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時辰與五臟的養生祕訣(三)一一長夏養生之養脾

續上集

四季時辰與五臟的養生秘訣(三)一一長夏養生之養脾

長夏:指春夏秋冬換季的最後18天,這是中醫學的範疇。——長夏宜養脾 :

四季時辰與五臟的養生秘訣(三)一一長夏養生之養脾

三、中醫中脾的生理功能

脾位於中焦,左隔之下,是人體消化系統主要臟器,五行屬土,與胃相表裡。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

1.、 脾主運化:指脾具有把飲食水谷轉化為水谷精微(化)並將其吸收轉輸至全身(運)的能力。 運化功能體現於兩方面,一是運化水谷,二是運化 ,運化水谷,指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輸布作用。食物受胃的受納和腐熟作用,達於小腸,受其盛化作用轉為水谷精微和糟粕,其中依賴於脾的運化功能。脾同時具有傳輸和散精功能,可以將水谷精微輸送到肺,進而通過肺的宣發和肅降作用將其散佈於全身。水谷精微,也就是人體各器官維持生命活動的營養主要來源,同時是生成氣血的主要物質基礎,由此可見,脾被稱為後天之本的說法是不無道理的。若是脾運化水谷的作用出現了問題,那麼就相應的會出現食慾不振,氣血不足,消瘦等現象,應是各臟腑得不到營養所導致的。 運化水液,就是說脾同時可以對水液產生吸收,傳輸和排洩的作用。大概作用和運化水谷相似,但對象卻是水液,而其作用同樣產生變化,起滋養各臟腑的作用。

2、脾主升清:指脾氣以升為順,可將水谷精微向上輸送至心肺等地。同時,上升之氣可以維持各臟腑的位置相對穩定,防止人體內臟下垂。

3、脾主統血:意為脾有統攝血液之功能,指其可以通過脾氣來使得血液收束於血管之中,不至於溢出血脈而造成貧血。若此功能受損,則很有可能出現出血,便血等症。

4、 脾與其他事物的關聯

(1) 脾在志為思:指人思想過度,會影響到脾氣的升出,進而導致食慾不振等症。

(2) 脾在液為涎:涎和唾均是口津,而涎是唾液中較清的部分,具有潤澤口腔的作用,這就是脾運化水液在此的體現,進而由此可以看到脾的功能情況。

(3) 脾在體合肌肉,其華在唇:人體中肌肉需要的營養較於其他部位而多,從而更容易反映出脾運化水谷的作用,而唇則是由涎來潤養的對象之一,也可從此觀察脾的情況。

(4) 脾在竅為口:口為消化道開端,也即是脾在官面上的表現。

談談中醫如何長夏如何養脾(胃)

四季時辰與五臟的養生秘訣(三)一一長夏養生之養脾

另一面也可以從以下四法進行養脾(胃)

四季時辰與五臟的養生秘訣(三)一一長夏養生之養脾

談談長夏養脾的食物

一、長夏吃豆,益處多多尤其是三伏天多吃豆,有健脾利溼的作用。 適宜夏天吃的豆包括:

黑豆:養脾益腎;

綠豆:清熱除溼、健脾;

白扁豆、四季豆:健脾;

赤小豆:健脾、養血、養心;

紅飯豆:健脾養血;

薏苡仁:健脾利溼;

荷蘭豆:健脾益氣;

豌豆:滋養肝脾;

青豆:滋養肝脾;

以上這些豆可與大米一起熬粥,或燉肉吃均可。 另外,深埋土中的食物也養脾。五行之中脾屬土,多吃一些深埋土中的食物也非常養脾。如胡蘿蔔、花生、土豆。

二、長夏屬溼,勿忘健脾還要燥溼:長夏天氣多陰雨綿綿,潮溼,溼氣通於脾,易出現脾虛。此時,脾氣不足的人可以趁勢補脾。健脾燥溼可用白朮、山藥、薏苡仁熬湯或山藥、薏苡仁、白扁豆燉肉服。

三、.長夏多溼濁,要注意醒脾

三伏天容易出現噁心,不想吃飯的現象。這是因為長夏陰霾天多,溼氣重濁,脾為溼困。可吃薄荷、荷葉包飯,或生薑,目的在於以芳香之氣醒脾,健脾化溼。

談談醒脾的妙招

◎可喝芳香之飲。

◎可用薄荷、藿香、佩蘭泡水飲或自制香包佩帶身上。

◎可吃清暑利溼之品,如綠豆湯、綠茶。

◎荷葉粥、蘆根、竹葉、西瓜等。

◎保證睡眠充足

◎在太陽穴搽清涼油

◎易噁心者可服藿香正氣水、生薑湯或做菜多用生薑。

【期待續集四一一秋季養生之養肺(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