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結腸癌即將離開,如何面對他最後的歲月,怎樣排遣自己心情?

Summer蟲


看到這個問題,我自然想起了自己的父親。我的父親是肺癌去世的,那段時光是不堪回首的。

五年前,八十五歲的父親因為感冒咳嗽住院了。在醫院剛開始的時候,大夫說是肺炎,治療了一段時間後,略有好轉就出院了。

回家沒有多久咳嗽又嚴重了,就又住進了醫院。這次檢查出肺部積水,抽出好幾瓶礦泉水瓶積液,做病理檢測後確診為肺癌,更為糟糕的是還有肺結核。年齡大了不能手術,肺結核還是傳染病,沒有辦法又回家了。

面對父親就要離開這個世界,做為兒女真的很無奈。更讓你揪心的是,重病的父親喘不上來氣,一口一口的咳痰,很遭罪。他的意識卻非常清醒,他不想離開這個世界。我給他買了霧化機,每天做霧化治療,已經瘦的皮包骨的父親,每天都頑強地堅持做完。

在生命的最後幾天, 因為每時每刻都在咳痰,看到他已經沒有力氣咳痰還必須咳的時候,我已經要崩潰。看著父親那渴望生存的眼神,我忍住心中的疼,我拉著父親的手,擦掉他眼角的淚水,告訴他:爸爸,不要害怕,你就要和媽媽在一起了,我已經選好了地方,一定讓你和媽媽,爺爺,奶奶在一起。聽到這些,他的眼裡有了些安享的神情。

在父親生命的最後的那段時間,我絕望的想讓他快些嚥氣,因為我根本就無法承受他遭罪的樣子,我希望他能快些解脫。父親走了,眼角留著一窩淚水,他是那樣的的留戀這個世界。

死,是我們所有人最終的歸宿,沒有人例外。看淡看輕,從容面對,是我們沒有選擇的選擇。親人的病重和離開,必定會給我們留下痛苦和懷念,這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讓時間一點一點去淡化這些痛吧。


王秋陽


人的一生,註定有很多故事,有動人的、有傷感的、有彷徨的、有後悔的。但是,當陪伴親人走過最後一程,更多的需要是回憶美好。

一、人的一生雖平凡,但註定並不普通

每天,都有人來的這個世界,也有人離我們而去,他來或走,或許我們並不認識他們,對自己來講並沒有太多歡喜與傷感。但是一旦有自己熟識的親朋好友即將離去,這種內心難以掩蓋的傷感是無法掩飾與磨滅的。因為,我們沒有面對過,也不想去面對。

如果真的要發生,不得不去開導自己,只能勸導自己多去想美好的,創造更多的美好的記憶。因為,離去之後,他在客觀世界中,僅存在於我們的腦海中,只剩下了數不清的記憶。也許某句話、某件事、某個節日,都會讓這份沉甸甸的塵封記憶湧上心頭。所以,用這僅剩的日子,多去創造一些美好的回憶。

他,可能一生都是平凡的,用老百姓的話講是個普通人。但這是他們對父親的評價,對於你來講,幼時對你愛護過、年少時對你嚴厲過、青蔥歲月時對你勸誡過、結婚時對你諄諄教誨過。這些對你來講,不是一個普通人所做的,因為這是一個愛你的人所做的。所以,他雖一生平凡,但註定並不普通,這句話正是排解你傷感的良藥。


二、病痛的折磨,留下的不要僅僅是傷感,要有一份警示

人的一生,註定要走過四個歷程:生、老、病、死。這四個歷程對於現世生活的每個人都是必須經歷的,沒有一個特殊的可以增加一個或減少一個。所以,在父親剩下的歲月裡,要學會正視人生、尊重人生、敬畏人生。

可能現在的你還一直處於內心傷感之中,難以自拔。不過,父親經歷的病痛,不能讓他走到最後都只是因為一個病痛而離去,這對於父親來講是不公平的,對於後人是不負責的。為什麼這麼講,因為世上萬千世界皆存在因果關係,日常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不良嗜好都是引起某些病痛的罪魁禍首。所以,父親的病痛不能就這樣輕鬆的帶走他,後人必須要在傷感之後學會警示自己,從中悟出病痛背後的道理與機制,這樣後人假如遇到同樣絆腳石之前就學會了如何避開它的技能。

當你從父親病痛背後學到了如何讓自己與後人避開絆腳石的技能的時候,父親也會為你與他們欣慰的。


三、哪怕只剩下一天、一小時,也要為他強顏歡笑

面對親人的即將離去,任何人都做不到不傷感,還可以強顏歡笑。但是,哪怕只剩下一天或者一個小時,我們可以做的,或僅僅能做的,就是讓他哪怕一秒鐘忘記自己的病痛,嘴角能微微上揚,這都是我們在他最後的日子裡做的最無怨無悔的事情了。

因為,面對絕症的病痛,聽到最多的是身體出現無休止的疼痛。站在父親的立場上,此時,他一定是痛苦的,他也想強顏歡笑,讓關心愛護他的人能少一份擔心與傷感。人嗎,就是一個彼此的高等動物,活明白了就容易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此時,自私的基因彷彿一下子全然消失,就剩下了愛與回憶。

所以,無論剩下的日子還有多久,都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多去回憶以前的美好時光,看看老照片,聊聊過去的往事。只有這樣,哪怕他下一秒離去,嘴角也是微微上揚的,腦海中的最後一頁也是帶著美好往事的膠片安詳離去的。


結語

歲月無情,人亦有情,學會面對,學會換位思考,學會排解自己的負面情緒。希望你好!


明理記


人生在世,有人說是一場戲,有人說是一場夢。戲有高潮起伏跌宕宛轉,雖說精彩紛呈,但也有謝幕的時候。夢裡可能是繁花似錦,也可能是驚險刺激,不管如何,終有夢醒的時候。

舞臺謝幕後就是一片空白,夢醒後也是一場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這裡的“色”,指的是萬事萬物)

有人說人生有八苦:

第一類是:生、老、病、死,這是人生的自然過程之苦;

第二類是:憂悲惱、怨憎會、恩愛別離和所欲不得苦,這是主觀願望所不得滿足之苦。

八苦最後歸結為“五蘊盛”,“五蘊盛”指對人生的愛戀與追求,以此為苦,說明人的存在本身就為苦。茫茫人海一世,豈不是在苦海里掙扎了一世。那麼,離開人世,豈不是脫離了苦海

在你父親即將離開苦海之際,多跟他回憶一些有趣的事吧,讓他走的輕鬆愉悅一些,不要憂傷,不要苦悶,你還要繼續在苦海里掙扎,你可以跟你父親說,在苦海的日子裡有這樣的父親感到很快樂,很幸福,父親要脫離苦海了,祝福他吧。也讓父親給你祝福,祝福你在苦海的日子裡快樂多一些,憂愁少一些吧!


恆o隱九


如果信佛的話就希望他能走到祥和。西方某些醫學研究人確實似乎有靈魂存在。紐約大學醫學院急救中心主人就相信在醫學鑑定死亡之後,人確實有某種意識存在。你可以搜搜瀕死體驗。不要恐懼,要讓爸爸知道死後會有接引,安心的去。

分離是短暫的,靈魂是被一張宇宙大網聯繫在一起的。哲學的萬物普遍聯繫其實也有深意


正能量英語


面對疾病,我們無能為力,我們不能替代他的病痛,也不可分擔,但作為子女,我們能做的是在最後的日子好好陪伴,趁現在可以叫父親的時候可以多叫叫,待到離開了,我們叫的機會就少了,想起的時候,就是心痛的時候,叫也沒應答了。


織網的飛魚


正確的面對疾病,跟父親一起去完成他的心願,每天保持良好的情緒,珍惜時光,快樂度過每一天,儘可能不要給父親、給自己留下遺憾。



如煙程燕


生老病死自然規律,不可逆轉,從醫學時角度配合治療減輕痛苦,保持好的心情,親人多陪他,鼓勵安慰加油,讓他在最後的日子裡感覺到親人溫暖關懷,你盡心盡力了沒有遺憾就不會糾結,節哀順便調整好心態,悲傷很塊會過去的


用戶冷霜


在父親身體能承受的情況下,說說自己以前和父親之前的事,促膝長談!滿足父親還沒有做而想做的事情!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在父親面前!看看自己的兒女,想想生命就是這樣一代一代的傳承!


盡頭下的曙光


儘量陪在父親身邊,問下父親還有什麼願望、需求,如果可能的話,可以為父親做一次家排,或許對病情有幫助,如果病情嚴重的話,即使最後還是會離開,父親也能比較坦然的面對死亡,不會那麼痛苦。


凡間蜚語


如果是這樣,就要∠※更多是時間和精力來陪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