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坑”娃路一一我家非常時期的“三餐責任承包制”

#我,無條件寫作 # 大年初一,還像往年一樣,一大家子祭祖之後滿村轉悠著拜年,吃過餃子再到叔嬸家、交好的嫂子家串串門。一天之內聊得最多的話題就是“冠狀肺炎”。那時候,感覺危險距離我們還很遙遠。

初二,氣氛陡然緊張起來。走親戚計劃在各村大喇叭諄諄教誨模式中按下了“暫停”。

舅舅姨媽家打了一圈電話拜年之後,“宅家模式”正式開啟了。

沒過兩天,日子不好過了。一覺自然醒,早飯對付一口。快到中午,一家三口大眼瞪小眼,誰也不樂意去做飯。當然一大半原因是“肚子不餓”。到了下午兩三點鐘,肚子開始抗議,隨便找點東西哄哄肚子。晚飯又是隨便弄點。其他時間就是看看新聞刷刷視頻,一天下來腦袋昏昏沉沉,心頭空空蕩蕩,感覺,好無聊!

冷靜理智如我,立刻意識到不能這樣混天熬月。遂果斷召開家庭會議。

民以食為天,首先要解決吃飯問題。生活需要儀式感,一日三餐須嚴肅對待。

身為女主人,深思熟慮後我提出了建議並很快通過家庭理事會其他成員的一致認可:一日三餐加洗碗劃分為六個步驟,每人負責兩步。

兒子選擇早晨洗碗、晚上做飯。因為早餐一般吃粥,鍋碗比較好洗;而晚飯相對隨意一些。

我義不容辭擔當起最重要的午餐,然後 晚上洗碗。我習慣每天晚上把廚房的餐檯擦一遍、地拖一遍,洗完碗順手就做了。好脾氣老公任勞任怨承包了剩下早餐和中午洗碗任務。


以後的生活模式就變成了……

每天吃過早飯,兒子洗好碗就去寫作業。

我搞完衛生就開始絞盡腦汁籌劃午餐大計。

冰櫃裡有年前蒸的包子、炸的耦合,有為過年儲備的凍肉和蔬菜,總之還算充足(後來又買了一大袋子麵粉足足五十斤)。而且關鍵是時間充裕啊!

包餃子、烙餅、蒸米飯、火鍋換著花樣的來,滿滿的成就感!

值得一提的是火鍋 ,隔三差五吃一次。沒有湯底?不怕,清水加蔥蒜煮一鍋,清醇原味;蘸料自制,蒜泥、麻汁、豆瓣醬隨意搭配;食材是有什麼吃什麼,白菜豆筋,年前炸的耦合,儘可以拿來湊吃。稱得上簡陋,且菜多肉少,好在大家也吃得很滿足!

最妙的是不用發愁要洗多少碗!

不知不覺傍晚來臨,兒子挽起袖子衝進廚房,我和老公守著電視機,幸福的期待著晚餐。

飯後洗碗、拖地,準時收看央視一臺《中國詩詞大會》,一天就在詩情畫意中落下了帷幕。

當然,頭幾天,兒子是有些抗拒的,每次都是催促三兩次才慢吞吞的開始行動。幾天後就變得自律自覺了。寒假結束前,一些簡單的飯食諸如煮麵條、煮餃子、煎雞蛋,已經做得有模有樣了。

雖然偶爾反思,覺得自己這媽媽當得有點“坑”,很快又釋然了。沒女兒,不就得指望兒子嗎?使喚兒子要趁早哇!哈哈!


第二天早晨睜開眼睛第一件事,就是抓起手機,瞭解一下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進展,充滿感恩和希望的一天開始了。

突如其來的疫情,是面向全民的一場大考驗。我們大多數平民百姓能做的,就是聽政府的話,老老實實宅在家裡,不出門不添亂,懷著感恩的心和必勝的信念,迎接嶄新的每一天!

漫漫“坑”娃路一一我家非常時期的“三餐責任承包制”


漫漫“坑”娃路一一我家非常時期的“三餐責任承包制”


漫漫“坑”娃路一一我家非常時期的“三餐責任承包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