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泉:在重症病區,忙、累,但更多的是感動

連線湖北 | 李海泉:在重症病區,忙、累,但更多的是感動


2月23日,徐州支援醫療隊接管武漢市第一醫院兩個重症病區已整一週。“目前已經有6名重症患者轉為輕型,正在接受出院評估,這幾天就可以出院了。”結束輪班後,李海泉第一時間聯繫了等待採訪他的記者,並告訴記者這個好消息。“從這一週的救治情況來看,整體都是有序向好的。”


李海泉是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院長助理、重症監護室主任,也是兩個重症病區的科主任。2月12日晚上11點,當得知需要重症醫學科醫生支援武漢的消息時,李海泉立即給院領導打去請戰電話:“我年資高,有呼吸和重症醫學的專業經驗,我應該衝在前面!”第二天早上8點,他便和另外162名醫療隊隊員準時出發奔赴武漢。


到了武漢,辦理入住、整理行李、接受防控培訓、準備考核,一刻不停。2月16日早上8:00,徐州醫療隊正式接管武漢市第一醫院感染20和感染21兩個病區。幾個小時之內,70張床位就已全部收滿。

“在高強度工作的一週裡,雖然每天都很忙很累,但更多的還是正能量和感動。”李海泉說,雖然工作流程與平時沒什麼區別,但在厚重的防護服、護目鏡之下,每個操作的難度係數都要比以前大很多,對醫護人員的體力也是極大的考驗。儘管如此,有的隊員在結束4小時的輪班時,仍表示“我還行,還能再堅持2小時。”有的隊員儘管身體有所不適,因為不忍別人連值仍咬牙堅持。


還有一些重症病人,每次在醫生查房時,都會主動躲避遠離,生怕會傳染給醫生。“雖然我們都做好了防護,但這個細節還是讓人覺得暖心。”李海泉說,團隊和患者的配合,讓他深刻體會到“眾志成城”這個詞的含義,他們都很有信心打贏這場戰疫。


而除了前方,來自後方的支持也讓他感動萬分。“這幾天,我已經接到了很多同學、朋友的消息和電話,他們都很關心我在這邊的情況。有的會每週給我家裡送點菜,還有同學替我回老家看望父母。”李海泉說,他1月16日剛從法國進修回國,正好碰上疫情,春節也沒能回去看望兩位老人,特殊時期難免擔心和掛念。


是兒子,也是父親。自李海泉赴武漢後,他女兒每天都會寫日記表達關心和想念。2月21日是女兒的13歲生日,不能當面祝福,也沒有禮物,他在醫院裡拍了一張自己全副武裝的照片發給女兒,並附上一句:“機器人”爸爸祝女兒生日快樂!


​江蘇經濟報記者 陳春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