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写的小诗:《奶奶》,名师给了近千字点评


中学生写的小诗:《奶奶》,名师给了近千字点评

你脚下的缝纫机在不停的转呀

拾掇起针线将生活和鞋垫一同纳上红花

小木桌旁几片花布要近夕阳才歇下

塞满荞麦和梦想的枕头听进多少儿时梦话

中学生写的小诗:《奶奶》,名师给了近千字点评

你脚下的缝纫机在不停的转呀

拾掇起针线将年月同被褥绣成一幅画

长庆路旁片片荒地现在已成高楼大厦

隔壁你那婚房如今只剩拆迁的砖瓦

中学生写的小诗:《奶奶》,名师给了近千字点评

你脚下的缝纫机在不停的转呀

转过大半生转眼转白了头发

麻将桌边几块零钱到了过年也不能花

那远方的儿孙每到年节就能回家看你了吧

中学生写的小诗:《奶奶》,名师给了近千字点评

名师点评:

这是一首令人感动的小诗。网络的两端,我们重新研读《大堰河我的保姆》,小作者对如何细笔描写动情点深为感触,有所感怀,《奶奶》这首小诗信笔而成。作为小练笔他拿来和我交流。打开微信对话,当我看到这首小诗,瞬间便被诗歌中的细腻入微的情意感染。缝纫机旁,满头白发的奶奶形象跃然纸上。我愿意将小作者的创作心曲分享给大家,相信你也会读的热泪盈眶:

这首诗描写的是我的奶奶。和许多老一辈的中国妇女一样,她一辈子辛勤劳作,汉字虽不识几个,但是吃过的苦可能比我写过的字还要多。这么多年,她安静地干活,卖力的持家,活像一台转呀转不停的缝纫机。

虽然现在的日子好了,市场上的衣物便宜且舒适,但老人家仍不愿意闲下来,缝纫机转动的声音也因此时常在我儿时的回忆里响起,纳鞋垫、裁裤腿、缝被褥......奶奶依然无所不能,缝纫机依然是她最忠实的伴侣。好日子带走了饥饿,寒冷与苦难,可是丝毫也带不走她的勤劳与节俭。就像新的四大件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可缝纫机依然摆在最显眼的位置,没有什么可以替代。

在我童年的回忆里,奶奶的缝纫机的响声也是一样的无可替代。它伴随着我与儿时玩伴嬉笑打闹的欢笑声,伴随着我步入学堂后琅琅的读书声,一同进入我的梦乡,承载起我对大人世界的好奇,支撑起我对未来的全部幻想。它是我身上穿的衣服,脚下踩的鞋垫,是我睡觉时盖得温暖的被子,以及做梦时头下厚重的枕头,更是奶奶对我无形又无尽的爱。

如今我已离开了家,离开了缝纫机,离开了疼爱我的奶奶,到几百公里外的天津求学。新的朝夕相处的人们,新的似懂非懂的事儿,以及新的学业的压力渐渐冲淡了缝纫机的响声,奶奶也很少入我梦中了。直到有一天,老师为我们重读《大堰河我的保姆》——而就在那个安静的午后,远处还有民谣中的昏昏欲睡,伴随着舒缓的旋律就这样进入我的心房。“你脚下的缝纫机在转呀转呀”,这不正是我的奶奶和她的缝纫机吗……诗结曲散,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切都没有变,它们都回来了,你看呀,我从未忘记它们。

在喻之于怀后,我提笔记下这首短诗,谨以此献给我最爱的奶奶与一去不复返的童年时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