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要把你逼瘋時,如何和他們溝通?

同事要把你逼瘋時,如何和他們溝通?

同事要把你逼瘋時,如何和他們溝通?

圖片來源:FROM A PHOTO BY TIMOTHY A. CLARY—AFP/GETTY IMAGES

我們公司的人都很愛狗。我從小就熱愛寵物,跟各種寵物一起長大,所以我也喜歡狗,不過有時會遇到困擾。

比如,我強烈支持收養流浪動物,堅決不贊同從繁育者手裡購買。

但辦公室裡多數狗都來自繁育者。法國鬥牛犬,各種各樣的貴賓犬,還有獅子犬,天天來公司,而且開始影響我跟同事的工作。我討厭聽到狗叫,討厭聽同事聊狗狗的品種,詢問去哪買。我不討厭狗,但我開始憎恨,至少開始討厭身邊的人。

我不想表現得粗魯,但我應該如何平衡個人觀念和工作環境?

——露絲

親愛的露絲,

我讀到你的問題時,想起電影《別告訴她》里奧卡菲娜飾演的碧莉。雖然碧莉遇到的問題更嚴重,但她跟你一樣,在觀點一致的體系中獨自堅守自己的觀點。隨著劇情發展,能明顯看出碧莉的怨恨之情對行為的影響,即便她什麼也沒說,但就是很不開心。

碧莉暗自憤怒沒起作用,估計對你也一樣無濟於事。你的情緒會開始影響你,滲透到行為,哪怕你不想明顯表現出怨恨之情也沒用。碧莉的奶奶告訴她:“生活中總會遇到困難,但一定要想得開。不要總鑽牛角尖。生活不只是做什麼,更重要的是如何做。”

對你來說,“怎麼做”很關鍵。現在應該主動理清思路,想好如何處理跟同事的對話。

你說你開始“討厭”共事的人們。如果情況不變,你的感覺可能也不會改變。想教育人們收養流浪寵物的初衷很好,但別指望同事順利接受你的觀點。如果真想實現自己的價值觀,可以另找方式。比如去流浪動物收容所當志願者,為本地的活動中做外聯等等來教育公眾。在工作之外多做工作,可能會讓你感覺彌補了同事的行為。

如果想改變工作中的情緒,要解決的問題是自己關心的事跟其他同事並一致。不可能一夜之間改變同事的行為或完全改變工作文化。充其量也只能努力讓人們理解你的價值觀,大家的理解有可能減輕怨恨的情緒(順便也能讓他們少來煩你)。

但說實話,即便同事跟你談,之後也不會有人把狗狗送回給繁育者,你也不應該抱此預期。認真想想能從談話中得到的實際效果。對不太熟悉的人目標可能很簡單,就是讓他們以後別聚在你的工位旁聊狗狗。如果是工作中密切合作的人,可能有必要解釋清楚,讓對方理解你為什麼如此看重這些。

我認為如果這篇專欄能提供建議,那麼最重要就是這條:認真想想如何展開困難的對話。首先就要改變思路,從“如何告訴別人我才是對的?”變成”如何讓同事明白我的想法?”

討論不同的價值觀可能很困難。在《高難度談話》一書中,作者梳理了談話困難的原因,因為此類對話總是觸及認定的假設、身份、感受,或三者的某種結合。不妨花點時間解釋,為何對你來說對話存在困難(取決於談話對象以及關係親疏)。

要想成功,就得拋開憤怒和挫敗感。如果你一上來就說,別人做某件事“根本沒有道理”,而且你“不在乎原因”,那麼同事的關注點就變成你的指責。不要一開始說同事的做法是錯的,然後發一通誅心之論,也不要把自己的觀點當成絕對真理。

你要努力讓別人聽進去。不管跟誰對話,對方也會希望你能理解他們的想法。談話時要把尋求理解當成目標,也要意識到實現文化徹底轉變之前談話可能不止一次。如果要準備可能具有挑戰性的談話,這份根據《高難度談話》列出的小清單很有用。

研究人員布琳·布朗有句座右銘“脊樑堅挺,表面柔軟,內心狂野”,是我展開艱難對話的指導原則。她的《On Being》中有一段解釋道:“人類最深切的需要就是被別人看到,讓別人真正看到和認識我們。如果穿上厚厚的盔甲,時時帶著厚厚的防備,就沒法讓別人看見。所以我認為,如果你要說實話還要保持禮貌,就需要堅挺的脊樑,但也需要表面柔軟……(正如弗朗西斯·基斯林所說),‘最勇敢的行為之一就是與不認同的人相處。’”

維持強大的道德感(堅挺的脊樑)很重要,但如果對自己的信念太過堅持,不斷撞南牆的話,就很難跟人溝通。“表面柔軟”意味著你對其他觀點持開放態度,願意卸下盔甲傾聽他人。如果周圍沒人能讓你願意敞開心胸的話,那麼問題根源出在工作文化,而不是狗狗。

其實你不用那麼多花時間和精力,跟辦公室每個人艱難地對話。你可以判斷哪些同事值得努力交流,怎樣才能讓別人更好地理解你,以及為改變辦公文化願意付出多少努力。希望在過程中,你會發現同事與你價值觀的差異並沒有那麼大。

當你把重視的事業跟工作中的需求分開,就會弄清楚自己能否容忍工作中有不同意見的人。敞開心扉應對艱難的對話,最起碼也有助於跟不認同的人相處,也有利於抬眼看世界卻發現價值難以實現時不至於太失落。

祝一切安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