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社保了還需要購買僱主責任險嗎?

A-眾聯勞務-仲暢


您好:首先需要區分,社保和僱主責任險是什麼。

社保包含: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醫療救助等政府基本醫療保障項目。社保的住院報銷住院的起付線1700元(不同城市標準不同);封頂線是35萬元,封頂線以下部分是不是都可以報銷呢?也不是,因為社保一般都規定了一定的自付比例;除此以外,在社保報銷中有一部分自費的藥物、醫療設備、醫療服務項目,這部分也要自己承擔;簡單說就是,低不報,高不報,中間部分部分報。

而僱主責任險有:1)被保險人區別:僱主責任險被保險人為企業,意外險被保險人為個人;

2)保險責任區別:僱主責任險為員工因工作原因而遭受意外事故或患職業病,符合《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可認定為工傷,依法應由用人單位承擔的經濟賠償責任。意外險為意外傷害事故導致身故或傷殘的或在醫院接受治療的;

3)賠償費用區別:僱主包括死亡賠償金、傷殘賠償金、醫療費用、誤工費用、法律費用;意外險為醫療費、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賠償金;

4)傷殘等級及評級標準區別:僱主責任險為工傷1~10級,通過《勞動能力鑑定 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GB/T16180-2014)(以下稱《傷殘鑑定標準》)

5)賠款支付的對象區別:僱主賠款支付給企業,在企業授權的情況下,可支付給受害人;意外險賠款直接支付給受害人;

整體來說,僱主責任險企業將工傷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而意外險是企業為員工購買的福利保險,包括24小時含非工作期間,兩種保險互為補充;

所以企業給員工買了社保,僱主責任險還是需要買的。


保險男神


有社保了還需要購買僱主責任險嗎?

社保和僱主責任險是不衝突的,在經濟能力允許的情況下,同時購買社保和僱主責任險是最好的。因為工傷保險是在企業員工發生工傷事故或職業病導致負傷、致殘、死亡後,對受害者或其遺屬提供的醫療保障和基本生活保障等。職工發生工傷時,除了《工傷保險條例》中規定的職工依法可享受的工傷保險待遇,有一部分還是需要由企業自行承擔、支付,如停工留薪期間的工資、護理費、一次性傷殘就業基金等。而且工傷保險賠償所經環節較多,工傷認定、評殘等都要經過漫長的時間,賠償期限通常較長。



而僱主責任險則是從僱主權益角度出發,能轉嫁企業對員工應負的責任風險,完全對應解決企業需求。僱主責任險可以提供死亡賠償金、傷殘賠償金、誤工費用、醫療費、職業病賠償、訴訟費用等各種保障,有效地轉嫁企業用工風險。


僱主責任險按保險合同的約定賠償,對未致殘事故的認定也較簡單,通常提供用人單位的工傷事故證明和醫院相關證明即可,賠償期限通常較短。


所以如果用人單位是為彌補工傷保險的不足,增加員工福利等原因來投保僱主責任險,則可與保險公司約定,對於員工的死亡、殘疾補助可獲工傷保險、僱主責任保險的雙重補償,也就是說僱主責任險的賠償不受工傷保險是否賠償的影響。


什麼情況下才能認定為工傷呢?

法律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2、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3、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4、患職業病的;

5、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基本可以概括為員工在工作期間,以及工作前後從事與工作相關的事情的過程中受到的損害,或者患職業病,可以認定為工傷。


上邊有一條需要注意,員工上下班過程中如果遭遇交通事故,非自己主要責任可以認定為工傷,如果自己為主要責任則不能認定為工傷。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2、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3、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


在工作時間和崗位上突發疾病死亡,或者48小時內沒搶救過來,可以認定為工傷,48小時還是比較關鍵的。


工傷之醫療報銷待遇:


因職業病或者工傷造成的醫療費用工傷保險可以報銷,但需要去規定的醫院、用目錄規定的藥品。在醫院的伙食費也是可以按照當地規定的標準來補貼。如果當地醫院治療有困難,去異地就醫的相關費用也是可以報銷的。康復費用,以及符合規定的假牙、假肢體、矯形器等輔助器具工傷保險都是可以給報銷的。


員工在患病及休養期間的工資,這期間的護理費用都是需要用工單位自行解決的。


停工留薪可不是基本工資,需要與原工資待遇相同。護理費用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個不同等級支付,其標準分別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或者30%。


工傷保險不賠償、應由用人單位承擔的損失主要包括如下幾個部分:

(1)停工留薪期待遇

(2)護理費

(3)5-6級傷殘的傷殘津貼

(4)5-10級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5)最低繳費基數與實際工資待遇差額


很多企業都是按照最低繳費基數為員工繳納社保,由此工傷少賠的差額也由用人單位承擔。所以雖然企業為員工上了社保,但是一旦發生工傷,企業需要承擔的賠償責任還是很大的。即使上了工傷保險,也是有必要投保僱主責任險的。


那麼具體什麼是僱主責任險呢?簡單來說,就是指以僱主責任為承保風險的責任保險。僱主責任險承保被保險人(即僱主)所僱用的員工在受僱期間從事保險單所載明的與被保險人的業務有關的工作時,因遭受意外事故而受傷、殘疾、死亡,或患有與職業有關的職業性疾病,根據法律或僱用合同應由被保險人承擔的醫藥費用及經濟賠償責任,包括應支出的訴訟費用,由保險人在規定的賠償限額內負責賠償。


僱主責任險對於企業來講,最大的優勢是能夠將企業的損失減到最低。僱主責任險包含:死亡賠償金、傷殘賠償金、誤工費用、工傷醫療費用、僱主的訴訟費用等。雖然它的投保金額比團體險和社保貴不少,卻可以幫助企業轉嫁風險、降低經營成本,甚至減少企業陷入訴訟、被罰款或被調高徵收工傷保險費率的風險,從另外一個角度講,最終減輕企業的經濟負擔。


僱主責任險的被保險人是企業,保障的是企業的賠償責任,理賠款可以賠償到企業名下,轉嫁企業的風險。僱主責任險的保費還可以作為企業的成本在稅前列支。





不過,需要企業主注意的是,僱主責任險裡有一些不予賠償的因素,這裡給大家列舉一些主要的情況:


1、被保險人的僱員由於職業性疾病以外的疾病、傳染病、分娩、流產以及因上述原因接受醫療、診療所致的傷殘或死亡;


2、由於被保險人的僱員自傷、自殺、打架、鬥毆、犯罪及無照駕駛各種機動車輛所致的傷殘或死亡;


3、被保險人的僱員因非職業原因而受酒精或藥劑的影響所導致的傷殘或死亡;


4、被保險人的僱員因工外出期間以及上下班途中遭受意外事故而導致的傷殘或死亡;


5、被保險人直接或指使他人對其僱員故意實施的騷擾、傷害、性侵犯,而直接或間接造成其僱員的傷殘、死亡;


6、任何性質的精神損害賠償、罰款、罰金;


7、被保險人對其承包商所僱傭僱員的責任;


8、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包括我國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所發生的被保險人僱員的傷殘或死亡;


9、國務院頒佈的《工傷保險條例》所規定的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之外的醫藥費用。


Mary5413


僱主責任險是指被保險人所僱傭的員工在受僱過程中從事與保險單所載明的與被保險人業務有關的工作而遭受意外或患與業務有關的國家規定的職業性疾病,所致傷、殘或死亡,被保險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及勞動合同應承擔的醫藥費用及經濟賠償責任,包括應支出的訴訟費用,由保險人在規定的賠償限額內負責賠償的一種保險。

僱主責任險是幫助企業規避勞動用工的風險,讓企業的僱員在受僱過程中(一般也包括上下班途中),當遭受意外或因患相關職業性疾病導致傷殘或死亡時,對被保險人依法需承擔的醫療費用和經濟賠償責任進行的賠付。

僱主責任險的保險範圍一般包括工傷及職業病身故/傷殘、醫療費用報銷、誤工津貼,也有的保險產品可以擴展到非工作期間發生的意外事故造成員工傷殘的。

社保。個人認為是保障生活的基礎。

從利益點上來說,若從事的是高危行業,企業老闆都會考慮這一點。員工自身首先要懂這塊,對於後期稍後工作有依據進行。

智者考慮問題都會比較全面。

是否購買看自身意願。

畢竟這種保險只發生在極端情況下。


KK之家


工傷事故涉及到的賠付有醫療費、誤工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辭職後的一次性醫療補助金、辭職後的一次性就業補助金等。工傷保險不賠付的部分有誤工費、一次性就業補助金、停工留薪期間的護理費、因工傷產生的法律費用、實習生等不參保人員發生工傷事故。僱主責任險,是企業規避用工風險的護身符。簡單地說,如果企業購買了僱主責任險,員工在工作中出現職業病、致傷、致殘或死亡等情況,企業需要承擔的醫藥費、訴訟費及其他經濟損失賠償,都有保險公司按合同規定的保額進行賠償。因此,僱主責任險緩和勞資糾紛,能最大限度地保護企業利益,規避用工風險,穩定企業經營。


深圳平安哥


一般情況是不需要的。如果有足夠的經濟條件可以購買。商業保險是社會保險的補充。商業保險為社保提供保障。

社保和商業保險區別:

1、社保覆蓋面廣,保障較低,只能滿足基本的保障需求。 在社保規定用藥和規定項目內。許多檢查費、專家診療、高新尖診療技術,社保都是不報的。這就需配合必要的商業保險了。

2、商業保險可以選擇購買更高的保額,社保則很有限;社保醫療只是補償醫藥費,而沒有住院期間的收入損失補償,商業醫療就有住院補貼。

擴展資料

1)社會保險是國家舉辦和發展的一項社會事業。

2)社會保險以國家立法為保證和依據。這裡強調的是:推行社會保險必須要有法律保障;實施社會保險必須依法執行。

3)社會保險以建立保險基金為物質基礎。

4)社會保險的保障對象是勞動者。

5)社會保險的目的在於保障當勞動者遭受勞動風險,即在勞動者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以及事業喪失生活的收入來源時,從社會得到基本生活的物質幫助和補償。

6)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一種,是社會保障的核心部分,社會保險政策市國家社會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遇而安無所謂了


企業個人意願吧!

社保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其中工傷保險,是指勞動者在工作中或在規定的特殊情況下,遭受意外傷害或患職業病導致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以及死亡時,勞動者或其遺屬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僱主責任險是指被保險人所僱傭的員工在受僱過程中從事與保險單所載明的與被保險人業務有關的工作而遭受意外或患與業務有關的國家規定的職業性疾病,所致傷、殘或死亡,被保險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及勞動合同應承擔的醫藥費用及經濟賠償責任,包括應支出的訴訟費用,由保險人在規定的賠償限額內負責賠償的一種保險。

簡單地說,社保是國家強制要求企業為員工繳納的,而僱主責任險是企業主自願購買的,沒有國家強制性


營業圓圓


員工雖然有社保,但社保有諸多不足,如保障較低、覆蓋範圍較窄等,需要商業保險來補充;企業員工一般都有社保,社保能夠報銷醫療費用,但是無法提供給付類保障,如意外身故、殘疾、住院津貼等。因此企業員工購買商業也可首先考慮這些保險責任,補充社保不足。 意外總是發生在不經意間,為了能夠解決意外後所帶來的問題(如殘疾、死亡、住院等),一般情況下企業會給員工購買僱主責任險,將風險進行轉移。


愛笑的小孩999



用戶7864148590454


根據個人條件,自身的經濟基礎,一般是專業,特工類作業的需要。

老百姓有(包括醫療保險,養老保險)。


周向賢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c2600018f82b9dc436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