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男童鞠躬照片成熱門:感恩教育,就該刻在孩子骨子裡

2020年2月22日,在浙江紹興,一個3歲的小男孩有發熱症狀,排除新冠肺炎,治癒出院後他向護士鞠躬致敬,護士也順勢做了回禮,這一幕恰巧被抓拍傳到了網上,感動了無數人。

3歲男童鞠躬照片成熱門:感恩教育,就該刻在孩子骨子裡

另外,與之對比的還有另外一張照片,那是一百多年前,時任杭州廣濟醫院院長的梅藤根,在小患者鞠躬時順勢回禮。

3歲男童鞠躬照片成熱門:感恩教育,就該刻在孩子骨子裡

時隔一百多年,同樣是兩個小患者給醫務工作者的鞠躬致謝,不僅讓我們看到了這背後的互信互敬,攜手並肩的真情,更讓我們看到了禮數傳承、感恩教育的珍貴性。

作為父母,在為這兩張照片上的人物行動所感動的同時,我們其實更加應該反思這身後的教育意義。以下幾點,希望您能夠仔細看看——

(1)做一個通情達理、高修養的爸媽,用行動感染著孩子。

在看完這兩張照片之後,不少網友都在感嘆:“這兩個孩子的父母,一定都是通情達理、高修養的爸媽。”的確,只有父母在平時做好了這方面的引導和榜樣,孩子才能耳濡目染,把禮數刻在了骨子裡。前段時間,一個小男孩在天安門廣場看到一個站崗的解放軍,他照著模樣給解放軍行軍禮的照片,也是感動著無數人。

在部分家庭,習慣性把醫生、警察等正能量滿滿的職業,當做恐嚇孩子的資本。比如,孩子小時候不專心吃飯,家長告訴孩子:“不專心吃飯,我就叫警察來抓你。”再如,孩子不願意多穿一件衣服,家長就告訴孩子:“你不趕緊穿衣服,我就叫醫生給你打一針。”

3歲男童鞠躬照片成熱門:感恩教育,就該刻在孩子骨子裡

我的女兒小時候,家裡的老人也經常這樣告訴她,導致她每次一經過我們鎮上的醫院就跑得飛快,要是看到了穿白大褂的醫生、護士站在醫院門口,更是嚇得哇哇大哭。每次打預防針也好,感冒做霧化也罷,她都極其抗拒,好幾個人都制服不了她。

後來我不斷給她做工作,潛意識裡總是告訴她,醫生是治病救人的好人,我們生病了只有去醫院讓醫生幫忙看一看,我們的病才會被趕跑。警察是保衛我們安全的好人,他們抓壞人,是為了保障更多人的平安。另外通過一些小故事來進行佐證,漸漸地孩子便不再排斥醫生和警察了。

孩子的認知,其實就是家長思想灌輸的一個縮影。只有我們做好正確的引導,孩子才不會曲解事實

(2)窮養富養,都不如教養。

在經濟條件越來越好的時代,一部分家長崇尚金錢上的窮養,認為孩子越窮越有鬥志,這樣利於孩子成長;還有一部分家長崇尚金錢上的富養,認為孩子不應該小小年紀就背上生活重擔的包袱,父母負責掙錢,孩子負責享受,順帶能夠把學校成績搞好就萬事大吉了。

3歲男童鞠躬照片成熱門:感恩教育,就該刻在孩子骨子裡

窮養也好,富養也罷,其實都不如教養更有用。一些家庭,明明家庭條件很一般,但家長卻習慣性打腫臉充胖子,自己穿著樸素、省吃儉用,但對孩子卻格外豪氣。而往往這種揮金如土的孩子,根本不會體會父母的艱辛,更不會體貼父母,消費的慾望反而越來越高,最後家長感覺吃力支付不了高額的開銷時,孩子不僅不反思自己,反而認為父母無用。

家庭條件優越與否,都不影響父母對孩子教養的重視。懂禮貌、知感恩、好學、勤奮、尊老愛幼……這些寶貴的品質,才應該是家庭教育的根基。作為父母,雖然給孩子提供良好的經濟保障很重要,但孩子思想方面的關注,是萬萬不可被忽視的。

(3)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德育教育更應是重點。

以成績論英雄,在這個時代似乎很普遍。親朋聚會、春節團圓,只要有人聚集的地方,就離不開孩子成績好壞的話題。

部分家長,把孩子成績的好與差,當做自己是否有面子的衡量標準,如果自己的孩子成績好,自己不僅做事自信一點,說話的聲音也要高調一些;而如果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比較差,家長往往就會自卑、除了對別人孩子的羨慕以外,心中更多的是對自己孩子的責備。

3歲男童鞠躬照片成熱門:感恩教育,就該刻在孩子骨子裡

曦曦媽一向提倡,成績只是孩子人生的一部分,更為重要的是思想教育、德育教育。我們不能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讀書的機器,我們更應該關注孩子的心裡成長曆程,瞭解孩子的內心,做正確的引導,讓孩子在失意後不頹廢,在得意後不傲嬌。

沒有必要強制要求孩子必須考多少分,沒有必要把學習成績當做孩子是否聽話的唯一標準。哪怕孩子學習成績不好,但孩子勤勞、體貼父母、關心老人、坐公交車知道主動給需要的人讓位……這一切行為,更應該得到父母的肯定。

希望所有的家長,都不應該被孩子的學習成績所矇蔽了眼睛。我們更應該看到孩子身上的品質,努力培養孩子獨立、上進的能力,而不是鼠目寸光只盯著孩子眼前的分數說書。

——————

禮數的傳承也好,感恩教育的落實也罷,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家長先提升自己之後,再給孩子做正確的榜樣和引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