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旗下低端車企有斯柯達,為什麼還要佈局一個“捷達”的品牌?

其實那是一片海


百年斯柯達,毀於大眾,當年和勞斯萊斯平起平坐的品牌,看如今境況不免讓人唏噓

至於斯柯達和捷達同樣作為大眾旗下的低端品牌,從市場的角度看不衝突,因為斯柯達是上汽大眾的,捷達是一汽大眾的,都屬於高低搭配,壓縮搶佔入門級合資車和國產車市場,主要對手是韓系,雪佛蘭,法系。

關注小生,買車用車不入坑


愛車的小生


不巧家裡剛好有一輛17年上牌的斯柯達速派330 就是3代EA888 1.8T車型,和17年上牌的帕薩特 1.8T,同樣都是上汽的車,同一條生產線下來的車,大部分配件共用,但是在我2年多的用車體驗來說,速派的品控確實不如帕薩特,第一個就是困擾我的異響,行駛品質來說兩款車差不多,但是品控絕對不一樣,到目前為止,我的速派已經免費更換了,前剎車盤,天窗骨架,天窗膠條,右後視鏡摺疊異響也換了,導航這個應該是加裝貨


睿哆哆


「捷達汽車」是一汽大眾的斯柯達,作為是產品差異化定位

德國大眾汽車在中國有兩家合資公司,其一是1985年成立的上汽大眾,其二為1991年成立的一汽大眾。這兩家企業一直被認為是“競爭對手”,然而不論哪家銷量達到高水平最終獲益的都是大眾汽車公司,真正會產生競爭關係的反而是“代工角色”一汽和上汽。這種定位雖然非常尷尬(可笑),但在商言商也無可厚非;那麼如何通過外企以合資方式獲取更大的利益,這是“兩汽”需要考慮的問題了。

上汽大眾是大眾汽車集團最早的合作伙伴,如有優質資源預計進入中國汽車市場自然會首先考慮上汽。大眾汽車在90年代的品牌影響力達到了空前的水平,然而在進入21世紀後有很多知名度同樣高的車企也進入了這一市場,大眾汽車似乎嗅到了壓力;為了擴大品牌影響力與市場佔有率,VW決定引入斯柯達汽車,也就是現在的“上汽大眾斯柯達”。

斯柯達汽車的產品特點如透徹的解析,其結果可能會很難以接受。原因在於斯柯達汽車完全採用大眾汽車的平臺打造,同時發動機變速箱也共享大眾汽車的所有機型;簡而言之斯柯達就是“換標VW”,實際差異僅限於品牌影響力而已。但是斯柯達汽車的價格往往比同平臺的大眾汽車低,於是斯柯達最終被認定為“低配大眾汽車”,不過本質確實車盲鑑定車。

說明:大眾汽車只是在歐洲車市有一定的影響力,但其影響力實際還沒有“百年車企斯柯達”更高;這一品牌成立於1895年,至今已經有125年的歷史了。然而大眾汽車是在1937年才成立,單純討論品牌影響力實際遠不如斯柯達。不過在中國汽車市場中會去主動了解品牌文化的人畢竟太少,大部分消費者都是盲目的,是善於隨大流決定大宗消費品消費的。

所以進入中國市場早幾年的大眾汽車反而成為了高端,斯柯達作為“低配大眾車”成為了“買不起大眾車”的備選項,至此斯柯達成為了“濾網下面的兜布”。其概念可以這樣理解:大眾汽車的價格略高一些導致某些預算有限的消費者可望不可即,此時斯柯達汽車作為“德系工匠級”的備選項也就可以接受了,哪怕是退而求次它也是源自德國大眾的“準高級汽車”嘛。

實際斯柯達的汽車用戶並不吃虧,是表面看起來仍與大眾汽車的諸多消費者同樣為車盲。


捷達汽車獨立品牌的原因-總結

  • 斯柯達與上汽大眾為濾網和兜布,不浪費一點消費市場的資源。

  • 捷達汽車與一汽大眾,概念相同。

大眾汽車不客氣的評價,其絕大部分20萬以下的車都是品質很低的車,朗逸寶來之流真實價值哪有10萬,速騰凌渡等車拿個DQ200鑑定出了多少“汽車小白”但還沒結束,中端車參考帕薩特的CIASI裡的A柱;這些車如果撇開品牌影響力不談,相信大眾汽車的用戶也會給出非常尖刻的評價。然而大眾汽車畢竟影響力很大,中國汽車發展史成就了這一“傲慢”甚至有些惡劣的品牌,這就決定了該品牌的產品可以沒有理由的定出高價。

重點-主流消費群體的消費升級速度並不完全重合大眾汽車產品,上汽大眾有了斯柯達兜底,一汽大眾怎麼辦?在不破壞大眾汽車“高級感”的前提下則不能過度為主品牌車輛降價,那麼唯一的選項就是打造一個“一汽斯柯達”;但是大眾汽車沒有更多低端品牌給一汽,所以只能把捷達這款知名度很高的車轉型為獨立品牌,作用自然也還是“兜底撿漏”或“高低階差異化搶佔市場份額”。


總結:大眾汽車,斯柯達汽車,捷達汽車,這三大德系品牌的品質反而是“自主合資”的捷達汽車略高一籌,參考VS5最起碼用到了【T&AT】的動力傳動組合,這在大眾系汽車中還是難得一見的;只是在車輛的被動安全保護方面會有什麼水平不得而知,畢竟都是“德系車工匠標準”。這些合資品牌生動的上演了一幕幕的“情景喜劇”,打算作為角色扮演者還是看客呢?




天和Auto


這個問題其實很難做出正確的回答,因為最準確的答案在大眾集團手裡,我們都是局外人,只能從一些表象去客觀分析大眾的思維,下面結合自己的理解談一談為什麼佈局捷達品牌。


第一,斯柯達穩定中間市場。斯柯達雖然與大眾共用零部件甚至平臺,但是其市場定位是低於大眾的,在捷達之前,斯柯達算是一個衝擊中低端市場的合資品牌。這裡不需要討論斯柯達的來源地是哪裡,哪個不重要,我們只看市場定位和表現。斯柯達因為要比大眾略低,最明顯就是價格要看出差距。另外,斯柯達的設計理念與大眾完全不同,說的實在點,並不符合國人審美觀,旗下很多車型市場表現並不理想,但是大眾又不能把斯柯達給關門大吉。

第二,捷達品牌擴充低端市場。他類似於日產的啟辰、本田的理念品牌,頗有國產車的思路,直接把定位拉低到低端區域,與國產車形成正面競爭,畢竟低端市場是國產車的優勢領地,比如低端SUV、轎車等。而斯柯達不能取消,他依然是在捷達與大眾之間的銜接部分,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從大眾角度來看,他已經用三個品牌把所有細分領域都佈局了自己的產品了。

最後,未來斯柯達還是會持續性推出新品和改款,畢竟多年的市場打拼還是有一些群眾基礎的,而捷達將主攻低端市場,爭取把自主品牌的份額多搶佔一部分,兩者是不衝突的,正所謂“一眾二達”。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貓眼看車


斯柯達是全球性品牌,享受大眾集團最新技術,在世界很多國家都有銷售,只是品牌定位比大眾偏低一點!而捷達是中國特供品牌,中國以外買不到。

在國內斯柯達屬於上汽大眾,捷達屬於一汽大眾,現在很多人把斯柯達和捷達作比較,實際上根據車型來看,斯柯達只是比大眾稍微低一點,主要競爭對手還是合資車;而捷達品牌誕生的目的是為了阻擊國產車!

只是上汽大眾在營銷和市場層面沒有給斯柯達太多的支持,很多人甚至到今天還不知道斯柯達品牌,也不知道它和大眾的關係!而捷達早已家喻戶曉。多重因素導致斯柯達和捷達在中國市場被迫趨同。



燦哥聊汽車


捷達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一直是一個經濟實惠,皮實耐用的形象。把捷達獨立成一個品牌,也是一汽大眾在充分考慮了消費者對捷達的認知之後,做出的一個決定。相比重新取一個新名字,捷達無疑更加深入人心。

2012年,原先基於大眾汽車A2平臺的捷達實在是太過於陳舊了,所以基於PQ25平臺的升級版打造的全新捷達正式上市,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是捷達引入中國市場之後迎來的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大換代。

獨立成新品牌之後,一汽大眾為捷達設計了全新的logo,他的形象非常類似於一個大寫的字母J。對於獨立捷達品牌,我想一汽大眾是出於以下幾個方面考慮的。

首先是要完成品牌的高中低搭配,目前一汽大眾的高端品牌是奧迪,中端品牌是大眾,目前大眾捷達是大眾品牌當中價格最便宜的,指導價也在十萬左右。在10萬元左右以下的低端市場,一汽大眾其實是沒有車型來佈局的。所以未來要競爭低端市場,就要重新成立一個新的品牌,而不是降低大眾品牌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的知名度。畢竟德國大眾的品牌形象還是要比不少合資的品牌形象要高一些的。

第二,我想是要與上汽大眾斯柯達品牌進行競爭。因為上汽大眾目前是有比較低端的品牌是斯柯達。斯柯達是源於捷克的一個汽車品牌。上汽大眾國產之後,雖然與大眾的汽車共享平臺,但是由於品牌定位的原因,它的價格要便宜很多。

而且上汽大眾據說也要引入奧迪品牌了,如果奧迪在上汽大眾國產的話。那麼未來上汽大眾會有奧迪品牌,大眾品牌,斯柯達品牌形成高中低的搭配。如果一汽大眾不成立捷達品牌的話,那麼就無法與上汽大眾進行競爭了。

第三個原因是順利的把西亞特品牌引入國內,因為就目前捷達品牌曝光的三款車型來看。捷達品牌旗下的新車就是國外的西雅特。西雅特在國外與斯柯達的品牌定位是比較相似的。但是由於西雅特在國內的知名度很低,重新進行品牌推廣的成本很高。所以西亞特或許在中國市場會以捷達的品牌進行推廣。

第四個原因肯定是因為大眾汽車看到中國自主品牌,在10萬元及以下車型當中已經有絕對的市場地位。也想要進入這個市場,分一杯羹。但是又不想影響大眾品牌在中國的知名度。未來捷達品牌的3款車型將由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負責生產。其中,A級SUV生產能力為7.5萬輛/年;A+SUV生產能力為15萬輛/年;A級SH三廂轎車生產能力為7.5萬輛/年。另外,新品牌產品將與一汽-大眾大眾品牌共享售後體系。這對於未來捷達品牌在中國的推廣有更好的幫助作用。





金博士一隻做合成機油


汽車市場佔比大的消費者,還是以剛需和居家用車為主,這也是國產汽車的發展方向,主打車型性價比,斯柯達車型定位和價格水平與大眾車型相差不多,優惠力度也基本一致,但是斯柯達品牌力表現一般,在中低端領域的表現並不突出,而捷達整體定位和價格水平與國產車型持平,競爭力非常強,主要目標就是競爭國產車型

捷達VA3


捷達VA3定位為緊湊型轎車,車型三大件與大眾捷達相同,可靠性和穩定性不錯,價格水平很低,指導價格是6.58到9.28萬,與國產車型價格水平持平,性價比非常高,非常有競爭力,作為合資車型相比國產車型更有吸引力

捷達VS5
捷達VS5定位為緊湊型SUV,車型指導價格是8.48萬到


11.28萬,車型性價比很突出,作為新晉車型口碑和銷量很不錯,在同級別車型中很有競爭力,捷達VS5搭載了1.4tEA211發動機,配備了經典的6AT變速箱,動力表現很不錯,駕駛感和操控感很強,可靠性很突出

捷達VS7
捷達VS7定位為中型SUV,車型指導價格
是11.48萬到14.28萬,整體價格水平很低,甚至比國產車型還有優勢,車型外觀尺寸很大,外觀非常穩重大氣,動力表現還不錯,產品力很強,很有競爭力

總結:捷達車型定位很親民,價格水平很低,性價比很突出,車型可靠性和穩定性很高,在同級別車型中很有競爭力,還是很值得選擇的


色彩車圈


一句話 扔掉品牌包袱

因為 斯柯達定位依舊停留在大眾派系下 曾經的百年車企 品牌形象雖然不如 奧迪 保時捷 等等大眾子品牌 不過品牌地位卻不低於他們

這樣就不能讓斯柯達放下大眾的品牌包袱 低下頭來和國產車競爭

而捷達一直以來以親民的形象出現在消費者面前 幾十年以來 捷達都是以低廉的價格堅挺的品質成為中國出租車行業的霸主 捷達獨立品牌的出現一下子能深入人心 讓消費者為情懷和默認的口碑買單 讓大眾放下架子與國產車逐鹿天下




曲淵


兩品牌都屬於大眾的低端產品,骨子裡有很多相同處,但整體氣質和受眾有所不同。捷達雖然換了標,但你仔細看它裡裡外外還是很大眾。而斯柯達則不同它有自身特定的風格,特別是近期柯米克GT和昕銳、昕動改款後這種風格越發突出,相信有更多注重實用的人會更關注斯柯達。


點車臺


國人對斯柯達的品牌認知度是很有限的,同樣的配置,同樣的動力總成,斯柯達便宜1到2萬,從根本上來說,斯柯達同樣的也繼承了大眾的所有缺點,斯柯達上用的也是落後大眾半帶左右的技術,從新開發捷達suv品牌,是為了爭國產suv的份額,也滿足國人喜歡suv的喜好。大眾旗下的SUV也不想做降價來抵禦國產SUV的市場份額,開發一個所謂全新的子品牌是最好的選擇,不會影響大眾旗下的SUV價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