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不誤農時 企業不負“春光”——鹽湖區王範鄉劉村莊見聞

記者 張君蓉

農民不誤農時 企業不負“春光”——鹽湖區王範鄉劉村莊見聞

  2月20日,記者走進鹽湖區王範鄉劉村莊村,田間地頭到處洋溢著春天的氣息,不時可以看到正在務農的村民,有的在鋤地,有的在春澆,大多村民在地裡割韭菜。

農民不誤農時 企業不負“春光”——鹽湖區王範鄉劉村莊見聞

 綠碧源公司新組培的“綠洲一號”巨菌草已經成熟

  劉村莊村種植韭菜歷史悠久,現有1個萬畝優質韭菜基地。在該村村民王祥秋的韭菜大棚裡,4名婦女正忙著割韭菜,還有1名婦女負責扎捆。“割一斤韭菜主家付給一毛五,這3畝韭菜,我們兩三個小時就割完了。”戴著口罩的王曉芳笑著說:“這不是出不去嘛,我們也不能閒著。家裡還有個兒子沒有完婚,用錢的地方還多著哩。在家門口打工,還能增加收入,挺好的!”據瞭解,這幾個婦女都是劉村莊村的村民。疫情期間,村裡實行人員出入嚴格管控,村裡和鄉里為了不誤農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允許村民上地務農。事主也可以讓本村村民進大棚,但一個7米寬的大棚,人數要控制在5個以內,都要求戴口罩,勞作間距拉開至少1米。

  “鄉里的包聯領導和駐村幹部,這段時間特別辛苦,既要做好疫情防控,還要減少村民損失,他們可是費了不少心思。”該村黨支部書記王躍先指著站在地頭的鄉幹部說,剛開始因為疫情緣故,不讓外地客商進村,村裡的韭菜一時銷路受阻,鄉里包聯領導就積極想辦法,和客商商量讓他們在村外等著,村裡把韭菜裝好後送出來再分裝,這樣既不增加疫情傳播風險,又能保障韭菜外銷。

農民不誤農時 企業不負“春光”——鹽湖區王範鄉劉村莊見聞

劉村莊村民在蔬菜大棚割韭菜

  除了韭菜,該村還有一個涉農的高新科技公司——運城市綠碧源農林開發有限公司。該公司培植的“綠洲一號”巨菌草,分櫱繁殖能力特別強,在荒坡地、沙地、鹽鹼地均可種植,是治理水土流失、修復河湖生態環境的一種水土保持植物。春節前,該公司和甘肅、內蒙古、新疆等地客商都簽訂了合同訂單,眼下在實驗室新組培的“綠洲一號”巨菌草已經成熟,到了移種練苗的關鍵期。日前,該公司向鄉里提出復工申請。

  “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我們鼓勵支持本地農業企業迅速復工復產,企業報備後符合條件就可以復工。”包聯該村的王範鄉黨委組織委員袁曉丹介紹說,2月3日,鄉里就針對春節假期後上班、復工、開學等工作制訂了預案,這幾天正在為該公司復工積極提供指導,幫助他們有效做好防控,靈活組織人員到崗上班,目前基本完成前期準備工作,計劃明天先行組織20餘名員工復工,之後根據情況再陸續復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