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進些雞苗養殖要注意什麼?

小影子g


問:春天到了,進些雞苗養殖要注意什麼?

答:初春雞苗,育雛是養雞之中最關鍵也是事情最繁瑣的一個階段,在育雛階段光照、溫度、溼度、通風、消毒、疫苗免疫種種方面都需要細心。

春天到了,天氣慢慢回暖,溫度漸漸升高,給各類病蟲害衍生很好的繁殖環境,致使雞發病的幾率也一直在上升。

因此,春季要做好雞病防治,特別是在春天飼養雛雞時更要注意。那麼,春季進些雞苗養殖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一、嚴格消毒:

  1. 接雛前準備好育雛室的消毒,雞苗來之前的兩三天要徹底清洗育雛舍和育雛籠,然後封閉好育雛舍,用燻蒸的消毒藥進行消毒。

  2. 雛雞在第一週溫度應在33-35之間,特別是前三天,溫度低了會造成卵黃吸收不全,造成弱雛,以後每週降兩度。

  3. 雛雞舍在保持溫度的情況下要適當通風,為防止育雛舍的粉塵和小絨毛造成雛雞的呼吸道,可以每週兩次用溫消毒水(要保持噴出的霧越細越好,噴出後溫度和室溫保持一致)噴灑育雛籠間隙,避免噴到雛雞。

  4. 疫苗的免疫也是相當重要的,特別是法氏囊、傳支、新城疫(嚴重法氏囊死亡率可達80%),一定要按照程序要求按時注射;還有其他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比如:斷喙、應激等,都需要注意。


二、精選健雛:

健雛一般活潑好動,腿部結實,行動自如,眼大有神,臍部癒合良好。弱雛一般絨毛汙濁,臍部有血或卵黃吸收不全,精神萎靡,閉眼打盹,站立不穩。我們購買雛雞時,一定要精挑細選,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注意是否是同一批的雞苗,是否是混雛。因這段時間雞苗需求量大,很多廠家雞苗短缺不夠的情況下會從外面調雛,調來的雞雛受到的應激更多更大、是否有垂直傳播的疾病等都不瞭解,一般不是同一批的雞苗通過毛色光亮度,不是同一天的通過大小都可以判斷出來。對於從孵化場從散戶手裡收種蛋的情況在上苗高峰期很難避免。

  2. 注意這段時間上雞苗不要貪圖便宜,好貨不便宜,便宜沒好貨。這句話在進雞苗這裡也是同樣適用的,很多便宜的雞苗不是幾批拼湊、就是品種不統一。特別是在土雞購買時時常發生。


  3. 注意蛋是否有淨化,種雞如果沒有做好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一些可以垂直傳播疾病的淨化工作。那麼種蛋也有很大可能攜帶病菌,雞苗受到垂直傳播影響,母源抗體變差,雞苗抵抗力下降,沙門氏菌就極易發生,也就是常常說的白痢,糊肛等。所以在購買雞苗的時候一定要了解父母代發病用藥免疫情況,這對整批雞飼養管理很有幫助。

  4. 注意購買雞苗的公母比例。雞苗在剛出殼的時候是可以區分公母,過了這個時間段一般通過眼觀很難區分,公雛、母雛、混合雛的價格也是不一樣,不要花了混合雛的價格買的都是母雛,這種情況一般在肉雞上比較多發。新手養殖這點一定要更加註意。

三、保溫調溼:

雛雞絨毛稀少,保溫差,抗寒力抵,溼度過高過低均影響生長髮育。

養雛雞適宜的溫度是:初生雛32至35℃,1周齡時30至32℃,2周齡時28至30℃,3周齡時25至28℃,4周齡時22至25℃,以後每週降低15℃左右。

溫度要保持均衡,不可忽高忽低,溫度表要掛在距離雛雞活動位置上方10釐米處。

溫度適宜,雛雞均勻分散;溫度過低,雛雞擁擠成堆。

溼度1周齡內應保持在60至65%,1周後以50至60%為宜。

雞舍過溼可用布袋裝一些生石灰放在室內吸潮;過幹可在火爐上放盆水,通過水分蒸發,增加室內溼度。

四、飲水充足:

雛雞出殼後24小時可失水8%,48小時可失水15%,當失水大於15%時,很快便出現脫水症狀。

因此,雛雞出殼12小時後就應供給充足清潔的葡萄糖和強效維生素C的飲水,以清理腸胃,排除胎糞,供給營養。

1周齡以內的雛難,供給萬分之二的高錳酸鉀飲水用,起消毒滅菌作用。

保持飲水器的衛生,堅持每日清洗一遍。

春季做好雞病防治,特別是在這段疫情飼養雛雞時更要注意。希望以上幾點能幫助到你,若有不同見解,請留言我們一起來探討,謝謝!

樂平鄉村


你好.我是農村付付,今天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分為四部分

一、嚴格消毒

接雛前準備好育雛室。飼槽、飲水器等用具先用熱鹼水或0.2%高錳酸鉀水浸泡清洗消毒,再用清水沖洗一遍後,晾乾備用。育雛室在進雛前要徹底清潔,封閉育雛室門窗鋪好墊料,放入育雛用具,用強效燻蒸消毒王進行燻蒸消毒,24至36小時後打開門窗換入新鮮空氣,將室溫預熱至30℃以上。

二、精選健雛

健雛一般活潑好動,腿部結實,行動自如,眼大有神,臍部癒合良好。弱雛一般絨毛汙濁,臍部有血或卵黃吸收不全,精神萎靡,閉眼打盹,站立不穩。購買雛雞時一定要精挑細選健雛。

三、保溫調溼

雛雞絨毛稀少,保溫差,抗寒力抵,溼度過高過低均影響生長髮育。養雛雞適宜的溫度是:初生雛32至35℃,1周齡時30至32℃,2周齡時28至30℃,3周齡時25至28℃,4周齡時22至25℃,以後每週降低15℃左右。溫度要保持均衡,不可忽高忽低,溫度表要掛在距離雛雞活動位置上方10釐米處。溫度適宜,雛雞均勻分散;溫度過低,雛雞擁擠成堆。溼度1周齡內應保持在60至65%,1周後以50至60%為宜。雞舍過溼可用布袋裝一些生石灰放在室內吸潮;過幹可在火爐上放盆水,通過水分蒸發,增加室內溼度。

四、飲水充足

雛雞出殼後24小時可失水8%,48小時可失水15%,當失水大於15%時,很快便出現脫水症狀。因此,雛雞出殼12小時後就應供給充足清潔的葡萄糖和強效維生素C的飲水,以清理腸胃,排除胎糞,供給營養。1周齡以內的雛難,供給萬分之二的高錳酸鉀飲水用,起消毒滅菌作用。保持飲水器的衛生,堅持每日清洗一遍。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感謝關注


農村付付


你好,我是老梁。

因受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雞苗的價格不高,是接雞苗的好時候,春天是氣溫回升萬物復甦的時間,早晚溫差比較大,所以春天接雞苗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做好保溫,同時還要做好消毒工作。

第一點保溫,第一週是育雛的關鍵時刻,雞苗再進雞舍以前要提前預溫,建議溫度在33到36度之間,室內要保持恆溫,不能忽高忽低,自第二天開始每天降0.5度。適當的溫度和溼度,是促進卵黃吸收的保障,卵黃吸收良好,後期的生長髮育會比較順利,抵抗力更強不易生病。

第二點消毒,在接雞苗的前三天用高錳酸鉀和甲醛混合進行雞舍消毒,春天是萬物復甦的時間,也是細菌和病毒的繁殖時間,所以消毒顯得至關重要,高錳酸鉀和甲醛混合以後產生的煙霧對雞舍消毒更加徹底,但需要注意的是高錳酸鉀和甲醛產生的煙霧有刺激作用,在封閉消毒30分鐘後,要注意打開門窗進行通風。



獸醫梁


落實檢查雞舍準備情況,包括如下:空舍期的清潔消毒。關注清潔消毒程序制定、工怍環節監控、消毒效果監控。飼養設備的運轉狀況能否滿足為肉雞提供舒適生長環境的需要,如加溫、通風、供水、料線等設備的準備工作,尤其是第一週飲用的溫水能否供應充足,飲水的溫度與第一週死亡率直接相關,養殖驗證表明:26.8度的飲水,第一週死亡率最低。

1~7日齡關注點

規模化雞場第一週的關注核心點是週末體重。

第一週末去掉嗉囊後體重達200克,這是一個目標。養白羽肉雞的都知道這麼一句話,“週末定終生”:第一週末的體重決定肉雞的出欄體重;第一週末體重超出1克,出欄體重就增加10~15克。

要想達到一個理想的週末體重,必須要把溫度、通風、密度、光照、溼度這五大養殖要素做好。

1.淘汰弱雛

第一週之內可以強行淘汰1%~3%。如果雞苗價格低,可以淘汰更多一些。如果苗價高達4~5元/只,可以淘汰0.7%~1%。

2.延長母源抗體保護時間

雛雞母源抗體唯一來源是卵黃,正常的卵黃吸收需要12天半才能吸收90%,在卵黃中有母源抗體。如果母源抗體消失過快,新的疫苗抗體還沒有上來,這時就會出現3~5天的免疫空白期,容易導致非典型新城疫和禽流感的發生。

3.開口藥的問題,這也是影響雞苗的健康又一因素

真正的健康養殖是要用科學方法去養殖,用藥第一原則是安全,而不是療效。因此,在開口藥物的選擇方面,要根據雞苗體質合理選擇開口藥物,並以不影響週末體重、保證基礎健康、不影響機體各臟器的發育生長,並減少各種應激為用藥原則。因此我建議選擇抗應激、養腸道的開口藥。

4.免疫抗體與應激

在免疫中,疫苗毒株非常重要,一定選擇適合本地區流行毒株的疫苗;

免疫途徑中,該注射的要注射,該滴口的要滴口,該滴鼻的要滴鼻,綜合抗體(注射油苗或活苗而得)、黏膜抗體(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噴霧或點眼滴鼻、飲水、滴口而得),哪個都不能錯過;

要關注免疫應答和免疫指數,建議5萬隻肉雞以上的規模養殖場都應該有一個抗體檢測設備,不能再盲人摸象,憑著感覺走;

要關注疫苗的反應,特別是噴霧或者點眼後的呼吸道反應;

要關注免疫期的飼養管理重點,一定要減少應激,而不能創造應激,例如免疫之前提高舍溫。

以上是個人經驗之談,希望可以幫到題主你,如對以上內容有不明白或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也可點贊關注我“我愛美麗鄉村”,這邊為你解答關於農村農業的問題。


美麗田園生活


春季,因為天氣變化較大,溫度慢慢回升,給各類病蟲害繁殖衍生很好的環境,致使雞發病的幾率也一直在上升。因此,春季耍似好雞病防治,特別是在春天養殖雞苗時可大要注意。

一、嚴格消毒

接雛前準備好育雛室,飼槽、飲水器等因具失用熱鹼水或0.2%高錳酸鉀水浸泡清洗消毒,再用清水沖洗遍後,晾乾備用。育雛室在進雛前要徹底清潔,封閉育雛室門窗鋪好墊料,放入育雛用具,用強效燻蒸消毒王進行燻蒸消毒,24至36小時後打開門窗換入新鮮空氣,將室溫預熱至30℃以上。

二、保溫調溼

雛雞絨毛稀少,保溫差,抗寒為抵,溼度過高過低均影響生長髮育。養雛雞適宜的溫度是:初生雛32至35℃,1周齡時30至32℃,2周齡時28至30℃,3週週齡時25至28℃,4周齡助22至25℃,以後每週降低15℃左右。溫度要保持均衡,不可忽高忽低,溫度表要掛在距離雛雞活動位置上方10釐米處。溫度適宜,雛雞均勻分散;溫度過彽,雛雞擁擠成堆。溼度1周齡內應保持在60至65%,1周後以50至60%為宜。雞舍過溼可用布袋裝一些生石灰放在室內吸潮;過幹可在火爐上放盆水,通過水分蒸發,增加室內溼度。

三、飲水充足

一週齡以內的雛難,供給萬分之二的高錳酸鉀飲水用,起消毒滅菌作用,保持飲水器的衛生,堅持每日清洗一遍。

分享養殖雞苗知識,希望可以幫到大家,祝大家養殖無憂。


鄉村革麗


春天到了,進雞苗養殖

現在是三月天,雖說是春天,但是氣候仍然比較寒冷,溫度變化無常,時高時低,給雞帶來很多疾病,生長緩慢,那春天養雞應該注意什麼。

1.雞苗的挑選

雞苗的選擇要找一些大型孵化場,多對比幾家,雞苗一定要自己親自挑選,挑好後的雞苗不要離開自己的視線,儘量多觀察一會,防止一些病雞,癱雞,有一兩個也不行,會傳染,雞苗選擇好了,是成功的一半。

2.雞棚消毒

春天,天氣回暖,萬物復甦,但是氣溫還是不高,小雞苗的抵抗力較差,容易生病,這個時候要加強消毒。

3.雞棚保暖

早春,中北方地區氣溫仍是偏低,雞苗的保暖不容忽視,這個時候可以在雞棚內增加千瓦燈,棚頂用草墊子。

4.雞棚通風

棚內飼養雞,密度太大,容易滋生細菌,而且棚內氧氣含量偏低,給雞棚定時通風很關鍵,一般中午十點和下午四點,各通一次風,每次一個小時。

5.雞的營養

小雞苗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應加大蛋白質營養,每天餵養次數多加兩次,加快雞的生長。

6.補充光照

如果有條件,可以讓雞在晴天時,室外曬曬太陽,室內增加千瓦燈,補充光照,這樣可以加快小雞的生長。

7.疾病預防

根據雞苗的實際,定期給小雞打預防針,或者有針對性的,在飼料中投放預防藥物。

總結,春季是冷暖最不穩定的時候,而且多風,雞應激性大,抵抗力弱,疾病傳播快,導致機體過氧化過快,肝臟負擔加重,抗應激,提高免疫力,促進代謝的維生素增加,養雞要心細,多留心雞的任何風吹草動,近幾年不斷有禽流感發生,做好早預防,多準備。

我是豫東南瓜,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豫東南瓜


春季,因為天氣變化較大,溫度慢慢回升,給各類病蟲害繁殖衍生很好的環境,致使雞發病的幾率也一直在上升。因此,春季要做好雞病防治,特別是在春天飼養雛雞時更要注意。

現將春季雛雞飼養要點介紹如下:

一、嚴格消毒

接雛前準備好育雛室。飼槽、飲水器等用具先用熱鹼水或0.2%高錳酸鉀水浸泡清洗消毒,再用清水沖洗一遍後,晾乾備用。育雛室在進雛前要徹底清潔,封閉育雛室門窗鋪好墊料,放入育雛用具,用強效燻蒸消毒王進行燻蒸消毒,24至36小時後打開門窗換入新鮮空氣,將室溫預熱至30℃以上。

二、精選健雛

健雛一般活潑好動,腿部結實,行動自如,眼大有神,臍部癒合良好。弱雛一般絨毛汙濁,臍部有血或卵黃吸收不全,精神萎靡,閉眼打盹,站立不穩。購買雛雞時一定要精挑細選健雛。

三、保溫調溼

雛雞絨毛稀少,保溫差,抗寒力抵,溼度過高過低均影響生長髮育。養雛雞適宜的溫度是:初生雛32至35℃,1周齡時30至32℃,2周齡時28至30℃,3周齡時25至28℃,4周齡時22至25℃,以後每週降低15℃左右。溫度要保持均衡,不可忽高忽低,溫度表要掛在距離雛雞活動位置上方10釐米處。溫度適宜,雛雞均勻分散;溫度過低,雛雞擁擠成堆。溼度1周齡內應保持在60至65%,1周後以50至60%為宜。雞舍過溼可用布袋裝一些生石灰放在室內吸潮;過幹可在火爐上放盆水,通過水分蒸發,增加室內溼度。

四、飲水充足

雛雞出殼後24小時可失水8%,48小時可失水15%,當失水大於15%時,很快便出現脫水症狀。因此,雛雞出殼12小時後就應供給充足清潔的葡萄糖和強效維生素C的飲水,以清理腸胃,排除胎糞,供給營養。1周齡以內的雛難,供給萬分之二的高錳酸鉀飲水用,起消毒滅菌作用。保持飲水器的衛生,堅持每日清洗一遍。






Andy62446182


雞要喂小雞高蛋白飼料,保溫室溫度要控制在33--35度。

第1天:

用上3%—5%的

葡萄糖:+電解多維(或強力補)。用藥目的:緩解運輸應激、補充能量、增強機體的抵抗力,促進卵黃的吸收。【簡單的用紅糖水。水溫一定適熱】

第1-5天:

用上開口藥:原粉:氨苄青黴素(2—3g兌20斤水)+左旋氧氟沙星(1.5g兌20斤水)或頭孢拉定(1.5—2g兌20斤水)或沙拉沙星(1g 兌20斤水)

用藥目的:主要預防雞白痢、大腸桿菌、腸炎、臍炎等

備註:【兩類藥不可同用】開口藥不允許集中一次飲水,應全天量飲水或集中在上午/下午飲,儘量延長其飲水時間。

第6-7天:

免疫新支二聯苗或28 /86 ,兩倍量點眼滴鼻,同時前後兩天用上強力補或電解多維:也可按比例飲水。用藥前仃飲三小時後

第8天:不用藥。目的:防止對免疫產生干擾作用。

第9-12天:

用上原粉:阿奇黴素(1g兌20斤水)或羅紅黴素(1g兌40斤水)或頭孢類+沙星類藥物。

用藥目的:預防大腸桿菌和慢性呼吸道病。【有專用的大腸桿茵的黃粉】

第13-14天:

法氏囊中等毒力疫苗2—3倍量飲水。【盡不可提前或拖後二天】。

第15天:

不用藥。目的:防止對免疫產生干擾作用。

第16-19天:

預防、治療用藥:原粉 頭孢類+磷黴素鈣或頭孢類(1g兌10斤水)+沙星類(1g兌20……







廣西鴻富珍禽養殖


大家好,我是三農領域創作者,下面是我的觀點和分享。

首先把雞舍的溫度升上去,把墊料鋪好。

雞苗回來時可以不著急喂東西,過幾個小時再喂水,飲水最好是燒開的涼開水。這些都必須在進雞苗時做好的準備工作,前三天最好都用涼開水。由於小雞是汽車或火車運送,有些甚至是長途搭車,也有些暈車的現象。

可以加點葡萄糖或者紅砂糖來提升下能量和緩解長途坐車的疲憊。

還有更重要的就是開口藥,開口藥可以在回來的第二天開始用,一般是用5~7天。

開口藥一般是消炎抗菌的,開口藥用好了以後雞得大腸桿菌的幾率也會少些。可是雞苗最容易出現的現象就是“脫水”,這種現象在夏天比較常見。一旦雞苗“脫水”了,整個養雞過程都會讓你很苦惱。

雞苗"脫水”跟進雞苗的渠道有很大的關係,現在有很多賣雞苗的販子,還有很多小小的孵化場,還有很多在網上售賣的雞苗,各種渠道應有盡有。尤其是網上進的雞苗,雖然很便宜,但還是建議大家找正規的渠道。

網上很多騙人的模式,像品種不對、質量是次品等等。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和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你,最後祝大家養殖和種植大豐收。

謝謝大家


wenshidapeng


春季,因為天氣變化較大,溫度慢慢回升,給各類病蟲害繁殖衍生很好的環境,致使雞發病的幾率也一直在上升。因此,春季要做好雞病防治,特別是在春天飼養雛雞時更要注意。

現將春季雛雞飼養要點介紹如下:

一、嚴格消毒

接雛前準備好育雛室。飼槽、飲水器等用具先用熱鹼水或0.2%高錳酸鉀水浸泡清洗消毒,再用清水沖洗一遍後,晾乾備用。育雛室在進雛前要徹底清潔,封閉育雛室門窗鋪好墊料,放入育雛用具,用強效燻蒸消毒王進行燻蒸消毒,24至36小時後打開門窗換入新鮮空氣,將室溫預熱至30℃以上。

二、精選健雛

健雛一般活潑好動,腿部結實,行動自如,眼大有神,臍部癒合良好。弱雛一般絨毛汙濁,臍部有血或卵黃吸收不全,精神萎靡,閉眼打盹,站立不穩。購買雛雞時一定要精挑細選健雛。

三、保溫調溼

雛雞絨毛稀少,保溫差,抗寒力抵,溼度過高過低均影響生長髮育。養雛雞適宜的溫度是:初生雛32至35℃,1周齡時30至32℃,2周齡時28至30℃,3周齡時25至28℃,4周齡時22至25℃,以後每週降低15℃左右。溫度要保持均衡,不可忽高忽低,溫度表要掛在距離雛雞活動位置上方10釐米處。溫度適宜,雛雞均勻分散;溫度過低,雛雞擁擠成堆。溼度1周齡內應保持在60至65%,1周後以50至60%為宜。雞舍過溼可用布袋裝一些生石灰放在室內吸潮;過幹可在火爐上放盆水,通過水分蒸發,增加室內溼度。

四、飲水充足

雛雞出殼後24小時可失水8%,48小時可失水15%,當失水大於15%時,很快便出現脫水症狀。因此,雛雞出殼12小時後就應供給充足清潔的葡萄糖和強效維生素C的飲水,以清理腸胃,排除胎糞,供給營養。1周齡以內的雛難,供給萬分之二的高錳酸鉀飲水用,起消毒滅菌作用。保持飲水器的衛生,堅持每日清洗一遍。

春季做好雞病防治,特別是在這段疫情飼養雛雞時更要注意。這幾點希望可以幫助你輕鬆養殖。關注我或私微信給我,回覆“在”,獲取終身養殖管理技術指導,用易懂的語言,一線的養殖管理技術,為您分享更多養殖知識,祝您養殖無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