刘备、曹操、曹丕、诸葛亮等人吧,这些人的确比孙权早亡,可孙权依旧没有一统天下,这里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在刘备、曹操、曹丕等人死后,孙权也步入了迟暮之年。孙权在定接班人的问题上摇摆不定,以致于政局不稳,搞得朝中大臣们心神不宁。自然也就无暇考虑一统天下的事。


第二点,245年,“社稷之臣”陆逊病亡。陆逊死后,吴国再也找不出一个似他一样的帅才了,孙权没了可信赖的依靠,一统天下也就没有了底气。


第三点,孙权派使臣去蜀国递交盟约,和平共处,共同对付曹魏政权。


第四点,孙权多次北伐曹操,均已失败告终。孙权一统天下的心气没了。


第五点,吴军擅长水战、不习陆战,相比于魏、蜀两方是劣势。


第六点,吴国国内军事人才极端匮乏,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相比于魏有司马懿父子,蜀国有诸葛亮得意门生——姜维,孙权一方已经远远落后了。他们只能凭借长江之险固守。一统天下的好事只能是做梦。


小司马讲史


孙权视为劲敌只有同为三国之主的曹操、刘备。但他们分别死于公元220年和公元223年。曹丕勉强算一个,但也死于公元226年。刘禅曹睿两个人,孙权是不放在眼里的。孙权死于公元252年,这时已经是三国后期了。曹魏、蜀汉的重臣大多死在他前面。曹主弱幼,蜀主暗弱。魏国除了在曹丕时期发动过大规模伐吴,后来也几乎没有怎么打过东吴。公元200鲁肃献上榻上对战略规划分三步走:1鼎足江东2趁北方多事之秋,先进攻江夏黄祖夺荆州,占据长江以南。3称帝再北上中原统一。后来甘宁、周瑜、吕蒙都献策,可以视为是榻上对的进一步深化。黄祖部下甘宁来投,并向孙权献计。也是分三步走:1拿下江夏黄祖2占据整个荆州3进攻益州。这跟鲁肃的榻上对是差不多。甘宁还提出不能让曹操抢先了。跟诸葛亮隆中对也类似,也都认为刘表守不住基业。公元210年周瑜向孙权献策:由他跟孙瑜率军攻打刘璋跟张鲁,打下来后留孙瑜守益州,并跟马超联合。我返回来跟将军一起拿下襄阳,然后进军北方。三国志: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戚操,北方可图也。孙权同意了此计划,但周瑜还没有出发就病死了。公元217年后吕蒙献策:拿下荆州后让孙贲守南郡,潘璋据守白帝,蒋钦率水军万人在长江布防,我亲率军攻下襄阳。这样我们就不用怕曹操,也不用依靠刘备了。鲁肃、甘宁、诸葛亮、郭嘉、荀彧、周瑜、吕蒙等都把目光放在荆州。用刘备的话来讲就是: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耳。鲁肃虽然坚决主张联刘不过是应通权变,有机会的话还是会夺荆州。



公元220年东吴的疆域荆州(除南阳郡、半个南郡、半个江夏郡)杨州(除九江郡、庐江郡一小部分。)交州。东吴人口两百四十万,军队二十四万。蜀汉东吴曹魏的人口比是1:2.5:4.7。也就是说东吴人口是蜀汉两倍,是曹魏的一半。公元229孙权称帝,在登坛前特意对公卿讲: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於事势矣。这时东吴已有条件实行当年鲁肃所规划的:建号帝王以图天下。但东吴虽然频繁北伐,但都是劳而无功。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内难未弭:

东吴的核心地盘是江东,但越、夷阻兵仗势。这也是东吴一直未能全力征战的原因之一。公元200年鲁肃献上榻上对。孙权当时虽然说非我所能及,事实上一直按照榻上对在做。公元203年孙权率军攻打荆州江夏太守黄祖。当时已经打败了黄祖的水师。吴军正准备攻城,这时鄱阳郡、会稽郡皆有叛乱。三国志:(鄱阳郡)山寇复动,还过豫章,使吕范平鄱阳,程普讨乐安。(会稽郡)贼洪明、洪进、苑御、吴免、华当等五人,率各万户。叛军规模数万人,孙权不得不返回豫章郡。派吕范、程普、太史慈、贺齐、黄盖、韩当、周泰、吕蒙等人平叛。公元204年妫览、戴员、边鸿杀害丹阳郡太守孙诩反叛。公元205年派贺齐征讨豫章郡上饶叛乱。公元207年再次西征黄祖,俘虏了一些人口,就退军了。公元208年征黄祖,此次西征破城并斩杀逃跑的黄祖。但是孙权并没有继续西进,只是虏数万百姓而回。因为越、夷蠢蠢欲动。三国志:贼帅金奇万户屯安勒山,毛甘万户屯乌聊山,黟帅陈仆、祖山等二万户屯林历山。所以说越夷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东吴,使其不能全力向西。越夷的问题使得东吴一直都未能攻下荆州。所以鲁肃才改吞荆为联荆,联合刘备抗曹。



从公元203年——公元242年江东吴郡、会稽郡、豫章郡、鄱阳郡、丹阳郡叛乱就有十多次。小规模的数千人,中等规模的万人,大规模的数万人。平叛时间短则数月,中则一年,长则数年。三国志:公元203年山寇复动,还过豫章,使吕范平鄱阳,程普讨乐安。公元204年贼洪明、洪进、苑御、吴免、华当等五人,率各万户,连屯汉兴,吴五六千户别屯大潭,邹临六千户别屯盖竹,同出馀汗。(豫章郡) 公元205年权使贺齐讨上饶,分为建平县。公元208年而歙贼帅金奇万户屯安勒山,毛甘万户屯乌聊山,黟帅陈仆、祖山等二万户屯林历山。(豫章郡)公元211年吴郡馀杭民郎稚合宗起贼,复数千人。会稽郡东冶五县贼吕合、秦狼等为乱。 公元213豫章东部民彭材、李玉、王海等起为贼乱,众万馀人。 公元215年鄱阳民尤突受曹公印绶,化民为贼,陵阳、始安、泾县皆与突相应。公元217年会丹杨贼帅费栈受曹公印绶,扇动山越,为作内应,权遣逊讨栈。栈支党多而往兵少......遂部伍东三郡。221年丹杨、鄱阳山贼蜂起,攻没城郭,杀略长吏,处处屯聚。(这一年刘备东征)公元225年鄱阳贼彭绮自称将军,攻没诸县,众数万人。 (这一年魏国伐吴)公元228年是时丹杨、吴、会山民复为寇贼,攻没属县。数年平定,招抚万人。 公元234年庐陵贼李桓、罗厉等为乱。 公元235-237年平山越人。公元236年鄱阳贼彭旦等为乱。 公元242年会建安、鄱阳、新都三郡山民作乱。



江东山越、山民、山贼的叛乱次数比上面所述只多不少,一直到东吴灭亡还有不少叛乱。公元223年曹丕征吴,孙权上书认错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三国志:时扬、越蛮夷多未平集,内难未弭,故权卑辞上书,求自改厉。也是孙权迫切想跟蜀汉恢复联盟的原因。公元223年蜀汉派邓芝使吴,孙权对邓芝讲:山民作乱,江边守兵多彻,虑曹丕乘空弄态,而反求和。议者以为内有不暇,幸来求和,於我有利,宜当与通,以自辨定。从孙权这段话可知为防范山民作乱,孙权已经把大量在长江防守魏国的军队调回。除了江东越夷叛乱,荆州交州也是有蛮夷叛乱。公元231年东吴动用五万人花了三年才平定武陵蛮。虽然没记录叛乱的规模,可以确定的是规模很大。公元220年桂阳郡贼帅在交州起事,步骘率军平定,俘获万人。公元239年交州数万人叛乱,一年多才平定。荆、益、杨、交四州是戎、蛮、越、夷等比较多的地方。诸葛亮在隆中对也提到了:西和诸戎,南抚夷越。江东的山越、山民、山贼牵制了东吴相当多的军事力量。

无荆不立国,无淮则危:

东吴是把江东作为根基地,所以成也江东败也江东。因为暂时跟刘备联盟,东吴南下夺下交州。之后把主攻方向放在合肥、新城。所以自公元208年以来东吴大多是从进攻东线皖、新城、合肥。周瑜吕蒙都是主张占据襄阳北上的。公元210年——公元219年因为荆州在刘备手上,所以周瑜吕蒙的计划并不能实施。这段时间孙权只能从东线发动进攻。公元209年周瑜攻打南郡,孙权率众围合肥,张昭率军攻打九江郡当涂。孙权攻城一个月,曹操派张喜率军救援。还没有到,孙权就退了。公元211年孙权把治所吴郡京口,迁往丹阳郡秣陵县。营建石头城,改名为建业。公元214年孙权率军征讨皖城。得数万人口。自赤壁之战后曹操屡屡从东线发动进攻。曹操在皖屯田,又引诱江东鄱阳郡贼帅为内应。吕蒙认为不能让曹操在皖屯田成功。三国志:蒙日:皖田肥美,若一收孰,彼众必增,如是数岁,操态见矣,宜早除之。曹操也经常从东线进攻东吴。公元210年曹操征吴,并在杨州芍陂屯田。(曹操占据杨州江西部分)公元212年、公元214年、公元217年曹操率军征吴。后留夏侯惇、曹仁、张辽等率二十军屯居巢。于禁七军都三万多,一军应该是五千人,二十军就不下十万人。东吴压力倍增,于是孙权向曹操请降。三国志: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脩好,誓重结婚。曹魏在长江沿线驻军十五六万防范东吴。而东线淮南就不下十万,说明荆州方向兵力最多也就是数万。关羽北伐围攻襄阳和樊城时,两城只有各数千人。徐晃驻宛城,因兵力少不敢去救援。




我在前面也讲过了杨州越夷动乱频繁,东吴不得已调长江守军回防。这也使得东吴大部分力量用于稳定内部。曹魏主攻方向也是东线。曹操历次征吴都是从东线发动进攻。曹魏建立后主攻方向也是放在东线。公元222年曹魏伐吴,兵分三路。一路攻南郡,另外两路攻洞口、濡须。据三国志:魏使大司马曹仁步骑数万向濡须。以曹休为征东大将军,假黄钺,督张辽等及诸州郡二十馀军。说明东线伐吴大军十多万人。公元224年曹丕亲率大军伐吴,大军行至广陵。孙权亲自率军在濡须口布防,并派徐盛在石头城布防。公元225年曹丕再次率军进军至广陵。公元228年魏国三路伐吴。曹休一路率步骑十万向皖,贾逵率数万人攻打东关,司马懿率军向江陵。孙权亲自皖,陆逊为大都督,朱桓、全琮各率三万人击曹休。所以东吴把大部分军力在东线布防。既然大部分军力此,用于进攻也方便。所以说孙权的策略攻守并用。东吴的核心是江东,所以江阴之防尤重。公元211迁都建业,公元212年建石头城,调集数万人筑濡须坞,临河设东西两关。



北方政权要灭南方政权必然要渡江而战。读史方與纪要:古来江南有事,从采石度者十之九,从京口渡者十之一。盖以江面狭于瓜洲也今洲渚纡回,采石形势,又复一变矣。跟曹魏合肥隔江相望,这也不难理解孙权为何老是打合肥。襄阳、合肥、皖、新城、广陵五地是魏国征吴的前进据点。据读史方與纪要长江中下游有七个地方最要紧,即公安(当年刘备把公安作为荆州做为治所,东吴夺荆州后让诸葛瑾守公安)、石首(江陵东边的长江岸)、岳阳、武昌(公元221年孙权迁都于此,公元229年也在此称帝,然后迁回建业。留陆逊、太子坐镇)、宣化(当时属徐州广陵郡)、瓜州(即牛渚矶、采石)魏国征吴东线往往是实,荆州方向往往只是策应。东吴防御大多也是不怎么理会荆州方向。



东吴北伐都是以东线为主,主要是进攻合肥、新城、皖、六安等地。目的就是为了夺得江淮之地。魏国伐吴就是从江淮河流船行。读史方與纪要:淮者,江之蔽也,弃淮不守,是为唇亡齿寒。东吴要鼎足江东,就必然要拿下淮地。因为长江沿线数千里,防守是十分因难的。东吴历次北伐都是以东线为主,荆州方向只是配角。公元208年攻合肥、当涂。公元214年攻皖城。公元215年攻合肥。公元219年攻合肥。公元231年九江郡的阜陵县伏击。公元233年攻合肥、新城六安。公元234年攻合肥、新城、广陵、江夏。公元236年攻襄阳,但没打就退回来了。公元237攻六安,江夏。公元241年两路攻淮南两路攻荆州。公元243年攻六安。公元246年攻江夏。公元253年攻新城。北伐主要都是淮南徐州一线。荆州方向虽然也有北伐,但人马大多是一万、两万,最多的一次五万。虽然东吴多次从东线进攻,并没能占据江淮。但也逼的魏国把防线从长江后撤,数百里的无人区。三国志:青、徐、汝、沛颇来归附,淮南滨江屯候皆彻兵远徙,徐、泗、江、淮之地,不居者各数百里。



东吴鼎足江东的国策,不得不重兵防守东线。而把荆州这个用武之地作为西大门。历来南方政权没有荆州则不能在东南立国,东南无江淮则危。这也是历代智谋之士共同的观点。历代智谋之士同样有一个观点,就是荆州是进取中原的战略要地。例如南宋名将岳飞就认为襄阳六郡是恢复中原的根基。襄阳六郡指的是襄阳、江陵、唐州、邓州、信阳、随州。即东汉的南阳郡南部和南郡。宋史:飞奏:襄阳等六郡为恢复中原基本,今当先取六郡,以除心膂之病。后人的观点孙权不知道,但周瑜吕蒙的策略是从荆州北上的。公元221年孙权曾都鄂,改名为武昌,并成立武昌郡。鄂县原来属江夏郡,处在荆杨两州交界。公元229年四月孙权在武昌称帝,九月迁都回建业。但留下太子、皇子及尚书九官留守武昌,陆逊也留下。孙权迁回建业的原因就是因为江东士族反对。江东童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从这段童谣就可知江东人根本不愿意在武昌。孙皓就曾短暂迁都武昌,但受到强烈反对。西晋名将杜预认为应尽早灭吴,一旦孙皓迁都于武昌就难以灭吴。晋书:杜预上表曰: 自闰月以来,贼但敕严,下无兵上。以埋势推之,贼之穷计,力不两完,必保夏口以东以延视息,无缘多兵西上,空其国都。从杜预的话也可得知东吴把兵力集结在东线以保卫江东。南宋名将岳飞认为建都于东南只能偏安,迁都于荆州这个用武之地才是上策。宋史:飞奏:钱塘僻在海隅,非用武地。愿陛下建都上游,用汉光武故事,亲率六军,往来督战。庶将士知圣意所向,人人用命。孙权是清楚的,不然也不会迁都武昌。即使后来迁回建业也留太子坐镇武昌。

江东士族过于强大:

西周是分封制,即天子把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又把士地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依靠士统治百姓。在卿大夫跟士之间还有一个阶层就是大夫。例如秦国先祖就是西陲大夫。自李悝变法开始到商鞅变法。其核心内容就是为了打破世卿世禄制。秦朝实行郡县制就是为此。汉初是郡县制跟分封制并存,后来只有郡县制了。士成为汉代仅存统治阶级。士族世代入仕途,形成世族豪门。汉末黄巾之乱,朝廷无力征讨。世族豪门依靠财力纷纷招募私人武装。孙权去世后,司马师想趁机伐吴。邓艾劝谏:孙权已没,大臣未附,吴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势,足以建命。就是说孙权死了,虽然东吴大臣还没依附顾命诸葛恪。但江东的大族都有自己的私人武装,依靠天险足以自保。到了东晋时江东士族依然是非常强大。据世说新语:元帝始过江,谓顾骠骑曰:“寄人国土,心常怀惭。”荣跪对曰:“臣闻王者以天下为家,是以耿、亳无定处,九鼎迁洛邑。愿陛下勿以迁都为念。”元帝是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顾骠骑就是江东人顾荣。顾荣是东吴丞相顾雍的孙子。司马睿讲寄人国土,这个人当然是指江东士族。由此也可见江东士族的强大。也意指的江东是江东士,司马氏只是寄居。



公元195年

孙策带着不到两千人准备渡江去江东。三国志:兵财千馀,骑数十匹。宾客愿从者数百人。到了杨州九江郡历阳县就有五六千人了。应该是孙坚的旧部跟随。孙策首战是攻打会稽郡曲阿的杨州刺史刘繇。据三国志刘繇当时有数万人。三国志:汉命加繇为牧,振武将军,众数万人。刘繇还是败了,逃跑了。三国志:刘繇弃军遁逃,诸郡守皆捐城郭奔走。刘繇的军队大多投降,于是孙策拥军两万人,占据了曲阿。孙策趁胜进军攻吴郡许贡、会稽郡王郎、丹阳郡袁胤周昕、豫章华歆(刘繇躲在这里)等、顺便击败盘居在江东各郡的吴人邹他、钱铜、王晟、严白虎、祖郎、焦等豪强。三国志:众各万馀人。据后汉书地理志杨州有六个郡,分别是九江、庐江、吴、会稽、丹阳、豫章。九江、庐江部分在曹操那里,就是寿春、合肥、皖等地,也称为江西。公元200年孙策占据了杨州六郡大部分。



孙策带着淮泗兵进入江东,受到江东士族的激烈反抗。孙策自已担任会稽太守、吴景为丹杨太守、孙贲为豫章太守、孙辅为庐陵太守、朱治为吴郡太守。朱治虽然是江东人,但他很早就跟着孙坚南征北战。孙策起用一批从北方避乱到江东的士人,因为他们在江东没有根基。三国志:彭城张昭、广陵张纮、秦松、陈端等为谋主。他们都是徐州人,也不是江东人。孙策占据江东完全是告武力征伐。三国志:孙策在吴,张昭、张纮、秦松为上宾,共论四海未泰,须当用武治而平之。武力并不是说不对,但光靠武力就行的。当年坐在后面的陆绩大声讲:今论者不务道德怀取之术,而惟尚武,绩虽童蒙,窃所未安也。公元211年庞统劝刘备在刘璋来迎时干掉他,这样就能夺下蜀地。刘备拒绝并讲: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刘备于是在蜀地厚树恩德,以收众心。公元214年刘备夺得蜀地后的人事安排就非常的好。三国志:董和、黄权、李严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吴壹、费观等又璋之婚亲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摈也,刘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处之显任。



孙策在平定江东时诛杀不少英豪。例如吴郡高岱,孙策曾把他下狱,很多人为他求情。孙策以他得人心杀之。杀了很人心的人,那孙策就失去人心。曹操不杀刘备和厚待张绣就是为了争取人心。吴录:知交及时人皆露坐为请。策登楼,望见数里中填满。策恶其收众心,遂杀之。孙策诛英豪的记录见于各史料。《会稽典录》曰:“孙策平定吴会,诛其英豪。《傅子》: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南之地,诛其名豪,威行邻国。《三国志》: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孙权也曾诛沈友,据吴录当时孙权问他有人说你要造反?他知道自己难幸免,于是讲:主上在许,有无君之心者,可谓非反乎?孙权接班后跟江东士族有所缓和,招聘大量的江东士族子弟进入政府。但孙权始终是防范、削弱江东士族。孙权在周瑜、鲁肃、吕蒙等将领去世后,刘备兴师伐吴,不得不起用陆逊。但在此之后只是让陆逊坐镇武昌,即使是北伐所率也只是偏师。



孙权当皇帝后一手炮制了吕壹事件和南鲁党争。炮制这些事件就是因为当年跟江东人缓和起用大批江东人,已经威胁到政权的安危。帝王可不会因为你有没有反意,而是顾忌有没有这样的实力。任中书典校郎,监察中央和地方州郡。曾告丞相顾雍、左将军朱据、江夏太守刁嘉等人。太子孙登数次谏,孙权不听。于是大臣都不敢说话。太常潘濬得知太子劝谏都不管用,于是准备在宴会时亲自刺杀吕壹。但是可惜的是让人告密。事情闹太大后把吕壹下狱后,丞相顾雍前去审理。顾雍对他讲: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吕壹只是叩头不说话。三国志:壹叩头无言。因为吕壹知道自己是弃子说了也没用。公元242年孙权立孙和为太子,也封孙霸为鲁王。孙权给太子和鲁王的待遇几乎是一样的。三国志:霸为鲁王,宠爱崇特,与和(孙和)无殊。孙权处理了一批太子党、鲁王党的人,他们都是江东人。陆逊虽然没处理但逼死了。孙权于是任命诸葛恪为大将军,步骘为丞相。他们都不是江东人,而是流亡北士。孙权废掉孙和,赐死鲁王。原因不外乎他们跟江东土族过于亲近。荆州也有豪强,但孙权对他们也是顾忌。荆州人除了潘濬在三国志有传,其他人都没有传。在三国志连名字都没有。更别说能进入政权中心。其余荆州人都不能进入。主要还是因为荆州豪强跟蜀汉有莫大的关系。潘濬就曾让人密告要投蜀汉,因为蜀汉大将军蒋琬是他表哥。江东士族已经够强大了,不可能再让荆楚士族强大。

志愿已满,利在鼎足:

公元224年蜀汉再次派邓艾使吴,孙权对邓芝讲:山民作乱,江边守兵多彻,虑曹丕乘空弄态,而反求和......孤土地边外,间隙万端,而长江巨海,皆当防守。丕观衅而动,惟不见便,宁得忘此,复有他图。公元229年四月孙权称帝,派人告知蜀汉希望并尊二帝。蜀汉群臣认为孙权利在鼎足,而且愿望已满足,根本没有越过长江的打算,应该跟东吴断交。诸葛亮认为孙权不能越过长江,跟魏国不能渡过汉水。并不是因为力量足够,有利却不去取。我的观点是蜀汉东吴依靠重险之固和三江之阻挡住魏国,同样也挡住了蜀汉和东吴。公元227年魏明帝想伐蜀,大臣孙资反对。三国志裴注:又武皇帝圣於用兵,察蜀贼栖於山岩,视吴虏窜於江湖,皆挠而避之,不责将士之力,不争一朝之忿,诚所谓见胜而战,知难而退也。就是说蜀汉东吴是凭地利阻碍统一。曹操打孙权时,傅干表示反对。九州春秋:今未承王命者,吴与蜀也,吴有长江之险,蜀有崇山之阻,难以威服,易以德怀。傅干还表示打东吴,我们的军队并不能发挥战力。九州春秋:今举十万之众,顿之长江之滨,若贼负固深藏,则士马不能逞其能。曹丕伐吴时正好长江暴涨,不得不退军。吴录: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遂归。曹丕认为无功而返就是魏国的军队发挥不出战力。就是没有一支强大水师。据魏氏春秋曹丕伐吴退军时叹曰:"魏虽有武骑千群,无所用也。"东吴同样是如此,虽然有强大水军。但舍船就步同样是无所用也。




曹魏到其亡都末能打造一支强大的水师。只有魏国不能在长江歼灭南方水师,终不能越而战。南方水师随时能切断南北。而越江而战的魏军将成为孤军。进不能拨城,野无资。退路已断,岂可战乎?魏国伐吴时,曹休上书要救渡江而战。曹休一路有十多万人。三国志:督张辽等及诸州郡二十馀军。而东吴防守的应在数万人。三国志:权遣吕范等督五军,以舟军拒休等。当时曹丕吓的立马派人去阻止。董昭讲就算曹休有渡江之志,只有他是不行,谁愿意寻死路呀。三国志:何肯乘危自投死地,以求徼幸?曹休还没有渡江,东吴水师就来了。三国志:军未时进,贼救船遂至。魏国将领不愿意自投死地,难道东吴的将领就愿意自投死地吗?曹仁一路数万人从濡须进攻,东吴朱桓五千人。曹仁攻入濡须洲中。蒋济认为不可,那是死路。三国志:济曰:"贼据西岸,列船上流,而兵入洲中,是为自内地狱,危亡之道也。"仁不从,果败。后来曹丕亲率大军伐吴,看到东吴水师的阵容和江水暴涨。只能隔江饮恨而回。三国志:文帝到广陵,望围愕然,弥漫数百里,而江水盛长,便引军退。江水暴涨是对不习水战的魏军非常不利的。三国志:若水盛时,贼易为寇,不可安屯。东吴同样是步骑作战是远不如魏国的,一样是不敢过于深入。



东吴每次北伐时间都非常短,稍有不利即退军。公元234年东吴蜀汉联合伐魏。魏明帝给满宠等人下令坚守,我将亲自率大军前去。魏国援军还有数百里才到,孙权就跑了。三国志:帝军未至数百里,权遁走,议、韶等亦退。孙权一跑,其他两路也就退了。五月北伐,七月就退了。公元241年零陵太守殷礼献北伐策略:全力动用荆、杨的军力、物资,征召所以壮丁拿着武器上阵,老弱负责后勤补给。联合蜀汉,让其进攻陇右。我们则三路进军:诸葛瑾、朱然率大军进攻襄阳、陆逊、朱桓率大军进攻寿春、陛下您亲率大军进攻青、徐。襄阳、寿春让我们围困,长安以西要防备蜀汉。这样魏国军队四处分散,只要有一处胜利,魏国必然军心涣散。我们正好全力进军,平定中原。如果不全力北伐,还是跟以前一样小打小闹。则不能达成目的,容易无功而返。国家空耗钱粮,长此以往国家府库一空。不是好的进兵方略。汉晋春秋:若不悉军动众,循前轻举,则不足大用,易於屡退。民疲威消,时往力竭,非出兵之策也。权弗能用之。



从殷礼的话中可知东吴一直都没有全力北伐。从东吴历次北伐来看动用的兵力不多,特别是荆州方向。公元233年孙权率军攻合肥新城,数目不详。将军全琮率五万人攻打六安。公元234年分三路北伐,孙权号称十万攻合肥新城。陆逊率军一万屯江夏,孙韶率军一万进攻广陵。公元237年全琮攻打六安,数目不详。朱然率军两万攻打江夏。公元241年全琮攻淮南、诸葛恪攻六安、大将军诸葛瑾取柤中。三路军数目不详,朱然率军五万攻樊城。公元243年诸葛恪率军征六安,数目不详。公元246年朱然出征柤中,数目不详。东吴每次北伐几乎都在魏国援军到达前退军,前后不过一两个月。三国志:未至,权退。未至寿春,权退还。魏国防守蜀汉东吴有三个要地,即合肥、襄阳、祁山。孙权只打合肥不打襄阳,就是不愿意跟魏国决战。因为襄阳距离魏国洛阳近,魏国在洛阳的中军就有十万。而打合肥,即使战事不顺也能在魏国援军到达前退军。



我的认为东吴不能进取中原主要是内难未弭、无淮则危、江东士族过于强大、志愿已满,利在鼎足。还有就是东吴必竟比曹魏弱、孙权不晓军事、诸贤早世(周瑜、吕蒙、鲁肃早世,其余诸将皆不足担统帅,陆逊不受信任),这些就不再详述。


小鸿哥


孙权,公元182年出生,229年称帝,252年5月去世,在位二十四年。

曹操,公元220年去世;刘备,223年去世。

三足鼎立之势,应当是从刘备221年称帝之时算起。曹丕于公元220年称帝,孙权一直是虚以委蛇,北向曹魏称臣。直至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登基称帝,国号吴。从此不再向魏国称臣。

孙权,200年在其兄孙策遇刺身亡后接手江东,动荡之际承父兄基业。我们18岁可以做什么?孙权18岁统领江东,一方发号施令的诸侯!

小霸王孙策临终之际,免励孙权: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军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罗贯中:紫髯碧眼号英雄,能使臣僚肯尽忠。二十四年兴大业,龙盘虎踞在江东。

虽然东吴也有数次北伐,但孙权始终还是处于扩展地盘,以保江东的战略意图。

以三国魏、蜀、吴的综合国力来看,魏国无疑是最强大的。吴国,有一点类似于当今的韩国,而蜀国又与朝鲜差不多。蜀汉地少人稀,但善于征战,就连司马懿都每每避而不战,以拖延而耗尽后勤补给不足的蜀军,达成胜利。

孙权229年登基,在位24年。曹操死了、刘备死了、曹丕死了。的确是耗死了众多的劲敌。但其在世之时,三国鼎立之势并没有因为蜀汉诸葛亮、魏国曹睿等人的离世而有所削弱。

暮年之孙权,已经完全没有了年轻时候的清醒了。随着朝中多位贤臣的相继离世,孙权开始贪图享乐。更因立储之事而遗留无穷后患。

江东基业历三代而治,孙权最大的想法是“以保江东”!从来都没有过一统天下的欲望。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感谢您的观阅,敬请多多留言指教。



上善若水36526


孙权没有统一天下的原因,实在是太多了!政治方面保守、经济落后都极大程度的制约了他的发展。但,这都不是我今天要说得,我要说的是军事方面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东吴的士兵根本称不上作战彪悍、英勇、善战。东吴的士兵战斗素质是很差很差劲得。

首先,我们看一段《三国志•曹仁传》:从平荆州,以仁行征南将军,留屯江陵,拒吴将周瑜。瑜将数万众来攻,前锋数千人始至,仁登城望之,乃募得三百人,遣部曲将牛金逆与挑战。贼多,金众少,遂为所围。长史陈矫俱在城上,望见金等垂没,左右皆失色。仁意气奋怒甚,谓左右取马来,矫等共援持之。谓仁曰:“贼众盛,不可当也。假使弃数百人何苦,而将军以身赴之!”仁不应,遂被甲上马,将其麾下壮士数十骑出城。去贼百馀步,迫沟,矫等以为仁当住沟上,为金形势也,仁径渡沟直前,冲入贼围,金等乃得解。馀众未尽出,仁复直还突之,拔出金兵,亡其数人,贼众乃退。矫等初见仁出,皆惧,及见仁还,乃叹曰:“将军真天人也!”三军服其勇。太祖益壮之,转封安平亭侯。

曹仁固然很勇猛,但是,一条城沟,曹仁都能冲杀上去?沟上面的吴兵真是吃干饭的!居高临下,人多势众,没用!你要说吴兵怕死躲了,也行,不敢抵挡曹仁,说得过去。怎奈曹仁还杀死数人,而且,牛金的三百机动队几乎就没有损失!须知,这可是周瑜、甘宁带的精锐部队,数万人呀?!可见,东吴的部队素质差到了何种地步……

我相信,一定有人会说是因为曹仁怎么这么伟大了,放屁!不信,咱们再举一例:《三国志·张辽传》:於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馀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馀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

哈哈😄!说曹仁勇猛,说张辽更猛!张辽是杀到了孙权的眼前了,孙权也不含糊!用长戟自守,张辽没拿下孙权,而且,孙权已经退到了高冢,张辽骂孙权下来战,孙权不敢下去是一方面,张辽也不敢上去呀!孙权都能上去,你为什么不上去擒杀孙权?说明,张辽也知道短时间内根本就拿不下孙权。孙权发现张辽人少,就指挥部队包围张辽,一圈一圈地包围了数圈,没法说了,孙权都无语了😓!连我都拿不下来的张辽,打你们简直就是砍瓜切菜!就你们这些人围不围有什么用?人家来来回回如入吴(无)人之境,又是凌统又是甘宁,还有孙权,诈称十万人,我估计就是十万头猪🐷,张辽也不敢这么猖狂!你可见东吴的部队有没有点战斗力。

话说,吕布勇猛、关羽勇猛、马超勇猛,哪一个能敢在曹操的部队里这么“畅通无阻”“飞扬跋扈”!不是投降,就是被擒杀,还有腿长得飞快 往阿富汗跑了……当然,这里不包括赵云。

因此,孙权就是有心想统一天下,看看他的士兵们,这点雄心也只能是一泻千里了……


公明淏


首先孙氏一家有一个致命的政治污点。孙氏的开创者孙坚,孙策都曾经是袁术的部曲,也就是袁术的部下。袁术的败亡就是袁术称帝,公然反对汉室天下,导致当时的士大夫对于袁术十分痛恨,这导致袁术遭到了曹操,吕布的痛打,袁术部下孙策在江东脱离袁术而自立,广陵太守吴景、将军孙贲在收到孙策的书信后,弃袁术投孙策。最后在曹操的打击下袁术败亡。

袁术虽然灭亡,但同时孙氏家族从此背负上了袁术部曲的政治包袱,在中原士大夫的眼中,他们的品行极为低下。第二个则是孙权对于曹操决裂和背叛。在赤壁之战时,孙权以曹操为“汉贼”,与刘备结盟,共同征讨曹操,但是是

夺取荆州时,孙权迫于政治军事压力,向曹操称臣。当时的曹操已经建立了魏国(汉朝是天下,魏国如同诸侯国)。孙权在曹操晚年还向曹操劝进。但是在曹操去世的时候,孙权却派陈邵攻打襄阳,但是被曹仁击败。延康元年,曹丕建立魏朝,同年刘备称帝。孙权因为夺取荆州,面临刘备的巨大压力,又被迫向曹魏称臣。孙氏在中原的政治信用也就到了尽头。

孙权为了夺取荆州,向曹操称臣,最后又背叛曹操。迫于刘备的军事压力,又臣服曹丕。反复无常,使得孙权在中原再无号召力。同时孙氏政权对于益州也失去了政治影响力。

孙权夺取荆州,破坏了孙刘联盟,这使得刘备集团的每个人对于孙权的行为十分痛恨,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后,蜀汉将领黄权的归路被吴军截断,黄权宁可投降曹魏,也不投降孙权。到了蜀汉覆灭的时候,东吴企图攻打巴东,但是守城的罗宪宁愿投降曹魏,也不愿意向东吴投降,这就是袭取荆州之后,东吴在巴蜀一代人心尽丧的结果。

孙权袭取荆州之后,直接导致他,向北不能进取中原,向西不能够攻打巴蜀。这一政治错误直接使得东吴政权只能保守江东之地,再也无力发展起来。这就是东吴的政治生命的结束。也是孙权付出的巨大政治代价。


人者仁义也


非常高兴回答您的这个问题,我也是一名历史领域创作者,从事相关历史领域相关工作也有10多年了,对于各朝代历史还是比较了解的,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在这里发表一点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欢迎大家一起讨论,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孙权的胸襟和气度实非天下之主。孙权一生坐断东南,实际上只是偏安一隅的军阀。

从孙权允许吕蒙背弃孙刘联盟,偷袭关羽就可知道孙权绝非天下人。若是周瑜,鲁肃尚在,绝不会如此行事。

一个清醒的政治家应该始终清楚自己的敌人是谁,盟友是谁。诸葛亮,赵云在刘备下决心伐吴时仍力谏不可,指出国贼在曹。这才是一个有格局的政治家应该想的事和做的事。

夷陵之战后,孙刘联盟实际上已经破裂。从此再无北伐曹魏,争夺天下的实力。让司马氏坐享渔利,收割天下。实在是可惜了孙策与刘备的一生奋斗,终归于无用。

以上就是我对这道问题的所有理解和看法,谢谢大家阅览,如果对小编的回答感兴趣可以关注我!大家一起讨论研究。

最后祝大家:

心想事成!天天开心!事业有成!

在头条渡过一段难忘的快乐时光!谢谢!



努努书坊


孙权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但是要统一天下,光靠着长寿是远远不够的,根源上是孙吴根本不具备一统天下的实力。

魏、蜀、吴三国处于鼎立状态,最有机会和可能一统天下的只能是魏国,无论是经济

军事、人口等综合国力方面来看,蜀、吴两国都不是魏国的对手,在封建王朝更迭时代,只有绝对的实力才能完成统一的大业!

<strong>

经济

三国中,魏国的经济是最为雄厚的,主要原因在于魏国的地盘大,人口众多,魏国的人口几乎占了整个三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有这样的人口基数,无论是征兵入伍,还是农耕缴税都有足够的数量基础。

魏国占领的中原地区和关中平原本都是重要产粮区,而孙吴盘踞的江东一带,地区很广袤,但是人口实在有限,而且在东南沿海,始终存在着像南越这样的少数民族部落对东吴时有侵扰。

军事

魏、蜀、吴三国在军事力量上,魏最强,吴最弱,这种弱势几乎是天生的,如东吴士兵善水战而不善骑兵,这与东吴集团建立之初的优势所决定,孙坚、孙策据守江东的本钱是长江天险,要想守住天险,必须加强水军力量,力图消灭来犯之敌于水面,有了这样的军事指导思想才有了后来的赤壁之战的胜利。

要想统一天下,强大的军事实力是必不可少的,而孙吴集团的军事人才却是一代不如一代,从孙坚时期开始的猛将如云,到孙权后期的军事人才捉襟见肘,搞得几次北伐曹魏都是孙权御驾亲征。

孙吴自周瑜、鲁肃、陆逊(吕蒙在位时间太短,而且功绩颇有微词)三代大将军后,再无其他有战略,有智慧的的领军之将出现了。军事人才的匮乏,是孙吴军事方面的最大的短板,更何况孙吴的军队人数远远低于魏、蜀两国。

君主

孙吴政权基本都是在孙权在位时期,孙权长寿,活了70多岁,孙权极具帝王气质和智慧,但是他的短板也同样不小,比如多疑,比如立嗣,都出现了重大的失误,孙权的多疑远甚曹操,比如大将军陆逊,赢得了夷陵之战后,孙权认为他功高盖主,刻意的打压他,甚至让他闲赋在家也不启用。

孙权最大的失误就是在立太子上左右不定,导致几个儿子因为太子之位而在朝中结党争斗,而最后的结局却是争斗双方都没有成功,孙权传位给了最不合适的人——孙亮。这种做法极大的伤害了江东贵族集团对孙吴政权的信心和支持,导致孙权死后,东吴政权乱成一锅粥,坐等被灭。

综上来看,孙吴政权能够偏安一隅,既是因为孙氏家族几代的苦心经营,也是因为孙权本身具有很强的能力,但是他的能力也只能是守住江东基业,要让他一统天下,实力不允许啊!


沉墨I方之城


英雄很重要,英雄活得长也重要,因为活着才有可能干出震铄古今的大事情。

做大事,需要时间,特别是一统天下的大事情。

但是,比英雄、比能力更重要的,是形势。

刘备占据益州,孙权占据江东,曹操定鼎整个北方,天下三分之势已成。

汉末中原从群雄并起、天下大乱,已经进入到了相对稳定的博弈环境。这时候英雄和能力的作用就要降格一级了。

1.已经没有了低垂的果实

黄巾起义的汉末乱世,就是一个大的自由市场。一众割据诸侯们就在这里你争我夺,弱肉强食、丛林法则,盛行其道。

所以,只有你有武力、有谋略、有狠辣,你就能“富贵险中求”。

你是英雄,就能打下一片大大的江山。

而最典型的就是刘备,从前就是一个卖草鞋的,但抓住了乱世的机遇,他跟孙权联兵、占了荆州一块土地,然后“同室操戈”、再占了刘璋的益州。

但是,三分天下之后呢?

汉末乱世的自由市场已经充分均衡了,也就没有王朗、刘璋这种又软又弱还“封地千里”的低垂果实。

所以,即便你有曹操的谋略、你有孙策的霸气、你有刘备的口碑,也摘不到低垂的果实。原因就是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了。

三分天下,就是一个纳什均衡,英雄已无用武之地。

2.英雄不再重要,因为草包也会玩

诸葛亮英雄,但是北伐就是无法成功。

假若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为起点,往前推10年,诸葛亮的北伐能成功吗?

成功的可能性极大。

因为除了董卓的西凉势力之外,很少有人去在意他占一个陇右四郡。

但是,时过境迁,三分天下的形势,别说你去拿陇右四郡,你诸葛亮就是占据关中,曹魏都胆战心惊。

为什么他们会如此敏感?

原因是大家都是在打明牌了,你占一地、我失一地,你强我弱,这是不能允许的。

此时,就是傻子主公、窝囊臣僚,也会拿出全部家当跟你正面死磕。

孙权熬死了诸葛亮,他也进攻不了西蜀,因为刘禅再弱也不会让孙权占一寸土地。

孙权熬死了司马懿,他也占据不了合肥,因为曹魏再昧也不会让孙权从中取利。

因为大家都是在打明牌。

3.纳什均衡怎么打破,只能靠硬实力。

在均衡的形势下,什么说了算?

那就是均衡中的不均衡,而这不均衡就是曹魏或司马氏的实力和潜力。

北方残破,是因为汉末乱世一直在北方打,打成了千里无鸡鸣,但是北方已开发的土地和人口数量是碾压南方的,这就是北方在三国均衡之下的不均衡,它更有潜力。

孙吴和蜀汉,之所以能与北方争雄,是因为未遭战火,所以经济健康、人口增加、实力相对占优。但是,益州和江东,已开发的土地不及北方,人口基数不如北方,文治武征的精英也不如北方,这是其不该改变的劣势。

所以,只要时间允许、只要别出大变故,北方的曹魏和司马氏一定可以统一南方。

诸葛亮为什么死命北伐?

原因就是:

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这句话才是《后出师表》的战略大智慧。

天下九州,曹魏已独占其六,之所以曹魏没收拾你蜀汉益州,就是因为他没腾出手来。所以,就得趁现在、用战争,打破这种均衡态势,占陇右、占关中,就可以扭转蜀汉的战略劣势。

可是,三分天下的均衡态势,那容易那么被打破。

诸葛亮做不到,孙权也做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