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常侯三大相聲世家集體“觸電”!堪稱相聲演員跨界大銀幕的鼻祖


馬常侯三大相聲世家集體“觸電”!堪稱相聲演員跨界大銀幕的鼻祖

  現如今,相聲演員轉型拍影視劇早已屢見不鮮。隨便數數就是一長串的名字,比如馮鞏、高玉慶、劉惠、劉亞津、常遠、于謙、劉偉......等等等等。其實相聲演員涉足影視界還真不是近二十年才興起的,早在解放前就有先例。不單如此,中國相聲界人所共知的馬、常、侯三大相聲世家也都曾在不同年代有過大銀幕亮相的經歷。這回咱不聊他們的相聲藝術,單說世家弟子是如何相繼“觸電”的。

馬常侯三大相聲世家集體“觸電”!堪稱相聲演員跨界大銀幕的鼻祖

  先從離現在比較近的說起。2012年,年近古稀的馬志明參演了楊樹鵬執導的電影《匹夫》,在這部影片中少馬爺友情出演了“薛豹子”一角。雖說戲份不多,但從和黃曉明的那場雨夜對手戲來看,演技絲毫不遜於科班出身的電影演員。在臺上說相聲的表演技巧,不管是形象上的發託賣像,還是尺寸上的遲急頓挫都能幻化於其他藝術形式當中。或許這也間接證明了,藝術的確是相通的。據說,當年李少紅導演拍《馬三立》時就邀請過馬志明,可當時少馬爺總覺得終歸是隔著行呢,真要演砸了也是傷蔓兒。然而,從他在《匹夫》的精彩表現來看,當年的擔心確實顯得多慮了。

馬常侯三大相聲世家集體“觸電”!堪稱相聲演員跨界大銀幕的鼻祖

  在三大相聲世家裡,馬家其實算是“觸電”最晚的。1951年,相聲大師侯寶林就曾出演過電影《方珍珠》,在這部戲了侯寶林客串了個小角色白二立,跟他一起參演的還有郭啟儒先生和唱奉調大鼓的魏喜奎。老郭爺在裡面飾演黃吉臣,魏喜奎飾演方大鳳。這也是侯寶林首次登上大銀幕,不過五年後他便從小試牛刀變成了擔綱主演。這就是1956年由謝添編劇、石嵐導演的《遊園驚夢》。雖然這部影片僅有短短的35分鐘,但可以說幾乎是謝添給侯寶林量身定製的劇本。

馬常侯三大相聲世家集體“觸電”!堪稱相聲演員跨界大銀幕的鼻祖

  影片一開場就是侯寶林、郭啟儒二位在臺上表演相聲,但墊話兒始終圍繞著電影。藉助電影特效,侯寶林將郭啟儒任意的變大變小,以此解釋電影藝術的魅力。接著又從電影巧妙的過渡到了動物園,算是入了“正活”。這裡的“正活”即是影片的主題,遊客在動物園的種種不文明舉動。本身這電影就是充滿幽默色彩的喜劇,由侯寶林來主演詮釋人物再合適不過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劉寶瑞還在這部片子裡客串了長頸鹿管理員的角色,為整部影片增色不少。其實看到這,老觀眾應該都發現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風靡一時的“相聲TV”完全就是按照當年《遊園驚夢》的模式拍攝而成的。

馬常侯三大相聲世家集體“觸電”!堪稱相聲演員跨界大銀幕的鼻祖

  要說侯寶林先生算是當時相聲界趕時髦的代表了,但他還不是最早涉足電影界的相聲演員。常家有兩位蘑菇比他還早。眾位準以為得是“小蘑菇”,其實也沒猜錯,確實這部片子有常寶堃。不光有“小蘑菇”,常連安在裡面也有戲份。不過這兩位都是配角,真正的主演其實是“三蘑菇”常寶霆和“四蘑菇”常寶華。上了年紀的老觀眾可能看過這部影片,就是1942年拍攝的《錦繡歌城》。拍這部戲時,常寶華年僅12歲,他三哥當時也才13歲。由於蘑菇家族的集體出鏡,再加上影院經理想出了放電影前先讓蘑菇們說段相聲的絕招,讓這部電影產生了遠超預期的影響力。

馬常侯三大相聲世家集體“觸電”!堪稱相聲演員跨界大銀幕的鼻祖

  相聲演員跨界並非是不務正業,能在影片中有出色的表現,其實也證明了相聲表演技巧的博大精深。三大相聲世家參演電影,說是玩票也好,說是藝術多元化也罷,總之他們都沒忘了相聲才是他們藝術長青的根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