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接孩子時,被告知班裡其他小朋友都上臺講故事了,只有自己家的孩子害羞沒講,你會怎麼做呢?

媛媛的LOVE


首先作為家長,我們需要明白,當老師告訴你只有你家孩子沒有上臺講故事的時候,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溝通和告知,作為老師有義務告知家長孩子在學校的表現。

家長千萬不要有心理負擔,覺得別人家的孩子都上臺表演了自己家的孩子沒有上臺就覺得特別不好意思。也千萬不要認為這是老師在責怪孩子,或者說老師有別的其他的想法。

我女兒就是在幼兒園小班,說說我作為家長的想辦法。

第一步,積極和老師進行溝通。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孩子在家的表現並不是孩子的全部,作為家長,多和老師瞭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才能更加全面的瞭解孩子的性格。

所以當老師跟你說,孩子沒有上臺講故事的時候,其實我們應該和老師積極的去溝通,怎麼樣在學校來引導孩子,幫助孩子克服這些方面的困難。

第二步,千萬不要去責怪孩子。每個孩子的性格都是不同的,就像我們經常說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開花的時間不一樣。孩子既然不願意上臺,肯定有他自己的原因,父母應該做一個深入的瞭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第三步,在生活中多引導孩子。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過程,如果孩子的性格本身比較內向的話,對於公開場合的活動更需要時間適應,作為父母更應該多去引導孩子。

怎樣引導孩子:

1.可以在家和孩子多做練習,三四歲的孩子最喜歡模仿,可以讓孩子當小老師,通過角色扮演的遊戲,創造更多的練習機會。

2.多鼓勵孩子。鼓勵不只是用嘴巴去說,更重要的是父母要學會觀察,觀察孩子成長中的每一次進步,父母對孩子行為的每一次肯定,都會在無形中增加孩子的自信。

3.儘量不要去批評孩子。我們常說教育孩子不要看孩子的行為,要多看行為背後的原因。內向的孩子父母越批評越內向,相反找到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比批評更有用。

總之,孩子沒有上臺講故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這是在自然不過的一件事,父母需要做的是坦然的接受這樣一個成長過程,幫助孩子客服性格中的困難。


豌豆媽媽育兒


看到這個問題,我心頭一熱。我在想這個問題就象專門為我提的一樣。

我家小兒子6歲了,正在上幼小銜接班。前不久一次去接兒子放學,班主任段老師拉住我說:“涵涵爸,我們這個星期是故事周,要求每位小朋友在家裡練習講一個故事,然後上講臺分享給班上的小朋友聽。班上的所有小朋友都講過了,可你家涵涵一次都沒有舉手,是不是在家沒有認真練習呀?”我一臉茫然!這個問題我還真不清楚!因為平時孩子的學習媽媽管得比較多一些。

我家孩子性格有點內向,表現欲不是很強。我在想他是膽怯了吧!看來得想個好點的辦法來幫幫他了。

回家向孩子媽媽問起才知道,上週五老師就在家長群裡把任務佈置下來了,而周未娃娃也練習過了,能夠熟練的講出媽媽教給他的故事了。是什麼原因讓他遲遲沒有上臺和小朋友們分享呢?

吃過晚飯我把孩子叫到了跟前:“兒子,班上小朋友的故事講得好嗎?”“還行吧,有的小朋友都沒講完”孩子眨巴著眼睛望著我說。“那明天是不是該你講了?你準備好了嗎?”兒子不說話,只是那麼直愣愣的望著我。我知道他心裡怎麼想的,於是,我叫來了孩子媽媽,奶奶讓他們都坐在沙發上,我站到了他們對面開始講起了故事,我講完故事孩子媽媽帶頭鼓起了掌。我講完了又讓孩子媽媽上來講。媽媽講完了,我看著有點心動的孩子:“涵涵,該你了!”兒子怯怯的站到了我們的對面,媽媽給他起了個頭,他就順著講下去了!兒子講完,我們全家都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第二天去接孩子,老師高興的對我說:“涵涵今天表現不錯,故事講得很完整”

總結,①多瞭解,瞭解孩子為什麼不願上臺講故事呢?為什麼膽怯呢?多問幾個為什麼。

②多鼓勵,多鼓勵孩子能增強和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要讓他感覺“即使講不完整”,也一樣能得到同學們的掌聲的。③多引導,以身作責,親自示範,帶動孩子的積極性,參與欲等……




第219個傻哥


曾經我也是一個膽小的孩子,後來我當了老師,現在成了媽媽,所有我對這三者的角色感同身受。

孩子:當我上幼兒園的時候,真的很膽小,上幼兒園時爺爺買給我的糖果一進班級都會被小朋友搶光光,而我都不敢去搶回來。


畢業時班級排節目,我的角色就是那個坐著聽老師講故事的小公主。其實我好羨慕小女生們穿著花蝴蝶的衣服和髮箍在旁邊跳舞。


我想,我在幼兒園的種種表現,當老師感受媽媽時,媽媽的心情是和您一樣的。

會很擔心,害怕孩子被人欺負,害怕她這輩子就這樣了。


老師:當我當了老師後,我也接觸了形形色色的家長和孩子,有些膽小內向有些調皮搗蛋,有些聰明可愛,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


印象最深的是胖嘟嘟的墨墨,他其實很聰明,但就是做事情慢吞吞然後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每次他媽媽和我反饋都說:“老師,怎麼辦啊,我這孩子以後怎麼跟人家交往啊。”

但是經過我的觀察我發現,墨墨他不是在發呆而且隨時隨地都在思考,只是他還沒有和集體融入到一起。


毛巾事件:

比如:小朋友午飯前會洗手,用架子上寫有自己名字的毛巾擦手然後馬上回到座位準備吃飯。


但是我們遲遲等不到墨墨,原來他在研究毛巾架上每個孩子的英文名,每個單詞的拼寫讀音他都記得,當我看到這一幕真的覺得孩子就是天使,只是我們沒有走進他的心。


這時候我蹲下來抱著他,告訴他:“墨墨,你很能幹,老師好喜歡你啊。現在我們先洗手吃飯,待會我請你和大家分享英文名的故事好嗎?”


聽完墨墨靦腆的笑了,然後快快洗完手吃飯去了。


午飯後和小朋友介紹英文名,讀音,對應的小朋友的中文名,他都一字不漏。就像個小老師,很自然很淡定,一點也不怯場。


媽媽:淡定面對孩子成長的每個小插曲,相信孩子是最棒的

當我和媽媽說完墨墨的表現時,她真的很吃驚,也很感謝老師的細心觀察。

我們交談後一致認為,在家和學校多給墨墨表現的機會,先從他擅長的領域開始,慢慢的他會發現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


自然也就戰勝了膽子小這回事了。


就像我現在當了媽媽,我更能理解家長的心了。害怕孩子哪裡比別人差了,其實沒事的,每個孩子成長經歷和發展情況都不一樣。


我們都不是完美的人,但是發現問題後和孩子一起改進不會更好嗎?


老母親都要學著淡定一點,孩子不會讓我們失望的,包括我自己在內,共勉!

我是【因為是麻麻】八年幼教一線工作者,家有兩歲半萌娃小久久。我手寫我心,育兒路上你並不孤單,歡迎關注!


因為是麻麻


這種事經常發生在我兒子身上,我和老公都已經習慣了。

前兩天和老師見面的時候還專門討論過兒子的害羞問題。

老師說,孩子害羞有時是一種性格,無需過度干涉。因為害羞的行為在嬰兒和兒童中是非常正常的。

我們經常看到,嬰兒可能會拒絕陌生人抱,在公共場合中哭泣,或者通過藏起自己的頭,轉身或閉上眼睛來避免與不認識的人進行互動。

當陌生人出現時,兒童可能不想說話,躲在父母的身後,或者避免參加不熟悉孩子之間的遊戲。我的兒子就經常躲在我身後,有時甚至在電梯裡也會努力的擠到我後面藏起來。而女兒就從來沒出現過這樣的行為。

只能說,龍生九子各不相同,都是一個媽,可是性格氣質卻完全不一樣。

所以,當孩子避免在課堂上回答問題,在交朋友時遇到麻煩,或者寧願坐下來觀看別人的遊戲時,我們應當儘可能理解他們。

1. 害羞沒有錯

所有孩子都不一樣,有些孩子比其他孩子害羞。這只是他們氣質的一部分,這是他們與世界互動的獨特方式。父母應當接受這種情況。

通常,一個害羞的孩子,在認識新朋友或熟悉新情況時,常常需要會“熱身”。這意味著最好將這些孩子描述為“慢熱”而不是“害羞”。給孩子貼上“害羞”的標籤會使他覺得自己出了點問題,或者對羞怯無能為力。對解決問題沒有幫助。

2. 害羞地撫養孩子

害羞並不總是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但是孩子們可以學會與他人互動時變得更加自信和自在。

家長可以這樣做。

  • 對小孩子們來說,給他們時間感到舒適。不要把他們直接推倒陌生人或場合就不管了。相反,鼓勵孩子在自己身邊玩玩具,慢慢適應。

  • 與孩子一起待在陌生的公共場合,例如遊戲小組,鼓勵孩子探索。隨著孩子變得更加舒適,可以在短時間內逐漸離開。例如,當您的孩子在地板上玩耍時,與其他成年人坐在椅子上。如果需要,您可以回到孩子身邊。


  • 讓您的孩子知道他感覺是正常的,這將幫助他處理自己羞怯的感覺。例如可以說,我看到您感到有點害怕,因為您不知道參加聚會的人是誰。我們先看看吧。

  • 不過,也要避免讓孩子在自己的世界裡過分舒服。因為這可能會鼓勵他們的害羞行為。

  • 家長可以讚美勇敢的行為,例如孩子回應他人,進行交流,嘗試新事物或遠離家長玩耍。讚美要具體,比如可以說,我喜歡你向公園裡的男孩問好的方式。您注意到這樣做時他的笑容了嗎?等等

  • 幫助孩子建立自信的社交行為模型,以便孩子可以觀察和學習。例如,當有人向家長打招呼時,一定要積極地回應。言傳總是終於身教的。

  • 如果其他人說孩子很“害羞”,請當著孩子面前糾正他們。例如,“不,他只是需要一些時間來熱身。一旦適應了,就會很高興玩。” 這樣可以向孩子傳達信息,表明自己可以瞭解孩子的感受,並願意等待孩子準備就緒。


3. 給學齡兒童的提示

  • 鼓勵他們在家或朋友家玩遊戲。如果孩子被邀請到朋友家中,那麼如果家長一起去的話,他可能會覺得更舒服。隨著孩子慢慢適應了社交活動,家長可以逐漸減少與他在別人家呆在一起的時間。

  • 和孩子一起在家裡練習演講或課堂演示。這將有助於孩子在必須站起來上課時,感到更加自在和容易。

  • 鼓勵孩子做一些課外活動。嘗試找到鼓勵社會行為的活動,例如,籃球、足球等團體活動。

  • 在社交聚會之前為孩子提供幫助。告訴他們,“人們今天想與你交談。記得當別人說話的時候看著他。如果不這樣做,他可能會認為你沒有聽他的話。”

  • 避免與更自信的兄弟姐妹或朋友進行負面比較。

  • 鼓勵採取甚至減少羞怯的小步驟,幫助建立孩子的自尊心。

4. 當害羞可能是個問題時

如果孩子害羞的舉止造成了他或父母很多困擾,或妨礙了他們的日常生活,那麼害羞就可能是個問題。

例如,在以下情況下,害羞可能是個問題:

因為害羞而無法去陌生場所;

在社交場合(例如聚會或學校)中表現出焦慮的跡象;

孩子說他感到孤獨,但不知道如何與其他孩子一起活動;

孩子覺得他無法在課堂上回答問題。

一些害羞的孩子可能還會繼續發展出焦慮症狀。

因此,如果孩子的害羞行為嚴重且難以改變,那麼可以與全科醫生,兒科醫生或心理學家等專業人士交談。

或和孩子的老師討論解決辦法,考慮造成孩子行為的其他可能原因。

除此之外,我們還是要接受孩子的性格。不要逼迫他們成為不是自己的樣子。

接受孩子,也讓孩子接受自己,他們才能健康快樂地長大。


木橋故事


順其自然,平常心對待。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因為害羞不上臺去講,不代表孩子不會講,只是孩子不喜歡上臺講。


成年如我們,面對眾人,上臺講話尚且困難,對幼兒園的孩子何必苛求。


害羞是一種性格,只要不是特別嚴重,適當引導一下就可以了。年齡稍微大點,接觸的人和事多了,自然會有所改變。


我兒子幼兒園時,排練舞蹈,平時練的挺好,一道上臺就往後縮,打死都不上臺。


有一次,他們小班六一匯演,地點在一個酒店禮堂。兒子哭了很久,才跟著老師去後臺化妝。


我就去觀眾席,等待他們演出。輪到他們上臺,我拿出手機準備拍攝,在鏡頭裡看了半天:我兒子去哪了??放下手機又找了半天,確定沒有。


這時,一位我認識的阿姨,領著他過來找我,上來給我一頓訓:“你倆怎麼看的孩子,他自己跑到觀眾席最後一排去了,哇哇哭著找爸爸媽媽,這得虧我看見了,孩子丟了你往哪找去?!!”


舞臺結束我就去找他老師去了,老師特別內疚,說孩子上臺前還在哭。輪到他們表演,沒辦法,她就把我兒子交給另外一個老師了,結果那個老師沒看見,他自己就跑出後臺了。


這真的讓人後怕。一個表演而已,不去就不去,何苦逼著孩子必須上呢!後來,他們學校的表演,該怎麼排練怎麼排練。他想上就上,不想上我也不強求。


只有當害羞嚴重影響到孩子的人際關係,才需要家長和老師特別關注與引導。


1、不要總是當著孩子的面,強調孩子害羞


孩子小時候對自我的評價,受外界尤其是父母對自己評價的影響很大。


如果孩子遇長輩、朋友,家長想讓孩子打招呼,而孩子卻害羞的躲了起來。家長這時候,一定不要因為不好意思,跟別人解釋,說:孩子是害羞了。這樣孩子就會對自己暗示,“我是一個害羞的人”。


而是應該換一種說法,比如說:我們家孩子正在學習跟人打招呼呢,下次就能學會了!這次你們多擔待哈!


孩子就會認為,打招呼是一項技能,是可以學會的。

2、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多與外人接觸


玩耍,是孩子與其他小朋友建立友誼的最好方式。


我兒子9個月大的時候,我就帶他去遊樂城堡(低幼區)玩。那個時候,他還只會爬,並且也不會說話。在裡面玩的也很嗨,不停地往人堆裡扎,看看別的小朋友在玩什麼。爬的比別人跑的還快。


幼兒園期間,我基本我能到的地方,都帶著他去。跟人打招呼,跟小朋友交朋友,都不在話下。

而且不管我們去哪裡玩,他都能在玩耍的幾個小時裡,找到一個固定玩伴,極大地鍛鍊的他的社交能力。


3、多多鼓勵孩子,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本身就害羞的孩子,家長的焦慮失望,對孩子而言更是災難。


害羞不是孩子的過錯,是孩子成長髮育的一個心理階段。只是每個孩子表現的輕重不一樣。家長和老師平時要多多鼓勵孩子,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害羞的情況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得到很大的改善。


我兒子上幼兒園之後,只要是不涉及上臺表演的問題,他都還表現的不錯。一上臺,就縮沒了。


後來,為了幫助他在小朋友面前表演,我和他一起準備了他喜歡的自然災害題材的小故事。我畫了幾幅示意圖,在他表演的時候,我在旁邊充當展架,也是為了陪伴他,讓他有安全感。


那次,他完整的把我們準備的故事展示出來,獲得了老師和同學們的掌聲。從此,他對於上臺表演這件事,不再那麼地抗拒。


現在上一年級,我給他報了語言藝術課外班,能夠鍛鍊孩子說活的能力,登臺表演的機會很多。他現在在班裡,越來越喜歡在臺上給同學們分享故事、成語等內容。

所以,平時家長要給孩子多一點鼓勵。有機會,可以陪孩子一起完成第一次登臺,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害羞不是錯,面對孩子害羞的個性,家長不必過於焦慮。


幫孩子克服害羞心理最重要的就是接納孩子、理解孩子,要有耐心、循序漸進地鼓勵孩子,不要以孩子在人前展示為標準,只要孩子能很好的跟老師和同學相處就可以了。


上不上臺,有什麼關係呢!



素人遠兮


我是比較行動派的,首先感謝老師及時反饋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再回家搞清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找到問題癥結,然後練習!

我覺得講故事是技術活,不僅僅是害羞的問題,也可能是孩子根本不知道怎麼講。

講故事其實挺難的,孩子一開始不知道什麼叫講故事,你讓他隨便講,他更不知道怎麼講了!就算上了小學你讓他講,他還是從頭到尾給你念一遍,不能三言兩語說清楚,更別說加上表情繪聲繪色表演了。

我家小子一年級的時候也是對當眾講話很發愁,一提起這事,他就跑掉把頭埋進沙發裡,或者被子裡。後來我們瞭解到他是不知道怎麼講。

那就練吧!

一、選擇合適的朗讀材料創造機會在家多練習

從講幾句話的小笑話、謎語、繞口令開始練習,利用招待客人的機會、和鄰居打招呼的機會,過年拜年的機會多說話、組織語言。

二、先照著稿子念

從簡短的歌謠開始記,孩子大點認字認拼音後,再讀長一點的故事,把喜歡的故事讀熟,記住了,講的時候才能講出來

三、每次找出問題總結

一開始是讀熟,給他錄下來自己看,找問題,比如應該聲音更洪亮、哪個地方斷句不對、有沒有面帶微笑站好姿勢,像個小播音員一樣講話。練習多了,每次總結一下,不斷改進,慢慢就會越講越好了。

總之,利用各種發言的機會來練習,提前準備,孩子對當眾講話就沒有什麼恐懼感了。


檸檬茶親子共讀


如果是我,在聽老師講完之後,我首先心疼的是孩子,我會在見到他(她)之後給他一個抱抱。

我小的時候也是一個很害羞的女孩,但從小我的學習成績一直不錯,經常擔任學習委員、課代表等職務。記得初中的時候,班主任主動給我報了一個演講比賽,當時也不好說什麼,稀裡糊塗答應了。
備賽的那一個星期,緊張、忐忑,演講稿被我練習了一遍又一遍。比賽那天下雨了,我以為比賽會就此取消,結果比賽改在了一個室內禮堂進行。最終我還是參與了比賽。雖然最後沒有取得名次,但那次經歷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剛一上臺我就很緊張,大腦瞬間空白。時間彷彿靜止了。最後我索性心一橫,也不想那麼多了。我直接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記憶,將稿子講解了出來,雖然疙疙瘩瘩,但我戰勝了自己——我講完了。

這種心情,我現在想起來記憶還是非常深刻!

所以,有時候我們太在乎自己的面子或形象,而忽略了孩子的情緒和壓力。

你的孩子在面對那麼多人上臺的的壓力下,肯定自己也是想上臺的,只是嘗試了很久,鼓起了很大的勇氣,最後還是沒有勇氣站上去。

其實不少孩子小的時候膽子都是非常小的,特別是女孩。害羞的孩子遇到交際場合會感到緊張,這類孩子在家裡或者私底下可能非常健談,但一到外面的世界就會喪失安全感。這時候家長就要想辦法去保護孩子的自尊。

  • 首先注意不要給孩子貼標籤,告訴孩子你膽子很小,不要一直強化這件事情,而是要在孩子表現強大、為突出時候對孩子給予鼓勵,讓孩子對自己形成一個正面的肯定。給予孩子自尊心的滿足。

  • 其次要提前做好心理建設。害羞的孩子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時會比較難適應。家長一定要提前帶孩子熟悉,或者給孩子模擬一些會遇到的情景,提前給孩子做好心理建設。

  • 平時在家也要多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陪孩子的時候可以與他一起進行命題式話題演練,讓他熟悉整個演講的流程。這樣也不至於在真正的演講時膽怯,完全不知道講什麼。

  • 孩子害羞表現得比較突出的話,可以帶孩子有針對性的參加適合他這個年齡的演講培訓班。

《害羞的孩子:幫助兒童戰勝羞怯》的作者沃德·K·斯沃羅博士指出:雖然我們通常把害羞視為一種社交交際障礙,但其實害羞的孩子往往會成長為敏感和善解人意的成年人,因為他們擁有細膩的內心世界,他們會花時間去分析為什麼某些人會做某些事情,而且具有奇妙的想象力。

想要一個害羞的孩子,立刻變得活躍起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你只是施加太大的壓力,只會讓孩子更加抵制。情感引導式教育倡導者金伯莉·布雷恩認為教育容易害羞的孩子時,要注意這樣幾點:

  1. 體驗新鮮事物時,幫孩子做好心理準備.

  2. 傾聽孩子的訴說,你可以說:”我知道你也不想害羞”,或者“有時候我也會在剛開始的時候感到不好意思”.

  3. 和孩子一起嘗試角色扮演遊戲,操練如何應對不同的場景,例如在學校裡面結識一位新朋友。

  4. 不要給孩子貼上害羞的標籤,你可以換一種說話方式,例如你可以這樣說:"你只不過需要一段時間的熱身罷了",或者"我知道你不喜歡別人盯著你看"。

  5. 耐性。雖然幫助孩子適應新的環境,需要額外花費一番氣力去計劃,但可以讓孩子受益終身。

  6. 鼓勵你的孩子在和成年人交談時進行眼神交流。

  7. 選擇一所適合他的幼兒園。害羞的孩子在適宜的環境下一樣可以茁壯成長。儘量選擇小型班級,讓老師瞭解孩子的害羞性格,進行針對性的引導。

  8. 關鍵的一點,永遠不要強迫孩子變得活潑,也不要逼著他去和人家交流。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我是穎媽,心理諮詢師,育兒達人,堅持日更育兒知識,希望我的分享和建議能幫助到更多的媽媽。喜歡我的回答,記得關注我,感謝!

穎媽談育兒


作為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勇敢、大方,敢於表達自己,但每個孩子的性格不一樣,我們不能要求孩子必須和其他小朋友一樣,或者讓孩子滿足自己的意願,這對孩子來收都是不公平的,也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壓力。

之前,我家老大在讀幼兒園時,他們班上有一個女孩特別內向,六一演出的時候,別的孩子都敢登臺,這個女孩說什麼都不去,再催就會哭,最後老師就放棄了,讓她一個人在臺下看小朋友表演。後來,女孩的媽媽知道了,就非常生氣,質問老師為啥沒讓她家孩子上臺,老師解釋後,她卻覺得是老師排斥她家孩子,反反覆覆一句話:“我就問你,別人家孩子都讓上臺,為啥我家孩子不讓上臺?”

如果我家孩子非常害羞,不敢上臺表演,那麼我會先問問孩子到底是怎麼 回事,對家長來說,可能覺得讓孩子上臺表演並不是多難的事情,但對孩子來說卻是很大的挑戰,走上臺需要克服很大的恐懼。我們不應該強迫孩子必須要站上臺,而是應該多鼓勵孩子,做好與老師的配合,注重培養孩子的信心,多鼓勵孩子,孩子有了自信,逐漸就會變得膽大,敢於表達自我了。




沛澤媽讀心理


我還真遇到過這樣的事情。

孩子上幼兒園中班的時候,班裡組織話劇表演,每個小朋友都安排了角色,有臺詞的那種,只有我家孩子安排了一個沒臺詞的角色:“路邊的石頭”,就是隻需要蹲在那裡就好了。

接孩子的時候,我開玩笑似的問了問老師:“為什麼給孩子安排這樣一個角色?”

老師說:“因為孩子害羞,不敢開口講,所以特意給他設計了一個不用說話的角色,只需要蹲在角落裡就好了。”

我就跟老師說:“其實沒關係的,這次害羞,多練幾次就好了,其他孩子都有說話的角色,孩子不說話,他自己估計都不好意思呢。”

老師後來還是給了孩子機會,讓他有機會能夠在話劇表演上張口說話,雖然不多,就一句臺詞,好歹張口說話了吧?

我認為:這種事情雖然小,但是,畢竟對於孩子來說是一次鍛鍊的機會,如果家長可以用恰當的方式與老師表達一下內心的想法,老師一般都是通情達理的,也會盡量滿足家長的要求,畢竟,大家都是成年人,誰也不想過分為難誰。

但在與老師溝通的過程中,我覺得家長還是要注意幾個問題:

第一、與老師溝通的方式,要是理性客觀的,不要帶太多自己的情緒。

有很多幼兒園老師特別害怕跟家長溝通,因為家長一上來就問:“你怎麼沒給我孩子發言機會啊?”“孩子出了什麼問題?怎麼其他孩子有機會我孩子沒機會?”這種語氣讓老師覺得很不舒服。家長要學會換位思考。

家長可以陳述事實,心平氣和地跟老師溝通,一般老師是可以理解並接受的。

第二、平時就要注重與老師進行溝通,而不是遇到事情的時候非常唐突地與老師進行交涉,這會讓老師有一種“問責”的感覺。

孩子上幼兒園期間,我幾乎每次去接孩子都會停下來跟老師聊一會兒,聊聊孩子今天的表現,有哪些不足,哪些進步,有哪些搞笑的事情發生,聊得多了,跟老師也像朋友一樣可以自然地交談。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知道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也會自然地在談話中帶出來,不會顯得非常突兀。

第三、與老師溝通的內容,要以孩子的成長有關,就事論事,老師比較容易接受。

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是以孩子的成長為共同任務,只是老師和家長有時候的著眼點不同罷了,但這不影響雙方的相互配合。如果家長對老師的某次安排有意見、不滿意的話,不妨直接說出來,就事論事地跟老師進行溝通、探討,老師一般是可以明白你的意思,並且儘量達到家長與老師的雙方意見融合。

結語

孩子還小,幼兒園班上像咱們家一樣大的小朋友有二三十個,有的時候,老師也難免會有所疏漏,及時有效的溝通既能夠避免孩子的失落,又能夠解決老師的一些難題,其實是好事,只要家長表達適宜,一般都會有不錯的效果的。

祝您好運!

我是人魚媽媽,文學碩士,80後辣媽。專注家庭教育研究,關注我吧!

人魚媽媽


我家孩子雖然性格不內向但是讓他單獨站出來做點什麼,說點什麼還是會害羞,不像有的孩子可以很大方地站在大家目光的注視下進行表演。孩子的這個問題也是老師主動跟我溝通得知的,同時老師也給出有了一些建議,希望能幫助孩子逐漸更有自信地站在臺上去分享自己喜歡的故事或其他什麼。

老師說可以在家裡有意讓孩子做個人表演,因為家人都是孩子最熟悉的人,相對來說孩子不會覺得緊張害怕或害羞什麼的,心態也會更輕鬆和放得開,然後慢慢也可以在家裡有客人時請孩子表演節目(唱歌,手指遊戲,古詩什麼都可以),或者去誰家做客的時候引導和鼓勵孩子去展現自己,如果家裡有其他的小朋友也可以鼓勵孩子和小朋友一起表演,孩子有了同伴也會變得更膽大些。

最後還有一點就是家長要多鼓勵孩子,給孩子建立足夠的自信心,對他每次一點一滴的努力和進步過程進行描述性地鼓勵,讓孩子在你的描述過程中知道自己做了什麼,做成功了什麼,讓孩子清楚明白地看到自己是在進步的,這樣孩子會更願意去不斷嘗試直到越做越好。另外家長也要善於去發現自己孩子的特長與優點並去培養,孩子在面對和談論自己的特長方面時會更有自信,因為這是他喜歡並且擅長的,所以他能自主地滔滔不絕去人交流。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