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復工進行時,記者巡城看防控:穩一穩 忍一忍

有序復工進行時,記者巡城看防控:穩一穩 忍一忍

陳春鳴畫

統籌/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劉雲 施沛霖

天氣轉暖,隨著一些城市新增確診病例下降或清零,各地復工復產氣氛漸濃,一些人開始按捺不住,出門踏春、餐廳覓食、逛街採購,紛紛走起。然而,拐點尚未到來,疫情還未結束。隨著返穗人潮和上班人員日漸增多,多一點忍耐,多一些等待,戴好口罩別扎堆,減少不必要的出門,依然是復工季最值得注意的問題。

23日,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兵分多路,走訪城中餐飲企業、公園、物業小區以及公交、地鐵與城管部門,看看在城市的最基層,防疫措施是否做足。記者巡城發現,廣州市內有關部門和基層單位對疫情防控依然嚴陣以待,確保迴歸正常生產生活的道路平順有序。不少市民表示,出行上班或外出用餐,仍然會小心謹慎,保持警惕。

·劉雲 施沛霖·

有序复工进行时,记者巡城看防控:稳一稳 忍一忍

山東老家在一些桌子放上“隔位”標識,以免客人鄰桌而坐 宋昀瀟攝

餐飲

開門營業做足措施更多企業仍觀望中

2月21日開始,廣州部分餐飲企業有序復工復業。23日下午,記者來到正佳廣場,發現陶陶居、山東老家、雲海餚、椰小婉等已恢復堂食。下午5點半,除陶陶居已有20多桌客人外,其他開放堂食的門店仍鮮有來客。在餐飲門店較為集中的六樓,人流稀少。在山東老家正佳廣場店,僅有一桌客人前來就餐。記者發現,山東老家的桌椅是固定的,難以移動,工作人員為確保各桌食客相隔1米以上,採用三角形落座法。該店負責人告訴記者,開放堂食以來該店仍較少人前來就餐,顯示市民態度謹慎。他們每天都會在開市前、開市中和開市後進行3次消毒。

更多餐飲企業選擇觀望。全國有60多家連鎖店的潮汕牛肉火鍋陳記順和,休市要承擔的壓力非同小可,但陳記順和創始人陳順申告訴記者:“停都停這麼久了,不差這幾天。”在陳順申看來,唯有等疫情可控,廣州持續多日0新增,才是重開堂食合適的時候。

天河區餐飲行業商會副會長關志泉認為,這段時期是餐飲行業的關鍵時期,若處理不好極易功虧一簣,“已經熬了一個月,熬過去就是餐飲行業的春天,相信好消息很快就會到來。”(宋昀瀟 程政錕)

有序复工进行时,记者巡城看防控:稳一稳 忍一忍

23日下午廣州火車站地鐵站候車區客流量較少 徐振天攝

交通

撤銷高速測溫點後市內防疫仍不放鬆

22日0時起,廣州全面撤銷市內暫保留的54個高快速路收費站體溫檢測點。測溫點雖撤,市內公共交通防疫仍不能放鬆。現階段,廣州有關部門堅持公共交通運輸保障和疫情防控“兩手抓”,全市公交、地鐵、出租車全面開展交通防疫,內防擴散。

2月10日起,公共交通已逐步恢復日常運營。全市826條公交線路、700多個公交總站,配備1.4萬個手持測溫儀。現階段市民乘坐公共交通,仍需測溫。公交企業每日對全市公交車、BRT站臺、公交站場消毒,對乘客頻繁接觸部位進行重點清潔,日均消毒超過5.6萬車次。廣州公交集團還開發了廣州公共交通智慧雲腦平臺監測公交客流。車廂若高密度載客,系統自動預警。公交企業可及時增加線路運力,動態調整發班,減少客流密度。

出租車行業也在逐漸復工中,目前市內出租車運力恢復營運比率約為45%。每班出租車不少於1次全面消毒,消毒後張貼“已消毒”標識,司機每趟接載乘客後對門把手、座椅、扶手等位置進行局部消毒。

連日來,廣州地鐵客流量也在逐步攀升,地鐵各項防疫措施仍保持高度嚴格狀態。23日下午5時許,記者在廣州火車站地鐵站看到,雖然已近晚高峰,站內出入通行的人較前日略有增多,但整體人流依舊稀少,眾人來去腳步匆匆,並不作過多停留。稍早些時候,廣州地鐵官微發佈了部分車站採用遠距離紅外測溫方式的內容。記者在廣州火車站地鐵站注意到,目前各入口均已採用遠距離紅外線測體溫的方式,不再由安檢員人工測溫。

(嚴藝文 徐振天)

公園

天氣再好春光再美 也不急著扎堆踏春

隨著一些景點和公園陸續恢復開放,再加上陽光明媚的好天氣,城中最近出門踏春的人越來越多。

記者23日在西關荔枝灣景區、海珠湖公園等景點看到,有小部分市民雖然戴著口罩入景點,但一進景區或園區內便將口罩摘下,或者拉至嘴巴以下的位置,有些人甚至把口罩拿在手上,瞬間變成“遛口罩”。

據記者調查,為了防止市民扎堆逛公園和景點,這些陸續恢復開放的公園如廣州白雲山風景名勝區、廣州市兒童公園、珠江公園等已做出了相關舉措,規定進園遊客要自覺佩戴口罩並接受體溫檢測,如有體溫異常、咳嗽等不適症狀的,暫不能入園。同時規定,在疫情結束前,嚴禁在園內開展聚集性活動。(鄭少玲)

有序复工进行时,记者巡城看防控:稳一稳 忍一忍

正佳廣場廢棄口罩垃圾桶 梁懌韜 攝

城管

督導組天天巡城 給市容環境挑刺

為保障疫情期間廣州市容環境,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每天均組織督導組深入各處檢查督導市容環境。督導完畢,會將當天督導情況曬在官網上。記者查閱督導記錄發現,幾乎每一天,都有市容環境問題被挑出。

2月16日至20日,市城管部門相繼發現以下問題:個別垃圾壓縮站髒亂差問題突出,個別市場周邊佔道經營;廢棄口罩垃圾桶混裝其他生活垃圾;個別公廁清潔設施損壞等等。

“廢棄口罩桶,和其他垃圾桶長得太像了,根本分不出來。”記者23日在天河區正佳廣場看到,儘管商場每個出入口都擺放有廢棄口罩垃圾桶,但廢棄口罩垃圾桶和普通垃圾桶差別不大,有市民沒有留意便把其他垃圾丟了進去。

(梁懌韜)

社區

返穗人員增多 物管嚴防死守

隨著返穗人員增多,廣州各小區物管嚴格落實小區封閉管理各項措施,強化小區人員和車輛登記管理,進一步加大對物業管理區域公共空間和重點部位的清潔和消毒,並配合街道辦事處、社區切實做好聯防聯控。

23日,記者在廣州遠洋大廈看到,大堂門口、電梯間、走廊等處張貼了分批覆工溫馨提示和防疫宣傳圖,在一樓還配置了廢棄口罩專用收集桶,另一旁有專人負責門口測溫和登記。該物管公司還建立聯防聯控溝通群,與商戶共享防疫信息。截至2月23日,遠海建設提供服務的出租物業250多家商戶中已有100餘家正式復工,據該物管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一切正常,沒有人出現問題”。

廣州市物業協會陳昂鵬副秘書長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廣州全市約3000個物業小區實行物業管理,只要疫情不退,就要嚴防死守,不漏一人。(馬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