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生活節奏,多少存款才會讓一個人充滿安全感?

飄飄司令


其實,安全感從來都不是來自存款!而是來自於個人能力、家庭背景和心裡。

如果,你是公務員,哪怕一分錢存款都沒有,甚至還負債,你都會有安全感!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有完善的醫療和養老,能老有所養,暫時失業又有何妨!

如果,你有一個億,其實也未必有安全感,不信?高淨值的人為何熱衷移民!

的確,足夠多的錢才能讓我們可以抵禦更大的風險,才能帶來足夠的安全感!

的確,財務自由度越高,安全感越強,但不同人對安全感理解也是不一樣的!

所以,不努力就被淘汰的社會,到處在販賣焦慮的社會,是集體缺乏安全感!

所以,其實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樂觀、努力奮鬥的人安全感一定會更強!

其實,如果哪一天不工作了,還能生活質量不降,就不會去想什麼安全感了!



投資和理財那些事兒


朋友你好,安全感不僅僅是用錢來衡量的,應該是來自內心深處的昇華。懂的知足的人只要有每天一日三餐都會覺的很幸福,安逸。說說個人的真實經歷,我是單親家庭,父親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去廣東打工了,而我就成所謂的留守兒童了,從小都是一個人煮飯吃,自己洗衣服,有時候餓了沒飯吃只能去別人橘子園裡摘人家的橘子吃,可是橘子根本是吃不飽的,也許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得。我讀到初二就輟學了,因為在學校翻圍牆出去上網打遊戲給班主任逮到了,班主任把我姑姑叫來,我姑姑都哭了,她是對我最好的親人了,看到姑姑哭了,我拉著她頭都不回的就走了,跟班主任說我不讀了,到現在也沒後悔!出來社會才知道學校裡的好。07年出來南寧打工,那時候在廚房裡幹活,洗菜,殺雞,殺魚,啥沒幹活,第一個月工資才發六百多,晚上下班就去請同事去吃炒田螺,考豬鞭了,那時候就覺得好知足了,09年來到深圳,進過深圳的偉創力,那時候工資四千多吧,15年在富士康,工資都拿六七千,然而現在存款不超十萬。日日夜夜都缺安全感,想想現在要取媳婦,要買房,買車,以後有小孩了要買奶粉,還要上學,你說作為一個男人容易嘛?不過我現在也在努力的奮鬥,努力賺錢,等你成功了,賺到錢了,全世界都為你讓路!所以說,一個人只有事業有成才有安全感,努力吧,少年






夢想青年羅鼕鼕


想法會變的,剛工作的時候就想著哪天存夠10萬要做次月光族,有十萬存款就可以大手大腳花錢,把一個月工資全花光,剛工作的時候有10萬塊最起碼可以獲得一個月不存錢的安全感。

兩年多之後有10萬塊了,還是不敢花錢,感覺10萬好少啊,自己缺錢的地方太多了,繼續存,又冒出一個新的想法了,當存到20萬的時候就拿其中10萬去買一輛車,做個有車族,不急著買房子,有個車子特別有面子,有安全感。

又過好久,終於存夠20萬了,車子不敢買了,那玩意買了就掉價,結婚買房的問題擺在面前了,女朋友家裡催著買房結婚,其他年頭都打消了,一朝回到解放前,從家裡還拿了十來萬,湊了首付,終於掉到房貸的坑裡了。

到現在已經揹著好幾年的債了,雖然又湊夠了幾十萬,車子還是不敢買,等哪天想明白之後再說吧,有房有房貸,有存款,人過而立之年,有安全感嗎?感覺還行吧,計劃趕不上變化,接下來要用有限的錢提高家庭抗風險能力。


財來不會晚



吳家三姐


這個問題少說了幾個字,個人覺得應該加上哪一部分人,不然的話沒法定位錢數!那麼我就來擅自做主給你安排吧!別的群體我可能沒有太深刻的印象,就拿我和我的朋友這種小的個體戶來說吧,我問這種個體戶已經不是單純的掙錢,攢錢回家過年的那心態了,因為同行裡做得好的已經是幾輛百萬豪車,別墅洋房地產幾處了,所以我們一些做的一般的朋友也一直在馬不停蹄的追,本來我個人覺得年收入三十萬已經足夠讓一個家庭很安穩的生活了,可是在攀比心態下是絕對不夠的,所以在人一直進步的情況下錢永遠是不夠的!!根本沒有什麼達到多少就有安全感!現在的社會是你擁有的越多越沒有安全感!!


男人喜歡錢錢厚厚


首先來講個段子

問:月薪多少才能給你安全感?答:一年弄到頭,每天用6位數的密碼保護著3位數的存款,心好累!

言歸正傳,刨除一些“二代”們,相信大多數人的生活基本都是這麼過來的。


以前讀書時,衣食住行都有人給安排好,我們只要上好學就可以了,偶爾煩惱一下作業怎麼這麼多、自己怎麼什麼都學不會這些問題。


等到畢業工作了,才發現生活才剛剛開始。畢業那會兒是愁工作,等工作定下來了就開始愁“生活”二字了。沒房,租房,很沒安全感。感情一時半會沒著落,想晚婚卻發現老媽在催了。工作上的煩心事,同事直接不能講,爸媽可能又不會理解,就只能自己好好紓解了……


奮鬥成為了不變的主題,而奮鬥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攢錢,使人在城市裡安定生活且有安全感。


至於多少錢才能感受到安全感?經濟學家認為,當前月收入的100倍是一個人的安全感存款。


根據某理財社區調查數據,超過九成網友認為安全感的底線是沒有外債。這其中,40.3%的網友理想的生活是“有房有車有餘錢”,佔比最多;其次是至少“擁有房產、收入穩定”,佔21.7%。



在一般人看來,足夠的錢能讓你抵抗更大的風險,才有足夠的安全感。也就是說,你達到的財務自由度越高,安全感可能越強。


但其實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財務什麼的只是一個保障。試問,車房兼備、有300萬存款,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


衡量一個人的生活富裕、安全度,不是看你有多少錢,而是看你不再工作後,是否還能將生活質量維持在你滿意的水準。


在我看來,不管是在幾線城市,有房有車,外加點不算太少的存款,就能好好享受自己“小確幸”的生活了,而知足的人一般幸福感和安全感也更強,你說呢?


和信


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和我老公還討論了一下,我們覺得:如果存款有上千萬甚至更多,這樣才會有安全感吧,但是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我覺得我們不會有也不可能有那麼多,想象一下可以但不現實。分析了以下幾點:

1.有個正式的工作也是安全感。如果沒有主動性收入的時候,安全感就沒有了。“家有萬貫不如日進鬥斤”就是這麼個意思吧。

2. 有個健康的身體也是安全感。看過“我不是藥神”的人知道,一個人得病,全家拖垮。健康也是一大筆財富。

3. 有個幸福相愛的家庭也是安全感。對一個女人來說,有個愛自己的老公,有個乖巧聽話的孩子,應該勝過於金錢吧。

我,80後,二線城市,有房有車有些許存款,為了能讓目前的生活更好點,依舊起早摸黑的上班,為的也是在找尋安全感。

每一個人,每天忙忙碌碌,為的不也是那份安全感嗎?





楚媽生活日記


有一條很火的抖音,記者在街頭做一個採訪,看到前面有一個身材高碩的帥哥在走著,記者和攝影師追上去喊著帥哥帥哥。

你們是在喊我嗎?背影一轉身,雙目帶情,傾國傾城,一標準大美女。

記者紅著臉,不好意思的提問,我們在做一個街頭採訪,問題是女人要掙到多少錢才有安全感?

美女笑了笑,說我覺得至少應該有9000多萬吧。

記者又緊追著問,那你覺得要怎樣才能掙到這9000多萬?

美女嫣然一笑,我掙到了呀!美女說完,秀髮一甩,瀟灑的轉身離去,只留下攝影師和記者的身影,在風中凝固。

。。。

以前是養兒防老,以後兒子上面至少要養四個老人,估計是靠不上了,現在的孩子不啃老已經是極品。

意氣風發,少年心事當拿雲。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沒多久,就說公務員招聘上限35歲,日子再往前挪挪,又有家企業說,45歲就要強迫退休。我的媽呀,還能不能讓人愉快的玩耍和工作了。

在深圳如果你只要有一套房,市值一兩千萬,那都不叫一個事兒。如果你長期在深圳生活工作,賣了這套房子,你住哪?

別指望把這套房子賣了回老家買別墅,北上廣深和家鄉都頂著同一片天空,省了這個心吧。

實事求是的說,現階段的人均壽命和今後的物價水平,每個人退休時至少要擁有1000萬淨現金或現金等價物(只有一套房不算),才能讓你過上基本有保障的退休生活,如果有重大變故或者有疾病,那至少得再加500萬。

如果要過上安心無憂的生活,我覺得存款要準備3000萬。

大家認為呢?


老萬


1.您目前的固定資產與您的需求

首先看您的固定資產,比如您是否有住房,多大面積,你對住房面積、物業、居住環境和您的車的最大需求是什麼。簡單的說,如果你有自己的住房,您對您的住房面積、物業、居住環境非常滿意,那您對自己的存款數額要求就會少一些,如果您還想改善自己的住房面積、物業、居住環境及車的檔次,那麼您對自己的存款數額要求就要大一些。

2.您目前的年齡決定您對存款數額的要求

您目前的年齡大小對存款數額的要求極為重要,如果您還沒結婚,您需要考慮結婚所需的費用。如果您是一箇中年人,那必然會對自己的存款數額要求大一些,因為百善孝為先,您肯定會先考慮幫助您的父母改善生活條件,其次考慮您的孩子撫養、受教育及結婚的費用。如果您是老年人,那就看您的孩子是否有穩定的工作。作為國內的家長這樣說一點也不為過。

3.您的收入及貨幣貶值影響您對存款額度的要求

三十年前,普通職工月收入一百元左右,那時的“萬元戶”在大家眼中就是富人。而現在普通職工的月收入是五千塊錢左右,三十年間工資翻了近五十倍。當年的萬元戶是富人,但如果當年將一萬元存在銀行存五年定期,存夠三十年的本金和利息一共也就三萬多塊錢。現在就成窮人了,當時誰也不會想到這樣的結果。但現在工資上漲相對穩定,每年如果按照10%左右的速度上漲的話,三十年後的工資也就達到月收入5萬元錢左右。針對這個預算您可以簡單的估算您對您存款額度的滿意度是多少。

綜上所述。如果您不想做任何投資,普通上班簇,已經有自己滿意的房產與車,您屬於未婚者,年齡在三十歲,在您沒有不良嗜好的情況下,如果您是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您的存款在二千萬左右你應該充滿安全感。因為您很有可能將來會給自己的孩子買房子,在一線城市買個好點房子可以就需要花掉您六七百萬。如果在三四線城市,你的存款在一千萬就會讓你滿意了。這些存款可以預防您父母、個人、將來的家庭和子女遭遇疾病、您個人事業發展的阻礙。不會大富大貴,但家庭經營得體,也會幸福安康的。年齡越大,可以存款額可以呈階梯式遞減,六十歲以上老人兒女沒有負擔,正常情況下現在手裡有二百萬存款就會有安全感了。


坤鵬論


題主的題目太寬泛,一線到三線城市,差距巨大。

給出二線城市的朋友圈討論的標準:

1、30歲上下,有房無貸,總體存款10萬元,就相對輕鬆。

資金配比:活期2萬元,定期存款5萬元,3萬元理財或保險。

這個年歲,父母身體健康,有房有工作,基本可以輕鬆生活,假期和工作較為均衡,安全感85(100滿分)。

2、35歲-45歲,有房無貸,總體存款30萬,心裡較為有底(不去創業,老實工作)

資金配比:活期5萬元,定期存款15萬元,10萬元理財或保險。

這個年紀,部分父母開始病痛發作,開始和醫院打交道,同時孩子的消費開始加大。父母有醫療保險的情況下,大病支出在5-10萬元(未計算長期用高檔藥),孩子的年消費約5萬元。自己的家庭收入在10-15萬元的情況下,心裡不會著急。

3、30歲上下,有房有貸,存款一般不會高於5萬,安全感和職場狀態掛鉤。

資金配比:活期3萬,短期理財2萬。

有貸款的人,很少讓自己有大量存款,有多餘的錢就會提前還款。大部分人自己的存款保持在2萬左右。職場越順利的人,安全感越大,反之,會一直處於彷徨中。

4、35-45歲,有房有貸,存款10萬元,心裡比較踏實。

資金配比:活期2萬,定期8萬。

這個時間段的朋友,房子貸款還的壓力不大,但是父母和孩子的支出加大。定期存款主要用於父母的健康和孩子的學業支出。工作一般比較穩定,收入大於支出,保持10萬存款應對急需,其他的錢提前還款。另外,這一類朋友的借貸能力較強,信譽和朋友圈可以提供很大的安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