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泰晤士報》在歷經多次破產後依然能“屹立不倒”的祕訣是?

引言:在英國報業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泰晤士報》,這份創建於1785年的報紙流傳百年至今,這是一份綜合性日報。儘管這其間經歷了多次易主,甚至一度經營慘淡至破產的境地,但最後在之後一屆又一屆的管理者的努力下不僅使這份百年老報起死回生,更令《泰晤士報》穩坐英國第一主流大報的第一把交椅。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究竟都用了什麼辦法呢?又是否能給當今的報業轉型提供一些經驗呢?

一、勇於打破以往報紙對政府的依賴,標榜報紙的立場獨立

1785 年,約翰·沃爾特創立了《泰晤士報》原名為《每日環球新聞》後改名為《泰晤士報》。在當時的英國報業背景下倫敦繁榮的報業背後脫離不了對政府的依賴,倫敦當時的報紙有8家早報,並且黨派傾向非常明顯。這是因為在當時的歷史情況下政府對報紙採取嚴厲的經濟制裁,最典型的手段就是收取印花說。這就導致當時的報紙屬性只能是為政府服務,不能實現經濟獨立的報紙註定是政府的附庸。所以當時的沃爾特的《泰晤士報》儘管沃爾特想讓報紙獨立卻也無能為力每年也會從盈利中抽取一部分給政府做輿論支持。所以在《泰晤士報》建立之初這樣美好的設想只能是個泡影。


英國《泰晤士報》在歷經多次破產後依然能“屹立不倒”的秘訣是?


但是到了1803 年事情出現了轉機,當約翰 · 沃爾特之子沃爾特第二接管了《泰晤士報》之後,沃爾特在報紙理念上沿襲了父親的想法,希望《泰晤士報》能夠實現完全的獨立。為了實現這一想法,他打破了一貫報紙接受政府經濟補助的習慣,改用廣告和發行收入作為報紙的經濟來源,這種方法在經濟上首先就擺脫了政府的控制。此外,沃爾特第二還追求報紙言論的獨立,利用遍佈全國的記者網蒐集各種基層的意見和情緒並以此作為評論的依據,漸漸在輿論界嶄露頭角,贏得了民眾的信任,由此這兩者相加才真正使得《泰晤士報》成為了一份完全獨立的報紙。


英國《泰晤士報》在歷經多次破產後依然能“屹立不倒”的秘訣是?


二、家族企業歷經多次易主,新的管理團隊接手後不斷創新管理方法

縱觀這份百年大報的發展歷程來看,非常有特點的地方在於接管《泰晤士報》的管理者們基本都是家族企業世代沿襲。這種特點就導致了在管理《泰晤士報》的過程中儘管保證了管理理念的一致和穩定,但家族企業的弊端就在於它的脆弱性。這是與生俱來的弊端。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泰晤士報》經歷了多次的瀕臨破產和多次的易主。但後來令其起死回生的辦法就在於新接手的管理團隊又是一個新的報業家族,不僅有著雄厚的資金支持還有著能夠適應市場需要的管理辦法。


英國《泰晤士報》在歷經多次破產後依然能“屹立不倒”的秘訣是?


俗話說盛極必衰,到了1855 年,英國廢除了印花稅這就導致了廉價報刊的到來,《泰晤士報》遇到了強有力的競爭環境再加之自身故步自封,停滯不前就導致了發行量下降,場面慘淡的情況。後來由諾思克利夫接管,剛接管《泰晤士報》時,它處在幾乎破產的境地。但好在諾思克利夫接手後在報紙的經營管理上,採用了一系列的新方法。首先僱用推銷員來推銷廣告以此增加廣告收入,再有通過降低報紙的售價來增加報紙銷量。這種方法極大地增加了報紙的競爭力,非常適合當時廉價報刊大行其道的市場需求。還有在報紙的內容上,改進了標題一貫刊登嚴肅性新聞的慣例,而是轉為刊載輕鬆性的社論,以此希望加強《泰晤士報》的可讀性。幸運的是,通過使用這些方法《泰晤士報》的發行量再一次迴歸巔峰。

而到了1922 年,諾思克利夫去世,《泰晤士報》的管理者再次被換成被美國商人約翰 · 阿斯特買下。這個時期,《泰晤士報》由道森主編。但這次由於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報道不力導致了《泰晤士報》的名聲大損,此後在經歷兩任管理者團隊都沒能挽回這個局面,直到最後輾轉到了默多克家族。

默多克時期對泰晤士報又進行了一次全新的改革其中包括引進高效的管理系統和新的傳播技術採訪技術等等,在這一系列的改革之後,才算一掃此前《泰晤士報》的陰霾。


英國《泰晤士報》在歷經多次破產後依然能“屹立不倒”的秘訣是?

魯伯特·默多克


三、能夠結合時政需求和市場需求對報紙內容的不斷革新

從沃爾特第二開始,對《泰晤士報》的報紙內容進行了革新,也就是在這個時期在經歷了一系列的改革之後漸漸把《泰晤士報》推上了它歷史發展的第一次巔峰。在這一時期,小沃爾特對《泰晤士報》進行了全面改革的方法中首先就是擴大了報道面,大量刊登不僅包括國內還有國外地區的新聞,派遣精明能幹的記者前往其他國家熱點區域去採集熱點新聞。其中最有名的國際新聞要數 1815年拿破崙滑鐵盧戰爭的戰敗的新聞就是由《泰晤士報》最先報道的。這就導致不僅在國內建立起不小的影響力同時在國外也是名聲大振。此外,這個時期的泰晤士報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非常重視新技術,率先運用蒸汽印刷機、輪轉印刷機等設備提高了印刷的質量和速度。經過這些改革的《泰晤士報》成了當時英國首屈一指的大報,到1847年小沃爾特去世時,《泰晤士報》的發行量已達三萬多份,竟然超過了倫敦其他大報發行量的總和。


英國《泰晤士報》在歷經多次破產後依然能“屹立不倒”的秘訣是?


四、對《泰晤士報》辦報經驗的總結

《泰晤士報》的管理者通常都是家族企業接管的形式進行管理,這就導致管理理念能夠保證管理理念的一致性和相對穩定性。儘管《泰晤士報》也經歷了多次的破產和各種各樣的波折坎坷但是這麼多次起死回生的經驗的表明報業的轉型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真正迎合民眾的需求,報道內容要公正客觀。經濟獨立才能言論獨立,只有理解了這一點,才能創辦出一份真正的好報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