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要求給沒交過社保的農民,大幅度的提高養老金,合理嗎?

用戶597687969698


大家好,我是勇談。對於農民養老金的問題之前曾簡單做過論述,養老金本身是屬於職工、居民養老的一部分,但是隨著國家對於三農問題的重視,這些年也開始在逐步為農村符合條件的老人發放養老金,雖然說不多,但是卻引起了一場激烈的爭論。那麼到底該不該為沒有交過社保的農民朋友大幅度提高養老金?藉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愚見。

我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多年,未來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已經是社會問題,農村養老問題更是緊迫

一個我們必須面對的事實是,相比於不少在城鎮有工作退休有正兒八經的養老金的居民來說,農村老人在60歲後基本上面臨“無人養老”的局面。農村朋友年輕的時候或許可以通過種地或者出賣體力來掙錢,但是60歲之後因為人體機能的嚴重退化,再強求他們自力更生已經不現實。“養兒防老”雖然是歷史傳統,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這些60/70歲老人的子女們也面臨著巨大的生活壓力,尤其是80後這代人本身就面臨巨大的車貸、房貸、子女教育壓力,寄希望於他們身上養老其實有點不現實。也就是在這樣的考慮下,國家才出臺了農村養老政策,也就是目前的一個月165元左右。那麼農村居民的養老金到底是怎麼回事?跟城鎮居民養老金有什麼區別?

第一、目前我國的社保制度分為職工社保和城鄉居民社保,除去職工社保的養老金賬戶是由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外,城鄉居民社保的養老金賬戶是個人和國家財政承擔。職工社保這裡我們就不再贅述,這裡需要跟大家分享的城鄉居民社保的養老金。簡單來說,目前來說農村的社保繳納已經與過去的城鎮居民社保並軌,統稱城鄉居民社保。隨著城鄉居民社保的推進,很多人所說的農村居民不交社保的情況基本是不存在的,根據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城鄉居民的社保繳納率在99%左右,而養老金交納的人數也高達9.67億人。

第二、城鄉居民社保賬戶中有兩個子賬戶: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而我們所說的養老保險其實就是我們退休後的養老金。目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採取的是“多繳多得”的方式,繳費基數可以自己選擇(100/200或者更多)簡單來說就是國家給予一個基本養老金,然後根據你個人賬戶繳納的金額多少然後計算後給予一定的養老金額。從這點來看,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養老待遇是一致的。

所以,很多人說農村居民不交社保其實是站不住腳的,甚至通過了解後發現已經有越來越多的60歲以前的農村居民開始注重繳納養老保險,未來這個數字會繼續擴大。

很多人“眼紅”農村居民的養老待遇與城市居民的養老待遇基本一致,這是沒有必要的

不少城市居民眼紅農村居民養老待遇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農村居民還有大量的耕地,這個是事實。農村居民擁有耕地跟養老待遇這是兩個東西,不能混為一談,世界上有絕對的公平嗎?肯定沒有。從目前國家居民養老待遇來看,採取“多繳多得”的方式是相對公平的,畢竟城市居民就業要容易的多。幾點觀察:

第一、養老金多少還是要根據自己在退休前(60歲)實際交納了多少,說白了養老金中大部分還是自己的錢。這點在職工養老金上更為明確,職工工資中大約25%左右都用了交納養老保險。而普通居民的養老金其實也是國家拿著這部分養老金來進行投資後獲益再分配,這也是國家在一直推動養老金入市的初衷,畢竟我國養老金賬戶還有幾萬億的資金沉澱。

第二、不要擔心農村居民養老金多了,城市居民養老金就少了,要知道我國養老金年均投資收益率達到5.76%。過去有一段時間我也有一種“老無人養”的感覺,但是看到我國養老金投資收益率後這種疑慮完全被打消了。目前我國養老金待遇在不斷提升的根本也是因為養老金收益造成的,簡單來說就是國家拿大傢伙的養老金投資賺錢了,然後用來提高大家養老待遇,這就是我們過去一直說的“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綜上,可以肯定的是國民養老待遇的提升是全方位的,不會僅僅是提高農村居民而故意忽略城市居民。畢竟國家一直在模糊城鄉居民的界限,未來大家都是中國居民。只要國家經濟健康穩定發展,那麼未來大家的養老問題其實不用過分擔憂。各位覺得呢?原創不易未經允許不得隨意轉載,喜歡房產問題的朋友可以訂購勇談的專欄,更多優質內容繼續貢獻中。


勇談房產壹貳叄


應該給這些老人提高養老金,他們年輕的時候,工業還不行,國家的主要收入還是農業,這些人為國家修橋鋪路,交公糧為國家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的貢獻一點都不比城裡的工人少。並且他們的孩子因為在農村,受教育少,家庭也比較貧困!現在他們老了,自己的養老問題全部寄託在孩子身上不合理,也不現實!國家現在給了他們一點養老金,叫生活費都不夠,更不用說醫藥費了。很多家庭都因為老人的疾病都幾乎破產了!而那些城裡的工人呢,每個月幾千塊錢工資!吃喝看病不愁,還能貼補一點給孩子。無形中他們整個家庭和教育水平都上去了,這又加大了貧富的差距,增加了社會的矛盾。所以我認為,提高農民養老金,刻不容緩,利國利民!民心所向!


就想徵一次婚


我是一個退休的老人(78歲)拿著四乾的退休金,想想農村像我一樣年紀的老人連四百都沒有,我真的很不自在。就是說農村的勞動者到了一定的年齡也應該有生活費。60歲——70歲500。70歲——80歲1000,然後按年齡遞增,每年增加100。


午馬汪


關於這個問題肯定是說合理一片議論聲,如果說不合理又是一片罵聲,下面我就說一個事實,大家來評判是否是合理吧。

70年,爺爺30歲,那時候農村都是生產隊,實行的是交公糧掙工分政策,交公糧主要是當時是為前線的軍人交的糧食,保證他們前線的糧食供應,而掙工分就是大集體生活,大家靠每天掙的公分換糧食、換生活用品。爺爺說,當時他們當時掙工分分男女,男的一般8分-10分(當時最多也就10分),女的因為身體素質不行一般也就5分-7分,按照當時的物價,用公分還錢也就是10分4分錢左右,由此可見當時的勞動力是多麼的不提價。

70年,我們村4個生產隊,因為出村的路一直不好走,村裡就決定組織青壯勞動力修路,當時一天給工分12分,爺爺有幸被選中,這個路修了整整2年,在一次修路過程中,因為有段路有大體積的石塊,只能通過爆破才能解決,爺爺以前放過雷自告奮勇的去爆破,第一次是個啞雷沒有響,爺爺不放心就上前去看引線,當走到前的時候,發現引線突然又自然了,當時爺爺使勁的跑,躲在了一個岩石後面,可最終還是被石塊砸斷了左小腿,從此爺爺落下了殘疾,一輩子沒有正常走過路。

爺爺現在的養老金是每個月僅有的400元,在農村一個80歲的老人每個月有這400元其實是夠的,但只能說有點清貧,如果真要是能提高,哪怕到700、800元,相信老人的生活一定能提高一個檔次,當然這只是個人在討論,具體還是要看政策的。

其實在這裡主要想說的是,過去老一輩的農民確實付出了太多的辛苦,才保證了人民年年有糧吃,農民也是一種職業,他們也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如果沒有農民你們吃什麼,喝什麼,他們也是付出勞動的,所以提高老一輩農民的養老金真的是應該的。


一起種植


公平是相對的。舉一例說明,鄰居有一位從火車司機退休的鐵路員工,退休金近八千元,工令43年,退休前月工資近萬元,繳納養老金700多元。但居住在一處小區的絕大數老年人都是動遷農民,對這位老鐵路經常惡語相加和對現養老金制度亂加評說。其實大可不必,很多道理是很簡單的,只不過是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而已,從一個農民的兒子到專業學校畢業成為一名用重金培養的機車司機的過程與一生從事農業的人是不同層次的概念,其實是沒有可比性的。國家養老金制度是很嚴肅的,老司機每月要根據規定繳納700多元的養老金,農民兄弟您那?每月繳納多少?心平氣順吧!多得有多得的道理,理解萬歲!


Gomen


我還有二年多就退休了,小縣城裡人,二零零年下崗,自己交了十九年的社保了,一年比一年多,今年交了一萬零幾百,一個獨自帶著兒子的女人,掙的錢交了社保孩子的學費後就所剩無幾了,日子非常儉省,最艱苦的兩年我除了買麵粉,沒有買過油,沒有買過菜,我家對面有一片墳地,裡面雜草叢生,也長出很多野菜。孩子小沒法出門掙錢,在家開個小小的雜貨鋪,生意不太好,我就去墳地裡每天挖點野菜吃,用開水燙一下放點鹽。不能想那段艱苦的歲月,想起來就掉眼淚。後來兒子上學了,就把孩子寄宿在私人學校,自己去大城市夜裡擺攤賣鐵板燒,麻辣燙啥的,常常賣到天亮,還要躲避城管。十幾年就這樣過去了,攢了些錢,太累了,兒子當兵了,我也回到了小縣城。社保一年比一年高,我們廠子裡下崗的工人有百分之九十都沒有交,因為在小縣城裡掙二千塊錢左右的工資,社保就快用走一半了,生活開支怎麼辦,所以很多人都交不起。農村人不打工還有地可以種吃的,城裡下崗的,沒有工作的掙不來錢是啥辦法都沒有的。我女鄰居六十多歲的人了,沒錢沒工作,兒子即便是在城市裡也是討不到媳婦,今年四十一了還是光棍。老太太每天晚上去街上撿破爛賣一點錢。我自己覺得還好,畢竟年輕吃苦交上了社保,再熬兩年多了就熬到頭了。


如煙山水


農民是沒交過社保,但是你知道農村以前種地的一年要上繳多少糧食嗎?我是90後,我小時候國家還收提留款呢,像我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那一輩的老人,年輕時候長年在生產隊幹活賺工分,一年到頭分的糧食都填不飽肚子的,然後現在老了一個月只能拿幾十塊錢,沒辦法呀,誰讓年輕的時候沒交養老金呢


用戶108271810704


看了這個問題,我想起了自己心酸的往事,也就說兩句吧:二000年前在企業上班,養老金,醫保按國家規定的比例在自己每月工資中扣除。二000年下崗後醫保,社保都由個人交。剛開始兩樣加起來兩千多元。到了二0一0年後,兩樣加起來巳經快到一萬多元了,積數年年在長,後來就超過了一萬元。我算了一下:下崗以後我個人交了差不多有十萬元了。後來國家養老集金脹戶出現了虧空,而且退休公務員也併入了領取職工養老金的裡面,這樣全國養老金就更不夠發放了,從這開始全國職工們在網上都開始議論:公務員沒交過一分養老金,為什麼退休後要領我們職工的養老金?後來國家就出文件:公務員在職時都要交養老金。這樣才形成了今天這個局面,這也體現了我國的基本國策:個盡所能,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原則。


通俗易懂1234


不合理,他們有地,就是沒有地他們自己不交為什麼給他們交?我雖然城裡人但我也沒工作更沒有地,但是我一直自己交養老保險一年加醫療保險一共九千多現在正好15年了打算接著續交,農村人自己不打工賺錢自己交怪誰?


那滋味15


當然合理,我是60年代的人,早在十幾歲就交過工糧,後來又去廣東打工,那時候是1990年去的,那時候國家也沒有說要交社保,所以不是我們的錯,後來是2000年以後國家才要求交社保,公務員應該是早就有社保,而老百姓沒有,這不是老百姓的錯,而且在家務農的老百姓哪裡買社保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