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全省法院優化法治環境保障復工復產

疫情暴發以來,為防範疫情危害企業健康發展,全省法院主動作為、協調聯動,充分發揮穩企業、增動能、補短板、保穩定的司法職能,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和未來發展造成的不良影響,為優化疫情期間營商環境及助力經濟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2月17日,在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的黨組會議上,黨組書記、院長、省法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組長張學群要求參會人員深入學習領會“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秩序恢復”的要求,充分發揮司法保障作用,邊防控邊統籌抓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儘可能降低疫情對經濟社會的影響。


這是繼2月7日省法院召開圍繞“執法辦案中如何適應疫情防控需要、支持相關企業儘快恢復生產、正常參加防控工作”創新司法審判、司法服務保障方式方法的專題會議之後,第二次向全省三級法院釋放出了以法治環境服務保障“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的重要信號。


隨後,各地法院紛紛細化企業涉法訴訟服務、強化企業法律風險指導,積極優化企業穩定發展環境: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就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面臨的相關法律問題進行專題研究,審議通過了《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關於疫情防控期間辦理破產工作指引》《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關於規範訴訟保全助力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等8個司法文件,並在12368訴訟服務熱線的基礎上開通4個企業服務熱線;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等7家單位聯合發佈應對疫情、提供司法保障15條措施,從依法嚴懲相關犯罪、妥善審理企業相關涉法案件等方面進行規範;營口市中級人民法院出臺7類20條舉措……撫順、盤錦、葫蘆島等地中院相繼出臺疫情期間服務企業發展的司法保障有關實施意見,採取多元化解、司法救助、“軟查封”等諸多方式,幫助企業擺脫涉疫糾紛;瀋陽多家基層法院堅持以大局為重,充分依託“智慧法院”建設,秉持謹慎、善意執行的原則,解封數個涉執醫院銀行賬戶,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