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切爾諾貝利》虐心,比《生化危機》恐怖,這部美劇看完失眠了

2019年,一部《切爾諾貝利》引發網友的熱議,它重現了1986年人類史上最為嚴重的核事故,每一幕都令人觸目驚心。

比《切爾諾貝利》虐心,比《生化危機》恐怖,這部美劇看完失眠了

《切爾諾貝利》劇照

但如果說《切爾諾貝利》講的是一場災難,那麼《血役》說的則是一個噩夢。

比《切爾諾貝利》虐心,比《生化危機》恐怖,這部美劇看完失眠了

《血役》海報

《血役》改編自理查德·普雷斯頓的暢銷書《血疫:埃博拉的故事》,恐怖大師斯蒂芬金曾這樣評價這本書:“血疫的第一章,是我這輩子讀過最可怕的。”

那麼《血役》究竟有多恐怖呢?

這一切要從超級病毒——埃博拉病毒說起。

比《切爾諾貝利》虐心,比《生化危機》恐怖,這部美劇看完失眠了

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第一次出現,是在1976年非洲一條名為埃博拉河的附近。河流附近55個村莊被其瘋狂虐殺,致使生靈塗炭,“埃博拉病毒”的名字也就因此而來。

在3年之後,也就是1979年,埃博拉病毒再度來襲,肆虐蘇丹,一時間屍橫遍野。在經過這兩次“暴行”之後,埃博拉病毒曾沉寂了一段時間,可隔一段時間它又會死灰復燃。

但埃博拉病毒最可怕的不是它的捲土重來,而是我們對它的束手無策。它的死亡率在50%-90%之間,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之一,毀滅能力堪比滅霸,簡直就是一個“惡魔”。然而近半個世紀過去了,人類仍沒有研究出特效治療方法。

比《切爾諾貝利》虐心,比《生化危機》恐怖,這部美劇看完失眠了

《血役》為我們揭露了埃博拉病毒的真實面目,每一幕都令人膽戰心驚。

一開場,鏡頭就對準了1980年一架飛往肯尼亞首都內羅畢的飛機上,在機上有一名老人面容痛苦,雙目無神,猶如一具行屍走肉一般,渾身長滿血泡,還伴有高燒。

而且還不停嘔吐,所嘔吐出來的物體呈黑色物狀塊。從老人的種種狀態來看,他肯定是感染了某種病毒,這種病毒正在侵蝕他的全身。

比《切爾諾貝利》虐心,比《生化危機》恐怖,這部美劇看完失眠了

老人到達醫院之後,一名叫做穆索克的醫生以為他喉嚨被異物卡住,於是想用疏導管給他疏通喉嚨,未曾想老人突然噴血,濺了穆索克醫生一身。就這樣穆索克醫生成為了病毒的下一個宿體。

比《切爾諾貝利》虐心,比《生化危機》恐怖,這部美劇看完失眠了

後來,人們將這種病毒命名為馬爾堡病毒。

《血役》一開場盡顯了馬爾堡病毒的可怕性,但與它的“姐妹”埃博拉相比,完全是小巫見大巫。

兩者在症狀上很相似,可在致命率上卻有著天壤之別,馬爾堡病毒的致命率是三成,而埃博拉病毒則高達九成!

比《切爾諾貝利》虐心,比《生化危機》恐怖,這部美劇看完失眠了

隨即,時間點跳轉到1989年,在美國陸軍傳染病研究所內,女主南希正在研究從養猴場寄來的一個包裹。

包裹內裝著一個看起來很像脾臟的血塊,根據經驗,南希初步斷定這是猿猴熱出血病毒。

比《切爾諾貝利》虐心,比《生化危機》恐怖,這部美劇看完失眠了

可在顯微鏡下,南希看到的卻是一種具有極強攻擊性的病毒,她懷疑是絲狀病毒。

比《切爾諾貝利》虐心,比《生化危機》恐怖,這部美劇看完失眠了

在隨後的實驗中,南希證實了她的猜想,的確是埃博拉病毒。

世界上最恐怖的病毒再次出現,人們陷入了恐慌之中。

全劇採用雙線並行的方式,將埃博拉病毒的真實面目展現在觀眾的眼前。一條是以南希為代表的新一代病毒研究者,另一條則是以南希的導師卡特為主。

卡特曾身處於非洲抗病毒的第一線,經歷過埃博拉病毒第一次大爆發,他親眼見證了埃博拉病毒是如何肆虐的,也親眼見證了埃博拉病毒的可怕。

比《切爾諾貝利》虐心,比《生化危機》恐怖,這部美劇看完失眠了

《血役》從開場到結束,一種恐怖感迎面襲來,這種恐怖感真實,且貼近生活,超過《生化危機》等恐怖片帶來的感受。

同時也展示了我們對埃博拉病毒的無能為力,不論是南希還是卡特,都沒有因為醫學技術的發展,而尋找到希望,他們對“埃博拉病毒”依舊是束手無策。

《血役》所展現的僅是埃博拉病毒的冰山一角,對於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敵人”,我們不知該如何消滅它,也不知它何時會捲土重來。它似乎是大自然的抗體,在向我們發出警告:保護自然就是在保護人類自己。

比《切爾諾貝利》虐心,比《生化危機》恐怖,這部美劇看完失眠了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