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新冠肺炎疫情,有人說最先熬不住的會是農民?此話對嗎?

新大風歌


我想這次疫情對個個行業的人都有很大影響,只是每個人的影響不同而已,比如農民對它的影響可能就是農忙時節沒能及時播種。再比如私人上班族就是沒能幾時上班,沒有收入。再比如公務員沒能幾時復工,總之這次疫情對整個國家來說,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


士心志記事


作為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新農人,想說說自己的看法。

我的爺爺輩,父母輩都是地地道道的本分農村人。他們勤勞肯幹,不怕吃苦,敢於擔當。雖然生活艱苦,始終堅信,靠自己雙手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我的父母出生在六十年代初期,現在已經將近六十歲了。每天任然堅持天亮早起的習慣,作為兒女的我們睡到上午十點多,起床就有熱騰騰的飯吃了,想想挺慚愧的。

幼年時期,爸爸兄弟三個,都娶媳婦,分家單過不僅沒有分到什麼財產,反而背了債務。我姐妹三人,家裡孩子多,靠種田完全不夠生活。外出常年打工,讓我家出了兩個大學生,也改變了我們的命運。這樣的幼年生活,讓我對農村有著始終無法割捨的情懷。

對於這場疫情,有人說農民最先熬不住,我持否定看法。

首先,農村有廣闊的空間,。一般自建多層建築,活動空間大,不會像城裡面積小,活動空間狹窄,生活憋屈。

其次,農村每家每戶都有自留地。大米村裡便民服務站持續供應,自己都會種點青菜。可能受去年豬肉價格影響,加上我們湖北廣水已經封村一個多月,豬肉多數家庭,早已經吃光了。

另外,我們村裡絕大多數家庭都在縣城購買了房子,大家每年過年都會回老家過年,覺得老家才有年味。

下面說說我們疫區,在封村的一個多月時間裡,是怎麼解決吃菜問題的。

1、很多家庭年前回農村,都帶有過年期間準備的年貨。

2、農村並不都搬到城裡,部分留守老人會多種些蔬菜,會贈送給左鄰右舍一些。

3、農村戶外田埂,房前屋後,山坡上,魚塘邊會有很多野菜可以食用。這幾天我家就挖了很多薺菜,味道挺好吃的,包粑粑是我們廣水的一大特色小吃。

3、附近的農夫和養殖戶一般會出售一些土雞蛋,土鴨蛋。

通過上面的幾個途徑已經解決了,封村期間的蔬菜問題。

這是農村我的家,大家看看吧。










鄂北小龍哥


這場新冠肺炎疫情,有人說最先熬不住的是農民,此話對嗎?

我個人覺得不對。

第一,誰經濟壓力大,生活成本高,誰熬不住,

我認為“最”先熬不住的是應該會是城裡人。你看,城裡大部分人買房買車都是按揭,每個月房貸車貸都得大幾千,吃、喝、用、水電、煤氣都得花錢,

而且城裡一般年輕人都有提前消費的習慣,什麼花唄、借唄、信用卡,有些人一發工資基本就是用來還這些的,而且現在的電子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太快,年輕人都趕時髦,有些人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去買買買,

我記得以前廣州有個同事,為了買個蘋果手機,一個月除了中午在公司吃一頓飯,其他兩頓都吃方便麵,而且是工資不夠買,還找別的同事借錢買的。

且不說這個,要是生個病什麼的,年輕人如果沒有存款,那是連病都看不起,還有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開銷,處處要花錢,如果一倆個月再不上班,簡直壓力山大。

第二,再看農民,一般農民都會有儲存糧食的習慣,前一年都會留夠第二年的糧食,一年四季菜園裡都是滿園的蔬菜,雞鴨鵝不要說賣,自給自足肯定能滿足,而且農民有存錢的習慣,不用房貸,農民不打工就是幾個月沒賺到工資而已,壓力肯定沒有城裡人大。

最後,希望這次疫情快點結束,希望一切迴歸正軌。


農村橙子媽媽


這場新冠肺炎疫情,有人說最先熬不住的會是農民?此話對嗎?對什麼對啊!看不出其中的道理,也找不到這話的論據。對抱持這種觀點、滿腦子都是這種想法的人我不會嗤之以鼻,只想笑笑,把他當成笑話而已。

為什麼說,這場新冠疫情面前,最先熬不住的會是農民?我猜想抱著這種觀點的人,無非就是覺得農民群體中的年輕人,多數都在做著農民工。農民工需要打工掙錢,而在疫情防控的當下,很多農民工暫時還不能放鬆防控疫情的心情,也不能不針對疫情采取應有的防控措施。許多地方也還沒有完全復工。因此,農民靠打工的收入必然會比常年有所減少。於是,就自顧自地妄斷農民最先熬不起。只不過,看似完美無缺的這一論據,卻可能讓人想到更多的問題,稍微動點腦子就可以想像,疫情影響的豈止是農民工一個群體。

別的不說,起碼土地就是農民可以賴以生存的資本。俗話不是說“手裡有糧,心中不慌”嗎?種點糧食、種點菜,起碼生活上沒有問題。千萬別拿疫情防控會影響農村和農民的農業生產活動來當論據支撐自己的錯誤觀點。農業可是基礎產業,沒有農業上的豐產和豐收做保障,別說農民熬不住,其他人又靠什麼熬下去呢?

萬眾一心,共克時艱。讓疫情快點過去,讓各行各業的人都舒心和揚眉吐氣,這才是硬道理!


鄉村螢火蟲


我覺得不對,應該是城市裡上班族,這些,然後貸款買了房,買了車的這部分人,才是最熬不住的。

每個月定時還款,家裡有老人孩子,都等著用錢。

其次就是那些做餐飲類的人,他們賺錢的黃金時期就是過年這段時間,他們會存儲很多的瓜果蔬菜,這一個月的不開門做生意,要麼就爛在店裡,要麼就送人,反正是賠本的生意,每個月還要繳納房租,水電,員工工資照發,雖然國家出臺了很多的政策,但是對於不是企業的開店商戶來說,才是最難熬的。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


石泉邱姑娘


這場新冠肺炎疫情有人說,最先熬不住的會是農民?止話對嗎?

1.我覺得對這通過這一次疫情來話,其實農民也能夠守住,在家裡,不串門,不出門,不聚會,各自在家裡待著。

2.正這是因為農民自己有田有地自己種的有稻穀,菜地裡有的菜,家裡養的雞鴨鵝,這些生活能夠自給自足,根本就不用上街,上超市去買這些生活所需,根本不出門,基本上都不愁吃喝。

3.自家種的稻穀一般都能吃上兩年,菜地裡種的菜,每一個季節都有的吃。還有自家養的這些家禽,都能夠滿足自己家的生活。為何還會說最先會熬不住的是農民呢?

4.我覺得熬不住的一點,農民只是說閒不住,愛幹活。但是在這個非常的時期裡,農民還是都能夠遵守紀律,聽從黨的號召,大家萬眾一心,共克難題,能夠眾志成誠,能夠讓這個疫情早點結束,大家有信心打贏這一場戰役。

5.這場新冠肺炎疫情,有人說最先熬不住的會是農民?此話對嗎?我覺得這是沒有一定的道理哦!











wn農村妮子


首先這個觀點太片面。任何事的發展很多因素造成的。我們不能說城市扛得住農村扛不住!沒有什麼依據!說個最簡單。假如不讓城市人半個月不出門。可能彈盡糧絕。而農村人都有自己養的家禽。乾菜,還有自己的菜窖。隨便支撐兩三個月沒問題。不可以以偏概全,因為城市人有錢農村人窮。覺得農村人可能扛不住。如今的農民也是有存款。收入也可觀。而生活在城市的大部分都是工薪階層。還有車貸房貸,壓力很大的。假如不工作,可能房貸車貸就會把他壓垮。如今農村人口稀少,傳播性相對城市沒那麼強。拋開這些都是客官的。不能說明最終的問題。大家還是要保護自己保護他人。不聚眾,不傳播。講衛生勤洗手。








LOVE美食家


農民工不像城市白領可以在家辦公能領工資,農民工大多都是幹一天給一天的工資耽誤不起。因為交通原因都沒辦法回去,很多農民工兄弟並不知道該怎麼返程,雖然火車和飛機大部分都是營運的,但是一些偏遠地區的客車卻全停了。這時候就應該抓緊聯繫村子裡的領導和有關部門,目前已經有不少地方統一組織農民工出行了。

如果可以出行的話大家一定要保證好自己的防護工作,待好口罩,勤洗手。現在新型肺炎並沒有得到抑制,還存在大量傳播的風險。所以我們工人如果到了工作崗位的話就儘量不要往人多的地方去,居住地也要勤消毒,只要我們健康了才能為家人帶來好生活。





漁非魚鮮生


這場疫情已證明了最先熬不住的應該是城市居民。你看看武漢居民,把市場上能吃的都快買空了,可農民留在家裡一個月都不會急。

如果這次疫情是大面積嚴重的話,如果這次疫情時間會更長,肯定會是城市居民為買不到吃而混亂,這是因為城市居民都是買一天吃一天的生活習慣決定的,就是有個別居民最多存吃的也只能堅持七天。而農民就不一樣了,農民過去存糧都會儲存三年,是因為怕有個災年而吃不到糧食,如今市場化了,農民存糧也由三年變成了如今的一年,也就是說,如今農民一旦遇到災年,一年裡不用買糧食都能生存,這是我國農耕文化所決定農在生存的方式。


初心盟動199


新冠疫情的發生,是有人熬不住,但絕不會農民這個群體。相反,農民工可能會熬不住,因為進城務工是他們唯一的生活來源,不工作沒收入,就沒飯吃。

農民雖然收入微薄,但他們賴以生存的根本是土地。只要土地不丟他們就不會慌。如果疫情持久,農村就有優勢了,農村人口密度小,相比城市人口密度大,一旦疫情持久,各種生活資源短缺,最先熬不住的也是城市。但農民還可以在自家地裡種點糧食,種點菜,也可以保障生活。儘管有些地方,是種植水果,而且也沒什麼存糧,但在農村找點糧食也不是什麼難事,總而言之對農民來說,疫情期間農民保障生活是不成問題的。

我想抱這種觀點的人,無非是農民群體中的年輕人,他們可能覺得疫情期間,農民不能兼職,就沒有收入了。農民農忙也就那麼幾天時間,但是不管種什麼,也到了秋天才有收成,所以農民朋友,也會在農閒的時候就近打零工以補貼家用。提出這種觀點的人,也是為家人操心吧!但是疫情期間,農民都熬不下去,城市怎麼熬?

疫情期間,我們應當保護好自己,不給國家社會添麻煩,我們當萬眾一心,讓疫情早點過去,各行各業都運轉起來,這才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