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考”之後,智慧城市建設該何去何從?

一年一度的藝考毫無懸念地推遲了,但另一場“疫考”正處在緊張進行時。作為新冠疫情的發源地,武漢市在這場“大考”中的表現尤其令世人關注。其實,在各種智慧城市考核評價體系裡,武漢一直是一個“考霸”。尤其是在智慧政務方面,各項指標多年處在全國前列,是業界耳熟能詳的樣板和典範。

然而在此次“疫考”中武漢政府對疫情管控表現出來的進退失據與首鼠兩端,卻讓人大跌眼鏡。拋卻個別城市主政者的顢頇昏聵不談,整個城市運行管理與響應系統的反應遲鈍昭示了一個尷尬的事實,那就是智慧武漢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有媒體披露,作為“抗疫”重要一環中的通知下達、防控知識普及,在武漢部分社區居然還停留在通訊靠吼、傳達靠走的“原始階段”;疫情上報、人員管控、數據統計依靠的仍是人工的紙質報表。

而憑單位介紹信前往紅十字會領取物資的新聞更讓受眾陡生一種時空穿越的錯愕感。武漢引以為傲的政務信息共享與一鍵直達彷彿一夜間被病毒感染癱瘓,榮光不再。以至於紅十字會那亂成一鍋粥的硬核操作,成為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一個笑柄。


“疫考”之後,智慧城市建設該何去何從?

遙想七、八年前,智慧城市在國內尚處發軔期,由於人才缺失,加之城市本土視角與創意的“雙盲”,多地的智慧城市規劃往往侷限於人云亦云,照搬照抄,故而“千城一面”成為了當時智慧城市建設的最大特點。這種雷同與同質化湮滅的是城市的個性,實則是對市民百姓這個城市最大群體權益的忽略或者漠視。

與此同時,不少城市管理者將智慧城市片面解讀為新一波的形象工程,罔顧現實需求,項目建設唯“高大上”是舉。更有部分城市管理部門,受利益驅使,假智慧政務之名,不斷巧立名目,無序開發和濫建各類信息化平臺,閉門造車,畫地為牢。

甚至個別部門已然把提升信息化管控手段視作行政罰沒增收的捷徑,雖重金投入而樂此不疲一一“智慧城市”非但沒能讓城市如虎添翼,反而在某些情境下加劇了部門間的“信息割據”,加深了社會群體間的“數字鴻溝”,繼而推漲了城市運行管理成本,削弱了公共服務服務效能。這顯然已與智慧城市的建設初衷背道而馳。

“疫考”之後,智慧城市建設該何去何從?

2016年以來,隨著國家新型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強調“以人為本”、倡導“接地氣、惠民生”的智慧城市已成業界共識。但遺憾的是,在各地的實踐中,“重建設輕應用,重開發輕維護,重宏觀輕細節,重理念輕體驗”的思維慣性仍存,諸如部門信息能共享而不能共治,政府決策的信息支撐乏力,應急遲緩,快速響應機制闕如的“低智商”依然是智慧城市建設中的不可描述。直到“疫考”來臨,武漢市用一張凌亂的答卷讓滿心期待孔雀開屏的觀眾看到了醜陋的背面。


痛定思痛,此“疫”之後,智慧城市建設該何去何從?


壹| 聚焦智慧政務,重塑“數字政府”

對照武漢在抗“疫”中飽受公眾詬病的種種表現,諸如輿論壓制、暗箱操作、反應猶疑,以及隨之而來的決策失當、調度失靈與應對失措,建設一個“公開透明、決策科學、快速響應、指揮有力”的“高智商型”數字政府顯然已成為信息時代背景下的社會共識。

與此同時,包括武漢在內的各地在“封城”和隔離期間成功試水的“雲辦公”、“雲管理”、“雲服務”等新模式,則為數字政府注入了新的設計靈感。因此,“疫”後的數字政府建設,應立足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及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現代行政理念的融合,圍繞治理現代化與治理精細化,統籌推進政務服務的“一網通辦”和城市運行的“一網統管”。


“疫考”之後,智慧城市建設該何去何從?

一是強化數字化支撐。通過進一步夯實“城市大腦”、信息設施、網絡安全三大基礎保障,完善各類信息化平臺建設,補齊短板,著力提升政府的數據採集、資源整合共享以及公眾數字化應用能力。

二是突出抓好公共危機管理。要進一步健全完善城市突發事件研判、評估、決策與防控協同機制,重點強化醫療、傳媒、救援、交通、物資等資源的優化配置與科學調度,著力提升政府的應急處突水平。

三是實現全域智慧化。要面向一線,面向基層,面向細節,進一步推進信息化平臺、技術在各行政層級和各領域的應用,通過實施智慧城市建設成果“下沉”,著力提升政府的社會治理與政務服務效能。


貳|聚焦雲經濟”,激活數字產業

雲經濟泛指以雲技術為支撐的社會經濟形式,隨著雲技術向社會生活各領域和人們日常生活的滲透,我們的社會正逐步邁入雲經濟時代一一如果說2003年“非典”催生了以淘寶為代表的網購經濟新模式的話,雲經濟的大面積崛起可謂今年抗疫行動中的意外收穫。

作為此次抗疫的重要舉措,“封城”等隔離手段在有效阻斷病毒傳播的同時,也為諸多雲經濟模式的落地以及相關邏輯的驗證提供了現實的土壤。春節過後,諸如居家消費、MCN(網紅經濟)、遠程辦公、線上診療、在線教育等雲模式紛紛亮相,新一批行業獨角獸隱然出現,引發業界關注,相關概念板塊也隨之在A股市場掀起了一波高潮。


“疫考”之後,智慧城市建設該何去何從?

“春江水暖鴨先知”。作為國民經濟的晴雨表,股市對雲經濟的積極反應,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資本市場對雲經濟未來發展的預期。結合雲經濟在這次疫情中的精彩亮相,我們有理由相信,雲經濟作為數字經濟的生力軍,將進一步迸發數字經濟活力,並有望發展成為數字經濟的主流,成為智慧城市賦能經濟發展的最新利器。可以預見,雲經濟相關產業在疫後的經濟重建中必將成為各級政府趨之若鶩的明星產業,在地方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中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對照“非典”,雲經濟能否在此次疫後完成對中國經濟版圖的再一次重塑?這道“疫考”中的重磅思考題,考驗的是信息時代自身的發展邏輯。


“疫考”之後,智慧城市建設該何去何從?

投稿熱線(WX):18600457666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