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都裝飾六人特別行動小組 -- 生命通道的“搬運工”

聖都裝飾六人特別行動小組 -- 生命通道的“搬運工”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


聖都裝飾六人特別行動小組 -- 生命通道的“搬運工”


TA們不是身披光環的英雄,

TA們也並不是沒有擔憂害怕,

但在這場逆行的行動中,

TA們仍用一個個普通人的勇氣,

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做出了TA們平凡而義無反顧的奉獻!


新冠肺炎的肆虐,牽動了無數同胞們的心。正值武漢疫情爆發高峰,在瞭解到很多醫院都出現了物資緊張的情況後,聖都裝飾立刻成立了武漢防疫支援小組並確立了馳援武漢的捐獻方案,在1月28號就迅速決定向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捐獻百萬民用物資。


但武漢封城,物資如何進入武漢,如何以最快的時間抵達一線醫務人員手中,成為了當務之急。彼時,還是人人談“疫”色變的嚴峻情況。疫情籠罩下,誰也不能保證自己是安全的。然而,即使是這樣危險的狀態,還是有這樣幾個人,默默站了出來。


聖都裝飾六人特別行動小組 -- 生命通道的“搬運工”
聖都裝飾武漢防疫支援小組成員


01

 成立“共生死”志願小組

僅用三分鐘


防護服、護目鏡等醫用物品已無從購買,武漢聖都的一名家屬是醫務人員,當從她那裡得知醫務物資告急,民用物資同樣短缺時,聖都武漢防疫捐獻小組當即敲定捐獻民用物資的預選方案。


接到這一通之後,武漢分公司總助馬瑜臨在當天下午四點聯繫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院長秘書,看到了這張“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非醫療物資需求涵”。隨後,這張物資單被立刻傳回聖都總部,在集團行政和各方單位的合力下,第一時間採購到位。


聖都裝飾六人特別行動小組 -- 生命通道的“搬運工”


物資採購可以合力完成,但在武漢外面的人進不來、裡面的人出不去的情況下,如何將物資送進醫院成為了難題。此時的武漢已經是形勢嚴峻,所有交通暫停、所有人員禁止外出。


武漢材料部經理張弛深知貨物運進來勢必會有系列困難,需要人去完成,於是他在武漢分公司員工群裡發出了一則“志願者招募令”,號召滯留武漢的員工能伸出援助之手。這則招募令發出後,張弛其實非常擔心,因為此時疫情已經到了最嚴峻的時候,政府號召所有人自我家中隔離保護,恐怕此時此刻沒有人會冒著風險出來。


然而,出乎意料,僅用了三分鐘,聖都裝飾武漢分公司總經理助理馬瑜臨、財務部經理魯爽、家裝顧問嶽一帆、萬小龍和設計師張楊就報了名。他們建立了微信群,群名就叫“敢死隊”。


張弛說:“我被醫務人員的奉獻精神感動,我老婆是一名一線醫護人員,在他們這麼困難的情況下,我想通過自己做點什麼。而且我是聖都的一員,在公司需要的時候我必須站出來去完成捐獻的工作交接。


因疫情滯留武漢的張楊毫不猶豫報了名,她也想在這場防疫“戰”中為武漢這個城市做點什麼,公司的捐獻活動給了她機會:“怕父母擔心,沒敢給在老家的他們說。”


萬小龍說:“害怕是真的害怕,因為上有老,下有小,但全國人都在為武漢加油,我這個土生土長的武漢人當之無愧的應該站出來。”


1月28號下午,聖都馳援武漢志願者小組,僅用了三分鐘成立!


聖都裝飾六人特別行動小組 -- 生命通道的“搬運工”


02

 近距離接觸感染患者


時間就是生命,1月30號上午,第一批貨物連夜抵達武漢,志願者小組通過各種辦法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集合。


走出家門,意味著隨時可能會被感染,更何況是進入感染率最高的醫院。聖都董事長顏偉陽也很擔心,叮嚀志願者一定要做好防護,保護好自己。張弛把家裡儲備的幾個n95口罩分發給大家,萬小龍拿了幾雙醫用乳膠手套,沒有防護服,張楊就用一次性雨衣代替,就這樣一行六人來到了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接貨。


”那天天氣特別好,醫院人特別多,但是很安靜,用壓抑來形容很貼合,氛圍很凝重。”張楊說:”我看到一個個病人從我面前被拉出來,門口還停著黑色的殯儀車,那種視覺衝擊難以言說,死神就在身邊。”


聖都裝飾六人特別行動小組 -- 生命通道的“搬運工”
醫院門口情景


聖都裝飾六人特別行動小組 -- 生命通道的“搬運工”

聖都裝飾六人特別行動小組 -- 生命通道的“搬運工”

聖都裝飾六人特別行動小組 -- 生命通道的“搬運工”
聖都裝飾武漢防疫支援小組成員在醫院前確認物資到達情況


第一輛物資車是早晨抵達的,第二輛物資車要間隔三個小時才能到,意味著他們必須在高感染的醫院停留三個小時。張弛和馬瑜臨很擔心,多呆一分鐘就是多一分風險,商量後決定讓家中有孩子的、身體免疫力相對低的女生魯爽、張楊、馬瑜臨先走,萬小龍、嶽一凡和張弛留下繼續等待。


“被感染的病人就在面前,你眼睜睜地看著他們被拖進醫院,那一刻大家都很害怕。”已近中午,張弛為了緩解緊張的氣氛,請大家去吃大餐,但是三個人轉了一圈也沒有發現一家開門的餐廳,幸好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醫護人員拿來麵包和礦泉水,才讓三人在等待中免受飢餓。


聖都裝飾六人特別行動小組 -- 生命通道的“搬運工”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護士送來的午餐


03

 時間的力量

貨物用時三天抵達


深知時間就是生命,聖都裝飾在武漢封城、快遞停運、人員短缺的情況下,僅用了三天時間,就將物資從全國各地彙集,再送往疫情重災區武漢,交到了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醫務人員的手中。


聖都裝飾六人特別行動小組 -- 生命通道的“搬運工”

聖都裝飾六人特別行動小組 -- 生命通道的“搬運工”

聖都裝飾六人特別行動小組 -- 生命通道的“搬運工”


因為物資需要分批抵達,一直到深夜,志願者小組還在線上和聖都集團的防疫小組溝通貨物抵達過程中的各種突發問題。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一定能戰勝所有困難,在武漢分公司和集團的密切配合下,在集團董事長顏偉陽指導下,貨物順利直達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當天醫護人員就穿上了保暖羽絨服,用上了取暖器。


聖都裝飾六人特別行動小組 -- 生命通道的“搬運工”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醫護人員用上了聖都捐獻的物資


自醫院回家後,萬小龍把所有外衣脫掉、給自己消完毒才走進了家門,為了保護妻兒,他睡了十四天沙發。張楊把自己關在房間兩週,期間她的愛人一直尊重她的做法,堅持和她一起隔離。魯爽、馬瑜臨、嶽一凡也都在確定自己並未攜帶病毒後,才敢和家人接觸。


“疫情不可怕,只要我們團結在一起,同心協力,就沒有什麼戰勝不了。咱們聖都對社會的責任和擔當,讓我更加有了歸屬感和榮譽感。”萬小龍在參加完整個捐助活動後感慨道。


參與並組織志願者的張弛有一點小遺憾,因為醫療物資太緊俏,沒有給最辛苦的醫務人員最需要的:“可能有人會說我們在作秀,我們為了宣傳,但是我們聖都把醫務人員需要的送到了他們手上,這就是意義。”


聖都裝飾六人特別行動小組 -- 生命通道的“搬運工”


在這場捐獻活動中,以董事長顏偉陽為組長的馳援武漢捐獻小組找尋了自己知道的所有渠道採購物資,在線指導捐獻活動的完成,集團行政一天打出九十多個電話採購物資、發貨,運貨司機冒著生命危險駛入武漢,志願者小組說服家人走入醫院,聖都4000名員工捐款……


我們感謝在這場捐贈捐獻活動中每一位平凡的你,平凡的英雄給了世界太多感動,向你們致敬。我們更感謝每一位醫務人員、志願者、武警官兵、警察……是你們衝在最前線,守住了防線,守住了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