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傳“琴”,可是我知音來尋?

非遺,傳承傳統文化

南開區擁有眾多

獨具津門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

我們就來帶您領略南開非遺的魅力

非遺南開 | 百年傳“琴”,可是我知音來尋?


非遺南開 | 百年傳“琴”,可是我知音來尋?


南開區共擁有

50項非物質文化遺產

今天我們介紹的兩項區級非遺

將帶給我們一段音樂之旅

一起來領略民族樂器的精彩吧


非遺南開 | 百年傳“琴”,可是我知音來尋?

“樂器張”古琴製作技藝

非遺南開 | 百年傳“琴”,可是我知音來尋?


非遺南開 | 百年傳“琴”,可是我知音來尋?


君子撫琴

在我國流傳著許多與琴有關的故事

高山流水覓知音

一張古琴,彈奏出中國人的精神世界


早在清朝中期

“樂器張”的先人就在京津冀一代製作樂器

小有名氣

當時許多宮廷和大戶人家

都在這裡訂做樂器

1937年,第一代“樂器張”張福起

來到天津鼓樓北門裡

開了一家琴鋪起名“文聲齋”

1956年,當時“樂器張”的傳人張培森

進入天津民族樂器廠當制琴師傅

改革開放後

張培森又率先在天津

開辦了第一家個體民族樂器製造廠

如今樂器張還在古文化街

開設了“樂器張”專賣店

每逢路過

都能聽到這裡傳來悠揚的琴聲

時至今日

這琴聲依然回應著中國人的內心


非遺南開 | 百年傳“琴”,可是我知音來尋?

李氏胡琴製作技藝

非遺南開 | 百年傳“琴”,可是我知音來尋?


非遺南開 | 百年傳“琴”,可是我知音來尋?


胡琴

這樂器聽起來有點“陌生”?

但是如果說二胡、京胡

你一定就明白了

胡琴就是這類樂器的統稱


非遺南開 | 百年傳“琴”,可是我知音來尋?


在民間有這樣一段話

“三年琴五年簫,一把二胡拉斷腰”

胡琴不僅難學

而且在各種傳統戲劇中

扮演著“臺柱子”的身份

而李氏胡琴

正是集北京各大制琴之特點

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風格

因此,梅蘭芳晚年以及梅葆玖的琴師姜鳳山先生

都對李氏胡琴大加讚賞


非遺南開 | 百年傳“琴”,可是我知音來尋?


李氏胡琴其基本特徵有:


1

胡琴製作的三徑眼規格定位


2


琴筒連絲的處理


3


琴筒無漆上色(烤紅)的特點


4


李氏胡琴的蒙皮經過獨家處理


正因如此

胡琴的聲音才能抑揚頓挫

廣受各大胡琴愛好者歡迎


非遺南開 | 百年傳“琴”,可是我知音來尋?

非遺南開 | 百年傳“琴”,可是我知音來尋?

非遺南開 | 百年傳“琴”,可是我知音來尋?

△▴

李氏胡琴


非遺南開 | 百年傳“琴”,可是我知音來尋?


除了以上的簡單介紹

您可以打開“南開旅遊服務中心”微信菜單

線上遊覽-南開非遺

查看更多與南開非遺相關的內容


非遺南開 | 百年傳“琴”,可是我知音來尋?


非遺南開 | 百年傳“琴”,可是我知音來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