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覺,就是很多經典的書根本看不下去,例如《巴黎聖母院》之類的名著?

量力而活


《巴黎聖母院》是我唯一看進去的世界名著,我看的世界名著雖不多也不算少,但是由於我看書比較早,這些名著都是高中時候甚至初中時候看的。當時很多書根本不能看懂什麼意思,比如《亂世佳人》(應該叫流行小說而非名著)看過之後只覺得是一個女人周旋在一群男人之間的故事。看過《簡愛》只覺得是一個女生當家庭教師又愛上了一個男人。看過《漂亮朋友》覺得是一個男人利用女人的故事。看過《歐也妮葛朗臺》覺得就是個摳門老頭的破事兒。看過《圍城》覺得就是一個不學無術的公子的一堆破事兒。唯有《巴黎聖母院》讓我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下面是我在其他APP上寫的話,放在這裡也還適用。

現在我已經40歲了,終於懂得了人生的滋味,體會到了那些書裡那些深刻而永恆的主題。只是年輕時候自己淺薄無知,現在體會到的東西,那時候哪裡能體會得到呢?那個時候耐著性子讀完已經是好的了。所以,讀書是有門檻限制的,讓一個小學生讀大學課程肯定是枯燥乏味難以堅持的,而讓一個沒有生活閱歷與體驗的人僅僅因為“世界名著”的由頭去讀那些書,顯然也是味同嚼蠟,難以堅持的。



拍手笑沙鷗86485370


從小學字還沒認全就開始看書,說岳,隋唐都那時候看的,歐也妮葛朗臺當年也愛看,一路看來,不管武俠,瓊瑤,各種世界名著,都愛看,唯一迄今為止看不進去的就是巴爾扎克的幻滅,硬著頭皮,努力了好幾次,就是看不進去,最後只好放棄了。

要知道,我是巴黎聖母院,紅與黑,悲慘世界都能看進去的人啊,那本書我實在看不進去我感覺不是我的問題,是那本書的問題。


三兩夢話


我是80年代初的人,經歷了這麼多年我也有你這樣的感覺。並不是名著不好了,而是這個時代的風氣變了,人心思動,很少有人能靜下心來品一本有內涵需要思考的名著。

我上小學初中的時候,在我們縣圖書館辦了借書證。七俠五義、紅巖、西遊記、三國演義還有百年孤獨之類的都是那個年代靠一本一本借回來讀的。那個年代玩的東西很少,電腦網絡更是沒有,書就是人們最大的精神載體。

我的兒子都十歲了,不要說讓他看我那時看的西遊記、三國原著,就是買一堆什麼少年版的文字書都看的很少。細細思考過,現在電子和網絡影響太大,玩的誘惑太多,包括我自己一年也難得認真讀幾本書,何況小孩?要麼就是看那些不動腦筋沒有營養的網文?要麼就是聽別人播講的小說。

好在我已經感覺到社會風氣的慢慢轉變,周邊看紙質書的人也開始增加起來。現在能夠認真看書的人都是素養很高的人,因為他能剋制外界的誘惑。為了讓兒子養成讀書的好習慣,每個週六是我們家的無網日。大家都不玩手機,不玩抖音,不看電視。閒的只能去看屋裡的書。


missmyth


我現在專刷抖音,啥書也看不進去,小時候捧著平凡的世界能在被窩打手電看,我懷念小時侯純真,可社會大染缸己將我變成了一個自我自私,無趣不思進取,我憎惡這樣的自己,我很久不看書了,特別是世界名著之類的,我已經被手機毀了


素素美美的


看書是一種愛好,是一種習慣。

一個時期一個時期的愛好,我小學=年級時買了孫悟空等兩本書,四年級買了岳飛傳和紅日,初一學生可去閱覽室和圖書館,開始看格林童話,伊索寓言接著看三俠五義,十把穿金扇等,初一後期課餘看的多了,青春之歌,紅巖,烈火金鋼,小城春秋,敵後武功隊,林海雪源等等幾十部大部頭小說,後來見書就看,方知開卷有益。

到了高中就知道什麼是名著了。巴金的家,春,秋,魯迅的,張恨水的,曹禺的,四大名著唯有西遊記和三國看不下去,因為時間少了,再者從連環畫和電影上都知道了,紅樓的文學價值最高,碰到細碎章節不看,多看詩詞歌賦,……再後來看世界名著若干,象大仲馬小仲馬的,雨果的,巴爾扎克的,托爾斯泰的,普西金的,屠格湼夫的,莎翁的,傑克倫敦的……多啦。後來又借閱了十八世紀外國文學史看了……

每一本書都有文句摘彔,有空就翻翻,……現代的八十年代的好的中短篇,遲莉等人的好小說都看。下載到電腦上幾百種,想看就看。

總之,養成了習慣,也沒躭誤學習。

有的對味口的如吳趼人的痛史,拿來一個通宵看完,有的不對味的就不看,何必強迫自已呢!象李汝珍的鏡花緣、儒林外史等就是看不下去,對自己沒有吸引力就不看。真正好的小說你不願放下,不對味的怎麼也拿不起來……如此而已,和吃飯一樣。


霜月飛鴻


巴黎聖母院就是我看了好幾遍都沒看完的。月子裡看了羅素的《人》,把眼睛都看壞了。所以,請年輕人注意:月子裡,儘量少看書、手機。


舞之梅聽雪


時代不同了,觀念不同了。


老驥伏櫪141681218


在家閒著無聊,就翻了一本書來打發時間,結果看了半個多小時,就覺得頭暈眼花,唉,


我亦是行人170129


讀經典書籍,習慣要從小就開始逐漸養成,長大了事情多起來,不要說經典,連好好看完一本書的人都不多,另外讀懂經典要有一定的知識面,如巴黎聖母院,最好對歐洲歷史特別是中世紀那一段要有一定了解,對雨果也要熟悉點,那你對書會有真正體會。


藍天草原敖包


浮躁已深入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