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兩軍血戰上海小鎮,只因為這裡有個特殊地方

打鬼子:系列連載第37期,以當年日軍隨軍記者拍攝的照片為線索,全面講述抗日戰爭14年的全過程。許多圖片為第一次展示,極其珍貴。

真如鎮位於現在的普陀區中部。 因轄區內有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建於元代的真如寺而得名。淞滬抗戰時,駐防上海的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在蔡廷鍇、蔣光鼐等曾在這一帶設立十九路軍軍部和上海東部戰區的指揮中心,因此這裡也成為了中日雙方爭奪的重點區域之一。下圖為1937年10月27日,日軍的裝甲部隊佔領真如時的情形。

中日兩軍血戰上海小鎮,只因為這裡有個特殊地方

下圖:日軍佔領真如火車站時的情形。

中日兩軍血戰上海小鎮,只因為這裡有個特殊地方

真如鎮有1929年設立的國際無線電臺真如發訊臺曾是遠東最大的無線發報臺,另在上海市區的楓林橋設立發報臺、在劉家行設立了收報臺,在上海外灘的沙遜大廈(今天的和平飯店)內設中央控制室和營業處。1930年12月6日,國際無線電通信大電臺揭幕典禮在真如發訊臺舉行。與楓林橋電臺、劉家行發訊臺,同屬國際電臺,隸屬國民政府交通部,擔負國際電報業務。

1931年年2月,改名國際電臺,簡稱“CGRA”。首先開通中美電路,後又開通中法、中德等電路。到1935年,共開啟了13條電路,連通了歐、亞、美三洲12個國家和地區。中國當時唯一由國家經營的國際電信通信機構,其直達電路數一度佔世界第四位。

淞滬會戰時,這裡成為了中國軍隊在上海的一個重要的指揮中心,不斷地通過無線電往各地傳送信息。為了切斷這條空中線路,侵華日軍將這裡作為轟炸與破壞的重點目標。中方為了守住這些設施,也對日軍予了猛烈的還擊。因此,在設有發報臺的楓林橋,設有收報臺的劉家行,設有發報臺的真如,都發生了十分慘烈的爭奪戰。萬幸的是在上海淪陷前,這幾個電臺中的大部分設備、人員都遷住了成都、重慶。

真如發報臺被日軍佔領後,對該臺加以擴建,主要設備有日式等短波發訊機28臺,天線55副。下圖為被日軍炸燬的真如電臺的發射塔。

中日兩軍血戰上海小鎮,只因為這裡有個特殊地方

下圖:在戰爭中被日軍炸燬的真如鎮民宅。

中日兩軍血戰上海小鎮,只因為這裡有個特殊地方

抗日戰爭勝利後,該臺被國民政府接收,並恢復發訊。民國36年(1947年),該臺可與亞、歐、美、澳、非五洲4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通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