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入關後,祭祀用了太廟,那原來太廟裡明朝的老祖宗們去哪裡了?

走街串巷兒


中華文明號稱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漫長的歲月裡出現了無數王朝的更迭,每當王朝出現腐朽的趨勢,新的王朝總會竄起來取而代之,那麼新的統治者就會將老王朝徹底掃進歷史的垃圾堆裡,自己也會建立全新的制度和宮殿居所。但是在封建王朝裡,皇宮並不是最神聖的地方,皇宮裡面的太廟才是最神秘的場所,在這裡面供奉的皇帝的很多祖先,甚至有些太廟還供奉著歷朝歷代的皇帝。所以即便身為九五之尊的皇帝,到了太廟這裡也都必須行三跪九拜的大禮。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領著起義軍攻入北京城,崇禎皇帝眼見守城無望,最終選擇在煤山自溢,吊死在歪脖樹上。原本還以為李自成是個王者,沒想到進了北京城之後就變成青銅了,段位下降的太快,一眨眼間就被多爾袞帶領著滿清八旗,直接給從北京城趕出去了。沒過多久,順治皇帝來到北京城,正式宣佈大清王朝要開局了。

按理說新王朝的建立,那麼就不會再使用前朝的宮殿,沒想到清朝反而直接選擇了紫禁城作為,皇帝的起居場所。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有兩個,一來,清朝出身北方遊牧民族,他們的想法倒沒有那麼多的忌諱,反正能用就用吧。二來,當時明朝的殘餘並沒有完全消滅乾淨南方的南明政權始終還在,仗還沒有徹底打完,清朝也確實沒有其他閒錢去修宮殿。既然李自成打進北京的時候,紫禁城沒有被毀,裡面的很多設施都非常完善。那就將就住著唄。

這樣一來明朝的太廟反而被保護的很好,甚至於說裡面的牌位,重新遷移到以前的帝王廟進行供奉。說來也奇怪,明朝人口中的韃子,竟然沒有破壞明朝皇室的祖宗牌位,還算是講究人。只不過估計地底下的嘉靖皇帝會哭,這個原本是他給以前皇帝修建的廟,竟然在最後成為了他牌位的容身之所。

清朝剛剛入關建國之初,滿漢兩個民族之間產生的對立情緒是非常嚴重和激烈的,再加上八旗軍隊在南方地區爆發了非常多的流血事件,甚至一度出現了屠城血案,讓漢族人對於滿人的不滿達到了一個非常高的程度。而清朝這種對待明朝皇室牌位的做法,稍稍也算是緩和了與漢人之間的緊張關係,進一步也讓部分漢人認可了清王朝的統治地位。


小芊芊愛歷史


關於這件事兒清朝做得挺地道,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陰曆五月初二多爾袞從朝陽門進入北京,接管了這座都城,同年陰曆九月十九皇帝順治也來到北京,開始了清朝對中原的統治。

順治的太廟大搬家

受到經濟和時間的限制,再加上宣揚為明帝復仇而繼承明朝的說法,這幫哥們沒有破壞明朝的皇宮、皇陵和太廟等設施,直接拿來繼續用下去了。連皇陵都派兵加以保護,沒出現改朝換代等於挖墳掘墓的事兒。

當時清朝自己也是有太廟的,就在瀋陽撫近門(現在叫大東門)外,是皇太極祭祀祖先的家廟。不過既然有更好的,順治也不介意給祖宗的神牌搬搬家,畢竟每次祭祀都跑瀋陽還是滿累的。

說實話,這事兒順治辦得略顯草率,他不是九月十九進的北京嘛,九月二十七就舉行了努爾哈赤夫婦和皇太極夫婦的升祔大典,都沒足月就把祖宗們請到了北京。與兩位先帝共同享福的還有費英東和額亦都,他倆算清朝最早配享太廟的大臣。

歷代帝王廟的前世今生

對順治來說自己家祖宗搬進來這活兒還不算幹完,重點在於老朱家祖宗該往哪去,直接扔出去顯然不妥,得考慮政治影響和民心問題。還好嘉靖皇帝幫他解決了這個難題,阜成門內大街的歷代帝王廟就是現成的,直接拿來用就好。

根據網上的定律,說來說去這事兒其實還是得怪朱元璋,這傢伙拿下江山後為了體現自己的正統性,別出心裁的在南京欽天山弄了個廟。除了慣常的供奉三皇五帝,他還把夏禹、商湯、周武王、漢高祖、漢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等16個開國帝王一起供奉了。

本來這玩意就是立國初期標榜華夏一脈流傳的歷史,國家穩定以後作用就沒那麼大了,故此朱棣遷都北京後就沒想起來另建。然而傳到嘉靖這代不是有個大議禮事件嘛,這位仁兄挖空心思挺親爹,朱棣同志都差點被扔出去太廟。

於是嘉靖也面臨一個問題,出了太廟的朱棣該去哪?擅長權謀的嘉靖在登基第九年另建了歷代帝王廟。只是這個暗手最後沒用上,還坑得他自己偶爾得去祭祀一番,好歹做做樣子。

更坑爹的是明朝那幫閒著蛋疼的大臣,從歷代帝王廟北遷之後一直就有人對元世祖忽必烈不爽,連帶對陪祭的木華黎、赤老溫等元朝名將不爽。三天兩頭的上書要求把他們扔出去,開始嘉靖還耐心解釋,那幫哥們雖然是異族,但所用中華之法既為中國,太祖都沒廢話,你們扯淡有用?到了後來皇帝也架不住折騰,在十五年後同意了。

清朝的變革

那麼清朝接手後順治是把明朝所有皇帝都搬到歷代帝王廟了嗎?其實也沒有,順治把元、遼、金三朝的皇帝也搬了進去。最終確定祭奠帝王的總數共25人,賢臣39人,所以明太祖、明成祖這類有位之君進得,估計萬曆、天啟應該就進不去了。

到了康熙年間情況又發生了變化,玄燁是個場面人,他在晚年表示咱們也不差錢了,就別在小氣巴拉的,古來帝王只要不是昏君、暴君、亡國之君就都一起祭祀吧!於是在康熙六十一年享祀帝王暴漲到143人。

康熙之後的雍正更不用說,我又攤丁入畝又火耗歸公為的是什麼?不就一個錢字兒嘛?我是差錢的人嗎?我是差事兒的人嗎?給我繼續擴編!於是享祀的帝王擴編到164人,陪臣79人。更狠的是雍正還把歷代帝王廟給重新翻修了一邊,以顯示自己的豪橫風格。


總結起來吧,清朝入關後明代帝王的神牌沒被亂扔,確實被妥善的保管著,最終除了天啟、崇禎兩個皇帝都安然待在歷代帝王廟裡享受供奉,連建文和景泰都有一席之地。起碼在這件事兒上清朝統治者辦得大氣,扯淡完畢。


歷史吐槽機


我是水煮汗青,我來回答。

清軍入關後,他們沒有重新建造宮殿和太廟,而是繼續使用明朝留下的紫禁城和太廟。原來供奉在太廟的明朝皇帝牌位,被多爾袞移到了西城阜成門外的歷代帝王廟。

清朝在中原建立政權後,不僅保留了明朝原太廟皇帝的牌位,還對明十三陵加以保護,這樣的舉動在歷史上看來都是非常罕見的,其原因也比較複雜。

清明兩個朝代的更迭,是“清承明”,不是“清推翻明”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聽一些評書作品也經常可以聽到。比如《君臣鬥》裡有一個章節,說到劉庸使壞要參乾隆,要列舉乾隆罪證的時候,就是因為他動了明陵裡面的木頭,所以有了“偷墳掘墓”的罪名。

當時劉庸是這樣解釋的:“明朝末帝崇禎有道無福,老祖宗進關後建立大清,封朱明後代為公爵並負責看守明十三陵,他們是看明朝朱家的墳,吃清朝的俸祿。”因此,乾隆動了明陵的木頭也是有罪。

評書作品的內容不一定都是真實,但歷史上清朝對待明陵的態度確實如此。因為清軍入關的時候,崇禎已經在煤山上吊,李自成建立了大順王朝,而清軍入關的口號也是“清除闖賊,替明報仇”,這就等於清朝是從李自成手裡奪過來的江山。

清朝政權建立以後,雖然清政府一直強調自己是“承明”,也對太廟、明陵進行了保護,但民間反清的氣氛還是很濃。所以一直到康熙時期,清政府對明朝的態度依然是很和善的,康熙六次南巡都要到南京祭拜明孝陵,表示對朱元璋的尊重,還留下了“治隆唐宋”的墨寶,稱讚朱元璋治理國家的功績超過唐宋!

結束語

清朝入關後的很多舉動在封建時代都是比較罕見的,主要是中間多了一個李自成的起義,讓清軍撿了個大便宜。清朝統治者對明朝太廟和皇陵的保護,既體現了他們人性化的一面,又達到了安撫民心的效果,也是一舉多得的好辦法。


水煮汗青


清朝與明朝的關係,不是純粹的前朝後朝的關係,按照清朝統治者所說的,是李闖李自成率軍進京逼死了大明的崇禎皇帝,應吳三桂的請求,攝政王多爾袞這才率軍入關,而且當時南明小朝廷對此事的反應竟然是一片歡欣鼓舞,竟然還覺得吳三桂的驅虎吞狼之計非常之好,連史可法當時都是這麼認為的,可見那時候文人的腦洞多麼奇葩。

清軍進駐北京之後,將明朝皇帝的神位請到了偏殿之中的歷朝皇帝神位之中去了,而且順治還跑到崇禎的陵前哭了幾聲“皇兄”,後來康熙下江南還去南京祭拜了明太祖的孝陵,並且留下了治隆唐宋的碑刻。

當然凡事必有其因,畢竟中原的漢人太多了,而滿族想要統治廣大的中原地區,不團結漢人地主官僚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們都儘量弱化滿族是異族的概念,儘量讓漢族的地主士大夫接受清代明只不過是正常的朝代更替而已。

所以清朝皇帝在對待明朝皇帝神位的做法猶如歷朝更替時一樣,古往今來,也只有元朝時期得到官方許可的楊璉真迦挖掘了南宋皇陵,並且將宋理宗的頭顱做成了飲酒器嘎巴拉碗,也正是這種野獸行徑激起了漢族人的反抗決心,最後朱元璋北伐成功建立明朝,所以清朝為了江山更穩固的統治,採取了比元朝更柔和的手段也是正常的。


飛凡看歷史


太廟裡的明朝老祖宗被移到了歷代帝王廟中。

太廟是古代皇帝祭祀祖先的地方。

清朝遷都北京後繼續沿用明朝的宮殿,將清朝祖先牌位隨同順治帝一同到了北京入太廟進行祭祀。

而此時的明朝皇帝牌位放在裡面已經不太合適了。

歷代帝王廟是明朝的發明,用於祭祀中國歷史的賢君明主。

在明朝時入選的標準極為苛刻,從上古三代開始到明朝之前總共只有十六位皇帝入選進歷代皇帝廟。即使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也沒能夠入廟進行供奉。

清軍入關以“弔民伐罪”、“為明朝復仇”為口號,將自己入關說成是“承明”而不是“滅明”,因此清朝對明朝皇帝多有尊奉,不僅派人明朝皇帝陵寢,也經常進行祭拜。以此來緩和清軍入關後民眾的牴觸心理。

清朝皇帝在佔用明朝太廟後,同樣的清朝不可能將明朝皇帝的神主一丟了之。

而歷代帝王是個不錯的選擇,其裡面供奉的都是中國歷史有賢名的君王,將明朝皇帝打包進去,即為自己的祖先騰了位置,也讓別人挑不出什麼錯。

因此清朝遷都北京後就分兩次將明朝皇帝的神位遷到歷代皇帝廟中進行供奉。

需要說明的是

清朝入關之後,為表示其正統地位。按照乾隆的話說是“中華統緒,絕不斷線”。能夠入祀歷代帝王廟的皇帝越來越多,最後在乾隆時期達到頂峰共有188位皇帝進入廟中供奉。


歷史小知


“太廟”是古代皇帝祭祀先祖的地方,也可以說是皇帝的“家廟”,最初裡面只供奉皇帝的先祖,後來皇后和功臣也獲得了被供奉於太廟的榮譽,即“配享太廟”。

太廟制度早在夏朝時代就已經出現了,不過那時候祭祀先祖的地方還不叫“太廟”,太廟這個名稱是西漢時期才正式確定下來的。

而從某種意義上講,“太廟”更是一個王朝興衰的見證,太廟在則江山在,太廟亡則江山失,所以基於此種祭祀觀念,當新王朝取代舊王朝時,新王朝的統治者就往往面臨一個非常尷尬棘手的問題,即“該如何處理前朝的太廟”。

可能有的朋友會說,既然是前朝太廟,那就直接毀掉好了,可是如果直接毀掉,那新朝統治者將會面臨其他一系列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該如何收取天下人之心?要知道新朝初立,所面對的都是前朝遺民,只要前朝不是特別的殘暴,總會有大批遺民對前朝念念不忘,所以,如果隨意毀掉前朝太廟,則天下人心不服,新朝剛建立起來的統治威信也會蕩然無存。

所以,前朝太廟不能毀,而縱觀我國曆代王朝,也會發現,如果和前朝沒有血海深仇的,新朝大多沒有損毀太廟,假如前朝太廟不幸在戰火中損壞了,新朝還會對其進行修繕重建或選址令建,但是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新朝建立後,前朝的太廟規模一定會有所縮減,畢竟前朝已經覆滅,若再以皇帝之禮祭祀,也說不過去,而這個問題就要牽扯到古代禮法制度之“二王三恪”制了。

“二王三恪”制的大體意思就是,新朝取代前朝後,新朝君王為了彰顯新朝之正統地位,會給予前朝皇族後裔一定的爵位,一般情況下都會是王爵或者公爵,對應不同的爵位還有相應的封邑。如果封前兩代王朝的皇族後裔,則稱之為“二王后”,若封前三代王朝的皇族後裔在,則稱之為“三恪”。

例如,唐朝武德元年,封隋恭帝楊侑為酅國公,封北周後裔為介國公,此即為二王后。而後梁立國後,則封唐宗室李嵸為萊國公,與隋朝後裔酅國公楊仁矩為二王后,而加上後周宇文氏子孫介國公則為三恪。

那麼在瞭解了“二王三恪”後,我們就要解決最主要的問題了,即新朝如何具體處理前朝太廟。

前面說過,新朝通常情況下是不會毀掉前朝太廟的,但是基於“二王三恪”之禮,前朝太廟的規模一定會縮減,《周禮》對宗廟有一個非常嚴格的限定,即天子立七廟,諸侯立五廟,大夫立三廟,士立一廟,庶人無廟,以此區分親疏貴賤。

不過實際上各朝代對於太廟廟數也有不同的規定,因此,《周禮》的規定只是告訴大家一個事實,即古代上至皇族下至地方士族,祭祀先祖的廟數是有嚴格規定的,不可逾制,否則就是殺頭,誅族的大罪。

因此,如果新朝按照“二王三恪”的禮法對前朝皇族後裔進行了重新冊封給予不同爵位的話,那前朝的太廟也會根據相應的爵位進行縮減,通常情況下是保留三廟,由所冊封的前朝皇族後裔進行祭拜,而這實際上也就是將前朝太廟正式變為所冊封之前朝皇族後裔的“家廟”,如後梁冊封李唐後裔的情況便是這樣:

萊國公李嵸合留三廟,於西都選地位建立廟宇,以備四仲祀祭,命度支供給,以遵彝典

當然瞭如果遇到胸懷特別大度的新朝如宋朝,宋朝就規定了後周的太廟要按照原先的規模繼續祭祀。

其周朝嵩、慶二陵及六廟,宜令有司以時差官朝拜祭饗,永為定式。仍命周宗正卿郭玘(王巳)行禮。

當然了,除了以上兩種處理方式之外,還有一種方式,即興建於明朝的“歷代帝王廟”。

大概是經過了大禮議之爭的洗禮,嘉靖皇帝突發奇想的修建了一座“歷代帝王廟”,他將歷代一些賢明君主全都供奉於此,而清承明制,到了清朝,這個“歷代帝王廟”裡供奉的君王越來越多,最終只要生前不是特別的暴虐荒淫,都能進去。

而目前北京的太廟,本是明朝的太廟,後來清朝入關,本著清承明制的原則,將原本老朱家的“家廟”給佔去了,然後以明朝皇帝發明的方式,將明朝的皇帝們“請”進了“歷代帝王廟”中進行供奉。

當然了,禮法不能亂,起先順治,康熙因為剛入關不久,很多禮法不是很懂,所以對於前明皇族後裔一直沒有進行冊封,一直到了雍正在位期間,才封明皇室後裔朱之璉為延恩侯,不過這個人究竟是不是真的前明皇族後裔就很難說了。


鹹魚閒聊


清朝入關後,沒有蓋太廟,蓋宮殿,而是繼續使用明朝太廟及紫禁城,原來供奉在太廟的明代皇帝移至歷代帝王廟。

清朝的這一做法,對明代皇帝能予以尊重並妥善處置,且竭力保護好明十三陵,是值得稱道的。

後人的評價,是清朝為爭取民心,鞏固政權之舉。這說得通,也符合當時的實際。

但其意義遠不止於此,也許,順治、康熙所考慮的還有它因。

一是勤儉建國。清朝入關,剿滅李自成,同樣是在一片廢墟的基礎上建國。雖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面臨百廢待興,化錢的地方不少,必須克勤克儉,把錢用在刀刃上,才能解決好民生,剿滅反清復明勢力,收復臺灣,統一祖國等大業。

二是知因識果。過去的人信因果報應,懂得應當如何安置先人。順治皇帝佛緣深厚,是一個不戀皇權慕出家的帝王,康熙大帝更是少有的英明之主,他們斷然不會不知道必須慎重、妥善安置好明代帝王的供奉問題。


慧光2787


導言

大明朝的太廟算是歷史上最幸運的一座建築。在經歷了兵災和焚燒等危害居然都能完整的保留下來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另外就是太廟中的這些老祖宗的排位,在大清朝時代還是被完好的保留下來,這一來是清朝的手段二來也是一種自信。


明朝的太廟建設始末

如今,航空航天大學的校園裡的一處花園,你可曾想過這裡曾經是大明朝的太廟所在地。只留下一塊御園的石刻提醒著人們這裡曾經的歷史滄桑。

大明朝最早定都在南京城。所以為祈求列祖列宗和社稷神祗保佑大明江山風調雨順、永世不變,也在修建明故宮的同時,按照周禮《考工記》“左祖右社”的歷史定製,在明故宮宮城御道的東西兩側修建了規模宏大的太廟和社稷壇。太廟位於宮城東南,與宮城西南的社稷壇隔御道東西相向。洪武初年的太廟,按太祖親旨修建四座廟堂、供奉四代祖先,四祖各為一廟這也是太廟的最高級的規格。

“皇高祖居中,皇曾祖東第一,皇祖西第一,皇考東第二,皆南向”,每座廟中供奉神主,東西兩夾室,旁兩廡,設三門。每門“皆設戟二十四,外為都宮,正門之南,別為齋次……”。

這座太廟佔地面積14萬平方米左右,南北長500米左右、東西寬250米左右,整個建築群共有三重圍牆,均為黃色琉璃瓦屋頂、紅色牆身,其規模和規格比朱棣45年後遷都北京並按其藍本修建的北京太廟還要宏大,其莊嚴雄偉程度從現時的北京太廟可見一斑。可惜的是,一場無情的大火把他給燒沒了。那就是建文帝四年的靖難之役的最後一戰。

南京太廟毀了,但是朱棣成功做了皇帝。這個祭拜祖先的太廟自然是不能少的。於是呢在永樂十八年,在北京開始修建新的太廟,其藍本正是這座南京太廟。

太廟的主體建築為三大殿,大殿對面是大戟門。大戟門外是玉帶河與金水橋,橋北面東、西各有一座六角井亭,橋南面為神廚與神庫。前殿,嘉靖十五年因更改廟制而略作修改,嘉靖二十年遭雷擊焚燬,嘉靖二十四年復建。作為皇家最重要的一座建築,明朝歷代對於太廟的修繕工作是不遺餘力。

李自成火燒北京城,多爾袞保護明太廟

不管你怎麼修繕,在遇到王朝末年的時候總是逃不過被毀掉的命運。崇禎十七年,皇帝自縊煤山,李自成進入北京城,大明朝滅亡。

可是李自成並沒有在北京城呆太久,沒有多少時間就又被大清軍隊和吳三桂的部隊給趕出了北京城。在退出北京之前,李自成還是做了一件所有失敗者都會幹的事情,把宮殿給燒了。這只是為了洩憤,對於戰局無關痛癢而已可憐的明代京師就這樣被活生生的燒掉了。李自成的起義軍逃走時焚燒了紫禁城的相關史料有著詳細的記載,但是,和紫禁城緊鄰的太廟是否也在這一天被燒燬,現有史料上並沒有確切記載,只是後世有傳聞太廟被焚燬。

事實上如果我們對照《清史稿》和《明季北略》的記載很明顯可以看得出來,至少明太廟沒有毀於戰火。

於是傳攝政王令,自初六癸巳,始為先帝設位帝王廟,哭臨三日。隨議諡號,議葬隧,俟事畢削髮,禮部侍郎楊汝成,稱典禮浩繁,不能獨任。王曰:爾朝皇帝,尚未收殮,明日即欲令京城官民人等哭臨,無神主何以哭臨,無諡號何以題神主,明睿聞言大慟,王義之,即命議諡於朝房,諡先帝為懷宗端皇帝,周皇后為烈皇后,安奉神主於帝皇廟。《明季北略》六月甲申,遷故明太祖神主於歷代帝王廟。秋七月丁亥,考定曆法,為時憲曆。戊子,巴哈納、石廷柱會葉臣軍定山西。壬辰,以吳孳昌為宣大山西總督,方大猷為山東巡撫。癸巳,以遷都祭告上帝、陵廟。 九月庚戌,初定郊廟樂章。睿親王多爾袞率諸王及滿、漢官上表勸進。故明福王遣其臣左懋第、馬紹愉、陳洪範齎白金十餘萬兩、黃金千兩、幣萬匹求成。壬子,奉安太祖武皇帝、孝慈武皇后、太宗文皇帝神主於太廟。十月冬十月乙卯朔,上親詣南郊告祭天地,即皇帝位,遣官告祭太廟、社稷。初頒時憲曆。《清史稿》

從上述的史料記載中我們看到了,李自成沒有燒燬太廟,而大清多爾袞還主持了將大明朝的祖宗的牌位請出太廟,三個月之後把大清國的祖宗牌位再請入太廟,完成了明清兩代的交集工作,代表著大清國的正統地位的開始。這些政治意義的動作都發生在太廟。如果當時太廟已經毀掉的話,如何在一堆廢墟中辦這麼有重大意義的活動呢?所以呢太廟並沒有毀掉。

明朝祖宗的牌位進入了歷代帝王廟

進入地帶帝王廟也標誌著大明走入了歷史,接下來是有清朝開始統治。這裡可以看得出來多爾袞進入北京之後對於爭取明朝遺老的支持還是做了不少的工作。安頓好明朝的歷代皇帝也讓大清朝順利的接收了明朝眾官員的擁護,這一點上來說,李自成並沒有做到而多爾袞做到了。

大廟門前立了兩通下馬碑,碑座是長方形,沒有龜趺,民間流傳“有碑沒有馱”指的就是

下馬碑。下馬碑上,均用滿、漢、蒙、回、藏和託忒六種文字鐫刻"官員人等至此下馬",以警示所有官員,從廟前經過必須下馬步行,以示對歷代帝王廟的尊敬。碑的陽面刻三種文字,陰面再刻三種文字。且不同民族文字的位置在兩塊碑上互換,以示所有民族一律平等。這是歷史留給我們的一個思考。


南閣水哥


中華民族幾千年來一直是一個傳承有序的民族,我們能夠延續至今,保持文化和文明的不斷進步,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不倒,最為重要的關鍵因素就是血脈認同和文化認同。

太廟源於祭祀,而祭祀從奴隸社會的夏朝就開始了。早期的祭祀源於對自然和鬼神的敬畏,後來逐漸形成了一種尊祖的習俗,到了國家形態後,統治階級為了凝聚部落、族群的社會關係,慢慢把獻祭先祖,尊崇祖先作為了一種宗教形態。

既然是祭祀祖先就一定要有場所,經過很多代人的傳承,有了很多的祖先,不可能每次都去祖先的墳前逐個祭祀,這太麻煩,於是聰明的中國人就發明了“牌位”,把每個先人的牌位供奉就可以了,而牌位放置的地點,就是太廟。太廟這個專用的祭祀先祖的地方最先出現於西漢早期,劉邦死後才建立的太廟。

太廟是歷朝歷代最為重要的地方,甚至比金鑾殿都要重要得多,皇帝的龍椅可以今天換人,明天易主,但是太廟如果被遷移或者毀掉,那就直接宣告這個王朝覆滅。太廟其實就是社稷的意思,皇帝輪流坐沒關係,社稷崩,那就王朝滅了。

太廟的存在就是傳統的正當性存在,也是文化存在的正當性,中華民族一直用血緣傳承和文化傳承來樹立基本的正統統治根基的,所以太廟裡面的牌位雖然是木頭做的,但它們的意義太過重要了。

回到題目,滿清入關後,定都北京,順治皇帝又是如何處理原來明朝太廟祭祀的那些祖先牌位的呢,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看前朝怎麼做就行了。

自此有了太廟這個最為神聖的祭祀宮殿起,各朝各代幾乎沒有過把前朝太廟裡祭祀的牌位惡意、粗暴的處理掉,這不符合統治者的利益。前面說了,中國人最講究的就是傳承,無論是血緣的,還是文化的,既然新的統治者推翻了前朝,但是從傳承上來講,那是後來者接受了前朝者的衣缽,作為更替天子來統治天下的。

如果粗暴處理前朝太廟的牌位,那麼就說明自己得位不正,沒有順應天意,這會失去天下民心。所以,後世統治者都會善意的處理前朝太廟的前朝皇帝牌位,甚至是元朝入主中原,蒙古人都非常虔誠的把宋朝太廟刻意保護和修繕。

既要保護原來太廟以及太廟裡面的眾多祖先(大多數是皇帝)的牌位,那麼滿清的皇帝牌位又放在哪裡呢?順治入京後,他爺爺努爾哈赤,老爹皇太極的牌位可是抱著入京的,把他們的放哪裡呢?難道就直接把朱元璋、朱棣的牌位換出來?這不可能,也不現實,前朝皇帝的牌位動不得,這關乎天下民心。

這個問題在明朝已經被解決了,那就是朱元璋在太廟旁邊建立一個歷代帝王廟,把歷代很多著名的帝王牌位放在裡面進行祭祀,既然有了這麼一個偏殿,但是名字很霸氣——歷代帝王廟,就放這裡吧。

順治就把原來太廟祭祀的明朝皇帝牌位全部移到了歷代帝王廟裡,不要以為歷代帝王廟裡就祭祀了中國自古以來所有的皇帝,沒有那麼多地方放牌位,不要以為這是普通的公墓,既然是帝王廟,多少還是要講點氣派,再說了,中國自古以來那麼多皇帝,有名氣大的,也有名氣小的,不能都放在裡面。

朱元璋就放了十多個皇帝,什麼漢高祖、漢武帝、唐太宗、元世祖等,到了滿清接手後,又增加了十多個,達到了三十多個,當然更多的是金國、遼國、元朝等國的皇帝,至於明朝的皇帝,實話告訴你,並沒有把明朝皇帝全部放進去,比如天啟、崇禎都沒有牌位在歷代帝王廟裡。

到了康熙、雍正、乾隆時期,滿清國力達到了鼎盛,為了彰顯國家富強,民族團結,更多的是為了現實滿清順天意,得中華民族正宗傳承,不斷的擴充歷代帝王廟,裡面的皇帝牌位多達160多位。

所以,清朝對待明朝太廟還是非常溫和的,這更多的是自古以來統治者的傳統做法,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承認中華民族的傳承正宗。


沉墨I方之城


清朝入關之後雖然改朝換代,但是明朝的老祖宗牌位並沒有破壞,而是遷到歷代帝王廟中進行祭祀了。

反而是清朝之前闖王李自成進入北京,對於明朝的帝王牌位進行過破壞,並且還燒燬了很多宮殿。也是因為李自成的進入,讓清看到了機會。

當時的清朝入關打著的口號就是為明朝報仇,清除闖賊。他們是以正朝綱,清叛賊藉口進來的,也是在表示自己是繼承明朝的統治,並不是入侵。所以進關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家祖宗牌位送入太廟,並且還沒有破壞明朝的牌位,這也是為了顯示他們的正統性。

不管怎麼說,清朝的建立,就是異族入侵。當時的百姓還是很牴觸的,為穩定百姓,他們進入北京之後對於明朝的建築都沒有進行破壞,並且還通過對明朝官員的安撫使他們承認自己的地位。

在這之後,又入主紫禁城,這個象徵著權利中心的地方,並沒有另外建立都城。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籠絡漢族人心,另一方面也是把自己放在一個繼承者的身份上。

侵略者是破壞,而繼承者是保留,這也是他們的一種政治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