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神汙染水源,神農賜藥草,《封神榜》暗藏了古人防治瘟疫的妙招

神話學者普遍認為,神話並非荒唐的無稽之談而是一種帶有隱喻和象徵色彩的“語言”,其中隱含著一個民族特有而豐富的文化信息。<strong>藉助這樣的觀點,我們可以發現,在神魔小說《封神演義》的一段神奇故事中,竟然包含著一段重要的古代醫學信息:古人對瘟疫的認知與防治。

五瘟神播撒瘟疫病毒,周朝軍民全部身染重病

在《封神演義》的《子牙西岐逢呂嶽》一回裡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蘇護父子奉紂王之命討伐西岐,九龍島聲名山的煉氣士道人呂嶽前來助陣。他“穿大紅袍服,面如藍靛,發似硃砂,三目圓睜,騎金眼駝,手提寶劍”,一派古怪相貌。

瘟神汙染水源,神農賜藥草,《封神榜》暗藏了古人防治瘟疫的妙招

隨後,他的四位門人弟子周信、李奇、朱天麟、楊文輝也趕來助陣。四弟子不但長得奇形怪狀,臉色還分別是青、黃、赤、黑之色,對應五行五方之色。這四人號稱“行瘟使者”,各有一樣法寶:

這個是瘟部中四個行瘟使者,頭一位周信按東方使者,用的磬名曰“頭疼磬”;第二位李奇按西方使者,用的幡名曰“發躁幡”;第三位朱天麟按南方使者,用的劍名曰“昏迷劍”;第四位楊文輝按北方使者,用的鞭名曰“散瘟鞭”。

瘟神汙染水源,神農賜藥草,《封神榜》暗藏了古人防治瘟疫的妙招

四人一上陣,就將周軍這邊的金吒、木吒、雷震子、龍鬚虎用法寶打傷,四周將不是受了外傷,而是突發怪,要麼叫苦連天,要麼不省人事,連法力高強的姜子牙也救治不得。

接著,呂嶽出戰姜子牙。作為四瘟神的老師,呂嶽掌管的是中央之瘟。與周軍鬥到酣處,呂嶽變得更加駭人:

霎時現出三頭六臂,一隻手執刑天印,一隻手擎住瘟疫鍾,一隻手持定形瘟幡,一隻手執住止瘟劍,雙手使劍,現出青臉獠牙。

瘟神汙染水源,神農賜藥草,《封神榜》暗藏了古人防治瘟疫的妙招

呂嶽

經過一番纏鬥,雙方互有勝負。回營之後,呂嶽告訴蘇護,他要在當晚放出大招:<strong>施放瘟疫。

呂嶽至一更時,分命四門人,每一人拿一葫蘆瘟丹,借五形遁進西岐城。呂嶽乘了金眼駝,也在當中,把瘟丹用手抓著,往城中按東、西、南、北,撒至三更方回

最為惡毒的是,呂嶽和門徒夜間播撒的瘟疫之毒全都進入了西岐城的水源之中。這一下可不得了,滿城軍民飲水後全都染病倒下。

西岐城中哪知此丹俱入井泉河道之中,人家起來,必用水火為急濟之物,大家小戶,天子文武,士庶人等,凡吃水者,滿城盡遭此厄。不一二日,一城中煙火全無,街道上並無人走。皇城內人聲寂靜,只聞有聲喚之音,相府內眾門人也逢此難。

儘管這段故事極為離奇誇張,可是我們仍然感受到了異常真實的信息,那就是其中對瘟疫發生情景的描寫:

瘟神分別從四個方向播撒瘟疫,這表示瘟疫從四面八方鋪天蓋地而來。

周朝軍民在遭受瘟疫後的慘狀,更是與現實中瘟疫流行的情況完全一樣:每當惡性傳染病來襲,人民無處可逃,闔門盡染,或病或亡;生產生活全部停止,城市與鄉村煙火全無,陷入一片死寂。

瘟神汙染水源,神農賜藥草,《封神榜》暗藏了古人防治瘟疫的妙招

故事並沒有說這場大瘟疫具體是哪種傳染病,但我們捕捉到了一些有趣的細節:

<strong>首先,“瘟丹俱入井泉河道之中”,這意味著,這場瘟疫是通過汙染水源傳播的。此次瘟疫,應該是一種“因飲水不潔而引起的消化道傳染病”。

其次,文中還有對“染病者的主要症狀”的描寫……

瘟神四大法寶與四周將的病痛,即大瘟疫的“主要症狀”

按照敘述順序,先是呂嶽門徒傷了周軍四員大將,之後才是大規模播撒“瘟疫病毒”,但我們卻可以在前置的文字中,揣測出西岐軍民感染瘟疫後的“發病症狀”。

讓我們把目光集中到呂嶽門徒用四大法寶打傷四員周將的描寫上來。

瘟神汙染水源,神農賜藥草,《封神榜》暗藏了古人防治瘟疫的妙招

<strong>法寶一:頭疼磬

<strong>——瘟疫的"主要症狀”之一是“頭疼”。

果然,金吒遭到頭疼磐打擊後,頭疼欲裂,痛不欲生。

(金吒)把頭搖了兩搖即時面如金紙,走回相府喚聲,只叫:“頭疼殺我!”……在相府,晝夜叫苦

<strong>法寶二:發躁幡

<strong>——瘟疫的“主要症狀”之二是“發熱”。(躁,即燥也,熱也。)

木吒打了一個寒噤,……一會兒面如白紙,渾身上如火燎,心中似油煎,解開袍服,赤身來見子牙,只叫:“不好了!”子牙大驚,急問:“怎的這等回來?”木吒

跌倒在地,口噴白沫,身似炭火。

果然,木吒的“主要症狀”是先惡寒後煩躁、發高燒、嘔吐。

<strong>法寶三,昏迷劍

<strong>——瘟疫的“主要症狀”之三是“昏迷”。

雷震子本來佔據上風,不想被朱天麟用此劍指了一下之後,

雷震子不言,只是把頭搖,一交跌倒在地。子牙仔細定睛,看不出他蹊蹺原故,心中十分不樂,命抬進後廳調息。

<strong>其四,散瘟鞭

<strong>——從字面上不好理解,根據上下文推測,瘟疫的“主要症狀”之四是“癲狂”。

龍鬚虎發手有石,只管打將下來。楊文輝不敢久戰,掩一劍便走,龍鬚虎隨後趕來。楊文輝取出一條鞭,對著龍鬚虎一頓轉。龍鬚虎忽的跳將回去,發著石頭,盡行力氣打進西岐,

直打到相府,又打上銀安殿來。子牙忙著兩邊軍將:“快與吾拿下去!”眾將官用鉤連槍鉤倒在地,捆將起來。龍鬚虎口中噴出白沫,朝著天,睜著眼,只不作聲。

龍鬚虎中了散瘟鞭之後,居然“調轉槍口”朝自家陣營發射飛石,直到口吐白沫,朝天瞪眼發不出聲,顯然他這是徹底瘋了。

所以,瘟疫的“主要症狀”之四便是“癲狂”。這意味著瘟疫之毒開始在人體內深入擴散傷害腦部,或者因高熱而導致思維和語言混亂,行動瘋癲。按照傳統醫學術語,這種行為也可叫做“譫妄”。

<strong>所以,這場大瘟疫發病者的主要症狀是:頭痛、發熱、昏迷、癲狂;還應包括惡寒、噁心、嘔吐、抽搐痙攣等一些其他症狀。

瘟神汙染水源,神農賜藥草,《封神榜》暗藏了古人防治瘟疫的妙招

此外,文中還特別插入一段有趣的描寫:當呂嶽門徒取勝之際,呂嶽不由開心唱起了道歌,一名商將好奇地問他:未見擒人捉將,為何要歡樂歌唱?

呂嶽曰:“你不知吾門人所用之物俱有玄功,只略展動了,他自然絕命,何勞持刀用劍殺他。”

<strong>確實,四瘟神與四周將作戰都沒有兵器接觸,只是用法寶指了指,四位勇猛的周將就立刻“不行了”。——這不正是瘟疫的特點麼:害人於無形之中!刀兵水火傷人都是可見之傷,只有瘟疫之毒暗中害人。

楊戩火雲洞求方,神農指出此病是“傳染之疫

西岐城滿城軍民遭受“生化危機”後,或病或亡,毫無反抗能力。

一郡生民盡是臥床不起,呻吟不絕,晝夜無寧,武王命在旦夕,姜尚死在須臾。

呂嶽這邊就向蘇護誇口道:不必動刀劍,六七日內,西岐一郡生靈盡皆死絕。

其實西岐一方仍有二人無事,一個是哪吒一個是楊戩。按小說設定,哪吒是蓮花化身,楊戩會八九玄功,故而瘟疫無法傷到二人。兩人正為不知怎麼拯救周營眾人而焦急煩惱,黃龍真人和玉鼎真人先後駕到,他們為二人指出一條明路,去火雲洞請三聖幫忙。

瘟神汙染水源,神農賜藥草,《封神榜》暗藏了古人防治瘟疫的妙招

楊戩即刻用土遁術前往火雲洞,見到了伏羲、神農、黃帝三位聖人,他稟明瞭西岐城的遭遇,懇請三聖相救。伏羲和神農聽罷頗為同情,一番交談之後,

神農……忙起身入後,取了丹藥,付與楊戩,曰:“此丹三粒:一粒救武王宮眷,一粒救子牙諸多門人,一粒用水化開,用楊枝細灑西城。凡有此疾者,名為傳染之疫。”楊戩叩首在地,拜謝出洞。

<strong>請注意,這裡神農明確點出這場災難屬於“傳染之疫”。

<strong>可見,西岐城百姓可不止是因為飲水不潔而發作普通的胃腸疾病,而是得烈性傳染病。

那麼,在現實中有這樣的傳染病嗎?有,比如惡性傳染病——霍亂。

倫敦水汙染奇案:一隻水泵與1854年霍亂大流行

按照現代醫學的觀點,霍亂(cholera)是由霍亂弧菌所致。

發病者大多先瀉後吐,每天十幾次,吐清水樣及米泔水樣物,患者發病迅疾,因頻繁吐瀉而導致循環衰竭;還伴有發熱、肌肉痙攣;尿閉,昏迷……死亡率極高。我國曾一度將霍亂翻譯為“虎烈拉”,指它猶如老虎般來勢兇猛,不可阻擋。

<strong>霍亂弧菌隨病人糞便及嘔吐物排出後,借被汙染的水、食物、身體接觸、蟲類沾染食物再經口感染,這些因素常互相聯繫,以至傳播異常峻猛,難以遏制。在衛生條件惡劣的年代,霍亂是最強大的瘟疫殺手之一。

瘟神汙染水源,神農賜藥草,《封神榜》暗藏了古人防治瘟疫的妙招

1854年倫敦城爆發了“英王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霍亂事件”。8月31日之後的4天內,有127名居住在倫敦布勞德街的居民死去。之後的一週內,這一地區四分之三的居民逃離。到9月10日,已經有500名居民死亡。在霍亂結束時,共有616名死亡病例。

內科醫生約翰·斯諾對病例詳細排查後發現,所有死亡案例都與水源汙染有關,幾乎所有死亡案例都與從布勞德街(Broad street)水泵取過生活用水。在他的提議下,市政部門拆掉了布勞德街的水泵把手,人們不再從這裡取水。之後,霍亂疫情逐漸緩解、消失。

從此,倫敦開展了下水道改造工程,將城市汙水與飲用水源徹底隔離。約翰·斯諾也因為他的偉大成績被尊稱為現代流行病學之父。

瘟神汙染水源,神農賜藥草,《封神榜》暗藏了古人防治瘟疫的妙招

約翰·斯諾

僅十九世紀以來,世界即經歷了七次霍亂大流行,1932年法國巴黎發生霍亂,6個月內死亡18,462人,死亡率佔全國人口的2.3%。我國在歷史上也深受霍亂之害。據清人王孟英“霍亂論”注,“道光元年(1821年)滇省此證大作,一轉筋即死,京師至棺木盡,以席裹身而葬……”可見此病為禍之烈,蔓延之廣,其恐怖程度令人不寒而慄。

近代,引入西方醫學的學者借用中國古代醫書中“霍亂”一詞將cholera譯作“霍亂”。其實,我國古醫書中的“霍亂”概念更為廣泛,既包括了現代醫學的cholera,還包含其他一些嚴重的吐瀉特徵明顯的疾病。《黃帝內經》說,“揮霍繚亂”即為霍亂,“亂於胃腸則為霍亂”。

故知,霍亂一詞原本是指以劇烈嘔吐、腹瀉為主症的疾病,其中即有烈性傳染病。

對照上述《封神演義》中的情節,我們發現,其中不但有出現了“口吐白沫”、“肌肉痙攣”、“高熱昏迷”等患病症狀的明寫或暗示,更有“汙染水源”的發病起因,看來書中所描寫的這場大瘟疫,很可能就是霍亂一類的傳染病。當然,我們不必把現實的疾病與神話故事徹底地對號入座,觀其大略即可。

一顆神草出神農——柴胡


瘟神汙染水源,神農賜藥草,《封神榜》暗藏了古人防治瘟疫的妙招

回過頭繼續看《封神》,楊戩得到神農給的救命仙丹後急著要走,不想神農又把他叫住,給了他一樣非常的寶貝。

神農出的洞府,往紫芝崖來,尋了一遍,忽然拔起一草,遞與楊戩:“

你將此寶帶回人間,可治傳染之疾。若凡世間眾生遭此苦厄,先取此草服之,其疾自愈。”楊戩接草,跪而啟曰:“此草何名?留傳人間急濟寒疫。懇乞明示。”神農道:你聽我有偈為證,偈曰:

此草生來蓋世無,紫芝崖下用功夫。常桑曾說玄中妙,寒門發表是柴胡。

神農給楊戩的仙丹究竟是什麼,我們不得而知,也許小說故意以玄虛的筆法,喻指各種治療傳染病的藥方;不過,神農給楊戩這最後一樣寶貝卻說得是特別明白,<strong>柴胡!

瘟神汙染水源,神農賜藥草,《封神榜》暗藏了古人防治瘟疫的妙招

柴胡

書中不但直接點出“柴胡”這味草藥,甚至連它的主要功效也說得分明:<strong>寒門發表,可治傳染之疾!

這還是荒誕不經的神話嗎?讓我們來看看柴胡的藥用功能便知。

瘟神汙染水源,神農賜藥草,《封神榜》暗藏了古人防治瘟疫的妙招

《神農本草經》: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腸胃中結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

《本草綱目》:柴胡,通治諸瘧為君,隨寒熱虛實,入引經佐使。

《藥性賦》:療肌解表,幹葛先而柴胡次之。

柴胡,主要是取傘形科植物柴胡或狹葉柴胡的乾燥根。

柴胡,這味草藥主功能是解表發汗,解肌除瘧,可以治療腸胃紊亂等。當患者有惡寒發熱、肌肉痙攣、上吐下瀉之時,投以柴胡往往見效。在各種治療感冒、時疫的方劑之中,都少不了柴胡的身影,用它和其他藥物合理配伍,加之用量得當,會有很好的療效。

<strong>東漢醫聖張仲景對柴胡一藥尤為重視,他將“傷寒”(泛指各種外感流行病)中的一類病症稱為“柴胡證”。其醫學名著《傷寒論》中寫道:

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

<strong>可以說,在我國古代醫療實踐中,柴胡是防治流行病、傳染病的一味最常用的藥物。

<strong>對照傳統中醫藥學知識,證明了《封神演義》中“柴胡治瘟疫”的情節絕非妄語!再看故事中的賜藥者,正是中華草藥之神——神農,其象徵意義更是不言而喻。

“若凡世間眾生遭此苦厄,先取此草服之,其疾自愈。”故事裡神農的話顯然誇張了,但這並不影響其信息的寶貴。

瘟神汙染水源,神農賜藥草,《封神榜》暗藏了古人防治瘟疫的妙招

神農氏

最後來看之後的故事,楊戩用神農賜予的丹藥和柴胡救治了周國的軍民將帥,周軍與呂嶽及其門人再次展開大戰,呂嶽四位瘟神門徒全被殺死,他隻身逃回九龍島,他的瘟疫毒戰以失敗告終。

可是後來,這位瘟神呂嶽還是不服,再度出山,與道人陳庚又擺下一座瘟癀大陣,再次釋放瘟疫惡毒,這次他只害姜子牙一人。姜子牙陷入陣中被瘟毒困了整整一百天,直到等來了救星楊任。楊任用五火扇扇起熊熊大火,將瘟癀陣燒個乾淨,也將呂嶽燒了個灰飛煙滅。至此,五位瘟神才全部被消滅。

即便是從呂嶽被燒死的故事中,我們依然能感受到其中對古人防瘟治瘟經驗的隱寫:

<strong>所有瘟疫的致病之源全都懼怕高溫,以高溫即可消毒。

瘟神汙染水源,神農賜藥草,《封神榜》暗藏了古人防治瘟疫的妙招

<strong>綜上,《封神演義》中“鬥瘟神”的故事蘊含著我國古代醫學對於如何防瘟治瘟的觀念與方法。


注:本文僅從醫學文化學的角度做一探究,雖力求嚴謹,但不可作為醫療指導。具體到個人醫療防治,均應聽從專業醫生意見。

參考書目:《中國醫學文化史》,《流行病學之父:約翰·斯諾》,《霍亂與副霍亂》,《霍亂的防治》,《傷寒論》,《隨息居重訂霍亂論》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