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七八十年代的歌壇盛世及港臺影視盛世是否成了永久的過去?

古今多少事21


一直想寫一段文字,來說明這個問題,卻一直沒有下筆,趁著這個題目,我就把自己看小哥節目與演唱會後的認知寫一寫,以供大家討論。

在沒有做為小哥費玉清的歌迷以前,我也有一種比較狹隘的思想,總認為過去的時光是最好的、過去的音樂也是最好的。

每一代人都會認為,自己那一代人喜歡的音樂才是最好的。有幸我做了小哥費玉清的歌迷,小哥一句“音樂是分眾的”,讓我豁然開朗。其實每一個世代,每一代人都有他們認為最好的音樂。

小哥是70年代出道,80年代大紅大紫,到了90年代,小哥成名的淨化歌曲、喜歡的經典老歌,都逐漸被邊緣化。小哥在龍兄虎弟節目裡就曾說過“現在的愛情來的直接爽快,直接就是’我和你吻別在無人的街’,我們那時候的愛情是要寄託於清風明月,寄託於夢裡的”。於是,一代代的老歌手被時代淘汰,被歷史的車輪拋下,年輕的歌手一代代成長起來。可是小哥並沒有灰心喪氣,也沒有對年輕人的音樂指手畫腳、就此停止腳步,他在主持節目的同時,一直在精進自己的唱歌技巧與功力。在用心思考中他明白,年輕人沒有經歷人生的歷練,會喜歡快歌喜歡直白的不加點綴的歌曲,而等他們經過了愛情的洗禮與人生的閱歷,就會又迴歸到詞曲雋永的經典歌曲。於是,他沒有氣餒也沒有到處批判年輕人,而是靜靜等待花開遇知音的時節,因為他明瞭“音樂是分眾的”。

小哥在演唱會上一直強調“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音樂,我要選取每個時代的經典歌曲,詮釋給大家,讓每一代人都能產生共鳴。”從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經典,到時下最流行的音樂,小哥都汲取營養、如數家珍。一首《香水有毒》,我過去從不聽,覺得萎靡頹廢,可是經過小哥解說、闡釋,我知道它描繪的是現代最無奈的愛情,小哥說“這就是看誰愛誰更多一點,愛的多的一方,就會愛的卑微,而被人愛時一定要珍惜對方,不要等到失去才後悔。”於是,我知道這也是一首好歌,當然,小哥把“睡”改成了“醉”,格調瞬間提高[大笑][大笑][大笑]

我覺得每一個音樂人,都應該向小哥學習,認真聆聽時代的音符,從中汲取能量,而不是隻會批判,認為現代的一切都是糟粕。當然要做到像小哥一樣,對音樂與時俱進又固守初心,就需要像小哥一樣具有寬大的胸懷海納百川,又要像小哥一樣保持一顆純真的心靈。




只為你清清的夢


我是Momo娛樂,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我們的七八十年代的歌壇盛世及港臺影視盛世確實已經成為了永久過去。

一、為什麼七八十年代能稱為盛世

六十年代作為香港音樂的發展初期,起初還是深受西洋樂去、廣東粵曲和臺灣小調的影響,沒有自己的特色。

直到許冠傑和顧嘉輝橫空出世,聯手建立起歌壇秩序後,粵語歌曲的盛行才逐步邁入正軌,香港歌壇才開始慢慢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時代。

1979年,其影響甚至可以成為華語流行音樂的元年,從這一年開始,香港歌壇人才輩出,港樂從此進入黃金時代。歌手:羅文、徐小鳳、林子祥、關正傑。創作人:黃霑、鄭國江、盧國沾、黎小田。

到了八十年代,譚詠麟、張國榮、陳百強、梅豔芳時這個時代最為閃耀的巨星,被時人稱為“三王一後”。此時,香港樂壇進入最繁榮的盛世時期。

七十年代中後期的臺灣,民歌與流行高度地結合,開創了華語歌壇的新紀元,當時的代表作有:《橄欖樹》、《恰似你的溫柔》、《外婆的澎湖灣》等。

到了八十年代民歌落寞之後,羅大佑和蘇芮掀起了風暴,前者的批判寫實、人文關懷,後者的都市男女抒情,在當時,都有開創時代的意義。

隨後,齊豫、張艾嘉、李宗盛、王傑、蔡琴、費玉清等歌手的發展,成就了臺灣歌壇的絢爛繁榮。而劉文正和鄧麗君更是八十年樂壇公認的天王巨星。

至於影視方面,以李安、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為代表的臺灣電影人,以吳宇森和王家衛為代表的香港電影人,帶動了港臺電影的繁榮,也將華語電影的地位帶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那個年代,是華語電影史上最耀眼的時代。

二、為什麼會出現歌壇盛世、影壇盛世的情況

香港臺灣為什麼會出現歌影繁榮的景象,與當時的經濟發展是分不開的。

從四十年代中期年代開始,大量資本、大批內地各個行業的落難人才彙集到香港,依靠自由開放的政策和便捷的地理位置,香港慢慢開始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直到七十年代,與臺灣成為了當時“亞洲四小龍”。

依託於經濟的繁榮發展,影視歌曲方面也慢慢蓬勃起來了。

三、為什麼現在不可複製當年的盛況

1.在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的情況下,人們的娛樂方式也愈發豐富,不再侷限於當年聽歌看曲都奢侈的年代了。

2.在科技發展的大時代下,人們接收訊息的方式越來越多,會因為偶然發現第一個槽點而拒絕某一個人或某一部作品。

3.流量為王的時代,精品成了奢侈品。盛世從來不是一個人、一群人的盛世,是一代人的盛世。

4.我只能感嘆當年的影視歌發展太好了。


我登過最高的山,看過最美的風景,聽過最動聽的歌,欣賞過最出色的電影,沉迷過最風華絕代的明星,再看如今,還有什麼能打動我呢?

僅此,我可能等不到下一個盛世了。


Momo娛樂


隨著時間的流逝,經濟高速發展,我們人越來越浮躁,靜不下心來聽一首好的音樂,看一部好的電影,因為我們忙著追求更好的生活。我們生活節奏加快,我們沒有時間去享受美好,我們的文化變得越來越快餐,怎麼會有好的音樂出現,所以,我們開始吐槽現在的音樂簡直太難聽,跟以前的流水歌都沒法比,華語樂壇已經沒有好音樂了。我們只能聽過去的老歌。

現在的社會一切都講究流量。衡量一個歌手,一個演員,都看流量。只要你有足夠大的流量,就夠了。你的音樂本來沒法聽,都能給你包裝成熱門金曲,你的影視作品沒法看,也能給你把分刷高。只要你保持你的流量,你就賺錢就好了,大家賺錢就好了。有這樣的思想,怎麼會有好的音樂,好的作品。

現在一切都是追求快,追求快速賺錢。娛樂圈裡的行業是個講究賺錢的行業,每年淘汰多少藝人。在這個講究快的年代,你慢慢的磨礪好的作品,人家發了幾部甚至幾十首歌曲了,你還是在打磨一個作品,市場不給你時間,不給你機會。所以,為了迎合市場,出現了一堆爛歌,一堆不能看的奇葩電視劇。我們只能懷念過去的樂壇,過去的好歌曲。

最後,我想說,在這個事事講究流量的時代,我們只能聽過去的歌,看過去的電影,除此之外,沒有別的選擇。期待好的作品出現,再創一個樂壇盛世!





至尊寶不是周星星


以目前來看確實是回不來了!

七八十年代的港臺歌壇,群星璀璨,經典作品層出不窮,那個時代的港臺藝人們,彷彿有無窮的創意,創作出無數經典歌曲,雖說那個年代有很多歌曲也是翻唱作品,但是即使翻唱也能唱出自己的感覺,反觀現在的樂壇,急功近利,作品都沒有就敢出道,敢稱自己是歌手,以前是作品說話,現在是流量為王,只要有流量,作品什麼樣變得不那麼重要了。如果長此以往別說盛世了,以後可能就剩下那些經濟公司刻意包裝出來迎合特定人群的那些流量明星了。

在說影視圈,影視圈的情況好一點,每年國內至少會有那麼一部兩部的優秀作品,但高質量的影視還是屈指可數,更多的是為了圈錢而拍的爛片,以前的港臺影視劇,不管是香港的喜劇,警匪,動作還是臺灣的偶像劇,不能說部部經典,但質量也有保障,故事劇情上也都基本合理,反觀現在的影視劇,在立項之初就一個目的-賺錢,反而忘了忘了影視劇最重要的核心-故事,這類影視劇可以說一抓一大把,可悲的是這些劇的“創作者”們還真的賺到錢了,比如Y姓和G姓編劇,大家一看,這樣也能賺大錢,還費勁吧啦的自己寫啥了,COPY吧,這樣一來導致風氣就變了,四處借鑑一下寫個劇本,找點大流量明星,穩賺不賠阿,誰還自己搞原創阿,所以說現在願意真正創作的人少了,投機的人多了,導致現在影視劇質量低劣,說白了就是資本強大了,人們創作的初心開始動搖了,為了藝術的那顆心不純潔了。


王五豆


確實有點象過去了,那個年代的歌詞優美,每首歌的歌詞就象一首詩,詞意連貫,然而現在有的歌詞根本就不知是要表達什麼?


查無此人133601000


確實是啊,以前看了一個盤點以08年為界,之前人氣歌曲都是童話,歐若拉,雙截棍之類的歌,08年之後愛情買賣上榜了。


娛樂八卦最前線ing


齊秦 陳百強 伍佰 鄭中基…


滄海弋笑


沒有人才,就沒有盛世。哪個國家都一樣。人才出盛世,盛世旺錢財。錢財旺家國,家國才高抬。


手機用戶52103914249


個人感覺不會,一個輝煌時代的沒落,自然會有另外的到來,只是年代感不同了而已!


海中偶遇


港臺盛世過去了,但大陸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