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故事】戰“疫”來,我們在!

有一種勇敢叫做負重前行,有一種擔當叫做迎難而上,有一種光,雖然微小,卻能照亮這世界的每個角落。在抗擊疫情這場無聲的戰役中,全市信訪系統眾志成城,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黨員和無私奉獻的志願者,他們把初心刻在行動上,把使命落實到責任上,兢兢業業堅守本職崗位的同時,奮不顧身衝鋒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

1月27日起,奉節縣信訪辦幹部全員到崗、聽候指揮,一聲令下,他們成為流動中的“逆行”者、戰疫中的“排雷”兵,各奔戰場。

召之即來、來之能戰

“大姐,疫情來勢洶洶,最近最好不要出門哈,實在有事出門要戴好口罩哦”“幾位大爺,不要湊在一起擺龍門陣啦,疫情過了慢慢兒吹”……10名幹部參與社區排查,每天穿梭在各棟樓宇之間,為了與疫情賽跑,挨家挨戶開展排查,“不漏一戶、不漏一人”,1000餘戶3200餘人每家每戶的情況都詳盡登記在筆記本上。其餘同志負責堅守陣地,全力做好上傳下達、信訪事項辦理及後勤保障工作,一切推進都是有條不紊。

老黨員談際瓊負責朝陽社區百貨公司老宿舍,雖然有腳傷,但每天她堅持拄著柺棍上下樓梯10餘層,累了就叉腰休息一下,一趟下來經常汗流浹背。鄰居們都勸她在家休息,她卻總說“我是老黨員,關鍵時刻就是拄著柺棍也要上”。

【戰“疫”故事】戰“疫”來,我們在!

為疏導居民因受疫情影響產生的不良情緒,她用葫蘆絲吹奏了《好人一生平安》歌曲發送到樓棟微信群,鼓勵大家共同抗擊疫情並增加些許樂趣,不少人紛紛在微信群應和點贊,大家還約定每天在群裡進行K歌比賽。

【戰“疫”故事】戰“疫”來,我們在!

責任在肩,永不退縮

信訪辦副主任古元是巴蜀花園A區的排查員,他每天不論是開展宣傳、巡查勸導、盯守穩控、物資代購樣樣不落,往往天不亮就出門,深夜才回家。

烏龜包統建房人員複雜,租房人員較多,又屬開放式小區,需多點設卡防控,排查起來較為困難,他主動請戰到這裡開展疫情防控和樓棟值守工作。每天,他都會準時來到卡點前,登記出入人員信息並宣傳疫情防控知識,一張破木課桌、一把木椅就是他要堅守的陣地。他一戶戶摸準戶情,耐心細緻地詢問每家每戶的人員構成、春節期間人員動向、有無接觸湖北人員歷史等,並詳細登記在冊。

【戰“疫”故事】戰“疫”來,我們在!

聽說永安街道成立了夜巡隊伍,他想都沒想,主動請求加入。就這樣,除了白天在片上開展排查、跟蹤監測、宣傳、督導、值守等工作外,他還分擔著輪流夜間巡邏工作。已經連續在基層抗“疫”戰場上奮戰了二十餘天的他說“我也累,但疫情不止,我們不退,這是我們必須踐行的諾言”。

【戰“疫”故事】戰“疫”來,我們在!

疫情當前,堅守後方

接訪科工作人員張國榮本想去一線一戰,但考慮到作為接訪科老幹部的他,已在信訪接訪一線工作10餘年,接訪、辦信資歷十分豐富,現在正是疫情防控關鍵期,此時,他選擇了堅守後方。

為了儘量減少人員流動,及時解答百姓的訴求,切實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他主動學習疫情防控知識、政策,主動承擔起群眾來訪、電話信訪兩座“大梁”。偶爾群眾打來電話,他連飯都顧不上,“群眾信訪,就是對我們的信任,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間的信訪,更是我們的一份責任。”張國榮如是說。

【戰“疫”故事】戰“疫”來,我們在!

談際瓊、古元、張國榮等人只是一個縮影,奉節縣信訪辦全體工作人員爭先恐後地投身這場“戰役”,做著力所能及的事情,目的只有一個:守護好自己的家園。

供稿:奉節縣信訪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