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酒防治肺炎?液態酒應叫化工酒?警惕山寨、炒作“消費”酒業


醬酒防治肺炎?液態酒應叫化工酒?警惕山寨、炒作“消費”酒業

究竟是炒作,還是確有根據?

文 | 雲酒團隊

疫情初期,由於新冠病毒具有怕酒精、不耐高溫的特性,“喝高度白酒可以抗擊病毒”的謠言被四處傳播,而後,被李蘭娟院士闢謠。

而最近一些的消息更是讓人大跌眼鏡,比如“醬酒防治肺炎”立項,專家建議液態酒改名“化工酒”,聽了讓我為酒業捏一把汗。


“醬酒防治肺炎”立項,怎麼回事兒?

2月19日,公眾號“貴州省醬香型白酒研究中心”發佈消息,稱國家公眾營養改善項目微生物組學重大專項研究課題組成立《醬香型白酒調節人體微生態“防控新型肺炎”等病毒的機理研究與產業轉化》和《益生性原種菌株深度發酵酸湯產品調節人體微生態的生物學靶向研究與產業轉化》等兩個研究組。

醬酒防治肺炎?液態酒應叫化工酒?警惕山寨、炒作“消費”酒業

其中,《醬香型白酒調節人體微生態“防控新型肺炎”等病毒的機理研究與產業轉化》的課題引迅速發業內熱議。

醬酒真的具有防治新型肺炎的功用?若此項目真能取得突破,無疑將對酒業產生新的利好。但醬酒真的有這麼神奇?還是又一起“雙黃連”式炒作?

考慮到疫情防控科研工作難度之大,如此項目理應由國家醫學權威機構承擔,那麼本項目又來自哪裡呢?


機構存疑

資料顯示,該課題涉及到國家公眾營養改善項目微生物組學重大專項研究課題組(以下簡稱“課題組”)、貴州省赤水河畔醬香型白酒研究中心、中國大健康產業聯盟微生物組學研究院等多個機構。

這些機構都是何許來歷?

醬酒防治肺炎?液態酒應叫化工酒?警惕山寨、炒作“消費”酒業

資料顯示,負責牽頭的課題組,前身是貴州省赤水河畔醬香型白酒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研究中心”)。是在貴州省食品工業協會批准下,由貴州省醬香型白酒研究中心改制組建而成。

不過,此“研究中心”則是非官方機構,據天眼查顯示,該機構成立於2009年7月7日,法人執行事務合夥人為李小兵。經營範圍為醬香型白酒的研究、技術開發,屬於商務服務業,企業類型為有限合夥企業。

醬酒防治肺炎?液態酒應叫化工酒?警惕山寨、炒作“消費”酒業

據國家公眾營養改善項目辦公室官網“公眾營養網”顯示,1995年,經國務院批准,由國家發改委(原國家計委)牽頭,財政部、國家衛健委(原衛生部)等八個部委組建的國家公眾營養改善項目,國家公眾營養改善項目辦公室(以下簡稱“國家營養辦”)主要承擔項目日常工作。

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官網中,並未查到國家公眾營養改善項目辦公室這一機構。

醬酒防治肺炎?液態酒應叫化工酒?警惕山寨、炒作“消費”酒業

中國大健康產業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則與國家公眾營養改善項目辦公室關係甚密。實際上,中國大健康產業聯盟就是在國家營養辦倡議下組建的,且聯盟主席由國家營養辦主任於小冬擔任。2018年,該“聯盟”曾發出公告宣佈要正式登記、間接註冊,但至今未能在科技部及民政部查詢到相關注冊信息。

醬酒防治肺炎?液態酒應叫化工酒?警惕山寨、炒作“消費”酒業

▲中國大健康產業聯盟關於登記、間接註冊的通知

據前述項目負責人李小兵透露,課題組還同時向國家發改委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申報了該課題。

資料顯示,國家發改委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中心”)是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院所屬的事業機構,於2002年成立。

值得關注的是,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曾因食品安全問題引起熱議。2011年,“蒙牛OMP特侖蘇牛奶”事件爆出,國家質檢總局要求停止添加的“OMP”物質,原因為OMP不是現行國家衛生標準允許使用的食品原料,蒙牛公司進口並使用OMP沒有事先申請批准,並擅自誇大宣傳產品功能,違反了食品衛生法的有關規定。

據悉,在特侖蘇的包裝上,印有“中國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委託國家有關權威專業機構對特侖蘇所含蛋白的實際效果進行了動物和人體的臨床實驗”,實驗證明“OMP在增加骨骼密度,防止骨量丟失方面具有作用”的字樣。正是這樣誇張的宣傳,使上升期的特侖蘇陷入風波,時任蒙牛集團總裁的楊文俊曾表示,此事件對特侖蘇品牌造成了致命打擊。

此事件發生後,有媒體查看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院的官網,發現並沒有“國家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這個機構,掛靠單位名單中也沒有該機構,由此對機構提出質疑。由於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院官網現在無法登入,此消息暫無法查證。

從上述資料可看出,此次公之於眾的醬酒課題,其牽頭機構、主要課題研究組、簽發機構等皆存在疑點。


這個課題,醬味十足!

對於該項目的具體情況,雲酒頭條連線了該項目負責人李小兵。

據李小兵介紹,2月4日,微生物領域的國際和國內專家召開了一次微生物學國際研討會,隨後,課題組與中國大健康產業微生物組學研究院、穀物深加工國家工程實驗室生物安全與飲酒健康課題組聯合,正式向國家營養辦和國家發改委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申報了課題《醬香型白酒調節人體微生態“防控新型肺炎“等病毒的機理研究與產業轉化》。

由於研究對象需固定,且人體五大微生物組裡,核心是以細菌為主。考慮到醬香型白酒在發酵過程中,代謝過程更多的是以細菌為主,同時產生比較多的比如吡嗪等有益性組分,故最後選定醬香型白酒為研究對象,“其實清香型白酒、濃香型白酒都可以去做專題研究”,李小兵表示。

實際上,李小兵與醬酒的淵源頗深,在他眾多的身份裡,還有“貴州上味酒業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

醬酒防治肺炎?液態酒應叫化工酒?警惕山寨、炒作“消費”酒業

▲李小兵擔任法人、股東、高管的企業

貴州上味酒業有限公司的官網顯示,2016年,公司推出首款產品上味醬香標準酒。目前,上味酒業擁有上味陳醬酒、上味老醬酒、上味古醬酒、上味牌柔雅醬香酒等多款醬酒產品。

根據工商註冊資料顯示,上味公司建於2015年10月22日,經營範圍包括銷售:預包裝食品(限分支機構經營範圍);酒類品牌管理;非金融性項目管理、項目投資;生物技術的研發和技術推廣(依法須經批准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此外,作為貴州省醬香型白酒研究中心主任,李小兵曾在公開場合多次提到,好酒的特徵一定要有結構化,並表示,雖然酒類消費的核心依舊是品質追求,但面對史上最挑剔的消費者,品質之外的因素依然會被納入消費的考慮範圍中。

雲酒頭條(微信號:雲酒頭條)發現,由李小兵牽頭研究的“構象養生”理論,便是上味酒業的核心宣傳點之一。一邊做學術,一邊做生意,這次的課題也是“醬味十足”。


沉渣泛起,酒業人需謹慎

與醬酒防治新型肺炎的項目相比,近期另一觀點同樣“驚人”。

有自媒體發文《專家觀點:液態法白酒應該叫“化工白酒”或“添加劑仿白酒”》。文章提出,液態法白酒應該改名。

提出這一觀點的,是貴州省發酵工程與生物製藥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席玉。他在文中表示,“液態法白酒”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香精香料)大多來自於精細化工行業,雖然是食用級的但存在著潛在的風險,應該從產品標準的制定就應該體現它的產品原料及工藝特性。

由此,席玉認為,液態法白酒,應參照食品行業對“輻照食品”的管理,叫做“化工白酒"或者叫“添加劑仿白酒”更為貼切,並應該在產品標貼上明確標註,這樣可以讓消費者明明白白地消費,生產企業也用不住遮遮掩掩,把選擇的權利讓給市場。

但事實上,關於液態法白酒,國家有明確的質量標準和用語。《液態法白酒》國家標準(GB/T20821—2007)定義,液態法白酒是以含澱粉、糖類物質為原料,採用液態糖化、發酵、蒸餾所得的基酒(或食用酒精),可用香醅串香或用食品添加劑調味調香,勾調而成的白酒。

“沒有食品添加劑,就沒有現代食品工業”,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料與食品添加劑專家孫寶國就曾表示,使用食品添加劑是改善食品品質、保障食品安全、發展健康食品、促進食品創新的客觀需要。

對於席玉的上述言論,有觀點稱,如果因使用添加劑而改名“化工品”,滷水點豆腐也是添加劑原理,按此邏輯,也要改名為“化工食品”。由此看來,液態法白酒更名為“化工白酒”或“添加劑仿白酒”的觀點,並不可靠,相反還會對消費者造成傾向性的引導,可能對行業造成嚴重損害。

人言可畏,特別是在當前的特殊時期。在絕大多數酒業成員積極作為、紮實應對的時候,少數人的某些言行,都有可能讓行業陷入波動,甚至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關於“醬酒防疫”“液態法更名”等研究,你怎麼看?文末留言等你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