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傳習錄》給我的四點投資啟示


王陽明《傳習錄》給我的四點投資啟示

《華杉講透王陽明》

讀完《華杉講透王陽明》第一遍,結合酈波的《五百年來王陽明》,我體會比較深刻的有如下四點:

(1)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傳習錄上·徐愛錄)?”“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個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個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個信與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無私慾之蔽,即是天理,不須外面添一分。以此純乎天理之心,發之事父便是孝,發之事君便是忠,發之交友、治民便是信與仁。只在此心去人慾、存天理上用功便是(傳習錄上·徐愛錄)

華杉詳解,學習首先要改變自己的心,而不是方法。如果你正心誠意,一切自然生髮;如果心不正、意不誠,什麼都學不到。《大學》中的“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誠意、正心才是基礎。所以說,一切只在此心,心就是理。一切只需在心上下功夫,在去人慾、存天理上下功夫就行了。

書中引用了山姆·沃爾頓在自傳《富甲美國》中的一句話:“只要我們公司管理做得好,只要我們關心我們的員工和顧客,遵循那些基本原則,提升我們的基礎實力,我們就能夠成功。我覺得最好是把更多的時間花在我們自己的員工身上,花在我們的分店裡,而不是跑到外面去推銷我們的公司。”最簡單的管理原則,只談如何射中顧客的心、射中員工的心,不談競爭對手。這不就是從心出發嗎?這不就是不忘初心嗎?只要守住本心,就能發揮出自己的良知良能,就是天才。

對投資者而言,如果一家公司看見什麼賺錢就做什麼,主業變來變去,志無定向,你放心投資嗎?如果公司管理層心裡沒有裝著員工、顧客、股東,沒有裝著為社會解決問題、為社會創造價值的心,甚至只顧著自己利益、弄虛作假,你放心投資嗎?一家企業,你不懂它是做什麼的,你去“炒”它的股票,你放心嗎?股票、可轉債、指數基金、貨幣基金等都是常見的投資工具,如果你“炒”一種不懂的東西,比如期貨、比特幣,你放心嗎?

投資,就是從企業經營(做生意)視角出發,投資於走正道的企業、有價值的企業。在去人慾(放下投機、貪巧求速、一夜暴富的慾望)、存天理(從公司基本面、商業本質出發,創造內在價值)上下功夫,一以貫之。

(2)先生曰:“此已被私慾隔斷,不是知行的本體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飢,必已自飢了。知行如何分得開?”……先生曰:“此卻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嘗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今人卻就將知行分作兩件去做,以為必先知了,然後能行。我如今且去講習討論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傳習錄上·徐愛錄)。”……夫學問思辨行皆所以為學,未有學而不行者也。……盡天下之學,無有不行而可以言學者,則學之始固已即是行矣

(傳習錄中·答顧東橋書)。

華杉詳解:知和行,不能離開對方獨立存在。一旦被隔斷,既沒有知,也不能行。世上沒有知而不行之事,知而不行,只是因為不知。……又比如說,知道痛了,一定是已經痛了;知道冷了,一定是已經冷了;知道餓了,一定是已經餓了。知和行如何分得開呢?……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的開始,行是知的結果。如果領會了,只說一個知,已經有行的意思在裡面;只說一個行,已經有知的意思在裡面。……現在有的人,卻將知和行分作兩件事,以為一定要知道了,才能去做。我現在如果先去討論知的工夫,等到把知弄懂了,才去行,這樣一輩子都不會行,也將終身不會知。……博學、慎思、審問、明辨、篤行,都是學習方法。沒有光在那裡學習,而不去行動的。……全下所有的學習,沒有不去實踐就能算是學習的。因此,學習之始,就已經是在實踐了。

我以前也認為,要先知道才能去行。按照知行合一的說法,這是個思維誤區。儒學是學習學,也是行動學。不去實踐,就不能稱之為學習,也就永遠不會得到真知。就像投資,如果只是上課、看書,不去實踐,就永遠不懂投資。所以說,實踐才能出真知。

書中還提到,練功夫講究“守破離”。守,就是按照師父教的去做;破,就是等到師父教的全部做到了,才能去研究自己的突破;離,最後才能離開師父。當然,跟誰學很關鍵。

我閱讀到格雷厄姆的《聰明的投資者》後,才算真正接觸價值投資,真正學習價值投資。如何學習呢?首先是“守”,按照其投資理念,先考慮大類資產配置,即股債平衡;再考慮單類資產配置,即股票組合。股票組合,主要從財務分析角度排除企業,重視安全邊際原則。簡而言之,投資組合管理=股債平衡(大類資產配置)+質優價低(股票組合)。其次是“破”,進一步學習費雪、巴菲特、芒格等投資大師,以及商業本質,分析企業的可持續性競爭優勢,尋找高價值企業。最後是“離”,構建可執行的投資流程,即選擇投資的國家(產業競爭力)、行業(能力圈)、企業(可持續性競爭優勢),加上擇時(週期、估值),利用投資工具(主要是股票、可轉債和指數基金),構建反脆弱性的投資組合;構建可進化的投資系統,即建立一個知識體系作為決策基礎,用四問分析法養成投資習慣,用投資清單和謬誤清單控制情緒。

一些股民,帶著投資致富的美好願望,帶著財務自由的目標,在股海中“奮鬥”。如何奮鬥呢?閱讀各種快速致富秘籍,閱讀各種“股神”帖子,炒來炒去。這樣“炒”股,恐怕是玩物喪志,傳播這樣的炒股秘籍,就是誤人誤己。所以說,跟誰學很關鍵,找對老師、找對學習對象很重要。再說,財務自由就是個偽命題。財富沒有自由,人才有自由。人要有自由,先要立志。有了志向,投入時間去積累,財富不過是副產品。

有些投資者只知道有價值投資理念這種說法,卻不曾閱讀過格雷厄姆等投資大師的著作,更不曾按照其理念去做研究、做投資,就說價值投資不適合中國市場、價值投資理念已經過時等等。問題是,你知行合一了嗎?事實是,你從未真知。

做投資,需要知行合一。對我來說,知行合一就是邊讀邊用,照著清單做投資。

(3)“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傳習錄上·陸澄錄。”……“人須在事上磨鍊,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有一屬官,因久聽講先生之學,曰:“此學甚好,只是簿書訟獄繁難,不得為學。”先生聞之,曰:“我何嘗教爾離了簿書訟獄懸空去講學?爾既有官司之事,便從官司的事上為學,才是真格物。……簿書訟獄之間,無非實學。若離了事物為學,卻是著空(傳習錄下·陳九川錄)。”

華杉詳解:人一定要在具體事情上磨鍊,才能立得住,才能做到靜也定,動也定。……人本來就是要事上磨鍊,才是真功夫。如果你一味喜歡靜守,事情一來就亂了,終究沒有長進。……如果離開了具體事去做學問,反而會落空。

事上磨鍊,也叫事上琢磨,或者叫事上練。工作即修行。

投資也是修行。如果離開了投資實踐、離開企業基本面、離開了商業本質,去談投資、談概念、談K線,就是空談。一些股評人士或股民,媒體上、股吧上侃侃而談、指點江山,動不動預測這預測那,今天推薦這隻牛股明天推薦那隻牛股。投資業績卻不如人意,甚至從未進行過投資實踐。誤人啊!

一些投資者,就算平時做了一些功課,交易時間一看K線,隨著股價波動,被市場先生牽著鼻子走。什麼公司基本面,什麼研究結果,什麼投資理念,全丟了。為什麼?這不是心靜的問題,這是心不定的問題,打坐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如何解決心不定的問題呢?具體到投資上,如何弱化市場情緒影響呢?如何控制情緒呢?我的應對方法是:建立一個知識體系作為決策基礎,用四問分析法養成投資習慣,用投資清單和謬誤清單控制情緒。這需要在投資實踐中磨鍊,日拱一卒,積累日日不斷之功。具體而言,就是一邊輸入(讀書、讀年報),一邊輸出(寫讀書筆記、寫研報),同時進行投資實踐。

(4)夫“必有事焉”只是“集義”,“集義”只是致良知。說“集義”則一時未見頭腦,說“致良知”即當下便有實地步可用工。故區區專說“致良知”。隨時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著實去致良知,便是“誠意”;著實致其良知,而無一毫意必固我,便是“正心”。著實致真知,則自無忘之病;無一毫意必固我,則自無助之病。故說“格、致、誠、正”,則不必更說個“忘、助”(傳習錄中·答聶文蔚)。……先生曰:“如何講求得許多?聖人之心如明鏡。只是一個明,則隨感而應,無物不照。……只怕鏡不明,不怕物來不能照。講求事變,亦是照時事。然學者卻須先有個明的工夫。學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變之不能盡(傳習錄上·陸澄錄)。”

華杉詳解:必有事焉而勿正,只是集義的功夫,集義的功夫,只是致良知而已。光說集義,一時不知道從哪裡集,說個致良知,就有下手的地方了

,所以我專門講致良知。隨時就具體事情致良知,就是“格物”;著實去致良知,就是“誠意”;著實去致良知,沒有意必固我,沒有一絲一毫的主觀臆斷,沒有期必其效驗,沒有固執己見,沒有執著於自我,就是“正心”。

良知良能是孟子提出來的。王陽明心學致良知學說的根在孟子。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華杉講透》一書認為,孟子的四端論(仁義禮智),也是良知論,而存養、擴充、放大四端,就是致良知。《華杉講透》一書認為,《大學》的“明明德”,就是王陽明的“致良知”;孟子的“良知良能”,就是朱熹講的“具眾理而應萬事者”(良知具眾理,良能應萬事);明明德、致良知,就是不斷擦亮自己的良知良能。不管未來如何,只要致良知,讓自己心如明鏡,事情來時,自然就會。

酈波在《五百年來王陽明》一書認為,良知是《傳習錄》裡“知行合一”的那個“一”,也是《尚書》裡“惟精惟一”的那個“一”。作者還介紹了研習心學的心得,分成三個步驟:第一步“知到行”(知道到做到,叫“事上練”),第二步“行到合”(沉浸式體驗),第三步“合到一”(“一”即“致良知”)。致良知沒有止境,可以不停昇華。原來,終身成長這個說法早已有之,因為儒家追求的並非成功,而是成長,並且是終身成長。

致良知除了促使自己終身成長,還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光明的內心,聽從內心光明的指引,不再焦慮,不再擔心被時代淘汰。我們要做的,只是致良知,不斷擦亮自己的良知良能。

投資上如何致良知呢?就在於前面講的心即理、知行合一、事上磨鍊。從心出發,從企業經營視角出發,日拱一卒,積累日日不斷之功。不要“炒”股,不要拔苗助長。不光投資,其他事情也是如此。至於未來如何,無需焦慮,只需致良知。

2020.2.2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