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故事|霍尼韋爾:“知難而上,我們來!”

“戰疫”故事|霍尼韋爾:“知難而上,我們來!”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石化企業迅速行動,捐資捐物,為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貢獻自己的力量。為保障防疫物資生產所用的原材料不斷檔,各公司在做好人員安全防護的前提下,有序復工復產,真正做到既要阻擋病毒的腳步,又要加快生產的步伐。


然而,有序復工復產的背後,是一個個平凡又偉大的“石化人”,他們用自己堅定的信念,過硬的技術,堅守在一線工作崗位,為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做出自己的貢獻。即日起,周小刊將與您共同分享,你身邊的“石化人”如何攜手共克時艱。


霍尼韋爾(Honeywell)中國總裁張宇峰說:“霍尼韋爾一直在鼎力支持中國政府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與此同時,我們一邊幫助抗擊疫情,一邊也在積極恢復生產。霍尼韋爾在中國的21家工廠本週已經全面復工。他們不僅承擔中國客戶的訂單,也擔負世界其他地方的訂單。我們相信中國製造的力量,也堅信中國經濟的韌勁。衷心希望通過中國社會各界的齊心協力,定會早日戰勝疫情,共創中國的美好未來。”


截至目前,霍尼韋爾在中國的11000名員工無一感染。


他說:疫情不止,戰鬥不息!

“戰疫”故事|霍尼韋爾:“知難而上,我們來!”


他——陳彥是霍尼韋爾特性材料和技術集團過程控制部現場服務工程師。


在全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艱難時期,陳彥作為現場服務工程師,為中國西南地區某高風險高含硫天然氣項目提供高可靠性的現場技術支持。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他放棄了休假機會,堅守崗位,每天堅持工作高達十二個小時。


為確保民生天然氣的穩定供應和工廠的安全高效運行,截至目前,陳彥已經在現場連續工作60天余天。他在現場的主要工作包括維護工廠自動化系統,支持工廠安全高效運行,同時提升客戶滿意度。


疫情期間,保障天然氣穩定供給的責任驟然增大,晚上也隨時需保持待命狀態,多次凌晨及時響應工廠異常情況,力保產量,贏得客戶肯定。生活中為降低感染患病幾率,避免在外就餐,只能在酒店內部超市採購包裝食品食用,如八寶粥、方便麵等。


陳彥來自福建,家裡有老人有妻子,還有兩個分別9歲和3歲的兒子。12月24日從家出來,一直在現場支持項目。


“我沒想太多,就是希望項目順利,客戶能對我們霍尼韋爾的服務滿意。疫情過去之後,希望能多陪陪家人,能多管管孩子寫作業。”陳彥說。


午飯時間陳彥在辦公室接受採訪後,又匆匆返回了現場,繼續每日的12小時的工作。這或許就是現場工程師的日常生活。


“戰疫”故事|霍尼韋爾:“知難而上,我們來!”


他們說:“知難而上,我們來”


“戰疫”故事|霍尼韋爾:“知難而上,我們來!”

霍尼韋爾特性材料和技術集團UOP首席化工工程師Brian


“戰疫”故事|霍尼韋爾:“知難而上,我們來!”

霍尼韋爾特性材料和技術集團UOP首席化工工程師Hrvoje


他們——Hrvoje Pavelic & Brian Nabozny,霍尼韋爾特性材料和技術集團UOP首席化工工程師


注:拍攝在保證防護措施的前提下進行


Hrvoje和Brian是霍尼韋爾特性材料和技術集團UOP首席化工工程師,兩人共同為中國某巨型煉化一體化項目工作了半年多。自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以來,他們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支持煉廠的啟動和運行。


當霍尼韋爾公佈中國差旅限制後,大多數外國員工因此不得不離開項目現場。但是由於該項目的第二套芳烴聯合裝置剛剛開工,迫切需要UOP的大力支持,幫助他們優化性能並實現滿負荷運行。基於此,Hrvoje和Brian毫不猶豫地選擇留下來,繼續在基地工作,助力煉油廠優化。


Hrvoje 2010年開始來中國工作,陸續已經在這片土地上待了3年之久。他已經習慣了在這裡的生活、工作,平時也都用微信和中國同事們保持密切的溝通。這裡更像是他的第二個家。他是該項目1期工程中UOP技術裝置的負責人。項目需要他,同事需要他,在跟Brian商討後,為了裝置的順利運行和項目的積極開展,同時也評估了他們留下的風險,最終他們選擇了一起留下。


“我的家人非常理解也非常支持我的選擇。作為一名有14年現場作業經驗的UOP人,我深知現場需要我,項目需要我,尤其在這個特殊的時期,任何困難都不是困難了。或許這就是UOP精神吧。”Hrvoje說道。


Brian已經在霍尼韋爾UOP工作了39年,是個幽默風趣的工程師。他覺得目前最大的不便利就是要花很長的時間進入基地。疫情當前,排隊核查名單然後測溫有時候要花費近一小時。


“我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去當地日本餐廳好好吃一頓豬排。”Brian笑道。


有序復工,他們說


霍尼韋爾積極主動和各地政府溝通,提交所需的各種資料,向政府充分展示了該公司在防疫保護方面所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從而核准獲得復工。

同時霍尼韋爾作為防疫物資生產的重點公司,上海四家工廠2月10日順利復工。


作為霍尼韋爾四大業務集團之一的特性材料和技術集團,積極和各地政府保持緊密的聯繫,研究各地復工政策,分享給當地工廠,工廠再和當地政府跟進,以確保通過政府的復工核准。同時嚴格執行防控措施,保護員工的健康和有序復工。


在這裡,有太多的故事,他們在積極的工作中等待著疫情過去,一切恢復如常。


對此,周小刊想說: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在不平凡的時期,每件事,每份努力都顯得那麼不可或缺!讓我們一起攜手共克時艱!


你所在的公司有哪些“戰疫”故事,歡迎與我們一起分享!讓我們一起加油!


更多化工信息請關注微信:中國化工信息週刊(ID:CCN-weekly)

“戰疫”故事|霍尼韋爾:“知難而上,我們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