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希望!一家深圳企業的“疫”線日記

疫情之下,

如何做到復工、防疫兩不誤,

是當下許多企業面臨的復工“第一課”。

近日,深圳一家企業包下

500多個酒店房間讓返深員工住滿14天。

這個復工防疫“硬核”措施

下面我們一起看看

這家深圳企業的“疫”線日記

“包下500多個酒店房間讓返深員工住滿14天再復工,安排100人團隊專職負責疫情防控工作,開發APP動態收集員工信息……”近日,位於深圳寶安區福海街道的萊爾德電子材料(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萊爾德)的復工防疫“硬核”措施收穫員工和網友的點贊,成為復工企業的模範。

1


制定應急預案實現員工24小時管理

復工!希望!一家深圳企業的“疫”線日記

復工!希望!一家深圳企業的“疫”線日記


萊爾德公司位於寶安區福海街道,主要經營電磁屏蔽材料、導熱材料、微波吸波材料等材料,公司有2300名員工,主要來自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區,其中有200多人來自湖北。萊爾德總經理陳貴雲告訴記者,疫情發生後,公司迅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立即組織成立了一個100餘人的疫情防控小組。


復工!希望!一家深圳企業的“疫”線日記


在萊爾德提供的一份《2020年萊爾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安全指引》中記者看到,這份多達6000多字的《指引》對於新型冠狀病毒做了詳細的情況介紹、安排成立了以總經理為組長的疫情防控小組,下設物資保障組、疫情應急資金保障組、衛生消殺組等10個小組,工作人員共計100餘人。


復工!希望!一家深圳企業的“疫”線日記


除了疫情防控人員安排,該《指引》針對返崗安全、出入安全檢疫、個體防護、廠區消殺、就餐安全、會議安全、應急救援、心理疏導及員工關懷等各個方面做了細緻地安排。


復工!希望!一家深圳企業的“疫”線日記


2


疫情防控APP開展全面排查每日兩次體溫檢測

復工!希望!一家深圳企業的“疫”線日記

“請帶上手套再進行測溫登記。”大門是企業疫情防控第一道關口,在萊爾德門口,復工登記測量點正在為進入企業的員工進行體溫測量。測溫登記環節,萊爾德做得相當嚴格,檢疫員會先給員工的手部噴上酒精消毒,員工帶上手套後,下一步再進行登記,並要求員工間隔1.5米進行排隊。這樣的體溫測量在萊爾德每天上、下班都要進行一次,確保不存在疑似感染員工進入廠區。萊爾德還為員工備好了充足的口罩、酒精、手套等物資,員工每日可以在測量點領取。


復工!希望!一家深圳企業的“疫”線日記

員工們相隔一定距離,有序排隊領取口罩、檢測體溫


復工!希望!一家深圳企業的“疫”線日記

檢疫人員為員工手部消毒


除了日常體溫檢測,為了準確收集員工信息,早在1月24日,公司就開發除了一款專門用於疫情防控信息填報登記的APP。包括公司高管在內的每一位員工每日都要在APP上填報各類信息,填寫內容包含:近期有沒有去聚餐、有沒有和疫情重點地區人員接觸、本人身體狀況、計劃什麼時候回深圳等。


為了防止可能存在的漏報瞞報或不認真填報的,該APP可以準確知道每一位用戶的IP地址和地理定位,一旦瞞報很快會被發現。“比如,有些湖北籍同事,謊稱自己不在湖北,我們就通過這樣的技術保證收集的信息是準確的。”陳貴雲說。


復工、防疫雙管其下,萊爾德未發生一起新冠肺炎感染案例,產能方面也得到了有效保障。“我們的生產工作雖然受到了一些影響,2月份只完成40%,但主要是受春節影響。”陳貴雲表示,預計3月份產能能夠實現100%恢復。


3


包下500多個酒店房間讓返深員工住滿14天

復工!希望!一家深圳企業的“疫”線日記

在所有舉措中,最受大家關注,最“硬核”的當屬萊爾德包下5家三星級酒店的500多間房間,保障400多名返深員工進行醫學觀察隔離,滿14天后才能返回園區上班。僅這一項住宿費,公司每天就要至少花掉約6萬元。


復工!希望!一家深圳企業的“疫”線日記


陳貴雲表示,雖然花費不少,但這麼做既是對公司客戶的負責,也是對員工們的負責。“如果有一個感染的員工進入廠區,那對我們產品的交貨將影響很大,同樣這也是對目前在生產線工作的400多名員工的負責任。”


復工!希望!一家深圳企業的“疫”線日記

每天一日三餐將打包好的飯菜定時送到酒店


復工!希望!一家深圳企業的“疫”線日記

派駐酒店的疫情防控工作人員上門開展體溫測量


為確保員工餐飲,萊爾德開闢一個食堂專門製作隔離員工餐飲,安排了麵包車,每天一日三餐將打包好的飯菜定時送到酒店。派駐酒店的疫情防控工作人員,每天早中晚還要上門開展體溫測量,確保無發熱員工。


“隔離觀察員工薪資待遇方面我們也做好絕對保證。”陳貴雲表示,國家規定的工資待遇一個也不少,“另外,因為疫情在酒店觀察隔離又不能上班的員工,公司還會給予適當的獎勵。”


復工!希望!一家深圳企業的“疫”線日記


派駐酒店的疫情防控工作人員將隔離觀察人員的每日體溫登記在冊


萊爾德安全總監侯波透露,目前隔離觀察人員已有50人已經復工,預計下週接觸隔離觀察的人員會更多,企業復工能夠達到80%以上。


4


嚴格管理來訪車輛和人員設定禁入區域

復工!希望!一家深圳企業的“疫”線日記

與員工的強化管理一樣,對於外來車輛與人員,萊爾德也制定了詳細的管理規定。無緊急情況或來自政府、疾控、應急等官方機構的工作訪問、工廠運行必須的供應商送貨、清運垃圾等活動需要,廠內任何部門和人員均不接待任何外部訪客。


復工!希望!一家深圳企業的“疫”線日記

進出人員均需接受體溫檢測


對於必須進入的訪客,在進入公司前均需接受體溫檢測和行程調查,體溫正常且近2周內未去過疫區、未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接觸的方可進入公司。


復工!希望!一家深圳企業的“疫”線日記

檢疫人員正在為進入的車輛進行消殺工作


萊爾德還對來訪車輛框定活動範圍。“現在是特殊時期,送貨、供應商請在貨臺處等候收穫。”這是萊爾德交收貨區的一則通知,所有送貨、收貨外來車輛、人員只能在此活動,禁止進入工廠車間範圍。


5


緊抓安全生產減少車間人員聚集作業

復工!希望!一家深圳企業的“疫”線日記

復工!希望!一家深圳企業的“疫”線日記

工位間設置了擋板完全隔開


在機器車間,記者看到,所有員工都被分散到不同的機器上,保持著2-3米的距離。在平時人流量密集的工作車間,每一個工位間設置了擋板完全隔開,員工背對背而坐,保持著大約1.5米左右的距離。


在車間,員工們都全程佩戴著N95型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公司還規定,除開喝水、吃飯等特殊時間段外,嚴禁取下口罩。


6


“擋板”、“黃格子”餐廳就餐保持“安全距離”

復工!希望!一家深圳企業的“疫”線日記

復工!希望!一家深圳企業的“疫”線日記


餐廳是平時人流量密集區域,也是最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的場所。上午11:30,記者走向萊爾德餐廳,只見餐廳門外設置了一道監測點,按要求,所有員工都需要經過體溫檢測合格、清洗雙手後才能夠進入餐廳。


復工!希望!一家深圳企業的“疫”線日記

復工!希望!一家深圳企業的“疫”線日記


餐廳已經見不到過去熱鬧的場景,員工們都按照地上間隔1米的“黃格子”保持著安全距離,全程沒有太多的交流。餐桌也被用擋板進行隔離,一人一桌,同向就坐,就餐完畢還有餐廳員工對桌面進行消殺。


復工!希望!一家深圳企業的“疫”線日記

復工!希望!一家深圳企業的“疫”線日記


記者瞭解到,為了減少擁擠,生產車間員工400餘人被分成了5個批次,每個批次20分鐘,輪流就餐。


7


公共場所常消殺 日常生活常洗手

復工!希望!一家深圳企業的“疫”線日記

復工!希望!一家深圳企業的“疫”線日記

復工!希望!一家深圳企業的“疫”線日記

復工!希望!一家深圳企業的“疫”線日記

消殺工作不留死角


在廠區門口、在生產車間、在快遞櫃附近,都能見到身穿白色防護服,揹著橙色消殺桶的工作人員。他們屬於衛生消殺組,負責著廠區公共場所的消殺工作,這樣的工作每天至少進行兩次。


復工!希望!一家深圳企業的“疫”線日記

復工!希望!一家深圳企業的“疫”線日記


個人衛生防護方面,餐廳洗手池、衛生間都擺放了消毒洗手液,並張貼著“洗手七步標準法”,指導員工正確洗手。


8


口罩實現充足供應 廢棄口罩回收嚴管理

復工!希望!一家深圳企業的“疫”線日記


作為一家材料製造加工企業,萊爾德長期都有采購口罩的需求,早在春節前,萊爾德公司就在歐洲、美國、墨西哥等地緊急籌集防疫物資,目前儲量可以供公司正常使用3個月。


陳貴雲告訴記者,當公司瞭解到湖北籍員工購買口罩困難後,公司還安排快遞給員工們寄去了口罩,大家都挺感動的,“目前公司對在崗員工要求是,醫用外科口罩每班更換一次,N95型口罩2天更換一次。”


復工!希望!一家深圳企業的“疫”線日記

廢棄口罩統一處理


所有廢棄口罩,按照要求統一被收納到廢棄口罩回收桶,再由清潔人員消毒後進行處理。


9


強化衛生健康教育 手寫防控知識宣傳

復工!希望!一家深圳企業的“疫”線日記

復工!希望!一家深圳企業的“疫”線日記

園區內多處擺放有手寫版的防疫溫馨提示


記者留意到,園區內多處擺放著非常“樸素”的防疫溫馨提示,萊爾德公司疫情防控小組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於疫情的緣故,許多廣告公司都沒有上班,他們只好自己將防疫要求手寫在廢棄的易拉寶上,擺放在各處,加強對員工們的衛生教育。


復工!希望!一家深圳企業的“疫”線日記

車間的一臺電視機正在播放“如何正確佩戴口罩”


復工!希望!一家深圳企業的“疫”線日記

員工們正在瀏覽“企業復工復產安全檢查要點”海報


不僅如此,園區內各個地方都張貼有街道下發的防疫知識海報,生產車間入口處也擺放著電視屏,循環播放疫情防控宣傳片。“福海街道辦給了我們很多支持,這些防疫宣傳第一手資料都是他們向我們提供的。”陳貴雲說。


內容來源: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張釗 秦川 謝孫武 謝瑩 邵媛媛 張嘉俊 何潤

校審:施翔東

復工!希望!一家深圳企業的“疫”線日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