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美麗的春天有個約定—來自陽新三中抗疫一線的事蹟與故事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席捲全國,一場空前嚴峻的疫情阻擊戰驟然打響,打亂了原本喜慶祥和的生活,這是一個最長、最冷的假期。無數英雄們奮戰在一線,用血肉之軀築成一道道堅固催淚的防疫“城牆”。

與美麗的春天有個約定—來自陽新三中抗疫一線的事蹟與故事

疫情就是命令,陽新三中全體教職工在校長肖龍飛的指揮下,積極響應省市縣防控指揮部和教育主管部門的號召,打響了一個又一個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他們在不同戰線上,默默前行,用一個又一個溫暖的瞬間詮釋著師者仁心。

他在溫暖中守望

陽新三中紀檢書記柯錫學,是蹲點九年級的責任領導,面對洶湧的疫情,作為學校抗疫保學專班領導小組副組長,立即謀劃“停校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實施方案。根據上級主管部門的部署,他結合校情,認真組織,周密安排,科學施策,積極應對。2月1日,他就告知年級教師、學生要實行“網絡教學”,並分別擬了《致九年級教師的一封信》、《致畢業班學生的一封信》、《致畢業生家長的一封信》。同時組織年級教師進行網絡教學培訓學習,做好網絡上備課。為確保網絡教學不流於形式,有實效,年級組在教師群、各班微信群、QQ群公告網上學習內容、時間、要求。

與美麗的春天有個約定—來自陽新三中抗疫一線的事蹟與故事

從不把工作停留在紙上的他,每天網課前親自督查教師網上打卡報到情況;隨時聽取班主任彙報每班學生健康狀況和網上學習情況;定時向每位上課教師送去問候;每天定點整理分析疫情防控、網學情況,及時調整完善。正是有了他這種嚴密又靈活,原則又溫情的把控,該校九年級真正做到了停課不停學,成長不止步。他還一向善於調整工作思路,謀求工作最大效益,經常與教師們探討線上教學。說起教育雲、釘釘直播等教學平臺,他如數家珍。陰霾還未散,網播在繼續。柯錫學還將更精細、更高標地關注線上學習,因為他是一位把教育扛在肩上,把學生放在心上的春天守望者,更因為他的目光一直是這樣的堅定而溫暖。

他在無私中奔走

陽新三中總務處主任江興德,是一名共產黨員,忙碌的學校總務工作和食堂瑣碎事務剛剛落下帷幕,本想好好過個年休息一下,因疫情的擴散又忙碌了起來。戰時狀態的防疫防控讓他意識到守校有責,守生有責重於一切。大年初一,心繫學校安全的他就著手學校的後勤保障工作。因疫情影響,防控物資緊缺起來,採購就更顯困難。

與美麗的春天有個約定—來自陽新三中抗疫一線的事蹟與故事

他不等不靠,一方面跑藥店,磨嘴皮買口罩、紅外體溫計、84消毒液、消毒用酒精等防疫物資,一方面定期定量給門衛室人員、學校值勤人員派送。他的奔走築起了學校每天值勤人員的安全防線。他深知,特殊時期,與病毒抗爭,任何的懈怠都會帶來不可估計的損失,甚至是災難。只有與時間賽跑,才能給生命爭取到多一份的安全保障。

他經常帶領後勤人員對教學樓、辦公樓、食堂、衛生間進行消毒,從不留死角。他還和肖龍飛校長一起多次組織人員清掃校園。他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抗擊疫情是責之所在,心之所向。

與美麗的春天有個約定—來自陽新三中抗疫一線的事蹟與故事

除了做好學校防疫防控工作,他還主動加入到他家所在馬蹄湖社區的志願者中去,無怨無悔地開始卡口值勤值守工作,幫助社區負責人搭建路崗帳篷;嚴格登記巡查過往人員;張貼愛心標語;耐心做好社區居民思想工作。值勤期間,有一次一位中年男子說因封城封路好久沒有吃肉了。看到男子一臉無奈、無助,他的內心湧起一股酸楚。為了讓這位大哥拾起生活的美好感覺,體味生活的幸福感,他主動到大潤發超市自己掏錢買來了肉,送到這位大哥的家裡。轉身離去的他邊走邊想,疫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我們所做的還很小很少,但願這能為他人送去一份溫情,傳遞一份力量。

他說,我個人的力量很微弱,但每天水滴式的善舉一定是為了不耽誤明天的幸福,是為了每個人能看到一絲的光亮。

與美麗的春天有個約定—來自陽新三中抗疫一線的事蹟與故事

他在無畏中堅守

陽新三中駐排市鎮玉畈村第一書記鄒定金。開展駐村扶貧工作兩年多來,他取得了許多成績,多次受到村、鎮、縣表彰。2020年開春,新型肺炎突襲,讓駐村工作隊轉化角色,成為“疫情防控工作隊”。從去年臘月29日起,他一直堅守在玉畈村防疫防控第一線。

2020年1月23日參加排市鎮疫情防控工作會議後,他就組織工作隊員和“村兩委”幹部以及黨員群眾志願者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在他的組織下,玉畈村當晚就成立了四個防控小組,從防控、跟蹤、引導、便民等各方面推動工作的有序高效開展。他每天身先士卒,隨身攜帶小喇叭,走村串戶宣傳防控知識,張貼各種通告、標語,從早到晚,不斷巡迴在九個村民小組之間。大年初二在村組封路的情況下,他冒雨騎行兩個多小時進行再宣傳,再摸排。聲音嘶啞了,他還是不遺餘力;身體疲憊了,他仍然努力前行。

與美麗的春天有個約定—來自陽新三中抗疫一線的事蹟與故事

他還牽頭組建了“守護玉畈,守護家園”微信群,並倡議大家踴躍捐款購買防護物資應對疫情。他帶頭捐款1000元,隨後黨員、群眾紛紛響應,短短几天就收到捐款55700餘元,口罩10000只。在玉畈村三個交通管制臨時卡口,他輪流值守,從不缺崗;遇到村民聚眾扎推,他總是及時上門逐戶耐心做工作;接到群眾舉報,他總是火速調查核實,不留尾巴;遇到衝突事件,他總是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妥善處理。截止目前,全村新冠肺炎“無確診、無疑似、無疫情”。面對這“三無”戰績,他說,如果我不停留的腳步能換來一方康寧,值!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一個多月來,未休息一天的他是無畏的。他無畏,不是沒有牽掛,父母妻兒在家中與他相遙望。他無畏,不是沒有害怕,家中父母以他為依靠。

與美麗的春天有個約定—來自陽新三中抗疫一線的事蹟與故事

他們是教師,也是“戰士”,他們的每一個出征誓言詮釋著對職業的敬畏和對黨的忠誠,他們是平凡的人,他們也是陽新三中戰“疫”一線群防群控的縮影,正是有了全體陽新三中人對初心的堅守和從未停歇的踐行,我們才能安守家園,守望春天。

(供稿/向能利 邢廷軍 編輯/黃練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