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高三孩子的家長,面對孩子每天的心煩,我是真的無能為力,我到底該怎麼辦?

喊wo臭小貓


高三面臨著高考,家有高三生,註定這一年真的不好過,孩子壓力大,父母的壓力更大。孩子壓力大了,可以煩,可以發脾氣,可以使性子,可是家長不能。



很多家長在孩子高三這一年可以說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不說孩子,看到孩子心不在焉,心煩意亂,控制不住自己。說孩子吧,弄不好那句話說不對,引發孩子的“暴脾氣”,又怕耽誤了孩子學習,真是左右為難。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人父母不容易,真的是這樣!那麼,現在孩子每天心煩,作為父母該怎麼辦呢?

首先:瞅孩子心情不錯的時候,和孩子好好談談,找出心煩的原因,方可對症下藥。是功課壓力大,聽不懂,學不會,還是別的什麼原因。如果功課壓力太大,告訴孩子:盡力而為就好!不要給孩子施加太大壓力,適當降低期望值。當然,如果孩子在學習上需要幫助,可以和孩子協商好,找老師輔導輔導。如果孩子不需要,家長也不必勉強。


如果是家庭的問題,孩子指出來了,作為家長一定要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該改的一定要改。

其次:找孩子的班主任老師或者同學瞭解一下孩子在校的情況,看是不是還有其他問題,比如:早戀、和老師關係不融洽、和同學矛盾等,這些問題都有可能影響到孩子的情緒。如果有,家長就要想辦法幫孩子排解。如果沒有更好,可以和老師溝通溝通,讓老師多關注關注孩子,該表揚表揚,該鼓勵鼓勵,喚起孩子的學習熱情和自信。

第三:如果情況不能改觀,孩子一如既往地煩不勝煩,就要引起家長注意了,看孩子是不是精神壓力大,有抑鬱傾向。現在高三學生因為學業壓力大,有抑鬱傾向的孩子不再少數。家長就要求助於心理醫生了,不行的話藥物治療。高三學業雖然關鍵,但是孩子的心理健康、身體健康更重要。


再者,父母有空時儘量和孩子聊聊天,找孩子感興趣的話題,不要總嘮叨:你要好好學習,考不上大學怎麼怎麼這樣讓孩子更煩的問題。週末了,也可以陪孩子打打球、散散步,看場電影,聽聽音樂調節一下心情和情緒。

這種事急不得,慢慢來吧!但願情況會有所好轉!


靜靜助學


高三的孩子,不管是哪一位,頭上其實都頂著一個叫做“壓力”的東西。

我還記得我女兒當年讀高三的時候的情形。丫頭平時性格大大咧咧的,有點像假小子,我老說她沒心肺,都高三了,讀書還沒點壓力。她也不反駁。

有一次週日送她去學校(她高中住校)後,回來我收拾她的書桌,看到一張塗鴉,上面寫滿了字,中文的,英文的,數字的,挑出其中的主題詞,就是壓力,分數,目標學校等等。

其實,看似在我們面前沒有壓力的她,壓力是無形地壓在心頭的。想想也是,她在學校那樣的環境中,大考三六九,小考天天有,排名掛心頭,自己的每一次考試究竟是進步了退步了,跟目標值的差距還有多少,跟目標學校是不是還有差距,能夠堅持到高三的學生,誰心頭還不是有一本清清楚楚的賬呢?

其實,孩子每天的心煩,皆是因此而起。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實力究竟是怎樣,也瞭解同學們的情況,甚至早早地就將自己的實力與目標學校作對比,在暗暗較著勁。所以,我想對題主說的就是暗暗觀察,及時鼓勵,平常在家儘量說一些開心的事,不要老提學習的事。學習的事就由他帶到學校去說吧。

一個高三學生,在學校肯定是天天圍著學習轉的,如果到家裡家長還不停地說學習學習,這孩子早晚要“瘋掉”。高三的孩子或住校或晚自習,每天在家的時間其實是不多的,給他弄點好吃的,讓他適時放鬆放鬆,別讓他覺得在學校老師說學習,回到家父母還是說學習,那真的是覺得生無可戀,人生還有啥奔頭?

生活中見過太多喋喋不休的父母,連我這樣的外人在一旁聽著都煩,別說孩子了。如果你不能在孩子煩躁的時候讓他輕鬆愉悅,那就請適時學會閉嘴,不要讓孩子煩上加煩,讓他自己去消化他的壓力吧,別再給他補刀就行。


蘇小妮


這位家長您好。對於您現在的心情,同為高三家長,多少能夠體會到一些。想就我自己現狀以及做法和您聊一聊。

孩子今年正好也在上高三,選擇的理科。目前孩子所在學校高三年級正在進行第一輪複習中。孩子是個已經身高一米九,但是看上去還顯得有點單純和幼稚的男生。平時性格大大咧咧的,愛好挺多的。不過經常也會有煩躁不安的時候。

面對孩子孩子心情煩躁時,我們不妨先冷靜下來分析一下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孩子情緒煩躁?

1、是否高中前兩年學習節奏緊張,對知識沒有掌握好而煩心?

自從兩年前,孩子中考結束後,我就在心裡暗暗地說:本市(湖南長沙)的中考實在是有些殘酷,等孩子上高中後,我再也不在學習和生活方面多管他了。

可是,高一剛剛開始,我和他爸爸都沒有做到,還是忍不住這裡那裡的對孩子進行所謂的引導。

現如今高中的學校生活的緊張程度一點也不必比初中好。不少高中學校為了趕進度,在高一高二兩年不到的時間裡,將本該三年學習的課程緊鑼密鼓地全部學完。

本市還在高二下期後面留出了近兩個月時間來複習準備“學考”。

由此帶來孩子諸多不適應:要學習的課程多,知識點繁雜,有時候作業多得需要加班加點才能完成。對於難以理解的知識點沒有及時跟進和反饋,久而久之留下了不少漏洞,等等。

2、發現孩子情緒不穩定,煩躁不安,家長宜溫和冷靜處理

如果孩子因為學習方面感到吃力,跟不上老師和同學的節奏。擔心自己考不上好的大學,因而經常表現出情緒不穩定,煩躁不安,甚至生悶氣等。

我孩子前些時間也出現了些許這樣的情緒 。將心比心,為人母的我一樣被孩子的情緒感染了 。

不過我沒有在他面前表現出來。這裡建議我們做家長的首先不要過於焦慮和急躁。因為我們的不好的情緒會傳染給孩子,從而讓孩子的焦慮和煩心更加強烈。

此時我們不宜過於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不要太在意孩子短時間的分數或排名。待孩子回家後予以真誠的關心,並安慰孩子也許大家都是一樣的情況。要相信自己通過紮實的努力,各方面可以變得更好。

還可以在孩子在學習方面跟班主任和任課老師溝通一下。瞭解孩子目前的情況,給予適度的引導和鼓勵。如果孩子消除了對學習的恐懼,並對未來充滿信心,相信他/她的焦慮不安和心煩意亂的情緒會逐漸穩定下來。

3、儘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干擾,創造良好的氛圍

當然,除了學習方面的壓力,還可能有其他事情影響了孩子。像住校生可能還會因為學校的飲食起居等因素受到不良影響而導致心情煩躁。

如學校作息時間表安排得慢慢的,早上六點左右起床,晚自習可能要到十點以後(我孩子他們要晚上十點半下晚自習)才下課。回到宿舍洗衣服洗涑完畢都十一點左右了,需要快速進入休息狀態。

可是一些孩子就是喜歡在那個時候聊天或搞行我素弄自己的事情,影響了宿舍其他孩子的休息。長時間休息不好,孩子的身體吃不消,對情緒方面的影響也不容小覷。

瞭解到這些情況後,我們可以找時間跟班主任以及宿管老師聊一聊,儘可能減少這些因素對孩子的干擾。

總之,當我們家長髮現孩子情緒不穩定,煩躁不安時,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我們的擔憂甚至是焦慮。而是從多方面去了解孩子,關心孩子。讓孩子感覺到父母是和他/她一起在努力著,並肩作戰的。在生活中多關心和鼓勵他們,做他們最堅實的後盾。

最後,祝願您和您孩子越來越好。願明年高考孩子們都能金榜題名進入理想的大學繼續深造。

加油!我們。





雪落無聲HN


我家孩子也是高三正在進行時,從7月中開始,孩子就算已經正式踏入了高三,學校補課和提早開學後,我發現孩子的焦慮和緊張,其實來自於學校、老師和他自己。

高三才剛剛開始第一輪複習,孩子這樣的心態,真不利於未來一年的學習。我們自己也都曾從高三走過,我認真思考了下,作為家長我們該怎麼做,才能緩解孩子的緊張情緒?

孩子爸說:淡定些,別把大學看得太重要。任何一個名牌大學畢業出來,都是個普通的勞動者……

思考再三,我決定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於是,孩子在進入高三兩個多月後的今天,體重增加了十斤,這是我們雙方都滿意的結果,我是這麼做的:

家長應以淡然的平常心對待孩子的高三。

雖然高三是孩子12年學習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年,但也不需要過分看重高三,也不必在孩子面前表現得過分看重每次考試結果,免得把一些負面的情緒和心態傳遞給孩子。

孩子正常的學習節奏和心理狀態不能被打亂,否則會適得其反。我和別的家長交流的時候發現,大家的方法是差不多的,哪怕心裡擔心孩子的成績,也要表現出淡然不擔心的樣子,休息時,大家通常都是帶孩子去找好吃的好玩兒的給孩子減壓。





大戰沒到來之前,我們家長首先要保持淡定平和的心態,在孩子面前把高三作為一個平常的高中學年。不必專門給孩子營造什麼學習環境,高一高二怎麼學習,高三就還怎麼學習即可。

所有的孩子都是敏感的動物,家長端正淡定的生活態度,能夠很好地平衡到孩子的心態。其時孩子高三學習中面臨的真正壓力,通常來自於我們家長的過分關愛與呵護。

我們作為父母的過分重視,不自覺地就成了孩子焦慮的主要來源,在孩子準備高三的生涯中本來應該充當一個減壓者,但言行卻表現出一個施壓者的態度。

鑑於此,當孩子對高三表現出了恐懼之時,我淡定地說:高三也沒什麼大不了的,誰沒經歷過高三,誰沒經歷過高考?

家長對孩子應該持有合理的心理期望,過高期望會給孩子造成壓力,過低預期會打擊孩子的自信。

只有家長才對自己的孩子最為了解,從小學到高中一直以來,孩子一向在班級處於什麼樣的位置,孩子平時表現出的學習能力如何,精神狀態如何,高一及高二的成績位於什麼水平,家長是心裡有數的。

至於高考成績能發揮到什麼狀態,超常發揮又會怎樣,沒發揮好會差到什麼程度,暫時都不用想那麼多。


進入高三,沒有多少新的學習任務,主要是通過幾輪複習,鞏固高一高二所學知識。到今天為止還有8個月的學習時間,想在這段時間裡成績有大幅度的提升,孩子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家長不能有過高的期望,只需在精神上和物質上大力支持即可。

孩子每週都有周測,每月都有月考,當孩子對周測與月考成績不滿意時,我更多的是給予了開導和安慰:每次考得不好的地方,都能讓我們知到自己的不足之處,這次修正了不足,下次會考得更好。

孩子的一輪一輪的複習與測試中,其實都在不斷進步。家長可以偶爾調侃一下孩子的心態,家長自己一定會有合理的心理預期,不過這個預期不要跟孩子講,免得影響孩子的學習狀態。

家長要擺正自己的位置,以孩子為主體,自己只起到助推的作用。

從踏入高三開始,每個班級都有一個倒計時的牌子。這個牌牌每天計算著距離高考的時間在減少,其實無形中已經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壓力。

為了減輕孩子的精神壓力,我平時都忙自己的工作,在孩子看來,我因為太忙顧不上關心他的成績,但我會表現出關心他的身體和情緒,更多的是關注他的飲食及健康。

從小到大,我們一直給孩子灌輸的是: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我只負責讓你吃得開心,玩兒得快活,學習上我們幫不了你,也決給你添亂。

偶爾,我們會跟孩子討論下將來報考什麼專業,目標大學是哪所大學,兜底的將是哪所大學。但我們只提供參考意見,一切以高考成績和孩子自己的喜好為主,絕不會因為這些給孩子造成負面情緒。

以上是我們家的備戰高三行事風格,給家長朋友們一個參考。

個人建議家長們能夠保持淡定平和的心態,相信學校的各項學習安排,對孩子成績保持合理心理預期,在孩子高三這未來8個月的學習生活中做好後勤工作,不給孩子添亂,以淡然堅定的心態陪伴孩子打好這場高考攻堅戰。

祝願所有高三學子學習順利,高考取得理想的成績!


小韭漫談教育


感同身受啊!大多數高三家長都是在煎熬中挺過來的。


孩子到了高三,有多方面的壓力,既有來自家庭的,還有來自老師同學的無形的壓力,也有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在學校要跟著老師的節奏,一個專題一個專題的複習,一道練習又一道練習不停地做,一場又一場的考試不停的考,一次又一次的班級和年級排名評比,一遍又一遍的心情的起伏波動。每天睡覺前,要做的是作業卷子。每天一睜眼,腦子裡還是是作業卷子,看到卷子就心煩,盼望高考快點來臨,但又覺得自己什麼都沒有準備好。這就是高三生活,這就是高三學生!他們能不心煩嗎?

但不管孩子學習怎麼樣,家長是幫不上任何忙的,有時候只能乾著急。但生活上後勤保障上,家長能給孩子有一些幫助:

1.不要在孩子跟前嘮叨,孩子不主動跟家長談學習、談考試的情況,只要孩子努力,家長就不要隨便打問。如果孩子情緒低落,要多關心多鼓勵,不要對孩子要求過高,儘量讓孩子放下心理負擔。

2.家庭裡要以孩子為中心。首先儘量保證讓他到家就能吃上飯。上下學有條件最好接送,減少孩子路途時間的花費,讓孩子中午有短暫的午休。只要孩子在家,家裡儘量保持安靜,一個方面讓孩子能休息好,另外一個方面在孩子學習時不使他受到影響。如果孩子住校,週末回家儘量讓孩子好好補個覺,保證孩子精力充足。


3.如果家長週末有時間,孩子也有時間並且願意,可以帶孩子出去玩一下,讓他換個環境,心情能短暫的放鬆,也能緩解他的煩悶情緒,有利於他的身心健康。

家有考生,一家擔心!家長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輔助性工作,其他什麼也代替不了。所以還是放下心吧。


格超梅上


家長焦慮真心一點用都沒用,在學習上幫不上忙,只要在生活上照顧到位就行。孩子高二,中考那年也是東想想西想想,有意無意還把這種情緒傳染給了孩子,結果導致孩子發揮失常。現在孩子成績有些起伏,也看開了,多多鼓勵吧,孩子更不容易!


Apple春子


兩年前是家長,也是高三的老師,雙重壓力,我也過來了,感受是好好珍惜你和孩子最後一年的美好時光,之後孩子就會開始自己的生活,和她\\他一同感受喜怒哀樂,有空就去吃喝,好好鼓勵孩子,背後默默無語捶胸,一直對自己說很快就過去了!


sgwyl


首先自己穩住,早晨伺候好吃喝,就去公園跑步,鍛鍊能使自己一天好心情,最好能學點心理學,呵呵,當年不知道,現在回首,原來在心理學裡能找到理論。少說多做,我只是到時間叫叫孩子,孩子讓我做點什麼,我就幫她做。


顏如玉7272


今年娃剛上大學,陪讀一年,感受頗深。

進入高三後,家庭重視,孩子普遍學習更加努力,花在學習上的時間精力更多。但有些人成績反而下降或出現各種心理病症,為此家長和孩子都感到焦慮。

孩子情緒問題,多於下面原因有關:

1 高一二知識不紮實,應試能力差。成績起浮。

到了高三,各科陸續進入總複習階段,考試範圍加大,解題速度和技巧都需要提高。孩子的適應和應變能力都有差異,如果沒有認真準備和總結,短時間內,就會出現成績的差異起伏。

2 心態方面。

不夠重視或過分重視。表現在對密集考試麻木應付,或在巨大的學習壓力下,心理素質水平參差不齊,而出現一些波動,情緒上的變化自然就會在學習中展現出來。

3 身體方面。

心理因素或學習強度下的身體不適或身體應激反應。

高三的考試是暴露問題的考試,問題暴露的越多,才能讓孩子更全面瞭解自己。查缺補漏的效果才更好。能抓住薄弱環節,不留死角,這是有利於高考成績提高的。

作為家長,切記不要將自己的壓力和希望都強加給孩子。應該做到:

自己先平心靜氣,控制住自己的不良情緒,保持積極心態;

用自己的積極情緒去引導渲染;

發現孩子的優點,帶著欣賞的眼光去鼓勵;

不要粗暴批判指責,讓他們願意把想法和感受說出來;

多聆聽少說,適機引導交流;

生活上做好後盾,關心、關愛、觀察;

在家營造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和氛圍;

和老師保持交流;

溝通不暢時,自我反省。

這場考試,不僅針對孩子,也是考驗家長。願大家都順利過關。


美麗的石頭415


高三孩子學習壓力有點大,加上剛開學不久,孩子還沒有學會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一旦高三畢業後,你就能明顯感覺到孩子長大了、成熟了。一般來說處理高三孩子情緒問題,可以概括為下面八個字,理解、尊重、相信、接納。


上次全國大聯考和這次月考,有個學生考的不好,家長打電話過來詢問,寒暄幾句後,家長就說,進入高三孩子就沒考好過,情緒波動很大,有時孩子把自己往臥室一關,也不和家人交流,家長也沒辦法幫孩子。然後希望讓我能在課上,多提問提問孩子,多關注一下。實際上,有很多家長打電話或家長會時來到學校,表達自己的無助和焦慮。

首先家長不應該把自己的焦慮轉給孩子,家長焦慮通常會有幾種表現,在孩子面前小心翼翼;不停地給孩子建議,甚至在安慰孩子時,禁不住指責孩子;甚至家長之間因為照顧孩子方法不一致,而爭吵。

如果發現孩子有負面情緒,家長不要過於擔心,隨著考試增多,孩子一定會學習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的。有時是體育鍛煉,有時是美美地睡一覺,有時是哭一場,有時會和同學傾訴。


所以,當孩子表現不正常時,這時父母不需要做什麼,知道這是孩子成長所必須經過的道路。要能理解孩子的這些表現,尊重孩子的選擇,比如,就想有自己的空間,把自己關起來。不要強行介入,他需要的是靜一靜,也不要分享自己的經驗,給建議,他需要自我消化,除非他願意和你分享。並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自我調整的能力。

最後一個是接納,這是最難的。具體來說,就是始終和他站在一起,他說什麼都是對的,然後發現他有不對的地方,你只需要給他提供各種選擇,他所面臨的結果就可以了。

接納的交流模式用三句話即可。

就是對現實描述,第一句“我看到你昨天有點難過,”(不評論,只說事實)

第二句為我的心理狀態,同時也是種示弱的表現(因為你說出了自己的恐懼不安),“我和你爸都很擔心你的情況。


第三句,“如果你想說出來,我們會一起想辦法的。”目的是爭取他的同意,表現為尊重孩子。

在他處在情緒期時,不需要太在意。在他情緒如常時,再和用此種方法交流。如果他想告訴家長,家長只傾聽,並回把心思完全放在他身上,積極回應就可以了,不需要給意見,不評論(接納)。不過,也不要抱太大希望,如果他選擇不交流,就尊重他的選擇。

如果家長掌握不了這種交流方式,就少說話多做事就可以了,讓家成為他可展現自己真正情緒的地方。只要有人能接納他,他很快就能充滿力量(武志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