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防治傳染病?驚人的發現,今天的防疫手段源自古代中醫

庚子年初爆發了牽動全國人民的新冠肺炎,經過月餘奮戰,終於看到了勝利的曙光,確診病例的增長速度已經明顯降低,治癒速度極大提升,很多大城市也出現了確診病例連續零增長。

古人如何防治傳染病?驚人的發現,今天的防疫手段源自古代中醫

根據2月23日公開數據,全國累計確診7.7萬人,死亡2445人,這對於我們16億人口的大國而言,可以說是一個很不錯的成績。與之對比,在美國流感病毒自去年10月份擴散,一發不可收拾,席捲了美國48個州,2600萬人感染,14000人死亡。更恐怖的歐洲中世紀,被“黑死病”鼠疫所席捲,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

瘟疫傳染病一直是困擾人類的重要難題,古今中外深受其苦,天花、非典、新冠病毒……,解決一個又出現一個。雖然,當今中國已不是積貧積弱的“東亞病夫”,醫療科技發達了,然而,還是要集全國之力,才沒有使得新冠肺炎重創我們。相比古代,我們今天的科技、醫療已經先進個了不止一個量級,防治起來也要使出吃奶的勁。如果是在古代,出現了像新冠肺炎這樣的傳染性疾病,古人是如何有效的控制?

古人如何防治傳染病?驚人的發現,今天的防疫手段源自古代中醫

從電影《大明劫》中看古人治療瘟疫的措施,驚人地發現,其實,我們在今天防治新冠肺炎所採用的措施居然正是源自於古代中醫。這讓你不得不佩服中國古人的智慧。

古人如何防治疫病傳播?

我們在新冠肺炎的防治過程中的主要措施,可以簡要總結為:

  • 把確診和疑似病人隔離;
  • 做好宣傳,讓大家提高防護意識,減少外出、不要聚集,出門戴口罩;
  • 家裡經常通風,消毒……


古人如何防治傳染病?驚人的發現,今天的防疫手段源自古代中醫

在電影《大明劫》中,明軍遭受了瘟疫,江湖郎中吳又可對明軍將領提出防治措施:

  • 首先要告知全城百姓大疫將至,
  • 再有就是隔離病患,以防人人傳染,
  • 還有就是開窗通風,以防疫氣聚集


古人如何防治傳染病?驚人的發現,今天的防疫手段源自古代中醫


古人如何防治傳染病?驚人的發現,今天的防疫手段源自古代中醫

我們現在的防疫措施,和古人應對瘟疫傳播的方法,完全對應!雖然,古今在醫療科技和衛生水平上有很大的差異,但大道是相通的,你不得不佩服中國古人的智慧。

古人如何兼顧防疫和軍務?

現代社會,已經是一個人與人、地區和地區緊密聯結的社會,人員的流動範圍、速度相比古代都不是一個量級。古代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主,而現代靠的是社會化生產和運作,如果一直隔離,不讓人與人之間進行來往,很快就會出現崩盤。因此,春節結束後,面對復工的挑戰,各地都採取了風險人員識別、居家觀察的處理措施。

確診病例,馬上隔離和醫院治療;沒有確診的疑似病例,也要分開進行隔離;跟確診和疑似病人有密切接觸的人,都是密切接觸者,以及同一棟樓的人也都屬於風險人員,需要在家隔離一段時間,隔離期間不允許外出。其餘,沒有風險的正常的人,可以進行正常的辦公,但是,要做好自我保護。

古人如何防治傳染病?驚人的發現,今天的防疫手段源自古代中醫

古代農民可以不外出、不聚集,但是軍隊不能不聚集,還得需要防禦,但也不能彼此分開單兵去作戰呀。然後,我們再看電影《大明劫》中醫吳又可是怎麼做的。他可以讓明軍在一邊打仗訓練,同時治理瘟疫。

和我們現代識別風險人員的方式如出一轍,分級隔離。他對軍營中有病患的人診斷,根據病況繫上不同不同顏色的布條。然後,劃定區域,不同顏色布條的士兵,也就是不同等級的病人,在同一區域活動,不能跨區。而其它正常的士兵,可以進行正常的軍務活動和訓練啦,該抓人的去抓人,有匪徒騷擾照樣出擊。

古人如何防治傳染病?驚人的發現,今天的防疫手段源自古代中醫

無論是防治疫病傳播,還是保持正常的“工作”運轉,我們也都是在效仿古人的措施。只是手段更先進、效率更高效一些,套路都是相通的。

中醫和西醫根本區別在哪兒?

以前看過電影《大明劫》,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以後,再看的時候,不得不佩服我國古人的智慧。和西方不同,東方人無論是在治病還是治國,總能抓到根本的東西,執一而牧天下。如果是按照西醫的套路,對待傳染病的套路是什麼呢?先要進行研究,研究這是什麼病毒,然後,再根據病毒特徵研製疫苗,對症下藥。這確實是非常科學的方法,但是如果面對像新冠肺炎、非典這類從來沒有遇到過的病毒,豈不是變得無計可施?如果等幾個月研發出來疫苗,會是什麼樣的一個局面,後果不可想象。

古人如何防治傳染病?驚人的發現,今天的防疫手段源自古代中醫

對比可以看出,西醫重術,中醫重道。情況發生變化,或許“術”變得不適用了,需要製造一個新的“術”。而“道”是永恆不變,無論應對什麼情況,“道”都是適用的。科技發展,“術”需要不斷地變化,而無論是先進的技術,還是落後的技術,“道”都能有效起到作用。當然也不能說“術”不重要,近代中國有慘痛的教訓。面對西方人先進的槍炮,在高明的兵法和戰法都變得不堪一擊。人類進入21世紀,科技迅速發展,企業、國家通過科技提升競爭力,也使得很多現代人解決問題的思維慣性在圍繞著“器”和“術”,而忽略了“道”。可能最終也能解決問題,但是,解決問題的複雜程度和成本變高,如果從“道”的層面,很多問題可能輕鬆解決。

古人如何防治傳染病?驚人的發現,今天的防疫手段源自古代中醫

在電影《大明劫》的結局中,吳又可的一句話的體現著中醫的精髓。《黃帝內經》有云:“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無論是醫治病人,還是醫治社會,都是這樣個道理。醫理上,雖然我們不可能窮盡世界上所有的病毒,但是,我們卻可以用一種方法有效阻止病毒傳播,我們也可以用提升自身免疫力一種方法降低病毒的感染率。社會、人生都是這個道理。

古人如何防治傳染病?驚人的發現,今天的防疫手段源自古代中醫

作為個人,成功向內求,注重自身的修養提升。不用管天下有多少種病毒,只需注重強身健體,提升自身免疫力。無問東西,無論社會趨勢怎麼變化,只要提升自身的競爭力,總能立於不敗之地;不管將來會遇到什麼難題,發生什麼意外,提升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總能解決。注意積累自己的積蓄,提升自身經濟抗風險能力,無論經濟形勢如何,也不至於陷入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