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志力消失殆盡前,學會做減法

“如果你下決心不動,你就會不動。”

這是做過活雕塑的阿曼達.帕默爾說的一句話,是她工作時的寫照,更是她的職業素養。而用在我拖延症上,用雷打不動形容更加貼切一些。

我說“自己不是一個很自律的人”。恐怕身邊很多朋友同事會難以相信,頂多覺得我又在傲嬌式的自謙了。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確實有很多自律的地方,或是說大部分情況是自律的。但不可避免的,我也有一些極端的惡習,比如拖延症、熬夜,前者或許只是會影響我的工作成績和成就,而後者可能會要了我的命。

在拖延症和熬夜這兩件事上,無論我立過多少Flag,嘗試過幾十回,每次都以失敗告終,我已宣佈放棄抵抗。


在意志力消失殆盡前,學會做減法

迫使我從書櫃中找出自控力、意志力的書籍,源於上週我做了一份職業測試,以前測別人這一次是測自己,100多道測試題憑感覺,也刷了回速度。

拿到測試報告時,內容非常詳實的從「追求卓越、目標管理、客戶導向、溝通能力、學習能力、堅韌性」六個維度,分別做了解析和參考建議。

報告結果有點出乎意料,平時被公認還不錯的溝通能力,竟然低於平均分,而「堅韌性」那一項卻獲得近90的高分,我甚至快懷疑是不是測試結果出問題了,還是說我完美的欺騙過了我自己呢。

我深信,除非是人為故意的,要不然系統可騙不了人。從專業老師那裡瞭解了溝通能力與現實差異存在的原因後;

我對「堅韌性」那一欄產生極濃的興趣,從來沒覺得我有一個這麼突出的特點,而這一項後面推薦學習書籍是:《意志力:關於專注、自控與效率的心理學》,我並不知道它們之間有什麼樣的關聯或必然聯繫。

以往的認知裡,「拖延症」和「專注、自控力、效率」有關

,我以為我只是內驅力不夠,才造成拖延症較難治癒的頑疾。

又或是,我的決心出問題了。

以往,每做一件事我都能特別認真、投入,甚至可以集中注意力好幾個小時。不管是出於職業道德,還是平日裡積攢的好習慣,都是我曾經引以為傲的優勢。

可是不知不覺間,這幾年,我發現我變得無法專注,高效率被拖延症取代,再繼續這樣下去,我差不多可以廢掉了。

值得高興的是,我在書中找到一些有趣的答案。

原來這一切和「誘惑」有關,就像大家經常忍不住會分心,不自覺的停下工作盲目的刷手機,刷微信,或被各種聊天和電話打斷;

又或是立志要少吃多運動,最後總是忍受不了美食和甜品的誘惑,吃下超過身體所需要的熱量。

還有另一個有趣的發現,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使用就會消耗。


在意志力消失殆盡前,學會做減法

如果把「意志力」看成一種能量,那我們每天處理很多任務,比如忍受上下班擁擠的交通,誘人的美食,煩人的同事,苛刻的上司,難纏的客戶,這些都在消耗我們的意志力,就像在消耗我們的能量一樣,消耗多了存有的就少了。

當「意志力」存量不足時,我們就很難再去抑制其它的誘惑。就像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下班回到家,對家人往往表現出沒有耐心,不關心,壞脾氣一觸即發,甚至對親人惡言相向,也沒有精力面對淘氣的孩子們了。

如果我們能在能量耗盡時下班回家,不熬夜、不在遊戲和電玩中消磨時光,我想我們的幸福指數和親子關係也會有所提高吧。

我們總是希望生活可以變得美好,比如變美變瘦變富有,還想要健康,我們努力剋制著,想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恨不得一次摒棄生活的全部陋習,想戒菸,想戒酒,想減肥,還想著努力加班以獲得更高的業績獎金。

結果,想要的太多,往往一個也改變不了。

這讓我想起每年初立Flag時,鬥志昂揚的寫一長串的夢想清單,不用等年底盤點了。就現在,連自己都快不好意思拿出來看一看了,會汗顏一切還沒開始呢。

我們似乎忽略一個事實:樹立一個目標,想要實現都很難,更何況有很多很多個,意志力又怎麼會夠用呢。

人總是貪心的,不甘心一次只做一件事。可是如果常常一心多用,或許短時間內可以暫時兼顧一下,但是隨著意志力的消耗殆盡,我們可能越來越容易犯嚴重的錯誤。


在意志力消失殆盡前,學會做減法

想明白這一點,我拿出2020年的職業規劃和夢想清單,除了還沒有開始,也沒大毛病,基本每一項的完成都在不同階段和時間點。

可是再看書桌上的待完成工作清單,密密麻麻一摞A4紙呢,每一張都有至少一半未完成的事件。如果意志力可以透支,此時我的意志力賬戶應該早已凍結甚至是破產了。

不行,我得找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

我拿出一支筆和一張紙,花了10分鐘,盤點我所學過的各種用於提高工作效率、目標管理等工作方法,隨便寫寫就不下10個了。 (喔,我又回到老路上了)

這似乎也是人們的一個通病,我們常常懂得很多知識,可是工作和生活卻沒有帶來改變,核心關鍵就在於「學到知道,並沒有做到」。

再看一眼旁邊堆積成小山一樣,還沒完成工作清單,我咬咬牙,打開抽屜,將它們通通放進去鎖了起來。

我換了張小小的便利貼,只夠寫下一件任務的那種。

我選了當前最最最最想完成的那一件,寫好後貼在我的電腦上。

我的意志力挑戰計劃,從現在正式開始了。

最後,感謝我的好朋友阿城,在他搬家時送給了我很多本關於心理學方面的書,讓我可以通過知識找到方法找到答案。

我是#妮嬤嬤#,一個溫柔又“兇狠”的職場女魔頭。曾經在上市公司、外資企業工作15+年。歡迎和我做朋友,一起探討職場那些有趣的事,談理想談創業談賺錢更是可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