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旗飄揚,為愛守望

黨旗飄揚,為愛守望

“您好,麻煩看一下出入證件。”

“體溫正常,注意做好防護。”

“今天別出去了,需要什麼我幫您買。”

……

時間在變,疫情在變,來往居民在變,不變的是日復一日的耐心詢問和真誠守望。

党旗飘扬,为爱守望

↑一頂帳篷,一座堡壘

党旗飘扬,为爱守望

↑深夜中烤火爐值守的黨員幹部們

1月30日,經康巴什區濱河街道黨工委批准,在寧馨社區所轄的攬勝苑北區,一支由社區黨支部書記任書記、包聯單位黨組織聯絡員任副書記的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成立了,居民黨員,業委會主任,社區包片幹部都成為了臨時黨支部的一員。如今20多天過去了,進行全天候“白+黑”模式的輪班值守的他們依舊奮戰在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線。

党旗飘扬,为爱守望

↑為小區居民採購生活用品

党旗飘扬,为爱守望

↑給小區單元門粘貼溫馨提醒

作為全市最早成立的一批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之一,該臨時黨支部書記王源源在日記裡記錄下這樣一句話:“臨時黨支部,工作不含糊;黨員守在前,百姓才安全。短短20個字,飽含著這些抗疫前線的黨員幹部們,不畏艱辛,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堅定信念。

党旗飘扬,为爱守望

↑交流對接工作

党旗飘扬,为爱守望

↑臨時黨支部宣傳展板

“我接到駐守任務那天是大年初三,可以說當時真的是時間緊任務重,記得當天第一件事就是要了解小區裡523戶居民的情況,當天就不停地在打電話排查核實人員信息。臨時黨支部副書記、康巴什區接待辦公室主任烏日嘎告訴記者,她覺得做小區隔離排查工作,既要設定規則制度,但更要講究方式方法。前些天,他們在排查工作中,得知小區有一戶居民於1月20日離開康巴什到安徽銅陵,1月30日返回康巴什,從南京祿口機場乘坐飛機後,又先後乘坐過很多交通工具。所以為了確保安全,他們通知該住戶居家隔離,並主動加住戶微信溝通,在瞭解到他們的實際需求後,臨時黨支部成員來到距離小區不遠的超市,為該住戶購買了大米、白麵及其他生活必需品,併為他送到家門口,保證了他們的日常生活。

党旗飘扬,为爱守望

↑為出入小區居民測量體溫

党旗飘扬,为爱守望

↑詳細的轄區居民人員跟蹤記錄臺賬

的確,自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針對疫情期間居家隔離群眾的生活實際,攬勝苑北區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及時制定“三個一”工作機制,成立“紅紐帶志願服務隊”,堅持每天一次暖心問候、每天一次生活慰問、定期一次垃圾回收,從居家隔離人員日常生活各個細節入手,通過微信視頻問候、生活日用品配送上門、重點管控人員“一天三次”隨訪等方式,切實從精神上給予更多鼓勵支持,緩解他們的心理壓力。面對疫情突襲,做居民小區隔離排查工作,黨員幹部走心更暖心。採訪中,臨時黨支部成員閆鏴文告訴記者,“買藥購物、送體溫計、運送垃圾……為居民服務事無鉅細、點點滴滴,一句話,居民有什麼需要,我們都幫著辦!

党旗飘扬,为爱守望

↑小區入口處,值班工作人員左起:烏日嘎、白寶燕、陶古斯、閆鏴文、劉帆、王志兵

關鍵時刻有黨組織在,關鍵崗位有黨員在。自臨時黨支部成立後,攬勝苑北區外地返鄉人員管理已經逐步由戶精確到人。目前,建立小區底數臺賬,對小區住戶分樓棟分單元進行逐戶、逐人排查,更新居民近期外出情況動態管理臺賬等等工作也成了臨時黨支部全體黨員每天必做的工作。同時,小區以樓棟為單元建立“單元工作群”和“樓棟長工作群”,實現有困難群裡講、有表格群裡傳,有新動態群裡分享,有效避免工作人員與業主直接接觸,減少交叉感染,各項工作都可以高效有序地進展。小區居家隔離的居民秦女士說:“每天都得麻煩這些娃娃給買菜倒垃圾,真的是特別辛苦,也讓我們覺得特別放心,希望疫情儘快結束。

一面旗幟,一頂帳篷,一座堡壘。

春寒陡峭,抗“疫”雖未結束,但他們信心滿懷,因為他們記得臨時黨支部成立那天,隨風飄揚的黨旗映紅了每個人的臉。

—THE END—

鄂爾多斯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孫海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