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遇到最艱難選擇:是遵從“生命無價”,還是滿足“生活所需”

這一生最漫長的春節假期,已隨著“疫情”發展進入新的階段,復工的號角已然在祖國大地遍地吹響。

艱難的抉擇也擺在我們每個人面前,是在還沒有完全控制住疫情的情況下,加入復工的大軍,還是為了生命更安全繼續宅在家裡,哪怕被單位開除!

此時的心情之複雜,只需瀏覽一番各個媒體平臺千奇百怪的建議,就足以窺見人心多麼強烈的衝突。

復工是掙到自己生活所需的經濟保障的“美夢”?還是把自己推倒生死訣別的“噩夢”?身在抉擇之中的朋友,內心的境遇,真的已經到了“抓狂”的地步!

現在我以自己在這件事情中如何抉擇的例子,與大家一起分享。

面對“復工”,看見情緒困境對自己內心的影響,與其不斷的衝突和掙扎,不如靜下來試著做自己情緒和行動的主人。

疫情早期給我帶來的確實是恐懼、焦慮,尤其看著那麼年輕的醫生都倒在這場疫情中,心中的恐慌難以舒緩。身體隱約出現乏力、睏倦、胸悶、呼吸不暢等亞健康症狀。

目前遇到最艱難選擇:是遵從“生命無價”,還是滿足“生活所需”

內心的焦慮,讓人疲倦不堪。

但隨著疫情不斷的被國家重視,專家學者七八十歲還衝到一線參加抗擊疫情,我心中升起:怕也沒用!“生命的長短我定不了!但每一天怎麼活,我說了算!

出門加強防護,堅信國家一定可以控制疫情。從此就讓自己的心定下來,開始著手準備疫情過去,自己接下來的工作和職場規劃要如何安排和調整。

接到“復工”的消息以後,我把自己工作重新規劃的建議,提前用微信發給了領導,徵求領導的建議。


目前遇到最艱難選擇:是遵從“生命無價”,還是滿足“生活所需”

提出問題,不是為了推卸責任,而是為更好解決問題!

出於恐懼和不安去“復工”,到了工作崗位,不管做什麼都是進一步加劇恐懼和不安。

捫心自問:“出去復工為了什麼?”

回答:生活和工作要回復正常,不能一直擱置下去。

問題:如果“復工”傳染病毒,危害生命怎麼辦?

回答:長期宅在家也需要出去買生活必需品,不一定宅在家就不被傳染病毒。

問題:生命重要,還是錢重要?

回答:這兩個不矛盾,如果沒有讓人生活穩定的“錢”,生命的質量也沒辦法保證。通過這次疫情讓我更加的相信:工作中實實在在給我的收入,是我戰勝未知風險最有力的武器。如果沒有這份穩定的收入,我可能堅持不了幾天,就要出去想辦法掙錢養家餬口。

問題:如果這次疫情,你和家人都倖免好好的,你最想做什麼?

回答:還是要好好工作和賺錢,因為只有通過它們打下堅實的基礎,我才可以走向遠方,完成生命更美的體驗。


這次疫情讓我明白,原來認為按部就班的工作和生活讓我感到枯燥無聊,但長期不工作,心裡的恐慌不比疫情帶來的恐慌少。

生命是無價,但成天呆在家裡,沒有必要的生活保障,生命只有長度,沒有高度,同樣是我自己不想要的生存方式。

在做好防護的條件下,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一方面讓自己和社會回覆到原來正常的軌道,另一方面也給自己未來生活奠定強大的基礎,為發生沒有準備的危機事件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目前遇到最艱難選擇:是遵從“生命無價”,還是滿足“生活所需”

我愛我的祖國,愛我生存的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