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縣涼粉怎樣做?

蘭花256185813


主料 5人份

綠豆澱粉100克

輔料

香菜適量

調料

水500克、醬油適量、芝麻油少許、食鹽少許、白糖少許、醋少許、辣椒油適量、蒜泥適量

自制涼粉步驟1

用1份水先把澱粉溶化成水澱粉

步驟2

鍋中放4份的水燒開,將調好的澱粉水慢慢倒入開水中

步驟3邊加熱邊用勺子不停的攪動,直到澱粉糊變透明,不再有乳白色的生粉,用勺子舀起成片狀流下,鍋中伴有小泡翻騰即可關火

步驟4

將煮好的粉漿倒入飯盒中,置於冷水中自然冷卻凝固,也可以放入冰箱中冷藏

步驟5

將成型的涼粉與飯盒分離,倒扣出來

步驟6

切成細條或者薄片

步驟7

用香菜、蒜泥、鮮醬油、麻油、鹽、糖、醋、辣椒油等佐料按自己的口味調配好,澆在涼粉上,吃的時候拌勻即可





吃貨大剛


用量杯取5份清水倒入湯鍋中,再調入少許鹽(便於涼粉凝固),大火加熱燒沸。 02 再用量杯量出1份綠豆澱粉和1份清水,倒入大碗中攪拌均勻。 03 將調好的綠豆澱粉徐徐倒入沸水中,並不停用湯勺攪拌,待將全部的綠豆粉漿倒入後,轉小火慢慢熬煮。 04 煮制過程中應不停用湯勺攪拌,起初速度可稍慢,隨著溫度的逐漸升高,鍋中的綠豆粉漿會由渾濁變透明、由稀疏變粘稠,此時攪拌速度應相對較快,以保證綠豆粉漿的充分均勻。 05 待鍋中的綠豆粉漿全部變成透明色,且用湯勺舀起後呈片狀流下,鍋中伴有小泡翻騰時就算煮好了。 將煮好的綠豆粉漿倒入塑料飯盒中,置於冷水中使其自然凝固,或直接放入冰箱中,冷藏數十分鐘待其凝固即可。 06 用雙手握住塑料飯盒兩端,搖晃擠壓數下,使綠豆涼粉與塑料飯盒邊緣分離,然後再倒扣在案板上,用刀切成2cm見方6cm長的小條。 將綠豆涼粉放入盤中,再調入各種調味料攪拌均勻,一道爽口爽心的涼粉就上桌了。


北漂青年來了


渾漿涼粉又稱渾漿綠豆涼粉,是中國河南省孟州市(孟縣)非物質文化遺產,而渾漿涼粉"製作技藝,早已被河南省評為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然而在河南這麼多地道美食中,為什麼這道美食能入選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呢?

“能吃”的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孟州混漿涼粉

孟州混漿涼粉的由來

混漿涼粉是以綠豆製作而成的,成品的渾漿涼粉看起來綠褐色中隱顯著晶瑩剔透,放在砧板上還會微微晃動,淡淡的豆香就會從顫巍巍的涼粉團中瀰漫而出,讓人食慾大動。關於混漿涼粉有個古老的傳說:很久以前,一個性格暴躁的皇帝,得了一種久治不愈的怪病,胸悶頭疼,茶飯不思,不堪病魔折磨發火連殺幾個御醫,並招告天下遍訪治病奇才。據說一個懂點醫術的小老鄉,初生牛犢不怕虎,撕掉皇榜,將混漿涼粉呈獻進宮,皇帝吃了以後涕淚齊流,古怪症狀慢慢消失一空。喜極的皇上要給小夥子封官,小夥子留下一張紙條“當官斷案煩死人,不如回家賣涼粉”之後就溜之大吉了。小夥子回到家鄉擺起了涼粉攤,混漿涼粉也有由此流傳開來。

“能吃”的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孟州混漿涼粉

而據記載把綠豆涼粉從民間真正擺攤設點涼拌、熱炒的是清代西招賢村牛鳳臣。其後其子:牛來軍,孫:牛世傑,曾孫:牛永厚。不斷把製作技藝提高並傳承下來,現在傳承人為第五代:牛小江、牛小海。

那麼混漿涼粉是如何製作的呢?

正宗的孟州混漿涼粉是要篩選精品綠豆,然後用水把浸泡了十二個小時的綠豆,放到小磨上磨漿,然後沉澱,抽去上面的清漿和多餘的水分(這叫撇漿);撇漿是做涼粉的關鍵一步,混漿稠了,產量就低,稀了,涼粉兒就會不爽滑、筋道。

接著就是將剩下的混稠糊糊上鍋熬製,熬製的時候要注意火候,開始大火把混漿燒滾(沸騰)然後小火慢熬,直到勺子在混漿糊糊中攪拌不動為止。之後將豆綠糊糊趁熱倒入或大或小的盆子裡,冷卻五六個小時後倒扣出來,混漿涼粉就製成了。

“能吃”的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孟州混漿涼粉

也正是各地水土不一,水質不一樣的原因,不同地方的混漿涼粉味道也不盡相同,而在孟州要吃碗地道的混漿涼粉那就要去南莊了。走到南莊的涼粉小攤上,小攤夥計便會上前招呼你到:辣子辣嘴蒜辣心,芥末躥透鼻樑筋,你要啥樣的?老吃家則會選擇芥末,要麼就是芥末外加蒜泥或辣子。夾一筷子涼粉拌上湯汁兒,一口吸溜下去,涼涼的粉兒加上逼上腦門的辣味兒,那叫爽口啊。

混漿綠豆涼粉有什麼功效呢?

“能吃”的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孟州混漿涼粉

綠豆具有清熱解毒、止渴消暑、利尿潤膚的功效,還有一定的祛鉛毒功效,此外還具有抗菌抑菌的作用,綠豆中的某些成分直接有抑菌作用,通過提高免疫功能間接發揮抗菌作用。因此用具有清熱解毒功能的綠豆做成的混漿涼粉,也具有解暑降溫,止瀉開胃之功效。

這種美味又養生,滑滑嫩嫩的小食是否合你的胃口呢?在家的閒暇時光不如就動手做一下,以飽口腹之慾吧。





小潘走鄉村


(食貨倉庫)介紹一款盂縣豆麵涼粉,軟滑,利口,清暑解毒。

★豆麵涼粉是壽陽縣、盂縣一帶人民夏季常食的一種麵食,具有獨特的豆香味,是消暑降溫、清涼下火的佳品。

★原料配方

溼磨綠豆麵(小豆麵亦可)500克,清水2500~3000克。

★製作方法

1.溼綠豆麵製法:將綠豆粒用溼潔布擦淨浮土晾乾後,在石磨上磨成大塊粒瓣後,放入開水鍋中稍煮撈出,再將表面水分晾乾不粘時,用厚布蓋住“燜粉”2~3日後磨成面,用細籮篩出細面。

2.鍋上火加入清水燒開,改用中小火,先將100克豆麵用涼水攪成稀糊,倒入鍋內成麵湯,再將所餘豆麵分次緩緩撒入鍋內,右手不斷用木棍擰攪(要防止結疙瘩塊)直至將面全部撒完,將麵糰戳攪成稀糊狀,面色發亮時,加入少許開水,蓋上鍋蓋燜煮2~3分鐘,然後再用小木棍擰攪均勻,倒在案板上(或抹在盆內)·晾涼即成。食時切條,配澆麻醬汁、芥末汁、辣椒油、鹽、黃瓜絲等涼拌料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