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潮”剛結束,農村又出現“退租潮”,承包大戶為啥不幹了?

新大風歌


就在春節前的一天,大家都忙著準備過年的時候,我的一位朋友突然打來電話。本來可以二、三分鐘就可聊完的事情,沒想到這是一場傾訴。那是一位堅持了6、7年香蕉規模化種植創友,經營規模化400多畝。訴罷困難和遭遇,他反覆強調我要退出了,不再抱任何幻想。他的話如繞樑三日,至今為止,我還能體味到他那時那刻無奈的心境。是的,在我的創友圈裡,種植大戶棄種退出不只這一位。這是什麼原因呢?分析起來,主要有四個方面:

第一,產能過剩,銷售不暢。典型的現象就是水果種植的問題,如沙糖桔、龍眼種植,面積過大,上市集中,價格一降再降,甚至賣果得的錢都抵不上人工。有的只管種植,不聞不問市場銷售,守株待兔,等著別人上門收購。

第二,環境變化,風險難控。經營環境、市場環境發生改變。有的遇上了犯“眼紅病”的人。有的辦不下來權屬證,有的被“一刀切”,還有的遇上無法預測的自然災害,經不起折騰。

第三,勞務短缺,資金斷鏈。種植綜合成本一漲再漲,農村勞務輸出外地多,本地僱工價錢太貴,僱不起工,加上勞動力素質低,工效跟不上。同時,租地不能抵押貸款,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第四,技不如人,經營不善。返鄉創業不能只有一腔熱血,滿腹情懷。規模化種植也是一門技術活,也存在競爭。刀耕火種、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時代已經過去。規模化、產業化、機械化、智能化、信息化時代已經來臨。既要懂種植,又要會管理,否則無法走上競技場。

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經營前景美好,但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等多方面條件支持,有志者要有充分準備,只有經風雨,才能見彩虹。

這就是我的觀察與思考,就回答到這裡,拋磚引玉,互相交流啟發,感謝您的閱讀。

我是“三農”創業者,生態潮人。請關注我。一起探討農業創業,分享更多的經驗和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