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覺得《1917》這部電影怎麼樣?

牛牛愛妞牛


大家好,我是3A影視,影視領域創作者,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電影藝術的發展,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目標,即是“提高觀眾的沉浸感”。盧米埃爾兄弟用《火車進站》中衝向鏡頭的火車,讓觀眾驚呼逃離,首次實現了電影作為影像藝術的沉浸感體驗。而後,隨著有聲技術的發展、彩色技術的發展、包括更好的攝影機的出現,電影在沉浸感的增強上越行越遠。而到了近年,3d技術和高清攝影機的出現,更是讓這種沉浸感的提升達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吸引了李安、卡梅隆、徐克為代表的著名影人的廣泛參與。由此可見,一代代的影人,其對拍攝技術和手法的革新之中,始終在圍繞著一個目標:如何能夠讓觀眾更真切地進入到電影的世界中呢?

而這一看似專屬於科技環節的課題,在《1917》中,卻得到了一種更加“電影化”的答案——並非依靠科學技術的更新,而是使用運鏡、構圖、照明、戲劇上的呼應,等等電影表現手法和語言,去製造影片的節奏,帶觀眾進入到這種節奏、並沉浸於其的變化和張弛之中,從而切實地感受到導演所傳達的信息。

近年來的戰爭電影中,《敦刻爾克》是非常個性化的一部。諾蘭並沒有像一般的戰爭片那樣去塑造人物、鋪設劇情、最終落入一種人性偉大的主旋律式歌頌或對戰爭之中個體人類無力渺小的強調或對戰爭乃至於人類文明本質的追探。諾蘭將重點放在了剪輯的節奏設計上,讓多線敘事中的各部分形成了一種時間點從錯位到逐步統一吻合的變化狀態。無論是導演諾蘭,還是主演馬克裡朗斯、湯姆哈迪和菲爾懷特海德為首的演員陣容,都給予了這部電影以濃厚的英國血統。

而如果我們來看《1917》,導演薩姆門德斯、演員陣容裡的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科林費斯、馬克斯特朗、喬治麥凱,都同樣是純正的英國出身。從這個角度看,或許英國影人對於戰爭電影的創作上總會有別樣的新鮮創意也說不定。

在《1917》中,最為讓人眼前一亮的點是導演在創作思路上的出人意料。薩姆門德斯作為一個著名的舞臺劇導演,在戲劇性的打造上功力無需任何語言描述上的贅冗論證,其代表作《美國美人》和《革命之路》,也都是圍繞著“中年危機與家庭”的主題、建立在高度濃縮化的場景之中、通過臺詞和戲劇層面的手法而形成的“類舞臺戲劇”式作品。但是,在《1917》中·,薩姆門德斯卻給出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呈現方式:對舞臺戲劇式風格的相對弱化,通過電影化手法而進行的、更加偏重於電影表達系統的方式。

首先,在這部電影中,就像《敦刻爾克》一樣,薩姆門德斯也和諾蘭做出了相同的選擇----對傳統敘事方式的棄用。不同於一般的戰爭電影,在《1917》中,無論是作為核心人物的兩位主角、還是作為“與主角產生短暫交互”的各位配角,在電影中的人物塑造都是不慎豐滿、甚至在配角的層面上可以表述為“面目模糊”的。由此一來,一般戰爭電影、甚至全題材電影之中非常重要的“建立觀眾與人物的情感紐帶和立場認同·”這一道工序,就完全消失了。在傳統的電影中,我們正是需要建立與人物的同調,才能夠和人物一起同呼吸共命運,從而去理解人物的行為、感受到戰爭對於人物的傾軋,從而接收到導演想要表達的主旋律或戰爭批判。但是,這樣的一個紐帶,在《1917》中,由於大量人物的背景含糊、面孔模糊所造成的大量空白,被薩姆門德斯人為地切斷了。《敦刻爾克》之中,我們尚能看到諾蘭對馬克裡朗斯的祖孫二人、湯姆哈迪的一些個人性格塑造,但《1917》無疑要比它走得更遠、程度更甚:除去主角之外的絕大部分人物,都成了單純的“與主角偶遇”的存在,沒有過多的性格展示,也沒有獲得更多的展示空間,只是在鏡頭前短暫出場。

那麼,傳統的紐帶被切斷了,薩姆門德斯又是如何創造出了比一般電音更加出色的觀眾沉浸感呢?他的重點,放在了“節奏”之上。在本片中,最為核心的一點就是:門德斯創造出了觀眾節奏與主角節奏的完全同步,從而讓觀眾得以在感受上與主角徹底同調。這樣一來,觀眾等同於徹底站在了主角的立場、甚至是主角的“視線”之上,其對於主角所處世界的沉浸感,自然也就比一般的電影強多了。

實現這一點的,首先就是上文提及的人物塑造模糊化。從劇情來看,兩位主角從部隊出發,一路上遇到了形形色色的軍人,向著任務的目的地前進。因此,如果以主角的視角來說,一路上遇到的的所有角色都只是單純的陌生人,而這樣短暫一瞬的偶遇和邂逅,也不可能讓他們足夠地瞭解彼此、熟知性格和人生經歷。因此,在電影手法角度講,這部電影中配角的形象模糊化,實際上構成了一種信息給予限制所形成的“敘事主觀化”----觀眾不再是客觀敘事之下可獲取超越人物層級之全信息的上帝視角存在,而是信息獲取受限於單一人物層級、與此人物完全等同的主觀敘事接收者。通過這樣的信息控制,薩姆門德斯已然實現了觀眾對於人物的初步同調。

更重要的是,在電影中,薩姆門德斯提供了出色的鏡頭表現。就像著名影評人週黎明所說,在這部電影裡的攝像機,彷彿真的是活的、具有生命力一般。近年來的電影中,攝影的用法,可以說是愈發靈活起來,被創作者們賦予了形態各異、但在敘事中同樣重要的價值。首先。超長鏡頭手法,在近年來的電影中也並不少見:《鳥人》的偽長鏡頭讓全片接近於舞臺劇的“轉場”和“一演到底”體驗,吻合了電影中“百老匯”的背景設置;《地心引力》中的長鏡頭,則服務於宇宙空間中無重力的360度旋轉體驗的提供,讓觀眾能夠對主角宇航員的處境感同身受、知曉無重力狀態下的恐慌和對引力提供者地球母親的依賴;畢贛的《路邊野餐》和《地球最後的夜晚》中,更是用幾十分鐘的長鏡頭來打破此前正常長度鏡頭的時間體驗,從而通過影片內時間和現實時間的完全同步,突出長鏡頭中“未來、過去、現在交織”的時間線混亂空間的特殊性。另外,在長鏡頭之外,運用鏡頭來增加觀眾對人物情緒的體驗的用法也是存在的。比如,伊納裡多的《荒野獵人》,在開篇的大戰中給出了“主角團隊被樹上的部落戰士射殺”的反覆強調之後,就開始通篇使用仰拍的視角拍攝森林中的主角,從而用構圖的角度強化上空彷彿包圍、壓制著主角的林立樹木,讓觀眾感受到“隨時被射中”的、來自大自然的威脅。

而在《1917》中,薩姆門德斯的鏡頭使用,很大程度上結合了這兩種用法。首先,他創造出了一種通篇長鏡頭貫穿至終的效果,又全程緊緊地跟隨著兩個主角,從而讓觀眾能夠成為主角旅途的共行者,看到主角看到的一切、感受主角感受的全部。而更重要的是,薩姆門德斯的鏡頭,始終保持著變化多樣、張弛有度的節奏,或者更恰當的形容----一種呼吸感。當電影開篇,鏡頭首先放在了鮮花的特寫上,隨後後拉讓酣睡的主角入鏡,構成了一種輕鬆的生活化氛圍表達。隨後,鏡頭又舒緩地跟隨著兩位主角在戰壕裡走動,配合著二人對於“我們要推進了”、“你會被綬帶的”、“我想過年吃火雞”的輕鬆談話,進一步地創造出了輕鬆的氣息。而隨後,鏡頭跟隨著主角進入指揮所,接到了橫穿戰場去通報信息的殘酷命令,鏡頭運動的舒緩也隨之滯澀了-----這種滯澀配合了主角二人感受到戰事緊迫的心境,跟配合了其中一位主角想到“前線的哥哥性命垂危”的壓力突至。而劇情在這裡進一步推進,兩位主角開始急切地行走在戰壕中,鏡頭的運動也愈發變得晃動和不穩定起來---這是一種比較細微但有效而高級的控制鏡頭手法,大體上的速度與主角的速度同樣、比起開篇並沒有太劇烈的變化,但穩定性上的調整卻讓鏡頭與主角的心情同樣、變得混亂而不安起來。在隨後的電影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鏡頭或細微、或大幅的調整和變化:躍入德軍戰壕瞬間鏡頭的停滯來構成緊張氣氛高潮瞬間的凝固、進入空無一人的德軍工事時短暫的活泛輕鬆,等等。可以說,鏡頭本身創造出了豐富的變化,與人物的變化形成同步,從而形成了鏡頭的節奏、並進一步達成了鏡頭節奏與人物內心節奏的統一,讓鏡頭接收者的觀眾徹底地進入了人物的世界之中。

並且,薩姆門德斯對於畫面節奏的創造,還並非僅僅是停留在運鏡之上。鏡頭運動是構成畫面表達的重要一方面,但絕對不是全部。構圖,同樣是畫面中的重要元素。在《1917》中,薩姆門德斯通過構圖中鏡頭內元素的選擇和側重安排,同樣強化了節奏的變化。首先,在開篇中,跟隨著主角二人的鏡頭兩側,充斥了大量休息中的閒散士兵。而隨著兩名主角接到任務開始前進,鏡頭中的士兵也從閒散逐漸變成了緊張(與主角之一產生衝突的部隊),並且開始出現了傷者。

更進一步地,薩姆門德斯同樣也沒有徹底忘記自己作為舞臺劇大師的戲劇化手法,他使用一些臺詞來做先期的鋪墊,並在隨後的部分中利用上這些鋪墊來作為畫面構圖或戲劇節奏上的變化工具。在指揮所中,司令讓兩位主角去尋找史蒂文森軍官,而隨後二人抵達了位置,卻被告知“史蒂文森已經陣亡”了---這帶來了一波戰爭緊張感的提升。而更精妙的在於,前線的軍官告訴二人,“穿越過鐵絲網上掛著的那些死去的傢伙”,這提示了下一段落中提供節奏變化的構圖元素重點:掛著的死屍----之前作為背景點綴的活人士兵,已經從開始的閒散、過渡到緊張、在這裡進一步從活人變成了死人。二位主角翻出戰壕,開始在開闊地帶前進,而薩姆門德斯也開始在畫面中放置越來越多的死屍,並且巧妙地讓這些死屍產生一些調整----一開始更多出現在畫面兩側和遠景之中,而到了主角即將翻進德軍戰壕的最緊張高潮瞬間,則首次讓主角處於後景、而死屍的腦袋處於前景。利用死屍在構圖中位置的安排,薩姆門德斯讓“死屍”這一此前被臺詞鋪墊好的重要元素,對觀眾接收中的存在感和壓迫力逐漸抬升,並最終在主角的緊張感高潮瞬間達到同步的高潮。另外,在畫面中,薩姆門德斯時刻不忘記的“鐵絲網”在前景的安置,也同樣加強了緊張的氛圍。而在隨後離開德國工事的部分中,薩姆門德斯更是在兩個士兵的面前放置了一座堆積起來的武器山---一個類似於斯皮爾伯格《太陽帝國》中堆積著各國廢棄傢俱的場景,其象徵意義也與彼作“戰爭對於所有參戰國等同無差的毀滅性”接近,渲染著戰爭的沉重與陰森。因此,在這樣的綜合創作之下,鏡頭、畫面、構圖、鋪墊,共同作用,《1917》才呈現出了優秀的節奏呼吸感和觀眾與人物情緒的同步。

並且,相比《現代啟示錄》和諸多的經典戰爭電影,《1917》的視野或許也放的更小了一些。從技術上講,就像這篇文章中所寫的那樣,薩姆門德斯用一種“對仗狂魔”一般的能力,在全片中安排了大量的、基於各環節和各層面的對照、呼應、襯托,再結合細膩而敏銳的鏡頭、優秀而寓意強表達好的環境場景佈置,賦予了電影以出色的節奏感。相比最佳影片,在年度奧斯卡之中,本片所體現出的導演功力或許更加突出,在導演獎的競爭中也更有話語權。

而在這樣的節奏感的幫助下,薩姆門德斯實現了自己的目的:他只是單純地讓觀眾站在一個士兵的角度,去感受他從開始“我們應該晚上出發”的理智冷靜、逐步經過“鐵絲網劃傷手”的小鋪墊、進一步發展到“想拿食物卻被地雷炸”、進一步讓他目睹對德軍懷揣善意卻身死的夥伴,逐漸掉入戰爭的黑色旋渦、走進恐慌與絕望的變化。薩姆門德斯通過節奏的強化創造出優秀的沉浸感,讓觀眾通過與士兵的同行、對這個士兵的心境變化的切身感受,來讓所有人用自己的眼睛和內心明白:一個正常的普通人,是如何被戰爭逐漸扭曲、吞沒,失去所有希望的。



3A影視


大家好,我是大臉貓影視劇,《1917》整部電影的節奏特別好,既不是那種從頭到尾只看到戰火紛飛,聽到的都是炮火聲而感到吵鬧,也不會因主角行走在無人區而過份寂靜,它的急和緩控制的非常好,至少讓我在每次緊張後都可以緩一緩再接著緊張……

印象最深的一段是他在小鎮的時候他當時剛從昏迷中清醒,還處於一種恍惚的狀態,導演很好的運用燈光和聲音體現出了那種恍惚感,有種不真實的感覺,我在看的時候差點就以為他還在夢裡,那種寂靜又莫名帶來了一種緊張感……

最後一幕,主角一個人坐在大樹下,一如開頭,跟開頭做了很好的呼應,有一種靜謐的感覺,整個人隨著這個鏡頭放鬆了下來,隨著他閉上眼,黑鏡,然後電影結束……

這部電影不同於其他的戰爭片,不像《血戰鋼鋸嶺》從頭炮火連天到尾,它運用長鏡頭,同時動靜結合、緩急相當讓電影更有代入感……

喜歡戰爭片,但又受不了血腥暴力的小夥伴值得入坑,真的超好看,強烈安利!


M大臉貓影視


《1917》是由美國夢工廠出品的戰爭片,講述1917年春,正逢一戰時期,當時德軍從戰場撤退到興登堡防線。那裡設置了地雷和狙擊手作為陷阱。兩位年輕的英軍士兵接到命令,要在8小時內跨越9英里,穿過敵佔區,向一支即將踏入德軍陷阱的英國部隊下達停止進攻的命令。

個人覺得《1917》天然帶有雙重矛盾。

它是技術向電影,但在“一鏡到底”的概念確立之時,它就是一場技術冒險。

《1917》沒有選擇展現大部隊進攻的宏大場景,而是將鏡頭聚焦到兩位普通士兵身上,跟隨著他們奔跑、躲藏,跟隨著他們的眼睛去看戰場的斷壁殘垣,聽士兵們的對話、抱怨,用各種各樣的細節,讓觀眾在腦海當中自行演繹出殘酷的戰場。

主人公之一斯科菲爾德前半程顯然帶著對任務的抗拒和抱怨,質疑同伴布雷克為什麼要挑上自己,厭戰的他,對於榮譽的態度也很是冷漠,可以直接把勳章換酒喝。直到布雷克犧牲,那份拯救同胞的信念才讓斯科菲爾德一往無前,頂著槍林彈雨前行、與敵人肉搏、以超強的意念去傳達命令。

他們都在時刻提醒著人類:

戰爭毫無意義。


東聊聊西說說


電影帶著觀眾來到一戰的歐洲,德國準備了幾個月的計劃,就是故意撤退,假裝不堪一擊,然後吸引英國人進攻。在獲悉情報後,英軍便安排兩個年輕的士兵用送信的原始方法,去阻止前方不瞭解實情英軍的進攻,其中一個送信的士兵因為自己的哥哥就在進攻的隊伍裡,為了救自己的兄弟,還有1600人的生命,他義無反顧的接受這個任務。他們穿梭在看不到境頭和方向的大霧裡,陷入德國人的陷阱中險些喪命,從橫七豎八的屍體上跨過,目睹了空戰被擊落的德國飛機。可卻因為憐憫搭救了德軍飛行員,那個一心只想救兄弟的士兵被對方的匕首捅傷,流血過多後死亡。

剩下的這個士兵從被安排任務開始就知道是一條死亡之旅,甚至不想執行任務,猶豫不決,還不時發牢騷,在他看來另一個只想救他的兄弟。現在,他不得不完成戰友的囑託,繼續前進,還不時受到德方狙擊手的伏擊,死裡逃生,精疲力竭後終於把信件送到前線,阻止了沒有必要的進攻,挽救了大家的生命。這些還沒有結束,他必須找到以死戰友的兄弟,把戰友的遺物交給對方,他翻越戰壕,在傷員中反覆尋找,最終找到了戰友的兄弟,還活著,安然無恙,面對熟悉人的死亡,他們的情緒都是傷感的。

其實在地球,人類都是它的外鄉人,正常的生老病死,對時間而言,不過是浮光掠影,人類活著,還得經歷人禍造成的痛苦,和自然災難的痛苦,人類的一輩子,就是一場災難的旅行。任何親情和友情,在戰爭面前顯得是多麼的脆弱,一切野心和榮譽在衝突中都是拿成千上萬人的命來交換的,誰在乎那些爬滿蛆蟲,飛著蒼蠅,被烏鴉、鷹隼,或老鼠吞食,被遺棄的屍體呢。諸行無常,生命亦是無常,萬物更是如此,地球並不太平。

恐怖的不是天災,而是人禍,特別是把人禍說是天災,和平年代不會因為和平而忘卻傷痕累累的過去,歷史永遠不會塵封,因為一些人永遠也得不到安息。





美劇A愛好者


初 看 的 時 候 在 懷 疑 這 部 影 片 自 己 確 定 想 看 嗎 ?

電 影 的 題 材 是 戰 爭 類 型 , 一 般 這 種 都 不 是 很 喜 歡 , 但 是 隨 著 劇 情 的 發 展 感 覺 就 像 是 簡 易 版 《 西 遊 記 》 , 懷 揣 著 堅 定 的 使 命 一 路 過 五 關 斬 六 將 , 最 終 完 成 使 命 並 且 將 同 伴 的 死 訊 告 知 其 兄 弟 。 路 上 的 每 一 個 拐 點 都 扣 人 心 弦 。 主 角 經 歷 一 路 挫 折 , 其 實 可 以 選 擇 放 棄 , 但 他 卻 始 終 堅 持 不 退 縮 , 這 是 其 一 ; 途 中 毫 不 猶 豫 救 下 不 明 敵 我 的 空 軍 、 將 牛 奶 贈 送 給 襁 褓 中 的 嬰 無 不 彰 顯 著 他 善 良 的 本 質 。 這 個 結 局 算 美 好 嗎 ? 我 不 知 道 , 他 說 服 了 將 軍 讓 隊 伍 撤 下 來 避 免 了 更 多 無 辜 的 傷 亡 , 同 伴 的 哥 哥 也 好 好 的 活 在 世 上 ; 但 看 著 戰 爭 中 受 傷 的 士 兵 我 笑 不 出 來 , 確 實 , 生 在 和 平 的 國 家 真 是 最 大 的 幸 福 ! 珍 愛 和 平 、 保 持 善 良 、 堅 韌 不 拔 、 使 命 必 達 、 堅 定 克 服 一 切 困 難 或 恐 懼 的 心 !






伯爵爵兒


《1917》由薩姆·門德斯執導,科林·費斯、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理查德·麥登、馬克·斯特朗、安德魯·斯科特主演的電影,於2019年12月25日在北美上映2020年引進中國。

2020年2月,該片獲得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響效果和最佳攝影獎。

這部電影是以兩個傳令兵的視角,回顧1917年西線戰場,完成救贖,導演用了很多鏡頭讓觀眾進入狀態,身臨其境般的體驗戰爭。

故事講述的是兩個士兵要在8小時穿越敵區,向前線送信,以此來拯救1600條性命。

《1917》採用的是單線敘事,故事雖然簡單,卻一分鐘都沒有浪費,劇情緊湊節奏快速,場景設定非常合理。

這部影片更多的是視覺上帶來的快感,沒有用太多宏達的鏡頭來襯托。劇中斯科菲爾德的使命不斷的受到了陌生人諷刺,因為沒有人相信他可以完成任務,甚至他的上級都認為這是去送死毫無意義對任務也產生了質疑。而他唯一的目標就是“完成任務”

他本來是一個無辜的士兵,意外的被選中去完成這項看似不可能的任務,開始他也很害怕,心理為此折磨了許久,但想到軍令如山,以及對崇高使命的嚮往最終讓他下定決心出發。

最後的結尾很感人,他去找了布雷克的哥哥,完成了“另一個任務”將戰爭昇華到人性,讓人明白戰爭的殘酷以及對和平的嚮往。

這部電影通過小人物的視角來敘述戰爭,讓人們更加直觀的看到人性帶來的惡果,更多的是對戰爭的反思。


司徒王胤


《1917》這部電影很精彩,比之前看過的《決戰中途島》更好看,這部電影的戰爭場面不多,它並不是在炫耀槍炮的斑駁,而是凸顯戰爭的殘酷,還有生命的無辜。

電影帶著觀眾來到一戰的歐洲,德國準備了幾個月的計劃,就是故意撤退,假裝不堪一擊,然後吸引英國人進攻。在獲悉情報後,英軍便安排兩個年輕的士兵用送信的原始方法,去阻止前方不瞭解實情英軍的進攻,其中一個送信的士兵因為自己的哥哥就在進攻的隊伍裡,為了救自己的兄弟,還有1600人的生命,他義無反顧的接受這個任務。他們穿梭在看不到境頭和方向的大霧裡,陷入德國人的陷阱中險些喪命,從橫七豎八的屍體上跨過,目睹了空戰被擊落的德國飛機。可卻因為憐憫搭救了德軍飛行員,那個一心只想救兄弟的士兵被對方的匕首捅傷,流血過多後死亡。

剩下的這個士兵從被安排任務開始就知道是一條死亡之旅,甚至不想執行任務,猶豫不決,還不時發牢騷,在他看來另一個只想救他的兄弟。現在,他不得不完成戰友的囑託,繼續前進,還不時受到德方狙擊手的伏擊,死裡逃生,精疲力竭後終於把信件送到前線,阻止了沒有必要的進攻,挽救了大家的生命。這些還沒有結束,他必須找到以死戰友的兄弟,把戰友的遺物交給對方,他翻越戰壕,在傷員中反覆尋找,最終找到了戰友的兄弟,還活著,安然無恙,面對熟悉人的死亡,他們的情緒都是傷感的。

其實在地球,人類都是它的外鄉人,正常的生老病死,對時間而言,不過是浮光掠影,人類活著,還得經歷人禍造成的痛苦,和自然災難的痛苦,人類的一輩子,就是一場災難的旅行。任何親情和友情,在戰爭面前顯得是多麼的脆弱,一切野心和榮譽在衝突中都是拿成千上萬人的命來交換的,誰在乎那些爬滿蛆蟲,飛著蒼蠅,被烏鴉、鷹隼,或老鼠吞食,被遺棄的屍體呢。諸行無常,生命亦是無常,萬物更是如此,地球並不太平。

恐怖的不是天災,而是人禍,特別是把人禍說是天災,和平年代不會因為和平而忘卻傷痕累累的過去,歷史永遠不會塵封,因為一些人永遠也得不到安息。


翻滾的電影膠片


《1917》是由薩姆·門德斯執導,科林·費斯、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理查德·麥登、馬克·斯特朗、安德魯·斯科特主演的電影。於2019年12月25日在北美上映。2020年1月17日,《1917》宣佈引進中國內地。

2020年2月,該片獲得第92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響效果和最佳攝影獎。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進入最激烈之際,兩個年僅16歲的英國士兵接到的命令,需立即趕往死亡前線,向那裡的將軍傳達一個“立刻停止進攻”訊息。 時間只有八小時,武器彈藥有限,無人知曉前方敵況:死亡寂靜之地、佈滿屍體的鐵絲網、突入其來的敵軍、隨時斃命的危險境況…… 這一次兩個少年為救1600個人的性命,不完成,毋寧死!

《1917》在2020年1月9日(週四)晚在北美2900家影院起片,當晚獲票房325萬美元。影片在1月10日(週五)擴至3434家影院正式全面上映,首日含提前場(不計小範圍點映)票房達1400萬美元,上映成績遠好於其他片。1月11日(週六)當天再收1373萬美元,比扣除提前場的首日上漲28%。1月12日(週日)下跌36%,單日再收近880萬美元,最終首週末三天票房累計3650萬美元,表現遠好於3000萬美元以下的市場預期,也成為環球影業近四個月來的首個週末冠軍。

2020年1月12日,帶著日前金球獎勝利的光環,環球影業發行的戰爭片《1917》本週末在北美大範圍上映,隨即以3天入賬3650萬美元的成績登頂週末票房榜。

該片攝影是由羅傑·狄金斯使用ALEXA Mini LF攝影機進行動態拍攝,試圖去展現一種無間斷的單鏡頭拍攝效果。因此,影片中的一些場景,會令觀眾困惑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不過,這應該不是觀眾在觀看一部電影時最先想到的事情。儘管影片的情節設計單純不復雜,由於該片只聚焦於兩個角色且缺乏背景故事,《1917》無法產生總覽式的觀感。影片中的一些敘事序列讓主角成為殺人者,之後又讓他即便在生命受到威脅時也避免採取致命性的行為——這樣沒法彌補敘事上的弱點。



圓心看劇1080p


在剛結束不久的第77屆金球獎頒獎典禮的現場,一部電影引發了眾人熱議,它就是成功擠下《愛爾蘭人》和《婚姻故事》一舉拿下最佳劇情片和最佳導演兩項大獎的《1917》。

這幾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因為在此之前它實在是太冷門了,沒辦法,馬丁斯科塞斯關於漫威的言論鬧得沸沸揚揚,給上線Netflix的《愛爾蘭人》吸引了不少目光。同樣,黑寡婦斯嘉麗自身的話題度也給《婚姻故事》帶來不少流量。

相比起來,只有導演薩姆·門德斯能給《1917》帶來一些圈內的目光,這個曾執導出《美國麗人》的英國導演,在34歲的時候就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但是,這部影片卻有一個最大的噱頭,那就是119分鐘的影片,一鏡到底。

從影片開頭士兵坐在睡下小寐到影片結束時士兵再次坐在樹下閉上雙眼,整部影片,首尾相連,一氣呵成。

那這部號稱一鏡到底的一戰影片,到底怎樣?

01

小人物的聚焦

關於戰爭的影片實在是太多,但不少影片是以二戰為主題,關於一戰的電影實在是不多見,大家耳熟能詳的大抵就是斯皮爾伯格的《戰馬》

談論到為什麼要以一戰做背景時,導演薩姆·門德斯表明《1917》是根據他祖父阿爾弗雷德的回憶錄改編而成,導演的祖父是一戰時期派遣在法國參戰的士兵,承擔信號兵一職,也就是穿過敵區,及時傳達信息和尋找在戰場上失散的士兵。

影片中,中尉布雷克和下士斯科受命前往前區給麥肯齊上校送達停戰的信息,如果消息送達不及時,幾千將士就會落入對方的陷阱,這其中就包括布雷克的哥哥。為此,他們必須要穿過德軍的防線,在天亮之前將將軍的信件成功送達。

劇情簡單而又明瞭,沒有揉入太多的複雜性,當然,這也必是導演使用一鏡到底拍攝的一大理由。

不同於其他極具主人公色彩的戰爭片,導演將影片人物刻畫集中放在兩個極為平凡的小人物身上,說實話,兩位演員在“顏值”上實在是不出挑,若不是鏡頭一直跟隨著二人,筆者也都把握不準這是主角。

相比聚焦上位者的戰爭電影,小人物的視角反而更接地氣,也更容易讓沒經歷過戰爭的觀眾聯合日常生活產生共鳴。

片中,斯科疑惑的詢問將軍如此危險的任務為什麼只有兩個人去,將軍的回答耐人尋味,“無論下到地界還是登上王位,獨自旅行的人走得最快。”

但第一視角和第三視角的來回切換,在增強身臨其境的觀影體驗的同時也犧牲了多個人物角色塑造,遊戲般的掃描視角註定觀眾看到的每個人都是主人公視線之內的人物。這就使其他人均成為主人公完成終極目標路上的路人甲。如“卷福”飾演的只在片尾出現的麥肯齊上校,“臉叔”飾演的不近人情的艾林摩爾將軍,及馬克·斯特朗飾演的半路施以援手的上校等。

總的來說,這場針對小人物聚焦的一戰戲碼,利弊各顯。

02

偽長鏡頭還是一鏡到底?

在去查找影片資料的時候,筆者發現了一個比較好玩的事情。那就是影片攝影師羅傑·迪金斯在瞭解導演一鏡到底拍攝的要求後曾一度表現擔憂,怕影片成為一個過度炫耀形式而失去故事內核的“攝影美片”。

其實這種擔憂並不稀奇,而且在影片拍攝中經常出現,導演在拍攝中總想讓影片的形式更有美感,而攝影師總會擔心喧賓奪主弱化了故事性。可見,影片中形式和故事的均衡是導演與攝影師極力配合的成果。

導演堅持一鏡到底也有其自身的考量,他認為這樣會讓觀眾得到浸入式的體驗,身臨其境,更有代入感。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從一開始我就想以實時方式拍這部電影,讓觀眾一同踏上旅程,與角色同步呼吸。‘一鏡到底’是講述這個故事的最好辦法。”

當然,所謂的一鏡到底,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一鏡到底,而是有多個長鏡頭拼接而成,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1917》是偽一鏡到底。

但即便如此,剪輯師李·史密斯也不敢放鬆,他負責將這些長鏡頭無縫拼接在一起,這就要求每一個銜接處和剪輯處都要非常精確,才能呈現出全片一鏡到底的效果來。

另外,電影之所以在影視美學上極具風格,也不單是因為一鏡到底這一藝術手法,畢竟早先亞歷山大·索科洛夫就已在《俄羅斯方舟》中實踐過,而是因其技術和藝術的完美融合,故事本身的藝術性和技術的服務性無疑讓影片在視聽方面做到精湛,從而也就使影片更加驚豔。

03

戰爭美學的另類詮釋

《1917》除長鏡頭外,另一引人注目就是它的戰爭美學。

其中,影片色調前後就變換四種。

主人公在接到任務及穿越敵區那一段是陰冷的黃色,泥濘的黃土,髒汙的河水以及隨處可見的屍體是影片前半部分的主要基調。

二人成功越過敵區後是草原的綠色,這裡的草地尚未被彈藥染成一柸焦土,甚至還有櫻桃樹和產奶的奶牛。

接著,就是影片中最美的一段,黑夜中,斷壁殘垣的紅色火光猶如末世時的地獄之路,雖然美麗卻暗藏兇險,而燃燒的十字架也不知將英魂引向何方。

在照明彈的投擲下與時間賽跑的斯科,必定會載入影史成為被屢次提起的鏡頭之一

然後,在主人公跳入河中後極致的藍色便侵佔熒幕,抱住枯木隨波沉浮的男主在飄飄灑灑的櫻花瓣中獲得了新生。

最後,完成任務的主人公如釋重負的走向一棵樹,色調再次迴歸綠色,象徵著生命的留存。

不少人在觀畢影片後都讚歎影片的美麗色彩,甚至把它評為當下最美的一戰電影。一直以來,戰爭與美麗從不搭邊,但在薩姆·門德斯的電影中,戰爭成為一種獨特的美學。

總的來說,《1917》拿到金球獎實至名歸,同時,這部片子也在第9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的提名名單中各佔一席之地,是否能繼續拿下大獎,還需拭目以待。





小濤看電影


1917,第一次世界大戰最最激烈時刻,兩個16歲英國士兵接到命令,需要立刻趕往前線,向戰場一線的將軍傳達一個“立刻停止進攻”訊息。時間只有八個小時,武器彈藥有限,沒有人知道前線的敵況。
為了完成戰友的囑託並拯救更多的同胞,下士斯科菲爾德最終選擇了一往無前。面對各種個樣艱難險阻,刺刀子彈還是炮擊。她知道自己必須把心交給一個角麥肯錫上位的將軍,讓他停止攻擊。這是他的任務。也是他存與一日一夜中的全部意義。通過各樣的艱難險阻,嗯,最後他完成了任務,拯救了1600個士兵的任務。
劇中的人物不畏艱險的去完成上級交達的任務,然後還拯救了1600人的性命,這個確實是值得我們去學習了,在以後的生活當中如果遇到困難了要積極的要把困難打敗。只有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才會激發個人的潛能。遇事不要怕事,只要是有問題,有事情膠把它去解決掉,這是我們人們生活的最值根本,所以說像我們往後的生活中如果遇到了困難了,然後就把困難打敗,然後我們積極去面對它。好了,今天就講到這裡了,祝小夥伴們生活愉快,再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cc460805782e494a8dad97990dd2ead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