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德縣阿吼村:脫貧致富不能等 春耕春種正當時

“大家都到這裡來,我給大家講一下百合種植需要注意的要點,百合在種植前,我們需要給百合浸泡消毒,把土壤深翻、疏鬆,開好排水溝……”2月21日,涼山州喜德縣阿吼村的天氣格外晴朗,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派駐該村第一書記王小兵和駐村幫扶工作隊員們一大早就帶著856斤百合種子,來到國家電網扶貧產業園區百合種植基地,組織村民開始種植百合。

喜德縣阿吼村:脫貧致富不能等 春耕春種正當時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耕備耕是全年農業生產的基礎和關鍵。抓好春耕備耕,做好春耕生產的種子、種苗、農膜等物資儲備,全面有序開展春耕作,才能為村民增加經濟收入打下基礎,才能提升村民生活質量,確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位於大山深處的喜德縣光明鎮阿吼村,平均海拔3000米,村內土地貧瘠,交通閉塞,全村946人中貧困人口就有309人,2015年,阿吼村貧困戶的人均年收入僅有1500元。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和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的幫扶下,阿吼村積極探索致富增收產業,逐漸形成了以百合、川貝母為主要支撐產業的279畝國家電網扶貧示範產業園,有力的帶動了村民致富增收,2017年阿吼村實現了脫貧摘帽,2019年,阿吼村貧困戶年人均純收入達到8979元。

喜德縣阿吼村:脫貧致富不能等 春耕春種正當時

百合、川貝母是阿吼村脫貧增收的重要產業,眼下正是百合春耕春種的關鍵時節,也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時期。為了確保疫情防控和春耕春灌兩不誤,阿吼村在進村入口設置了疫情防控卡點,對過往的車輛和人員進行排查、測溫登記,嚴禁外來車輛和人員進入村莊。組織成立了阿吼村疫情防控黨員服務隊,逐戶排查外地返鄉務工人員隔離情況,定時通過“阿吼之聲”廣播站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引導群眾少出門、不聚集、勤洗手。

在宜賓衛生學護理專業的阿來五加,得知疫情發生後,主動加入到村疫情防控隊伍中,配合駐村幫扶工作隊和村醫定時對居家隔離的村民開展測溫登記工作,確保了隔離人員安全度過潛伏期,實現了阿吼村村民“零傳播、零感染”。

喜德縣阿吼村:脫貧致富不能等 春耕春種正當時

“我們對前來務工的村民全部進行了體溫測量,並要求大家保持距離,有序進行耕種。”新冠疫情雖然喜德縣還沒有,但仍不可掉以輕心,在國家電網扶貧示範產業園,駐村第一書記王小兵和阿來五加對前來務工的村民進行測溫,逐一登記,確保村民務工安全。

由於村民們種植百合經驗不多,百合種植技術人員一邊手把手教大家覆蓋農膜的方法,一邊給大家講解種植百合的深度、寬度以及如何更好使用消毒劑給種球滅菌消毒,確保種下的每一顆百合都能開花結果。

“這幾年村子裡變化很大,政府為我們修建了安全住房,供電公司幫我們建立了扶貧產業園。以後畢業了,我也要回到家鄉工作,為家鄉發展出一份力……”由於疫情影響,學校推遲了返校時間,阿來五加已經在家開展了5天的線上學習。得知村裡要開展百合種植時,阿來五加又主動報了名。她說實踐是最好的老師,來產業基地務工即可增加收入,減輕家裡的負擔,又可積累百合種植經驗,為做大百合產業打下基礎。

喜德縣阿吼村:脫貧致富不能等 春耕春種正當時

駐村幫扶工作隊將20多名村民分成四組,一組用鋤頭深翻土壤,一組挑選百合花的種球,選好後進行修根,一組對篩選的種球進行滅菌消毒,一組進行百合種植和腹膜,現場忙碌卻不慌亂。

“這些年,在政府和供電公司的大力幫扶下,我們不僅成功實現了脫貧摘帽,還讓我們養成了好的生活習慣。現在處於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供電公司又來幫助我們種植百合、發展產業,幫助我們脫貧致富,實在是太感謝了。”看著剛剛種下去的百合,村民巴久五牛日感動的說道。

為做好本次百合種植工作,在駐村第一書記王小兵的帶領下,駐村幫扶工作隊與村兩委成員主動與麗火現代農業公司對接,確定了百合種植時間和種源,並通過和合作社協商,組織村民對百合種植所需農膜、肥料等物資進行採購,確保百合種植順利進行。經過大家一天的努力,300餘斤百合種子成功的種植在了阿吼村產業園區的土地中,剩餘的500餘斤將在接下來的幾天中陸續完成種植。

疫情雖在,但終將被消滅。春天的阿吼,年前灑下的川貝母種子已破土而出,試種的高山大葉茶已吐露新芽,成片的雪桃已含苞待放,一片春意盎然生機勃勃,在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駐村幫扶工作隊和村兩委的帶領下,阿吼村奔康的腳步並未因疫情而止步,反而是闊步向前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