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何焕利:如何开好战“疫”时期的主题班(队)会?丨“防疫有我·课程助力”

2020年的春天,全国人民齐心战“疫”。在“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背景下,我们教师要适时而动、顺势而为,组织学生开好战“疫”时期的主题班(队)会。

特级教师何焕利:如何开好战“疫”时期的主题班(队)会?丨“防疫有我·课程助力”

本文作者、渭南市实验小学校长何焕利

灵活选择主题,突出“三个结合”

针对小学生而言,班会的主题要小而实,要源于生活,为学生所接受,方能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

结合抗击疫情选择主题。新冠肺炎疫情,呈现给我们的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其中所蕴含着丰富的主题教育,如生命教育、爱国教育、感恩教育等已被教育者广泛认可。

结合居家生活选择主题。疫情防控期间,我们的居家隔离生活又何尝不是一个个的教育主题呢?如整理床铺、叠衣服、拖地、打理绿植、收拾房间、制作水果拼盘等的劳动教育;如健康饮食、室内运动、科学防疫,情绪调节等的健康教育;如好书推荐、亲子读书、共读一本书等的传统文化教育。

结合校训选择主题。特殊时期,可以组织学生重新认识自己学校的校训。比如渭南市实验小学的校训是“包容、感恩、责任、奉献”,可以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词,谈自己的感受。如“责任”,明白逆风而行是一种责任,明白遵守规则是一种责任,明白练就本领是一种责任等。

此次全民战“疫”行动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主题,我们教师一定坚持主题明确、灵活选择。班会的主题可以是老师筛选后提供的,也可以是来自学生的实际需求。一般情况下,不同年级会选择不同的主题。当然,也可以不同年级选择相同的主题,如选择制作水果拼盘进行劳动教育,低年级,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给水果拼盘起个好听的名字,也可以根据一句诗制作水果拼盘;中、高年级写一份水果拼盘的自我介绍或说明书,介绍其形状、颜色、营养搭配、制作过程及食用注意事项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尝试打破班级和年级界限,自愿邀请不同班级、年级的学生共同开展主题队会。

扎实做好组织,突出“三个注重”

战“疫”的特殊时期,学生居家学习生活,在组织主题班会时一定要从这个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实效性,才可有助于全员参与。

注重任务驱动。战“疫”时期,学生主要是借助网络交流,因此主题队会可以采取主题成果的形式呈现,学生依据主题自主完成或合作完成,选取适合的汇报方式,如“说一说(音频)”“画一画”“写一写”“做一做(拍照)”等。这样,既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又有效降低难度,能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注重充分准备。从主题的选择、组织的形式、环节的设计及效果的评价等,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中、高年级可以尝试让学生设计、组织,教师做好指导。把班队会的准备过程,作为学生开展自我教育的重要资源。

注重全员参与。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人的差异、家庭条件的不同、保护视力的需要、主题队会的时长等,力求做到全员参与。战“疫”时期,家长陪伴孩子比平日会多一些。如果可以邀请家长参与,不仅能增进亲子感情,更能提升主题队会的教育效果。

科学开展评价,突出“三个把握”

主题队会的评价要坚持开放、多元和多样,使评价成为学生和教师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我的一种手段。

把握评价内容开放化:不仅关注学生在主题队会中知识的增长,而且更要关注学生品格的提升和情感的发展,可以请学生或家人讲述主题队会准备过程中的经历,如最难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喜悦、得到谁最及时的帮助,自己最大的成长等。

把握评价主体多元化:选用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老师、家人参与评价,在正确认识自我、认识他人的过程中,发展各自的评价能力,增进彼此的情感。

把握评价方式多样化。主题队会在呈现成果后,可以组织学生发表班会感言,也可以推荐最美作品并注明推荐理由,引导学生从成果效果和成果完成过程综合考虑。值得注意的是,评价要坚持多肯定、多鼓励,要允许学生有差异,接纳彼此的不完美。 酸甜苦辣皆是成长。这,本身就是教育。

面对“疫”情,我们要充分挖掘、灵活选择适切的主题,采取生动的形式扎实组织,科学开展多元评价,及时发动全体班集体成员共同参与主题队会,让学生从“生活”这本无字书中汲取力量、向阳生长!


相关阅读:


作者:何焕利(陕西省特级教师、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渭南市实验小学校长)

特级教师何焕利:如何开好战“疫”时期的主题班(队)会?丨“防疫有我·课程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