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面積123.96平方,套內建築面積103.71平方,請問這樣合理嗎?

劉盛榤


建房,買地成本里沒有公攤?沒算成本賣給購房者?再算一遍樓房公攤?有些說了,沒有公攤面積,物業就更有理了,樓道都屬於開發商,可以不用走了,那樣你連小區大門都不用進了,你只買了你的房子的套內面積!


心晴223013798


按題主的數據,建築面積123.96平,套內103.71平,得房率83%,應該是小高層或電梯多層,或者贈送面積較多的高層。這個得房率算不錯了,只分攤20平方米左右。

合理不合理看怎麼理解,我覺得這個數據是正常範圍內的。

現在許多人糾結於套內和分攤的問題,其實,我們仔細分析下,他們的擔心都沒必要。

首先, 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和公共分攤面積在商品房銷售前就要預測繪好,買房人在購房時是能夠看到這個數據,並且你也可以根據圖紙上的尺寸進行大致的測算,得出套內面積的數據,並不會被開發商矇蔽。你可以根據這些數據評估房屋的大小尺寸,決定購房與否。

其次,按建築面積計價和按套內面積計價只是計價方式不同,就像國外許多別墅是按套計價,也沒問題,也有面積數據提供,可供複核。有人呼籲取消公攤,按套內計價,實際上並不能降低房價,反而在單價上會提高20%以上。一旦取消,房價單價名義上是會上漲的,這個對於買房總價來說沒有意義。

再次,有人說套內面積計價,我就能量出來面積。即使給你套內面積,還有牆體面積,粉刷層部分還有保溫層等都要佔用,也不會量得準。

最後,分攤面積是房屋必要的組成部分。比如房屋的外牆投影,公共走道,樓梯道,電梯廳,電梯井和機房,管道井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有些面積比如過道,入戶大廳,電梯廳等都是體現居住舒適度和項目檔次的,也不能一味追求壓縮面積。當然,開發商在進行住宅設計時,也要考慮分攤面積問題,儘量減少面積浪費,設計出美觀舒適合理的共同分攤空間。


金陵邵雪松


看看我這邊恆大的房吧

分攤36方,25%啊,這樓盤打完折11000左右,白白給多了40w。



李佬昧啊


要想弄清楚您這套房子的公攤面積合不合理,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分攤面積。所謂公攤面積,就是每個住戶分攤的共有建築面積。包括:樓梯間、電梯間、管道井、設備間、發電房(高層才有)、值班室、管理用房等。


一般來講,樓層越高,公攤係數就越大,也就是樓房層數越高住戶承受的公攤面積就越大。按照目前國內房子設計標準,多層建築,公攤係數大約在10%~15%之間;小高層在15%~20%之間;高層,公攤係數在20%~30%甚至更高。

您的房子建築面積是123.96㎡,套內面積是103.71㎡,公攤面積就是123.96-103.71=20.25㎡。公攤佔比(公攤係數)為20.25÷103.71×100%=19.53%。

問題出來了,您沒說明您這套房子,是多層建築,還是小高層,或是高層,所以,沒辦法判斷公攤面積合不合理。

現在只好按多層、小高層、高層三種類型,都計算出來,來分別判斷。我們這裡公攤係數按均值計算。

1.多層:您這套房的公攤面積不應該高於123.96×(10%+15%)÷2=15.5㎡<20.25㎡,如果您的房子是多層,告訴你一個壞消息,您吃虧了。

2.小高層:您的這套房子公攤面積不應該高於123.96×(15%+20%)÷2=21.7≈20.25㎡,如果您的房子是小高層,公攤面積基本合理(稍微佔點便宜)。

3.高層:您的這套房子公攤面積不應該高於123.96×(20%+30%)÷2=31㎡>20.25㎡,恭喜你,如果您這套房子是高層,您就佔大便宜了!


梅死了


(103.71/123.96)*100%=83.7%,這就是建議算法得出的房子的使用率(得房率)。

1、首先,使用率是經房管局實測後,給出的最終房屋公攤和實用的數據,將記載在房本上的官方指標,數據不用懷疑。

2、公攤的部分包括但不限於設備機房、電梯間、樓層過道、大堂、垃圾站、消防蓄水池等,規劃設計的好壞決定了公攤的多少,對購房者來說,因為公攤也是算房價的,當然越少越好。

3、但也要辯證地看,公攤高一些,代表樓道款、大堂氣派、電梯配置多,一般越是高檔房肯定這方面均好性要求就高,公攤就會大一些。

所以,公攤應該說合理就行,過高過低都不好,沒有電梯的多層房一般使用率超過85%以上,有電梯的高層一般使用率在80%左右都是合理的,再結合公共空間規劃的檔次和完善性,才是決定是否購買的理由,不能單純從公攤大一些這一個指標來決定房子和社區的優劣。


想宅哪宅哪


要想弄分明您這套房子的公攤面積合不合理,首先要曉得什麼是分攤面積。所謂公攤面積,就是每個住戶分攤的共有建築面積。包括:樓梯間、電梯間、管道井、設備間、發電房(高層才有)、值班室、管理用房等。

普通來講,樓層越高,公攤係數就越大,也就是樓房層數越高住戶接受的公攤面積就越大。依照目前國內房子設計規範,多層建築,公攤係數大約在10%~15%之間;小高層在15%~20%之間;高層,公攤係數在20%~30%以至更高。

您的房子建築面積是123.96㎡,套內面積是103.71㎡,公攤面積就是123.96-103.71=20.25㎡。公攤佔比(公攤係數)為20.25÷103.71×100%=19.53%。

問題出來了,您沒闡明您這套房子,是多層建築,還是小高層,或是高層,所以,沒方法判別公攤面積合不合理。

如今只好按多層、小高層、高層三品種型,都計算出來,來分別判別。我們這裡公攤係數按均值計算。

1.多層:您這套房的公攤面積不應該高於123.96×(10%+15%)÷2=15.5㎡<20.25㎡,假如您的房子是多層,通知你一個壞音訊,您吃虧了。

2.小高層:您的這套房子公攤面積不應該高於123.96×(15%+20%)÷2=21.7≈20.25㎡,假如您的房子是小高層,公攤面積根本合理(略微佔點廉價)。

3.高層:您的這套房子公攤面積不應該高於123.96×(20%+30%)÷2=31㎡>20.25㎡,祝賀你,假如您這套房子是高層,您就佔大廉價了!


吃貨大俠


已經很不錯了,建面123,套內96



阿Faye


我這個05戶型134實際100公攤34個平,感覺公攤非常大




砌牆偷花


所有的這些數字,就是想把你搞糊塗。然後,稀裡糊塗的又無可奈何的多付錢給開發商。辛辛苦苦拿到鑰匙,從裝修開始,林林總總各種壓金、垃圾清運費、沙霸磚霸(多買的沙子送給沙霸竟然還要收運送費)、小區特供建材,總之被各種盤剝。好不容易住進新房,物業費、垃圾清運費同樣高的離譜,中國人買一套房簡直就是上絞刑架😭😭😭


50830990246


這已經不錯了,公攤面積不僅僅只是樓房的公共面積的攤銷,而是整個小區的公共建築的分攤,比如物業管理用房,配套的水電消防,大門等,還有地面車位,配套的幼兒園等等凡是開發商沒有辦理獨立產權的都可以分攤,公攤面積是沒有上線規定的,以前是住建局管理,後來分離後為第三方中介公司測量,以前房產公司都在容積率上做文章,後來政府將容積率與土地出讓金掛鉤,現在只能在公攤係數上做文章了,對於房產公司來說,都是給錢,誰能將公攤係數做的最大項目就給誰,關鍵是中介公司你必須有能力能在房產局備案,只要備案了就有合法的房產證了。所以公攤面積沒有規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